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1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进行的三线建设,是一场以备战为中心、以工业交通和国防科技为基础的大规模建设。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上万的民工,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和荒野密林,风餐露宿、安营扎寨,付出了无数艰辛、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建设祖国战略大后方。

  • 标签: 三线建设 襄渝铁路
  • 简介:我出生在周至县终南镇。在我们镇上路姓是个大族,整个一条街住着很多路姓人家,后来才慢慢散落到下面的村子里。清朝时,路家出了5位进士,其中3人还进了翰林院。两个翰林父子最有名,老翰林叫路德,官当得挺高的,后来不当官,回来办起了书院,成了教书先生,名声大得很,写了很多书。

  • 标签: 农家生活 民国时期 富裕 陕西 翰林院 周至县
  • 简介:文章考察王志沂的生平事迹,总结《陕西志辑要》一书的体例和结构安排,分析其编纂的特点,即首重沿革;重在纂辑;材料利用坚持实事求是,宁缺毋滥;言简意赅,注重实用性;记载全面,各行政区划无一漏载;但不录艺文,成为白璧微瑕。

  • 标签: 王志沂 《陕西志辑要》 特点
  • 简介:由程安东省长作序的《陕西省志·政务志》,最近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志在省政府的领导下,委托陕西省社科院组织编写,张斌担任编委会主任,陈嘉祯兼任主编,张宪臣任常务副主编、编写组组长,以张岂之教授为首组成顾问组,在史料和观点上给予了科学的监审,反复讨论修改,历时七载得以完成。

  • 标签: 张岂之 组长 出版发行 出版社 陕西省 编写
  • 简介:陕西省志·水利志》(以下简称《省水利志》),于1999年9月公开出版发行,这是陕西志苑中开出的义一朵奇葩。正像省长程安东住本志序中所讲的琊样:陕西水利志“是一部融‘存史、资治、教化’作用很强的水利专业新志。它将像宏伟的水利工程一样成为纪古明今,激励后人的千秋丰碑。”

  • 标签: 水利志 陕西省 激励 省长 水利工程 公开
  • 简介:本文所涉及的陕西回族民间书画艺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阿拉伯书法艺术,一是中国书画艺术,这两种归属于不同文化的艺术形式,皆被陕西回族接受并且喜爱,成为陕西回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根据有限的资料,将陕西回族民间过去和现在社会文化生活.中有关从事这两方面艺术活动的人或事,做些粗略介绍和评述。

  • 标签: 书画艺术 中国书画 艺术形式 民间 书法艺术 艺术活动
  • 简介:众所周知,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曾是中国学术界耀眼的明星人物。1930年,正是其学术盛年,他在清华大学任哲学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成为清华文科的学科统帅与精神领袖。1932年的《清华文学院同学录》中,首页“评议会”成员集体照,俊朗挺拔的冯氏身居照片中央,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也倚身一侧,其锋芒形神大有盖过梅校长之势。

  • 标签: 《世界日报》 冯友兰 中国学术界 清华大学 被捕 大学校长
  • 简介:20世纪初,由于庚子赔款中国负债累累,面对高息巨额赔款及与之相应的利权丧失。《京话日报》率先发起国民捐运动。关于这一运动,至今尚无专文论述,仅在一些新闻史及传记中被简略提及。而此次运动,在《京话日报》中所占分量之重、在社会上影响之深、波及范围之广不容忽视。基于此,本文拟对此运动的发起、经过及影响作一阐述,不足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 标签: 《京话日报》 20世纪初年 庚子赔款 新闻史 国民捐运动
  • 简介:日前,陕西渭南华县少华山景区正式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来自秦、晋、豫三省80个代表队的5000余名登山爱好者,冒雨登山,共同庆祝此次4A级景区授牌仪式与少华山首届登山节的举行。

  • 标签: 旅游风景区 华山景区 陕西 授牌仪式 南华县 爱好者
  • 简介:为了使陕西铁里芯子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本文基于陕西民俗文化,采用田野调查法和分析归纳法对铁里芯子的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归纳了目前铁里芯子发展与传承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研究表明,可以从铁里芯子表演装的材料与结构入手提高其保暖性与舒适性,也可以通过更加合理地运用人机工程学的设计方法提高铁里芯子表演时的安全性与人性化设计程度。

  • 标签: 铁里芯子 发展现状分析 改进建议
  • 简介:陈树藩是辛亥革命时期一位在陕西军政界均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一生政治态度前后变化颇大。笔者根据多年收集的史料,简述其生平,供研究辛亥革命史及民国史的学者参考。

  • 标签: 辛亥革命史 史料 辛亥革命时期 国史 生平 学者
  • 简介:陕西是响应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武昌起义最早的省份之一。为陕西近代发展贡献良多的爱国民主人士郭希仁先生(1881~1923),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回顾这段历史,对于研究民国时期之陕西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陕西 辛亥起义 郭希仁 “秦陇复汉军政府” “安民布告”
  • 简介:陕西省政府批准立项的明嘉靖《陕西通志》整理、校点工作,经有关专家学者和方志工作者艰苦努力,目前已进入“总成”阶段,有望在年内出版。明嘉靖《陕西通志》是我省历史上最著名的一部省级志书,由时任陕西巡抚赵廷瑞主修,著名学者马理主持编纂,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付梓。该志记述范围包括今陕、甘、宁全部及青海、新疆、内蒙古部分地区,极富资料价值,历来受到史志界高度重视。这部志书的整理出版,将为了解和研究我省及西北大部地区明代中叶的基本状况,提供第一手的重要资料。为使读者对这部志书有所了解,本刊特编发该志卷十《河套、西域》中“河套”一节。该节由省地方志办公室董健桥编审校点,诚望得到读者的批评教正。

  • 标签: 河套 嘉靖 志书 校点 方志工作者 明代中叶
  • 简介:坎坷童年何云,原名朱士翘,1904年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朱巷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长年患肺病,无劳动能力,全靠母亲给人做些针线活来维持生计。幼年的何云,早已饱尝了涉世的艰辛。七八岁就给人家放牛,帮助母亲来支撑贫苦的岁月。何云从小就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一边放牛,一边读书,13岁这年高小毕业。毕业后,何云一心想到杭州师范学校读书,但终因家贫、父病,不能遂愿。1918年,14岁的何云经三叔父介绍到北乡杨家溪小学当了教员,以贴家用。192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杭州师范学校,如愿以偿。

  • 标签: 杨家溪 贫苦农民 上虞县 新华日报 云一 八路军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