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50例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流程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的急诊护理流程,研究组患者行优化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救治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及急救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有效沟通、急救过程流畅性、护理专业技能、急送及转接、舒适度及安全性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救护理流程 急危重症 抢救成功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常规急诊护理的对照组(n=49),以及优化护理模式的观察组(n=49),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急救效率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1)经抢救,观察组患者抢救效率高达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抢救后FMA、Barthel以及GOS评分均优于抢救前,但观察组患者抢救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脑梗死 抢救 总有效率 家属满意度
  • 简介:摘要通过明确艾滋病药品管理的特点,以及对我国现阶段艾滋病药品管理的现状进行深层的剖析,进而提出加强艾滋病药品管理的有效对策。进一步促进艾滋病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障。

  • 标签: 艾滋病药品 药品管理 实践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取58例进行研究,将其根据随机原则实施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则实施全程优化护理服务。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电图时间以及分诊评估时间、静脉用药时间、治疗时间都明显的比对照组短,而且实验组患者院内AMI再次发生率和院内再次PCI率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在急诊抢救的过程中对其实施全程优化护理可以有效的缩短抢救时间,使得抢救效率以及成功率都显著的提高,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 抢救 全程优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18年1月—2018年8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6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球囊扩张时间(78.14±10.04)min,抢救时间(45.10±10.91)min,急救流程流畅度97.64%。患者急救后昏迷时间(5.47±1.08)h,死亡率6.98%,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应用,可抑制患者球囊扩张时间、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急救护理流畅度、减少死亡率。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优化护理对预防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妇产科2015年2月—2017年8月行开腹手术治疗的20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手术室优化护理)各1000例,对两组切口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0.4%,对照组切口感染发生率1.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开腹手术中应用手术室优化护理可取得理想的切口感染预防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术室优化护理 妇产科 开腹手术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监测老年患者ST-T改变并硝酸甘油预处理的优化麻醉技术。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接受麻醉干预治疗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心电监测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取硝酸甘油预处理模式。结果观察组心率失常发生率为10.0%、心肌缺血发生率为4.0%,对照组心率失常发生率为26.0%、心肌缺血发生率为14.0%(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麻醉治疗中通过心电图监测患者的ST-T改变并采取硝酸甘油预处理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症状,提高麻醉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麻醉技术 心电监测 硝酸甘油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