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手术室护理中加强风险防范干预对提升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本文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均来自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将入组的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风险防范措施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无菌管理、安全管理、物品管理、基础护理、护理记录等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加强风险防范措施干预可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风险管理 风险防范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功能检查科加强风险管理的措施,并分析对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以减少感染病例。方法研究病例均是接受功能检查科患者,随机选择2012年开展风险管理时和2014年加强风险管理后的病例各60例,即对照组和加强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风险管理模式,加强组则从完善风险管理防护体系、强化风险和防护意识的培训、建立洗手制度、严格执行定期消毒等方面进行,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并分析两组感染发生率。结果2014年加强风险管理的加强组患者的感染发生几率为96.7%(58/60),明显高于2012年开展风险管理的对照组的70%(4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功能检查科加强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例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患纠纷。

  • 标签: 功能检查科 风险管理 感染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熄风化痰法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3.01-2013.12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102例中风急性期患者,应用计算机随机抽签分组,一组51例患者单纯采取西医治疗作为对照组;一组51例患者采取熄风化痰法联合西医治疗作为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92.16%(47/51)远远大于对照组的76.47%(39/51),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远远小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熄风化痰法语西医联合治疗中风急性期的疗效甚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使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效果。

  • 标签: 熄风化痰法 西医 中风急性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祛风化瘀通络汤联合双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双抗治疗,中医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祛风化痰通络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NIHSS评分。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改善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祛风化痰通络汤联合双抗治疗,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 标签: 祛风化痰通络汤 双抗 急性脑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祛风化痰通络方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VBI患者按经颅多普勒(TCD)提示的血流速度不同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祛风化痰通络方,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2周后对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TCD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及评价。结果祛风化痰通络方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方能使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回升,亦能使血流速度增快的Vs、Vd、Vm下降,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改善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Vs/V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祛风化痰通络方对VBI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具有双相、良性调节作用。

  • 标签: 祛风化痰通络方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