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浅静脉头皮针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20例浅静脉头皮针输液患儿病历资料,设置为对照组。观察组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260例小儿浅静脉头皮针静脉输液穿刺患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比较两组患者输液哭闹率。结果(1)观察组的260例患儿250例穿刺成功成功率为96.2%,对照组中200例穿刺成功成功率为90.9%,观察组患者输液穿刺成功率(96.2%)和对照组(90.9%)比较,明显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260例患儿中有104例患儿输液哭闹,哭闹率为40%,对照组中的220例患儿中有154例患儿输液中哭闹,哭闹率为70%。观察组患者输液哭闹率(40%)和对照组(70%)比较,明显较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浅静脉头皮针静脉输液辅助护理干预穿刺成功率高,输液哭闹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浅静脉 头皮针静脉输液 穿刺成功率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门诊婴幼儿静脉采血的成功率,应总结一系列的护理体会,进行有效护理方法的研究,不断提升门诊护理服务水平,并且赢得婴幼儿家长的充分信任,构建起和谐的护患关系。方法:从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在我院门诊进行静脉采血的婴幼儿中,随机抽选100例婴幼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科学分组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实行大隐静脉静脉穿刺,实验组则实行肘静脉穿刺。观察比较两组婴幼儿的门诊静脉采血情况,同时进行静脉采血成功率、家长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门诊婴幼儿的静脉穿刺成功率、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数据经过对比发现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因为婴幼儿不能很好地配合静脉采血,所以选择正确的静脉穿刺方式,直接决定着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这项工作极大地考验着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专业能力等。肘静脉穿刺相对安全,是提高门诊婴幼儿静脉采血成功率的关键。护理人员熟练掌握这项技术,进行规范化的护理操作,可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大大提升婴幼儿家长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医院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整体发展进程随之加快,创新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 标签: 门诊婴幼儿 静脉采血 成功率 护理分析 探究
  • 简介:【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戒毒人员自我意识特点,论述自我意识的正确与否对能否戒断成功具有重要地位,给出培养戒断人员正确自我意识的方式方法,进而保持戒断操守,提高戒断成功率。

  • 标签: 自我意识  戒断成功率 戒毒人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急诊医学科护理干预对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以提高抢救效果,减少病死率。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9年至2021年间接受急诊科抢救的危重患者共计1200例,依据护理干预强度将其分为高强度护理组(600例)和标准护理组(600例)。高强度护理组接受个性化护理计划、持续监测和心理支持,而标准护理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住院天数及30天内死亡率。结果:高强度护理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2%,显著高于标准护理组的78%(P<0.05)。高强度护理组的平均住院天数(15天)较标准护理组(20天)显著减少,30天内死亡率亦显著降低(6%比14%,P<0.05)。结论:急诊医学科护理的高强度干预显著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了住院天数和30天内死亡率。强化急诊护理干预对于提高危重患者的生存率及抢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诊医学科护理 危重患者 抢救成功率 高强度护理 病死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静脉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静脉采血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达法分为两个组别,每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选择传统护理,观察组选择心理护理,对比两组静脉采血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晕针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8%、晕针发生率为2%、护理满意度为94%;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2%、晕针发生率为8%、护理满意度为76%,两组静脉采血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采血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的产生,确保患者采血时的安全性,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静脉采血 心理护理 一次性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针灸介入的方式对其尿管拔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脑卒中患者70例,为进一步观察早期针灸介入对其尿管拔出成功率的效果,将选取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展开介入干预,乙组患者采用早期针灸的方式介入干预,观察不同干预方式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显示,采用早期针灸的方式介入脑卒中患者中,患者尿管拔出的成功率显著高于甲组患者,且乙组患者在干预后的生存质量提升优于甲组患者。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针灸介入的方式,可以更好的提升其尿管的拔除率,提升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对患者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针灸 脑卒中 尿管拔出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早期康复护理对脱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50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列为对照组,同时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50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列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在接受常规对症处理治疗的同时均接受常规康复护理,同时实验组增加早期康复护理,对组间护理后的一次性脱机成功率、并发症率、脱机时间以及急性加重次数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一次性脱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脱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开展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一次性脱机成功率,帮助患者有效缩短脱机时间,而且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急性加重次数。

  • 标签: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早期康复护理 脱机成功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对年轻护士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提升效果及护理质量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1月~2022年2月期间于儿科住院治疗患儿52例开展临床护理研究,患儿住院期间均由同组年龄护士护理,以入院时间差异分组,21年1月~7月者入院为对照组(25例)行常规护理,21年8月~2022年2月入院者为实验组(27例)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比较患儿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单次静脉穿刺时间、穿刺疼痛评分、静脉穿刺依从度,护理满意度及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静脉穿刺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穿刺时间、FLACC评分及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持续性质量改进护理模式的应用对年轻护士小儿静脉穿刺技能水平具有显著明确提升效果,可实现对儿童患者的静脉高安全性、高效率穿刺,改善整体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年轻护士 儿科 静脉穿刺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对急诊创伤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接收的9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基准组实施例行护理,急救组实施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两组患者急救用时以及健康风险发生率情况。结果 急救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基准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基准组(p<0.05),基准组和急救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健康风险发生率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准组比较发现,急救组患者急救用时明显降低(p<0.05),基准组和急救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急救过程中,采用急救护理手段,能够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创伤休克 暴力击打 急救护理 抢救成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82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比2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以及抢救耗时。结果: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相较于参照组更高,且各项抢救流程耗时更短,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更好地保障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为患者争取更多生存几率,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 心肺复苏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中,在外周静脉留置套管中应用单手推送静脉针套管法,对该方法留置套管成功率予以探究。方法:84例患者筛选自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单手推送静脉针套管法);对照组(42例,常规方法)。观察两组的置管效果,对比2组外周静脉留置套管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外周静脉留置套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单手推送静脉针套管法 外周静脉 留置套管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成功率的影响。 方法:将2020年1月1日-2020年10月31日收治的8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40例/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循证护理。比较保胎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以提高保胎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令患者满意。

  • 标签: 早期先兆流产 循证护理 保胎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中,在外周静脉留置套管中应用单手推送静脉针套管法,对该方法留置套管成功率予以探究。方法:84例患者筛选自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单手推送静脉针套管法);对照组(42例,常规方法)。观察两组的置管效果,对比2组外周静脉留置套管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外周静脉留置套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单手推送静脉针套管法 外周静脉 留置套管 成功率
  • 简介: 摘要:目的:主要研究单胎臀位妊娠孕妇在外倒转术中成功应用麻醉的影响因素,根据实证结果判断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某医院在2016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71名单胎臀位妊娠患者进行实验分析,在实施臀位外倒转术之前要收集病人的基础资料,利用超声波确定她们的胎儿状况,并记录实施期间是否使用了麻醉和宫缩抑制剂等。等待孕妇分娩之后,记录新生儿的体重、羊水情况、分娩方式等,与医院同期头位妊娠孕妇的分娩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合数据观察和统计学分析显示,孕妇腹部厚度、胎盘位置、婴儿脐带绕颈数量、新生儿体重等影响因素与臀位外倒转术的成功概率有直接关系,与同期头位妊娠孕妇的新生儿不良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组实验并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为了在臀位外倒转术期间成功实施麻醉,要利用B超技术进行全面监测,这样既可以有效预防不良现象的发生,又能控制臀位妊娠的剖宫产概率。

  • 标签: 臀位妊娠 外倒转术 麻醉 孕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全程优化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挑选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共计100名,作为抢救调查对象。以入院时间不同分成常规组、实验组,每组50名。常规组提供传统护理,实验组提供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临床预后指标。结果:相较常规组,实验组的抢救成功率更高,P<0.05。相较常规组,实验组的临床预后指标更低,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护理干预下抢救效果理想,预后水平稳定,建议应用。

  • 标签: 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 抢救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