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大学生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于“体”的发展,高校教育中主要体现在体育课上。大学生体育保健是大学体育课中的一项教学内容。根据大量数据调查,现实情况是我国各个地区的高校均存在大学生体育教育欠缺和大学生体育保健知识不完善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三方面部分高校不够重视、教师教学不够负责任、大学生应付课堂内容。传统的体育保健主要针对部分患有慢性疾病和有某些身体缺陷等原因而无法参加普通体育课学习的同学,帮助这些同学通过适量的运动进行身体保健。然而事实上,所有大学生都应该了解并学习大学生体育保健知识,以保证能够更加安全、积极、健康地参加社会体育活动和竞技体育活动。

  • 标签: 大学生 体育保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化疗药物对护士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分析化疗药物的危害及危害途径,提高护士对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方法借助问卷方式对418名接触化疗药物的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在配置使用化疗药物后的反应。结果护士在接触或者使用化疗药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结论护士在配置化疗药物的过程中职业防护意识有待加强,配置环境和条件都有待改善,应加强专业的指导培训,降低护士在配置或者使用化疗药物过程中的职业危害。

  • 标签: 化疗药物 护士 危害 职业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学技术在我国医学领域中不断发达,对于精神康复的护理很多医院也是非常重视。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来统计以往精神康复中心的职业风险事件。职业风险的发生与护理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差,自身的素质素养不高以及面对突发情况的应急能力不够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培训学习,提升安全管理制度,是应对精神康复护理的保障。本文主要阐述精神康复职业的风险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 标签: 精神康复 职业风险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方法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医护人员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害因素,并落实相关的防护措施。结果消毒供应中心的医护人员可能遇到器械、化学、物理、生物等多种职业危害因素,应当应对不同因素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结论强化专业技能和自我防范意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从而降低职业危害发生率,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医护人员工作安全性。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医生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方法将荆州市某三甲医院中各临床科室医生共230人纳为对象,选择Maslach耗量表(MBI-HSS)调查其“情绪衰竭、情感疏远、职业成就感低落”,把获得的各项临床数据作详细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段医生不同学历医生情绪衰竭、情感疏远、职业成就感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医生的职业倦怠问题较为严重,应根据实际情况施以科学有效的对策处理。

  • 标签: 医生 职业倦怠 成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护士职业认同感的现状,为提高护士职业认同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多途径、多方面切实了解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结果个人胜任力、收入低、工作压力大、职业风险高与护士职业认同感紧密相关。结论护理管理者可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增强护理人员的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缓解其工作压力,减少有离职倾向护士的数量,强化护理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稳定护理队伍,提高临床护理服务的质量。

  • 标签: 护士 职业认同感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油库工作人员的职业特性给他带来的健康上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方法通过对油库内工作环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其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噪声和溶剂汽油、苯、甲苯、二甲苯等烃类化合物,在对工作环境内的这几项危害因素做相应的强度或浓度测试,再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来进行分析。结果各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数据皆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苯浓度离指标相差得还很远,只有噪声的检测结果接近限值。结论对油库工作人员造成健康危害的主要因素为苯浓度和噪声,需要加强油库环境的日常管理,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

  • 标签: 油库 职业病 危害 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253-02
  • 简介:摘要:目的:选择针对基层医院护士职业情况进行探讨,探讨其暴露防护防护不当的原因,针对其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针对我院现有护士人员进行调查,共计10例,调查方式以问卷为主,问卷内容主要包含护士人员一般情况,被针刺后的措施,皮下破损的保护情况,接触患者后洗手情况,接触诊断不明病因患者戴口罩情况,针头使用后需要回套针头情况,处理患者痰液以及呕吐物情况,需要及时更换手套以及处理后洗手,如果出现针头刺伤自己的情况,护士人员需要及时上报等方面。结果:护士职业暴露防护措施不当主要与护士人员工作时间,受教育程度、自身安全意识以及工作环境、安全措施、护士长管理情况等存在关系。结论:管理人员需要针对护士人员提高管理,改善现有工作环境,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问题以及暴露防护意识,从而提出避免护士职业暴露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职业暴露 防护 原因 改进
  • 简介:当前,我国推进医院院长职业化十分必要,但也要注意科学发展,切不可出现认识上的偏差,更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否则将事与愿违。

  • 标签: 院长职业化 医院 辩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士职业认同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将2019年1月到2021年5月作为研究时间,将150名在我院工作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一般情况调查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对护理人员见调查,对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得分情况、不同特征护士职业认同得分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其职业认同影响因素。结果: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总得分为(105.52±18.10)分,不同年龄、学历、职称、护龄、聘用方式、每月平均夜班数得分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临床护士 职业认同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在知识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医院整体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优质护理人员影响。但护理人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尤其在对于换药室护士方面临较多的风险。及时的分析和研究换药室护士所面临的风险,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促使医院朝着蓬勃、健康的方向前进。本文针对目前临床换药护士面临的现状,比较和分析护士职业的风险,保证医院整体的持续发展。

  • 标签: 换药室 护士 存在风险 应对方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121-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特点与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7 年4月-2019 年4月发生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154 例,对发生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性别、年龄、职业、受伤部位、职业暴露情况,处置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医护人员中护士约占所发生职业暴露工种的74%;医护人员工龄,小于1年占比44%,2年~5年占比24%。血源性疾病成为主要的职业暴露源,乙肝最多。职业暴露类型主要是皮肤黏膜受轻度损伤。受伤部位主要是手掌部和手指部。暴露方式:静脉拔针占比31%,收集锐器占比17%。暴露器材:头皮针占比65%,注射器针头占比26%。科室分布:神内二科14%、关节外科9%、手术室9%、创伤骨科9%、手外二科8%、急诊科5%、肝胆外科5%、呼吸内科5%。结论: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主要是不良的工作习惯,注射和拔针等操作不规范引起的针刺伤,手术中锐器的传递和收集不规范引起锐器伤。护士是职业暴露发生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工龄小于一年的。职业暴露发生例数较多的科室神内二科、关节外科、手术室、创伤骨科、手外二科、急诊科、肝胆外科、呼吸内科,需有针对性的进行科室内部培训和演练。医护人员在发生暴露后伤口都及时的进行了处理,按时间点0、1、6个月跟踪检查。在工作中要规范操作,定期进行职业暴露的培训和宣教,增强防护意识;尤其加强对新入职人员和实习生入职培训以及实习前培训。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特点 干预措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