学科分类
/ 9
17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我院临床用药,增强合理用药意识,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方法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结果调查中主要发现以下问题选择药物溶剂错误,药物用法及用量不当,配伍禁忌,不合理用药间隔等。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更好的发挥了药师的作用,使其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临床用药的不合理情况,使医院的运行与管理上一个新台阶。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静脉配置抗肿瘤药物溶媒选择不合理的医嘱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计算机信息系统中调取2015年6月至12月住院患者抗肿瘤药物溶媒选择错误发生率高的医嘱,对发生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静脉配置中心常见抗肿瘤药物溶媒选择错误的医嘱进行分析,为医生和药师在抗肿瘤药物的应用上提供依据。结论我院静脉配置中心的抗肿瘤药物中,溶媒选择不合理还是存在一定比例,临床药师应充分发挥其专业技能,增加用药安全性。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静脉配置 不合理医嘱 溶媒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不合理医嘱进行整理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到12月静脉用药医嘱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审核医嘱总数为982373份,其中不合理医嘱为513份,占比约为0.052%。主要不合理医嘱类型有药物剂量不合理,用药浓度不合理,溶媒选择不合理。结论我院静脉输液仍存在较多不合理用药情况,药师应积极运用专业知识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把关,加强与临床医生沟通,纠正不合理用药医嘱,减少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不合理用药 处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PIVAS)的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合理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5年1~6月份审方时截图保存的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结果我院PIVAS不合理医嘱共280组,占总审核医嘱数的0.053%,主要存在剂量不当、溶媒选择不当、浓度不当、剂型选择不当等方面的内容。结论静脉药物集中配置模式能为临床提供良好的药学服务平台,药师能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技术指导。

  • 标签: 静脉用药配置中心 不合理用药 处方分析
  • 简介:摘要我院静脉配置中心的建立为临床药物治疗及合理用药带来便利,但在药物接收环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从静配中心接收药物程序,护士接收静脉配置中心药物的常见问题,影响药物安全接收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面提出安全管理思路。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接收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面向本机构服务辐射区域的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其诊疗科目、床位数量、科室设置、人员配备、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要与其功能定位相适应。

  • 标签: 基层卫生院 医护人员 配置状况 专业水平 技术水平
  • 简介:摘要随着医药科技迅速发展,临床静脉用药的不断增加,对静脉配置中心护士用药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为了减少静脉用药过程的失误,针对护士在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制定各班工作质量标准和用药制度,通过专题培训提高护士药物知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规范药物配置过程操作程序,使静脉用药过程保质保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护士 药液丢失
  • 简介:摘要目的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应用院内感染预防控制,探析应用效果。方法本次探究中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44例住院患者作为样本人群,利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均分,2组患者分别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内患者例数是2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感染预防和控制,给予研究组患者院内感染预防控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应用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 院内感染预防控制 院内感染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护理人力配置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及临床分析。方法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外科诊治的20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人力配置)和观察组(优化护理人力配置),每组各100例,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从工作态度、技术能力、关怀沟通、健康教育、病房管理等方面,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各项护理满意度均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的护理人力配置能够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确保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外科 护理人力 配置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长期大量配置细胞毒药物的工作人员可通过皮肤直接接触,呼吸道吸入或经口吞服低剂量药物,可导致染色体畸变、骨髓抑制、致癌、致畸及脏器损害等潜在的危险。通过细胞毒物对护士的存在的职业危害及危害的途径、防护措施进行防护探讨,认为应以预防为主,做好配置过程中每个环节的防护,将职业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 标签: 细胞毒药物 集中配置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配置中心肠外营养液配置质量的控制。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已有经验及配制说明书,做好配置环境、人员、处方审核、营养液稳定性、混合液配制五个方面的控制。结果经过控制,肠外营养液质量稳定,能够安全使用。结论肠外营养液的配制应确保配制环境卫生符合要求,配制人员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并在充分了解肠外营养液稳定性破坏因素的基础上,采取措施维持其稳定性,同时,还要掌握混合配制的流程方法,以更好提高肠外营养液质量。

  • 标签: 配置中心 肠外营养液 质量控制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现状,为医院和卫生行政部门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供依据,从而加强对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保证护理工作质量。方法查阅卫生统计年鉴,了解我国护理人员学历、年龄、职称结构等方面的配置现状。结果我国护理人员年龄以中青年为主;学历以大中专为主;职称以初级职称为主;每千人口注册护士为1.66人,医护比为1.000.91。结论护理人员配置不足,护理人员的学历、职职称结构、年龄构成相对不合理。建议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建立科学用人机制,保证护理质量。

  • 标签: 人力资源 配置现状 护理
  • 简介:摘要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指在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专业培训的药学技术工作者,在严格按照操作程序的情况下,进行对抗生素、细胞毒药物以及全静脉营养液等静脉用药的配置,以期可以为临床用药治疗提供合理、规范的用药服务。

  • 标签:
  • 简介:摘要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在符合GMP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培训的药学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用药物配置,为临床用药与合理用药服务1。生物安全柜是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内使用的重要的设备,因为所有的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都在生物安全柜里完成,生物安全柜的正常运行能有效地避免人员的职业伤害和环境的污染。对它的维护和管理,需要一系列科学的措施。

  • 标签: 生物安全柜 维护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护理人员的安全防护作用。方法对53名从事抗肿瘤药物配置护理人员,采用目的抽样法进行调查,比较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药护理人员与在普通治疗室配药护理人员的健康状况。结果在没有特别防护的普通治疗室配置抗肿瘤药物的护理人员,其白细胞下降,月经失调,口腔溃疡,脱发发生率高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肝肾功能,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变化方面,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其毒副反应发生率均有所增加。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配置抗肿瘤药物的护理人员可以起到安全防护作用。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安全防护抗肿瘤药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促进应急医疗救援队伍装备的科学配置,提高应急医疗救援效果,最大程度降低地震灾害造成的伤残率和死亡率。方法采用填写应急救治资源表调查的方法,从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紧急救援指挥机构的通信设备、救护车与医疗装备保障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结果截至2017年底,市级指挥机构及三台县分中心拥有数字化指挥调度系统,其余各县级指挥机构均未建设。结论绵阳市应急医疗救援设备极其缺乏,政府应加大投入,建立先进的、多手段的指挥系统,装备相应的救护车,添置后勤保障设备,储备应急医疗救援资源,才能在灾害发生时,快速、高效的实施应急医疗救援。

  • 标签: 地震 应急 装备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药品损耗。方法对可能造成药品损耗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干预措施,如科学管理药品、完善流程、加强员工培训等,PIVAS的药品损耗明显减少。结论科学管理、优化流程、加强培训等措施对减少PIVAS的药品损耗行之有效。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药品损耗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