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新疆哈密二红洼镁铁-超镁铁杂岩地表分南北两个岩,深部可能连为一,可划分为两个侵入期、四个岩相.第一侵入期构成岩的主体部分,分异良好,由重力结晶分异形成自橄揽岩相、橄榄辉长岩相向含石英苏长辉长岩相的分异趋势,基性程度依次降低.岩浆多次贯入使得纵向上橄榄岩相和橄榄辉长岩相重复出现.第二侵入期辉长苏长岩相分异程度低,岩性稳定,为岩浆快速冷凝的产物.岩浆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发生过金属硫化物熔离,有利于铜镍硫化物成矿.

  • 标签: 二红洼 镁铁-超镁铁岩 分异趋势 重力结晶分异作用 岩浆多次贯入
  • 简介:安徽省勘查技术院承担的《安徽省怀宁县总铺地区铜多金属矿预查》项目是2010年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本次工作在怀宁县总铺地区开展地质、物探等勘查工作,目的是寻找岩与三叠系中统月山组有关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本文通过对勘查区地质、物探、钻探资料的综合研究,从总铺地区的重磁场特征、岩特征及钻探验证情况来阐述总铺岩与大龙山岩接触带特征,同时结合已知矿(化)点特征来分析其找矿指示意义。

  • 标签: 总铺岩体 大龙山岩体 接触带特征 指示意义
  • 简介:位于铜陵矿集区南部的茗山石英二长闪长岩是本区"五通组"以下早古生代地层中开展"第二成矿空间"找矿的"窗口",本文通过对该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主要特征与铜陵地区成矿岩地球化学特征相同,应是矿集区岩浆成矿系统的一部分,进一步开展岩含矿性及其深部与早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层接触带部位的矿产勘查对于指导铜陵矿集区的深部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茗山岩体 地球化学 部找矿 铜陵矿集区
  • 简介: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库布苏南岩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岩石具似斑状结构和块状构造.岩石化学研究表明,岩具富SiO2(64.24%~67.75%)、低Al2O3(16.06%~22.00%)、富Na2O+K2O(7.03%~7.50%)特征,且Na2O〉K2O,标准矿物中出现刚玉分子,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类型.较低的DI(69.49~76.62)、FL(64.32~71.56)和MF(69.58~76.00),表明岩具有壳-幔混合作用的特征.结合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晚古生代构造-岩浆演化过程分析,岩体形成于卡拉麦里造山带的大陆主碰撞后初始拉张阶段[(300±10)Ma],属后碰撞花岗岩,它是幔源岩浆在壳下和壳内不同深度上发生垫托,壳幔物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分熔、混合和交换的产物.

  • 标签: 东准噶尔 卡拉麦里 库布苏南花岗岩 岩石化学 地质意义
  • 简介:东秦岭大别山段矿化中酸性小岩集中分布在秦岭钼(钨)成矿带东段,是我国重要的钼(钨)矿带之一。矿化中酸性小岩多是受北北西向和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的复式杂岩。形成环境从浅成—超浅成—深成相,Mo元素丰度由高—低,分为浅成—超浅成斑岩钼(铜)矿化、中—深成斑岩—矽卡岩型钼(钨、铜)矿化和浅成斑岩型钼矿化三种类型。小岩主导的钼(铜)矿床具有明显的金属(元素)或矿物组份分带,表现为各带间金属元素含量递变及不同矿物组合按序析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壳。

  • 标签: 中酸性小岩体 矿化 成矿规律 东秦岭大别山段
  • 简介:】应用晶体光学中的光率原理对宝石折射仪测试应用问题作较为详尽的论述,特别对一轴晶、二轴晶宝石测试所遇到的各种现象作进一步全面探讨,并给予确切的解释。

  • 标签: 光率体 折射仪 应用原理 宝石测试
  • 简介:湖北梅川杂岩体位于扬子地块与秦岭-大别造山带会聚带之东南麓,其从老到新可分为陶斯垴、南泉、杨铺、赤铜山、宋家埂、鹊儿坡、赵俊等7个单元,归并为梅川超单元.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研究表明.梅川杂岩具I型花岗岩特征,为同源岩浆成分与结构演化序列。依据本次野外地质观测,并结合前人研究显示,该杂岩体形戊于燕山期造山后的伸展环境。

  • 标签: 梅川杂岩体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背景 同源岩浆成分与结构演化序列 早白垩世
  • 简介: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以大型古岩溶洞穴为主要储集空间,由于岩溶、构造和上覆地层负载等作用,发育大量与古洞穴塌陷有关的独特储集体。本文在碳酸盐岩古洞穴联合垮塌理论基础上,建立古洞穴塌陷单体地质和地震参数模型,地震物理参数以塔河油田石炭系和奥陶系钻井岩心岩石样品的波速和密度测试数据为基础。利用波动方程理论,对塌陷地质体进行地震正演模拟。通过不同子波主频的地震反射结构分析,认为该类储集体呈顶部"下凹"地震结构,随着主频增加,塌陷具明显"串珠"状和"杂乱"地震反射特征。通过与实际三维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对比,认为岩溶塌陷储集体识别依据为:上覆地层下凹、地震杂乱强反射结构、与断裂与古暗河伴生等。

  • 标签: 塔河油田 古洞穴垮塌体 地震反射结构 地震正演 古溶洞储集体
  • 简介:在抽水蓄电站上水库盆的岩开挖过程中,通常采用工程爆破的技术手段。爆破施工中要尽可能减小爆破震动对上水库盆的影响,控制岩松动破坏的范围,为下一步防渗工程的实施奠定基础。如何在提高工程施工效率的同时严格控制爆破震动对岩产生影响,需要通过各种监测手段和技术方法来监测、分析和评价爆破施工对岩的影响范围,然后来指导爆破施工。本文通过具体工程案例,介绍了施工前或施工后通过声波测试的实际应用,来评价爆破震动对周围岩的影响,并圈定具体影响范围。

  • 标签: 爆破 震动 声波测试 评价
  • 简介:扬子大陆东南边缘构造演化问题存在不同认识,其中争论问题之一是:皖南雪峰期许村花岗闪长岩是构造定位还是侵入定位。经野外调查和室内岩石薄片研究确认许村岩侵入于元古界上溪群(相当于板溪群),并被震旦系不整合覆盖。尽管在岩的南部边缘与围岩有构造接触,但在岩的西部边缘上溪群被接触变质形成角岩是庸置疑的。

  • 标签: 许村花岗闪长岩 侵入接触 不整合 接触变质 角岩 皖南
  • 简介: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一化模式,逐渐成为国内大型勘察设计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亦是国际国内经济一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目前国内主要从事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或施工企业对项目的运作情况,提出了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一化运作模式。通过对目前国内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独立运作模式和一化模式的对比研究和分析,结合典型的工程实例,总结和分析了采用一化或近似一化模式运作项目的优劣和经验。针对目前国内大型勘察设计企业实施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一化模式的困难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供相关部门或同行参考。

  • 标签: 岩土工程 勘察设计 一体化模式
  • 简介:塔河油田碎屑岩区块一直以中生界为主要目标产层,塔中地区顺9区块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的油气突破,不仅为塔河油田带来新的产能阵地,同时开拓了该区新的勘探领域--古生界志留系砂层。该区储层属低孔低渗,砂泥岩阻抗部分叠置,给储层预测带来较大难度。反演作为一种常用的储层预测手段,相对于其他属性方法,可做到定量预测储层。本文以塔河托甫台为例,利用反演法对该区砂进行定量预测,为探井部署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志留系 柯坪塔格组 低孔低渗 反演
  • 简介:对四川青川县鹰咀山花岗岩岩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重点讨论了岩的岩石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该岩SiO2含量变化范围67.50%~70.21%,A/CNK值在0.77~1.05。为硅饱和类型,部分铝过饱和类型,属准铝质至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为206.44~412.63×10-6,轻重稀土分异程度差别较大(La/Yb=36.59~53.48),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弱负Eu异常(δEu=0.67~0.84),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K,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P、Ti,与正常壳源钙碱性花岗岩相比,显示出更高的Mg#(多数>45)和Sr/Y比值(30.25~64.85),表明鹰咀山岩为较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形成于火山弧构造环境,可能是底侵的幔源岩浆与下地壳熔融产物混合的结果。

  • 标签: 过铝质花岗岩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青川县
  • 简介:静水压力对岩边坡抗滑移稳定性的影响无处不在,在河道和水库两岸常会发现因河道或水库水位的交替消长而发生岸边岩的滑移与坍塌,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总结,发现这种情况的发生与岩边坡外邻水水位的消长以及岩体节理裂缝内水位的变化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水位在不同变化情况下边坡稳定性的定量分析,结合不同实际场景,讨论了边坡外邻水和节理裂缝内充水这两种情况对岩边坡稳定性影响大小的对比,得出了以下结论:岩边坡外邻水水位的上涨会增大岩边坡的抗滑移稳定性;而岩体节理裂缝内水位的上涨会减小岩边坡的抗滑移稳定性,并定量对比了二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 标签: 静水压力 岩体边坡 抗滑移稳定性
  • 简介: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龙门隐伏碱性杂岩呈岩墙、岩床或岩脉产出,侵入于延长组及以下地层,主要由霞石正长斑岩、角闪二长正长岩、霓辉二长斑岩、白榴正长斑岩、角闪二长闪长岩和碱性长石正长斑岩组成。地球化学特征为:Si02含量51.25%-63.87%,K20+Na20含量7.23%-12.55%,A1203含量17.74%-20.12%,YREE含量96.19×10^6~620.57×10^-6,(La/Yb)。比为8.68~251.42,6Eu为0.62—0.98。大离子亲石元素和放射性生热元素Th含量普遍较高,Ni,Co,Cr等地幔富集亲铁元素(相容元素)相对亏损。龙门隐伏碱性杂岩主要为A1型及少量I型,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主量元素、稀土微量元素特征表明,物质来源可能为发生上涌底侵后熔融的亏损软流圈地幔,锆石U-Pb年龄为(241.6±1.9)Ma和(108±1)Ma。研究表明,鄂尔多斯西南缘早中三叠世存在局部拉张环境,早白垩世由于区域性拉张作用使地壳减薄,地幔岩浆上涌,早期形成的花岗岩部分熔融,I型花岗岩开始向A1型花岗岩转变,使得I型花岗岩具碱性岩地球化学特征。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碱性杂岩体 岩石类型 地球化学特征
  • 简介:西准噶尔克拉玛依岩为二长花岗岩和斜长花岗岩等,为海西中期侵入岩,具有高钠、铝等特点,AJCNK=0.71~0.78,NK/A为0.8~0.89,为偏铝质钙碱性花岗岩.轻稀土元素中等富集,Eu弱亏损,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Nb、Ta亏损,富Sr,La/Yb值相对低.多种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的综合图解分析表明,该岩为Ⅰ型花岗岩。与达拉布特断裂西侧同时期的庙尔沟A型花岗岩具有明显的区别,盆地具有较为年轻的地壳基底,克拉玛依岩为岛弧花岗岩,晚石炭世准噶尔地区仍存在着洋盆体制。

  • 标签: 克拉玛依岩体 地球化学特征 Ⅰ型花岗岩 岛弧
  • 简介:通过对黄梅尖岩及其周边放射性元素铀、钍场晕、古铀量与活化铀迁移规律的分析,采用与矿化有关的多元变量,建立相关矩阵,研究其矿化因子分布规律及特征。成果显示,铀矿化处于古铀场梯度变化陡带、活化铀迁出与迁入过渡区;勘探落实的铀矿化均处于矿化因子高值单元,其它地段也存在较大规模的高值矿化因子显示,展示了找铀矿潜力。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区内铀矿化控制因素、成矿规律,放射元素地球物理场特征与铀矿化空间关系,预测铀成矿有利地段。

  • 标签: 铀矿化 古铀量 矿化因子 黄梅尖岩体.
  • 简介:本滑坡为一大型多滑面复合型复活老滑坡,笔者作为本工程的地灾监理,对该滑坡的治理方案进行了全面、深入解读及分析,发现本治理工程在项目整体管控上存在一定问题,这种问题在国内目前的地灾治理工作上具有代表性,分析、探讨本工程在整体项目管控方面的问题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对地灾治理行业管理有一定借鉴作用。

  • 标签: 山西省 某大型滑坡体 地灾项目 整体管控 建议及探讨
  • 简介:夏日拉裂松动体位于雅砻江中游楞古水电站上、下比选坝段之间,规模达1300万m3,其所在河段的岸坡稳定性问题,是直接关系到楞古水电站坝段选择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之一。本文根据勘探揭示成果,进行边坡变形分带,采用极限平衡法分析计算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强松动岩在蓄水+暴雨、蓄水+地震两种工况下失稳的可能性大,失稳方量约510万矗,该研究成果对楞古水电站坝段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楞古水电站 拉裂松动体 变形分带 稳定性
  • 简介:黄山南岩体位于东天山北部的土墩-黄山-图拉尔根镁铁-超镁铁质岩带中段,受康古尔塔格韧性剪切带控制,由二辉橄榄岩、橄榄二辉岩、辉长苏长岩、角闪辉长岩、闪长岩组成。主要造岩矿物结晶顺序为橄榄石、古铜辉石、单斜辉石/斜长石、角闪石,主要发生单斜辉石、古铜辉石和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斜长石发生较弱的堆晶作用。二辉橄榄岩、橄榄二辉岩中橄榄石Fo=79.76~81.02,利用最高Fo含量的橄榄石成分计算得到黄山南岩原生岩浆MgO含量为12.6%。单斜辉石晶体化学以及斜长石牌号等说明岩石属拉斑玄武岩系列。源区富水可能是东天山后碰撞伸展环境下,交代型地幔减压熔融的结果,源岩是上地幔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原生岩浆早期在深部发生硫化物的熔离及分异程度较低是黄山南岩含矿性较差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新疆 黄山南 基性-超基性岩体 矿物岩石学 岩石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