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CT)对重症脑梗死合并肺炎患者的诊断。方法选择39例重型脑梗死患者,分为肺炎组和非肺炎组,前者分为好转亚组和恶化亚组。分别于入院第1天、第3天、第7天抽取静脉血检测白细胞总数(WBC)、C反应蛋白(CRP)、PCT,采取APACHEⅡ、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估病情。随访28天评断预后。结果肺炎组在第1天、第3天、第7天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PCT浓度均高于非肺炎组(p均<0.05);好转亚组在第1天、第3天、第7天APACHEⅡ评分、PCT浓度均低于恶化亚组(p均<0.05);PCT与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监测血清PCT有利于判断重症脑梗死患者合并肺炎及预后。

  • 标签: 脑梗死 肺炎 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PLT的变化趋势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有历史记录的肝硬化患者在未进入肝硬化时、肝硬化失代偿期及治疗好转后的PLT数量。结果与自身未进入肝硬化时的PLT数量比较,肝硬化失代偿期和治疗明显好转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好转一个级及以上)均有显著差异(P<0.01);同时,肝硬化失代偿期和治疗好转后相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好坏可以影响PLT的数量,反过来,PLT的数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肝损的程度和病情的轻重。

  • 标签: 肝硬化 PLT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211-01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内科实施辅助用药管理后用药情况的变化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所收治的12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把此次所选的120例病人,按照管理方法进行分组,分为A、B两组,对A组内的病人采用常规管理方法,对B组内的病人采用辅助用药管理方法,最后对比两组的管理状况以及病人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内的病人采用不同的用药管理方法以后,B组在超适用症应用、用量不合理、用法不合理以及重复给药等上面均要明显低于A组,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就是病人评价的满意度上面,B组内病人的评价要明显高于A组病人的评价,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如今的消化内科临床当中应用辅助用药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加强辅助药物的临床管理工作,同时在临床当中所出现的不良用药等状况的发生也大大的减少,病人的治疗效果也得到了更好的提升,病人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由此可以看出,辅助用药管理模式在临床当中的推广以及应用价值。

  • 标签: 消化内科 辅助用药管理 药物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门诊指导对就诊患者心理变化情况的影响。方法:收录门诊就诊患者(2022年3月到2022年6月),将收录的94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分析本院门诊指导措施落实前后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情况。结果:门诊就诊患者病情干预阶段,开展门诊指导,优化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更好地促进患者在病情就诊阶段的依从性有效提升;干预组依从性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门诊就诊期间开展门诊指导能够更好地促进门诊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优化患者对门诊就诊的服务质量评分,干预组相关评价分值较之对照组高(P<0.05);门诊就诊阶段落实门诊指导措施能够显著优化就诊患者的依从性与配合度,使得就诊患者情绪状态得到良好的改善,优化不良情绪表现;干预组SAS、SDS分值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门诊就诊阶段开展门诊指导干预措施,相关措施的落实可促进门诊就诊患者依从性提升,服从医疗指导进行就医,同时还可有效改善不良心理情绪,优化身心状态,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门诊指导 就诊患者 心理变化情况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脾氨肽口服溶液预防性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价值。方法:96例季节性变应性鼻炎(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口服氯雷他定。观察组给予脾氨肽口服溶液。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更低(P0.05);治疗后,评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脾氨肽口服溶液 预防性治疗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肿瘤手术患者大量输血之后部分血液检验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肿瘤手术,并进行了大量输血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50例患者均在输血前后实施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与血清电解质检查,分析各项检查结果的变化。结果与输血之前比较,输血后患者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血清总蛋白、血清钾、血清钙、血清镁指标明显降低,二者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手术患者在大量输血治疗过程当中,需要及时对患者凝血功能、肝功能、电解质水平进行监测,能有效预防与治疗并发症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肿瘤 大量输血 检验指标 变化特点
  • 简介:目的:探讨与评价蛇毒试验在肝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中国蝰蛇毒试剂(CRWR)及中国蕲蛇毒试剂(CAAE)对10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60例肝肿瘤病人的凝血象进行检测,并将蝰蛇毒磷脂时间(RVVCT)、蝰蛇毒复钙时间(RVVRT)、蕲蛇毒时间(AT)与传统肝功能指标及凝血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蛇毒凝血时间在肝硬化失代偿期及肝肿瘤时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p〈0.01),异常检出率高于传统凝血试验,与肝功受损程度呈正相关。肝癌病人中AT延长的阳性率高于AFP。结论:蛇毒凝血试验对反应肝损害程度及诊断肝癌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肝硬化 肝癌 蝰蛇毒磷脂时间 蝰蛇毒复钙时间 蕲蛇毒时间
  • 简介:摘要:牛羊血液原虫病属于牛羊常见疾病,一旦患有该种疾病,不仅牛羊健康将受到严重威胁,而且牧民经济效益也将受到影响。因此为促进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本文针对该种疾病的主要症状及病理变化进行研究,以期可以为相关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牛羊血液原虫病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 简介:使用全自动色差计从黄色指数的角度对经过辐照之后的环烯烃聚合物样品的黄色指数与辐照剂量、辐照后时间以及辐照源之间的关系。产品经过辐照后的初始黄色指数随辐照剂量的升高而升高,但随着辐照后时间的推移,黄色指数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此外,环烯烃聚合物对不同的辐照源产生的响应(黄色指数)也不同。

  • 标签: 黄色指数 环烯烃聚合物 辐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癌晚期患者放化疗前后免疫功能的临床变化,了解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抽取化疗前后肺癌患者的外周静脉血,使用流失细胞计数术,检测外周血CD3+T细胞,CD4细胞,CD8细胞等细胞的数量。结果在放化疗前,肺癌患者的NK细胞数量高于正常人,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放化疗前后,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并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放化疗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并无明显差异。

  • 标签: 肺癌晚期 患者 放化疗 免疫功能 临床变化 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命健康保障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少年儿童的医疗保障向儿科护理事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然而,儿科护理事业的现状与这个庞大群体的需要已不相适应.应该看到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旧体制的束缚,现实生活中一些综合性医院对儿科护理工作重视不够,尤其是儿科护理人力资源发生的变化尚未受到应有的关注.儿科护理人力资源的不足与人员流失、人员素质与层次结构等诸多问题已客观地摆在面前.不尽快解决,势必严重阻碍儿科护理事业的发展.

  • 标签: 人力资源变化 儿科护理 医院儿科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大黄与黄连配伍时主要组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配制混合对照品溶液,制备中药液,进行液相色谱分析,评估加样回收率,分析加样回收率,测定主要组分。结果:合并供试品溶液(按1:2比例混合大黄单煎液、黄连单煎液)中小檗碱组分的回收率为97.80%,表小檗碱组分的回收率为98.76%,黄连碱组分的回收率为98.24%,巴马汀组分的回收率为97.59%;合煎液供试品溶液(按1:2比例混合黄连与大黄)中小檗碱组分的回收率为99.25%,表小檗碱组分的回收率为98.79%,黄连碱组分的回收率为97.96%,巴马汀组分的回收率为99.51%。黄连-大黄配伍比例1:2时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组分的相对溶出率均高于1:1、2:3、5:9时(P<0.05),黄连-大黄配伍比例1:1时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组分的相对溶出率均低于2:3、5:9时(P<0.05),黄连-大黄配伍比例2:3时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组分的相对溶出率均低于5:9时(P<0.05)。结论:黄连与大黄配伍时,随着黄连剂量的增加,主要组分的相对溶出率逐渐降低。

  • 标签: 黄连 大黄 配伍 小檗碱 表小檗碱 黄连碱 巴马汀 回收率 相对溶出率
  • 简介:摘要:本文我们对2017年至2020我科收治的35例确诊蜂蛰伤患者肌酸激酶异常升高(CK值≥1000)患者和肌酸激酶较平缓升高(CK<1000)患者临床表现与预后等指标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CK≥1000组患者蜂蛰伤伤口处、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以及肾脏替代治疗时间等指标,明显高于CK<1000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同时比较乳酸脱氢酶水平,在CK值≥1000组也显著增高,平均值1326.86u/L,明显高于CK<1000组,平均值398.92u/L,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但两组动脉血乳酸在CK值≥1000组平均值2.62mmol/L,CK<1000组平均值2.88mmol/L,P>0.05,无统计学差异;肌红蛋白在CK值≥1000组,平均值134.31ng/ml,CK<1000组平均值90.38ng/ml,P>0.05,无统计学差异。提示CK可以作为判断蜂蛰伤患者临床预后准确可行的指标。

  • 标签: 蜂蜇伤  肌酶激酶(简称CK)  APACHEⅡ评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阴道炎治疗前后阴道菌群的变化情况。方法:针对100名阴道炎病人进行研究。将全体病人通过随机法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50名病人。其中对照组采用甲硝酸溶液对病人的阴道和外阴进行冲洗,同时把甲硝唑栓放到阴道当中。而研究组则采用乳杆菌活性胶囊进行治疗。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阴道菌群前后的检出情况和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革兰阳性杆菌数比治疗前明显要多,而对照组菌群数量显著减少。研究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阴道炎的治疗,在采用抗炎药物的同时,还要让阴道具有良好的菌群环境。同时在清除掉病菌的基础上,应保证具有足够的正常菌群,以防止受到二次感染。

  • 标签: 阴道菌群 乳杆菌 甲硝唑
  • 简介:摘要:气候变化问题正在成为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健康和全球发展的一个重大国际问题。作为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组成部分,气候变化会对人类健康包括精神、免疫力和生殖等产生重要影响。随着不孕不育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生殖健康问题已成为医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生殖功能受遗传和环境影响,环境中多种因素可以导致不孕不育、流产、早产、胎儿生长受限(FGR)子代先天畸形及性别比例失调等生殖健康问题。目前此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在人类生殖细胞上的研究较少,且有些因素是否对生殖功能有影响存在争议。在系统调研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综述环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殖的影响对于指出后续研究方向,指导人类开展健康生殖,为及时地进行生育力的保护与公共卫生决策提供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气候变化 人类 生殖 影响
  • 简介: 摘要:放疗是癌症治疗的关键手段,但其过程中患者的心理状态经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放疗过程中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并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研究发现,患者在放疗初期可能感到恐惧和焦虑,中期可能因身体副作用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变动而感到心理压力,后期则可能担忧复发和面临身份认同及社会适应的挑战。心理护理在放疗中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患者的生理健康,还能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本研究强调了心理护理在放疗中的重要性,并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了指导。

  • 标签: 放疗 心理状态 护理策略 癌症治疗 患者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的指标变化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工作为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试验组为我院所纳入的病毒性肝病患者,收治数量为38例,另选取38例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均开展生化检验,针对试验组与常规组的临床指标实施组间对照。结果:试验组病毒性肝病患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总胆汁酸较高,前白蛋白、白蛋白低于常规组患者,期间校验值显示为P值<0.05,结果充分证实组间差异存在。结论:病毒性肝病诊断中实施生化检验效果显著。

  • 标签: 病毒性肝病 生化检验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