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少年儿童骨骼尤文氏肉瘤的放射学诊断的特征。方法选择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儿童骨骼尤文肉瘤患者一共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各种尤文肉瘤放射学诊断的结果与特征。结果共有病例为11例,肉瘤发生在骨盆位置的患者共有4例,发生在股骨位置的患者共有3例,发生在胫骨位置的患者有2例,发生在脊柱和趾骨位置的患者各有1例。所有患者都出现局部疼痛的症状,出现局部肿胀、肿块的患者共有6例,出现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共有3例,曾经受到外伤的患者共有2例,病程为8天~2年,平均病程为3.8个月。结论尤文肉瘤在放射学检查诊断结果上具有着多种不同的特征,不同的检查方式特征有所不同,在诊断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在综合考虑各种放射学检查方式的特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尤文肉瘤生长的特性,选择X线和MRI检查相结合,通过综合检查有效的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少年儿童骨骼 尤文氏肉瘤 放射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网络游戏依赖性儿童的心理、行为及家庭环境特点。方法选择用艾森克问卷(),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庭环境量表(FES—CV)分别对50例网络游戏依赖性儿童及100例正常儿童进行评定。结果网络游戏依赖性儿童在四量表的P分、L分,CBCL量表的社交情况、学校情况、退缩、焦虑/抑郁、社会问题、违纪问题、攻击性行为、内向性行为问题、外向性行为问题、行为问题总分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FES—CV量表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家庭的矛盾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网络游戏依赖性儿童有较多的心理行为问题。

  • 标签: 儿童精神病学 网络游戏 行为问题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有的人却迷失在这个生活的角落里。

  • 标签: 网络综合症 成因 危害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类型青少年脊柱侧弯支具治疗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接受的30例行支具治疗的A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同类型、不同程度AS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本组30例患者,12例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矫正成功率为40.0%,其中,Ⅰ~Ⅳ型患者支具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支具治疗总有效率为70.0%,以Cobb角<30o患者为主。结论支具治疗中轻度AS的疗效较为理想,规范化早期支具治疗能够控制患者畸形进展,达到治疗预期。

  • 标签: 青少年脊柱侧弯 临床分型 Cobb角 支具治疗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学生的近视发生率居高不下,且低龄化特征显著。研究表明,学龄期儿童与青少年近视的检出率在70%~80%之间,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相关影响因素及防控措施进行综述。

  • 标签: 儿童青少年 近视 影响因素 防控措施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单侧皮质固定治疗青少年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例青少年桡骨小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单侧皮质固定并进行早期前臂旋转功能锻炼,3—12月后取出内固定,进行肘关节功能评价。结果随访3—12个月,平均9月按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评估标准评估。优4例,良4例,中1例,骨折均愈合。结论该术式对青少年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具有复位满意,支撑良好,无术后复位丢失,且可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是青少年桡骨小头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 标签: 桡骨小头骨折 指掌骨钢板 单侧皮质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50例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探讨与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共5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成人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列为对照组,观察比对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结果两组患者各项病发前驱症状比对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持续时间为(6.41±5.22)d;对照组患者持续时间为(6.83±5.75)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表现分析,嫉妒妄想、伤人毁物、自杀行为存、自语自笑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接受PANSS评定得分情况,研究组患者总分为(75.82±6.63)分,对照组患者总分为(52.31±3.15)分,组间差异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成年首发患者各项临床特征之间,存在少许差异性。

  • 标签: 青少年 首发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60例,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6~9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无患肢皮缘坏死、切口感染、大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患者骨折处愈合良好,临床治愈率为100%。结论锁定钢板治疗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临床效果显著,预后良好。

  • 标签: 锁定钢板 青少年 胫骨远端 三平面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托品眼膏控制近视性散光青少年近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近视性散光治疗的青少年患者10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框架眼镜+0.5%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研究组(框架眼镜+阿托品眼膏),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近视屈光度差值、眼轴长度差值以及散光屈光度差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近视性散光青少年的近视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应用阿托品眼膏,可以有效减缓其近视的进展速度,有助于青少年患者视力的保护,值得应用。

  • 标签: 阿托品眼膏 近视性散光 青少年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卫生干预对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62例上下前牙中度拥挤,通过手术拔除上下颌第1双尖牙的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取患者原有的卫生习惯进行,观察组采用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教育,并在医护人员和父母的监督下实施和评估的方法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程效果。结果两组患者6个月后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均较初诊时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正畸时间为(14.5±2.3)月,对照组的正畸时间为(18.2±3.4)月,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腔干预对治疗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有很大的关系,治疗时间的长短和疗效的好坏取决于口腔卫生的好坏。

  • 标签: 口腔卫生 青少年 口腔正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少年口腔正畸的依从性及相应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实施口腔正畸治疗的过程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适当的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依从性评分为(17.9±1.4)分,对照组为(10.4±1.2)分,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为了提高青少年的口腔正畸治疗依从性,则应注意进行有效干预。

  • 标签: 口腔正畸 青少年 依从性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分析青少年近视角膜塑形术后眼轴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并行近视角膜塑形术的青少年患者56例,共89眼;观察配戴后1周、1、6、12、24个月患者眼轴变化情况;并根据年龄、近视的程度进行分组,共分为低近视组(球镜≤-3.00D)、中近视组(-3.25~-6.00D),低年龄组(8~10岁)与高年龄组(11~14岁)。结果戴镜6个月后患者眼轴增长,且与配戴前对比,P<0.05;1月后低近视组、中近视组眼轴增长,且差异显著,P<0.05;中近视组的眼轴增长慢,而低年龄组与高年龄组的眼轴增长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中近视(-3.25~-6.00D)青少年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控制近视效果更佳,但年龄不会对控制近视的效果造成影响。

  • 标签: 青少年 近视角膜塑形术 眼轴动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近视患者主视眼与双眼屈光度、眼别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来医院就诊的6-18岁近视非弱视患者266例,按照双眼屈光参差的程度分为非病理性屈光参差组和病理性屈光参差组两组,经散瞳检影验光,主观验光后用卡洞法检查主视眼,记录结果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①266例青少年近视患者中,以右眼为主视眼,即右型(Rtype)167例(63.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03)。②双眼球镜度数相同时主视眼为右眼36例(64.3%),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5)。③两组主视眼眼别均与柱镜度数较低眼显著相关(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患者主视眼以右型多见,散光程度(柱镜度数)可能会影响主视眼的选择,而球镜度数及等效球镜度数与主视眼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青少年 近视 主视眼 散光 屈光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少年骨肉瘤患者3年死亡率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青少年骨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中3年死亡率的差异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青少年骨肉瘤患者3年死亡率为35.0%,在性别、年龄、病灶部位和病理组织学类型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在KPS评分、肿瘤最大径、病理性骨折、治疗方法和TNM分期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KPS评分<70分、肿瘤最大径≥6cm、有病理性骨折、单纯手术和Ⅲ+IV期患者3年死亡率均显著高于KPS评分≥70分、肿瘤最大径<6cm、无病理性骨折、综合治疗和Ⅰ+Ⅱ期患者。KPS评分<70分、肿瘤最大径≥6cm、有病理性骨折、单纯手术和Ⅲ+IV期患者3年死亡率均为3年死亡率危险因素(均OR>1,P<0.05)。结论青少年骨肉瘤患者3年死亡率的危险因素为KPS评分、肿瘤最大径、病理性骨折、治疗方法和TNM分期,KPS评分<70分、肿瘤最大径≥6cm、有病理性骨折、单纯手术和Ⅲ+IV期患者3年死亡率均为其危险因素。

  • 标签: 骨肉瘤 3年死亡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青少年女性不同体位时左右肱动脉血压的差异。方法规范测量120名健康青少年女性坐位、仰卧位、站立位、左侧卧位时的血压。结果平卧位右侧肱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左侧肱动脉有差异;坐位左右肱动脉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平卧位有差异;站立位左右肱动脉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平卧位有差异;左侧卧位右侧肱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左侧肱动脉有差异;左侧卧位右肱动脉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平卧位右侧肱动脉有差异。(P〈0.05)。结论不同的体位可以影响左右肱动脉的血压,临床记录血压测量值时要标明体位和肢体。

  • 标签: 健康青少年女性不同体位左右肱动脉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青少年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在2017年1月-2018年4月间,对我院收治的20例(30)眼青少年型青光眼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并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而后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视力提高、无变化、下降的患者例数分别为18眼、5眼、7眼,术后眼压<10mmHg、10~20mmHg、21~25mmHg的眼数为15眼、8眼、7眼。结论重视青少年近视问题,并详细分析青少年近视原因,并进一步确定是否为青少年型青光眼,对青少年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利于病情早发现早治疗,减少青少年型青光眼对青少年的伤害。

  • 标签: 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 临床特点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穴位埋线联合药茶治疗青少年肥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单纯性肥胖青少年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穴位埋线联合药茶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药茶治疗)、穴位埋线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药茶组(采用药茶治疗),各30例,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穴位埋线联合药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穴位埋线组及单纯药茶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药茶治疗青少年肥胖的效果显著,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减肥方法。

  • 标签: 穴位埋线 药茶 青少年肥胖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昌吉州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和专题小组访谈,对昌吉州在校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共有120人选择“艾滋病传播途径和基本预防知识”(47.8%);81人选择“关爱艾滋病人,反对歧视”(32.3%);24人选择“对艾滋病的警觉”(9.6%);16人选择“安全性行为”(6.4%);7人选择“我不知道”(2.8%);3人选择“其他”(1.2%)。结论健康教育工作者应事先针对目标人群(如青少年)进行需求调查,设计符合其实际需求的AIDS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使宣教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 标签: 昌吉州 青少年 艾滋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品和美多丽在青少年散瞳验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2013年8月收治的156例近视青少年患者,其中12岁以下的近视患者86例,12岁-17岁的近视者70例,所有患者先使用美多丽散瞳剂,每10分钟点眼1次,共点四次,1周以后用1%的阿托品滴眼液点眼,每日三次,连续点眼一周,使用完两种散瞳剂后均用TOPCON-KR8900电脑验光仪验光。分别对12岁以下和12岁-17岁之间的近视患者的验光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2岁以下的青少年近视组分别使用美多丽和阿托品后散瞳验光的球镜结果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柱镜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岁-17岁的青少年近视组分别使用美多丽和阿托品后散瞳验光的球镜和柱镜结果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12岁以下的青少年,更建议使用阿托品进行散瞳验光;12岁以上的青少年,在不适合使用阿托品的情况下,可使用美多丽代替阿托品散瞳验光。

  • 标签: 美多丽 阿托品 弱视 散瞳验光 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我院少年儿童白内障患儿的手术治疗资料,分析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少年儿童白内障患儿,共152只眼,对其进行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患儿的术后效果和并发症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后患儿的平均视力为(0.38±0.16),其中视力超过1.0的患儿18例(26只眼),占20.93%(17.10%),术后视力未见明显改善患儿4例(8只眼),占4.65%(5.27%),患儿的并发症发病率为12.79%。结论少年儿童白内障患儿通过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效果明显,但术后并发症对患儿康复效果影响较大,需要临床重视。

  • 标签: 少年儿童白内障 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疗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