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补肾祛斑汤联合低能量Q开关激光对黄褐斑患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签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女性黄褐斑患者50例,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低能量Q开关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补肾祛斑汤联合低能量Q开关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抗氧化功能指标。结果:两种治疗方式治疗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清P物质(SP)、促黑激素(MSH)、丙二醇(MD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两组患者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治疗高原男性少弱精子症应用吸氧联合左卡尼汀+辅酶Q10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原男性少弱精子症患者150例,采取完全随机法分作参照组和研究组,其中研究组采取吸氧联合左卡尼汀+辅酶Q10治疗,而参照组则应用左卡尼汀+辅酶Q10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精子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精子浓度以及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数据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精子浓度和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均大于参照组,治疗效果好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高原地区男性少弱精子症治疗中应用吸氧联合左卡尼汀+辅酶Q10,可有效提高少弱精子症的治愈率,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原男性少弱精子症 吸氧 左卡尼汀+辅酶Q1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辅酶Q10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效果。方法我院74例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随机分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联合应用治疗组则采取阿托伐他汀、辅酶Q10治疗。比较两组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好转2级;治疗前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E峰值、A峰值、E/A、左室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结果联合应用治疗组疗效是100%,且左心室射血分数、E峰值、A峰值、E/A、左室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心功能好转2级的时间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临床效果确切,可缩短治疗时间,改善心功能。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辅酶Q10 联合应用治疗 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临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50例采用常规化护理模式,设为对照组,另外5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总满意度为94.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取得比常规化护理模式更为优异的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满意率,应当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管理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将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调Q532nm激光应用在老年斑以及老年疣的治疗中,并对治疗效果和治疗的安全性进行深入探究。方法本次研究特选取在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之间分别接受不同方法对老年斑及老年疣进行治疗的119位患者作为参与者,将119位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由38位患者组成,接受单纯超脉冲CO2治疗,将该组命名为一组;第二组内包含39名患者给予单独调Q532nm激光治疗,将此组称为二组;剩余的42位患者自动组成一组,给予此组患者调Q532nm激光和超脉冲CO_2激光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此组命名为观察组。所有患者接受既定治疗以后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42位患者在接受治疗以后,老年斑和老年疣的第一次治愈率高达97.62%,11.9%为暂时性色素沉着的发生率,没有患者发生瘢痕或者是色素减退的情况,相比对一组和二组的患者而言优势十分明显,P<0.05.结论应用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调Q532nm激光的方法对老年斑以及老年疣进行治疗可取得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具有相对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 标签: 超脉冲CO_2调Q532nm 老年斑及老年疣
  • 简介:目的测定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细胞的FcγRⅡb的表达和血清C1q抗体水平,探讨其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FcγRⅡb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1q抗体采用ELISA法。结果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表达FcγRⅡb均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C1q水平明显升高。结论FcγRⅡb的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呈高度负相关,C1q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明显相关。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Fc&gamma RⅡb C1q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用于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NQMI)急诊救治中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急诊收治的NQMI患者82例,根据急救药物不同分组,对照组41例采用低分子肝素,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替罗非班,对两组急救效果及预后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4h胸痛缓解率、心电图缺血改善率、心肌酶指标下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发心肌梗死率、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用于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急诊救治中效果满意,可利于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替罗非班 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 急诊救治
  • 简介:目的探讨浆细胞膜糖蛋白基因(PC-1)4号外显子K121Q变异与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自2006年北京市社区2型糖尿病调查资料中选出有糖尿病家族史,且相互间无亲缘关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28例,同时选择非糖尿病健康老年对照人群308例。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受试者均为汉族。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PC-1基因K121Q的多态性分布情况。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KK基因型177例(77.6%),KQ基因型46例(20.2%),QQ基因型5例(2.2%),K、Q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87.7%和12.3%;正常老年对照组中KK基因型239例(77.6%),KQ基因型63例(20.5%),QQ基因型6例(1.9%),K、Q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87.8%和12.2%;PC-1基因K121Q变异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PC-1基因K121Q变异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分布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PC-1基因K121Q变异的KK基因型组与KQ+QQ基因型组中的肥胖指标的特征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PC-1基因K121Q变异可能与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易感性无关联。

  • 标签: 2型糖尿病 浆细胞膜糖蛋白基因 老年人 多态现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辅酶Q10,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A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E/A、E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O、CI、SV、SI及VI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心脏血流动力学。

  • 标签: 冠心病 心功能 阿托伐他汀 辅酶Q10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的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00%,治疗后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心功能指标值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以上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辅酶Q10 冠心病 早期心功能减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讨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心功能的临床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进行临床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动图检测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E峰、A峰及E/A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健康人员的E峰、A峰及E/A指标作为参照,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E峰、A峰及E/A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故该治疗模式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酶Q10 冠心病早期 心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加味生脉散二至丸汤剂联合辅助Q10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病毒性心肌炎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把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加味生脉散二至丸汤剂实施治疗,而治疗组患者采用加味生脉散二至丸汤剂联合辅助Q10注射液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3%;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3.9%,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好,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应用加味生脉散二至丸汤剂联合辅助Q10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解除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生脉散 二至丸 加味 辅酶Q10 病毒性心肌炎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循证护理对不稳定心绞痛和Q波心肌梗死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功能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筛选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心绞痛和无Q波心肌梗死患者,共80例,其中稳定心绞痛40例,无Q波心肌梗死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为对照组(n=40)和护理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治疗7周时间后,通过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心功能分级、心功能水平评价和心血管发生事件概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数据显示,经过循证护理,护理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相较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54%,具有显著性差异,心功能分级和心功能水平(CK-MB、cTnT、LVEF、LEVDD)都有显著改善,护理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8.52%相较于对照组发生率为30.3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针对患者制定特异性的护理计划和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率,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有效帮助患者预后恢复。

  • 标签: 循证护理 不稳定心绞痛 无Q波心肌梗死 心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