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5 个结果
  • 简介:<正>我国古代的西北边疆,其范围包括现今的新疆和北到巴尔喀什湖西到楚河流域以及帕米尔广大地区。这一地区高山环列,帕米尔高原(古称葱岭)屹立在它的南部,高耸入云,白雪皑皑,号称“世界屋脊”。天山山脉横亘它的中部,昆仑山脉蜿蜒在它的南边。天山山脉与昆仑山脉之间是广阔的塔里木盆地,盆地的中央是一望无垠地塔克拉玛干沙漠,沿山麓地带,因有河流的灌溉而形成许多“绿洲”,适于农耕。阿尔泰山(古称金山)耸峙在它的东北,在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山脉之间,有一块大的盆地,即准噶尔盆地,这里气候较为湿润,形成荒

  • 标签: 西北边疆 西域 天山南路 屯田 公元 高昌
  • 简介:西北民研所举行首届中国民间文学专业(西北民族民俗)硕士论文答辩会一九九四年五月二十八日,在西北民院举行了西北民研所首届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硕士论文答辩会。答辩会由以原新疆社科院院长、著名民族学家谷苞教授为主任、另有马通教授、郝苏民教授、郗慧民教授、唐景福...

  • 标签: 中国民间文学 民族民俗 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 裕固族 答辩会
  • 简介:宋神宗、哲宗时期,随着熙宁、绍圣的开边拓土,蕃汉民族交往日益增加,土地关系、民族关系以及新旧归附区社会稳定等诸多新问题接踵而至。为了保障西北边疆政策的顺利贯彻,政府强调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对西北蕃部的治理,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针对西北蕃部各族的民族法律法规,它的制定、颁布和实施。对于处理西北边地各族矛盾和纠纷、打击西北缘边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促进西北蕃部民族稳定和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 标签: 神宗哲宗时期 西北蕃部 民族立法
  • 简介:英雄史诗《格萨尔》(以下简称《格》)继2006年被国家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2009年9月27日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决定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所以,格萨尔学学科建设前景良好。

  • 标签: 学科建设
  • 简介: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民族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民族自治地方加快发展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民族自治地方可以灵活地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法律、政策;可以得到国家在财政、税收、金融、投资、人才等方面的一系列优惠和帮助;

  • 标签: 政治文化建设 西北少数民族 新时期 民族自治地方 新中国成立以来 民族区域自治
  • 简介:1927年4月,经过6个月的谈判,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与北京的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达成协议。该协议的主要内容为:选择5名中国学者、4名中国学生加入赫定的探险队,共同组成中瑞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赫定与北京大学教务长徐炳昶分任中瑞双方的团长,考察所采集、挖掘的一切动植物标本、文物和矿物标本等,均属于中国的财产。虽然赫定的初衷是受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委托,为其新开辟的欧亚航线在中国内陆作考察,但中瑞科学家利用这个契机,陆续用8年的时间,在茫茫大漠里进行了地质学、气象学、地形测绘学、动物学、植物学、考古学、人类学的考察,获得了大量宝贵的资料。1933年至1935隼,考察队还利用南京政府提供的资助,在西部进

  • 标签: 中国西北 科学考察 中国西部 德国汉莎航空公司 地形测绘学 斯文·赫定
  • 简介:“九·一八”事变后,国内开发西北思潮高涨,由于西北民族与宗教复杂、边疆危机以及苏联民族政策的影响,促使一些有识之士,基于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的立场,关注西北民族与宗教问题。他们认为,开发西北,必须考虑少数民族的利益,并提出发展民族教育,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吸收少数民族人才参政等措施。这是当日国人对民族与宗教问题的有益探索,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 标签: 抗日战争前 西北开发思潮 民族问题 宗教问题 民族政策 国民党
  • 简介:1941年夏,战时公债劝募委员会秘书长黄炎培原拟利用西北之行访问延安边区.中共领导人闻讯致电表示欢迎,后因其前往南洋劝募而未成行,却为1945年7月黄炎培等国民党议员访问延安埋下了伏笔。

  • 标签: 黄炎培 毛泽东 陕北边区
  • 简介:中国近代名人,与兰州有深厚关系且名播中外的,可以说无有出左宗棠其右者。兰州有关左宗棠的遗迹、文物甚多,常常为前来参观、旅游的中外人士所瞻仰。左氏是晚清著名的爱国人物,统治阶级中颇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莅官陕甘总督长达14年。他在任时对兰州城市建设所做的贡献,是很值得一说的。甘肃省博物馆所藏《金城揽胜

  • 标签: 《金城揽胜图》 左宗棠 绘画艺术 史料价值
  • 简介:西北地区(含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的民间教派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影响较大.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的共产党、国民党、地方势力及日伪势力等多种力量并存.各派势力相互制衡,此消彼长,异常纠结,加之社会状况不良,政局动荡不安,致民间教派井喷式发展.各种教派在时局影响及各派力量牵制主导下发生变化:一是教义发生变化,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二是整体出现分化,表现出不同的政治立场.这些变化对各派军事、政治力量的发展均构成不同程度的冲击,进而对西北地区抗战的进程及社会发展模式等多方面造成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 标签: 抗战时期 西北地区 民间教派
  • 简介:为深入、全面探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落实,《西北民族研究》编辑部、国家民委重点人文社科基地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和甘肃省民俗学重点学科建设基地联合邀请宁夏《回族研究》、青海《青海民族研究》和《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等四刊有关办刊学者,共同研讨的"‘一带一路’:文化先行战略与跨文化对话"高峰论坛于2015年10月24日在丝路重镇——兰州市顺利举办。

  • 标签: 文化对话 西北民族研究 国家民委 建设基地 在兰 北方民族大学
  • 简介:魏晋十六国北朝,割据于西北的诸政权为了稳住已有的统治地盘,富国强兵,创建统一大业,因而都很重视培养、罗致,甚至是抢夺儒、释、道各类人才,人才兴国的战略也为各政权带来了显著的政治效益。本文主要介绍了这一重要的历史现象。

  • 标签: 魏晋十六国北朝 西北割据政权 人才兴国
  • 简介:<正>一、对回民领导者评价的变迁首先谈谈中国学者对这次起义的回民领导者的评价。建国初期,不用说这次陕甘回民起义,即是在新疆的“起义”,甚至对与此有联系的阿古柏政权,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所有的反对清朝的武力行动都作为起义而被肯定。马霄石在《西北回族革命简史》(上海·“东方书社”1951年)中虽然指责了陕西的孙玉宝,但强调了洪兴的作用。称白彦虎为“劳苦人民出身,革命意志最强”。而对马化龙友好地记述为“以宗教家的思想处理革命战争”。

  • 标签: 马化龙 白彦虎 西北回民起义 陕甘回民起义 同治年间 领导者
  • 简介:1934年.王洛宾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为实现去法国巴黎音乐学院深造的梦想,毕业后.他便在北京一所中学当音乐老师.以期挣到留学费用。然而,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爆发,让王洛宾彻底打消了去法国留学的念头,他毅然投笔从戎。当听说山西有八路军和抗日组织时.他便决定到山西去抗日。他离开北京后。先到天津,再到青岛、郑州,绕行了一千多公里.最终来到山西的洪洞县。

  • 标签: 王洛宾 “卢沟桥事变” 日剧 演出 服务 西北
  • 简介:1942年9月21日,蒋介石在总理纪念周训话中讲述其视察西北之感想,并作出注意西北开发、奖励移民、党政一元化及改进兵役与粮政等指示,反映了抗战期间,国民党中央在重视加强西北经济开发的同时,在政治上极力扩张、控制西北之情.

  • 标签: 蒋介石 西北开发 抗战 纪念 国民党 一元化
  • 简介:本文立足于民族地区产业技术现状,逐层分析了民族地区实现产业技术跨越所要依托的技术、经济、制度和文化等诸多条件,并阐述了这些条件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对技术跨越行为的制约机理。

  • 标签: 西北 民族 产业技术 跨越 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