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在世界的东方——被人类称作太阳升起的地方的中国,出现了一种令世人瞩目的山西票号业。"山西票号业曾一度执中国金融界之牛耳,并影响了中国金融业近一个世纪。"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梁启超这样评价山西票号。

  • 标签: 日升昌票号 山西票号 近代思想家 十九世纪 户部银行 雷履泰
  • 简介:21世纪以来,法国金融监管体系经历了三个改革阶段,刚果(布)则相对保持稳定。法国在朝着统一监管方向改革的同时,仍保留了二元监管特点,刚果(布)则一直采取分业监管模式,这与各自所处的经济、金融的不同发展水平相关。总体来看,金融监管的趋势是立法先行,宏观审慎与微观监管相结合,打破国家主权,向全面、系统、集中监管转变。监管重点从加强监管权力向加强风险监管与问题处置并重转变,由此给我国金融监管改革带来启示。

  • 标签: 金融监管体系 法国 刚果共和国 改革 启示
  • 简介:全面抗战初期,重庆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受制于公债价格下跌,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及省外银行紧缩放贷、回笼资金的影响,曾爆发了严重的金融风潮。在平息危机的过程中,重庆银钱两业公会、四川省政府与国民政府之间围绕“汇划证”问题一度存在严重分歧。分歧的解决,表明国民政府在维持内地金融市场稳定上,并非执着于政策的划一,而是参酌本地现实,显示了其政策的灵活性。同时,从长远来看,此次风潮的平息,特别是“代现券”的发行,维持了重庆金融秩序的稳定,为其日后承接各地金融机构的内迁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抗战初期 重庆 金融风潮 金融救济
  • 简介:介绍伊斯兰文化的大型专科工具书《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出版发行《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是国家“七·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之一,是我国编纂的第一部全百、系统地介绍伊斯兰教基本知识大型专科工具书。由四川辞书出版社于1993年11月出版,向国内外公开...

  • 标签: 伊斯兰文化 伊斯兰教文化 百科全书 工具书 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伊斯兰教
  • 简介:融资租赁作为“二战”后产生的一种新型金融工具,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我国推进现代化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西部地区金融租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而充分认识金融租赁业的独特功能,发展有西部地区特色的金融租赁产业,提高其对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贡献率,也为此而显得十分重要。

  • 标签: 西部地区 金融租赁业
  • 简介: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大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早在四五千年以前,洛阳就出现了货币。自夏商周都洛开始,洛阳曾长期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金融比较活跃。距今三千年前,洛阳大量流通贝币与空首布。此后,历代货币在这里都有流通。南北朝时期有寺院经营质押放款。隋唐时典当业兴起,唐代有“柜坊”、“钱铺”,还有叫做“飞钱”的汇票。明朝时有“钱庄”、“票号”。

  • 标签: 《洛阳市志》 夏商周 贝币 隋唐 中华文明 发祥地
  • 简介: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日军的疯狂进攻,我国的政治与经济中心被迫西移.为保证后方货币资金的融通,支持战时财政,扶植战时经济,在建立战时金融管制体制的同时,大力发展西部地区金融业,已是国民政府实行战时财经政策的一个重要措施.

  • 标签: 西部地区 金融业 中国 抗日战争时期 国民政府 银行
  • 简介:1944年7月1日至22日,包括中国在内的44国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小镇上举行了联合国家货币与金融会议(UnitedNationsMonetaryandFinancialConference),即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会议(BrettonWoodsConference)。是时中国抗战正面战场局势十分严峻,内政和外交也颇多困难,但国民政府仍派代表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为战后国际货币金融秩序的构建作出有益贡献的同时,确立了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中的地位。中国围绕布雷顿森林会议开展的各项外交活动,也有助于缓和当时中关两国间的矛盾冲突,巩固与美国为代表的主要盟国的关系。

  • 标签: 布雷顿森林会议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中国 战时外交
  • 简介: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召开之际,中交两行突然发生挤兑风潮。此次挤兑表面上看是由谣言引起,究其根源实乃北京政府的信用危机所致。以英人濮兰德为首所提倡的国际共管说,北京政府的猜疑政治形态以及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则是造成社会恐慌的外在因素。中交挤兑风潮迫使有识之士积极地参与北京政府的辟谣、拯救中交两行的工作。在多方的协助下,中交两行安然度过此劫。公众舆论倾向认为造谣者是英国人,乃是一种主观臆测,与事实不合。

  • 标签: 北京政府 谣言 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 华盛顿会议
  • 简介:1946年夏,中国共产党派人潜入北平组建合法的金融机构——谦兴银号,悄悄地进行着接收大城市金融业的准备工作,从而开辟了对敌斗争的又一条秘密战线。

  • 标签: 金融战 金融机构 银号 国民党 解放区 金圆券
  • 简介: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大学历史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北京大学第二届“历史与社会”研究生工作坊于2016年10月29~31日在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召开.本届研究生工作坊的主题为“城市:生活空间、权力结构与文化衍生”,旨在为国内外从事中国近现代城市史研究的青年学子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以期互相砥砺.此次研究生工作坊自2016年初确定主题并发布征稿通知以来,先后收到参会论文70余篇.

  • 标签: “历史与社会” 北京大学 文化传承 生活空间 权力结构 工作坊
  • 简介:随着近年来中国“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主导的海外金融活动在欧美市场尤其是美国资本市场遭受歧视性金融政策,阿拉伯国家则由于宗教和地缘政治因素同样遭遇不公正的对待。争取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发展空间、权力资源分配和公平待遇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共同的利益诉求。“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深化金融领域合作提供了新空间,也是中阿双方开辟抵制金融民族主义、金融保护主义、更好地实现“走出去”和互利共赢新路径的机遇。在此背景下对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金融市场结构和机制进行比较研究,发掘中阿在主权财富基金和伊斯兰金融领域的合作潜能并从中探索中阿金融合作新路径。

  • 标签: 中国-阿拉伯国家 主权财富基金 伊斯兰金融 新路径
  • 简介:2017年9月29日,由天津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联合主办,天津财经大学承办的“近现代中国金融业发展与城乡经济”研讨会在天津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山西财经大学和南开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学术会议。本次会议围绕中国近现代金融业的发展与演进、金融业与城乡经济发展两大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 标签: 城乡经济发展 金融业发展 近现代中国 研讨会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 天津财经大学
  • 简介:“十至二十世纪中国工商业与金融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7月9~11日在河北大学举行。研讨会由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举办,来自国内外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多名学者参会并提交论文。会议围绕工商业与金融史两大主题展开,涉及农业金融与农村借贷市场、商业信用、地权市场与金融、根据地金融业、三农与农村金融等问题,既有理论分析,也有实证研究。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金融史 工商业 中国 河北大学 借贷市场
  • 简介: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的法定货币,是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筹码。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发行,是现代中国金融文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一〕①1947年8月1日,主持财经工作的董必武提出“筹建中央财政及银行”的设想,10月2日正式向中央提出《关于...

  • 标签: 人民币 美术设计 中国金融 人民银行 新中国 毛泽东
  • 简介:合作金库是193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民政府推动下以合作社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合作金融机构。从资金来源结构看,合作金库中来自合作组织的内源资金极为有限,由政府和国家行局供给的外源资金占绝大部分,呈现出严重的内外失衡状态。外源主导的资金结构尽管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给合作金库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诸多难以克服的制约。

  • 标签: 资金来源结构 合作金库 农村金融 抗战时期
  • 简介:1943年初,英、美两国先后对战后国际货币经济秩序提出设想,中国成为第一批被邀请参加讨论的国家。国民政府组织专家对英、美方案仔细比较、反复权衡之后,得出英案较为有利的结论。并准备相应的交涉提案,旨在最大限度争取战后利益。当年7月,国民政府派代表团赴美参加专家讨论会,促成了《关于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联合声明》。以此为基础,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顺利召开,44个成员国正式达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为战后国际货币经济秩序作出重要制度安排。

  • 标签: 国民政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战后国际货币金融秩序
  • 简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既对资本主义社会造成很大破坏,影响十分恶劣,却也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魅力,更让社会主义透现出光明的发展前景。但这并不等于资本主义行将灭亡、社会主义取得胜利的时机已经来临。金融危机给人们提出了一系列需要更加深入反思和认识的有关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确立理性看待资本主义的态度,坚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信念与信心。

  • 标签: 后金融危机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反思
  • 简介:就早期上海资本市场改革而言,我是参与者、操作者,而后期在一定层面上又是领导者。能够参与资本市场的这一系列改革,我觉得特别有意义。现将我亲历的改革决策的台前幕后略述一二,以飨读者。参与筹建上海证券交易所1985年,我到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管理处工作,以后参与了柜台交易办法的制定,1986年上海诞生了7个证券交易柜台。

  • 标签: 上海证券交易所 股权分置改革 金融改革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 新中国 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