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延续性护理模式下老年慢性病病人的真实需求,以及护理实施后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老年慢性病病人为主,收治时间为2018年2月-2019年10月,制作问卷调查表,对本次的48位研究对象展开调查,向患者提出有关延续性护理的相关问题,积极采纳他人的意见,对调查表中的内容进行整理,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案。将所选患者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两种干预手段,分别作用于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通过调查发现,老年慢性病对延续性护理中的安全用药、复查指导和心理疏导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需求度,其中,安全用药需求度最高,在延续性护理模式下,观察组患者在日常生活、社交、肢体活动、饮食管理各方面的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与常规护理下的对照组相比较,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老年慢性病 安全用药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针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新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2月收入并诊治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共计76例,按照随机对照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人数均等各38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新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及痊愈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护理 哺乳期 性乳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运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对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借助随机抽样法将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康复运动,对比患者干预效果、预后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实施前患者运动心肺功能指标水平、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研究组运动心肺功能指标水平、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2组干预前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康复运动模式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加强遵医行为,提高预后生活质量,该模式在临床上应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 标签: 康复运动 慢性心力衰竭 应用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麻醉围手术期病人生理监测指标的临床指导与教学。通过分析生理监测在不同麻醉阶段的应用,以及在特定情境下的重要性,本研究强调了生理监测在手术安全和患者康复中的关键作用。在医学教育中,生理监测教学需要侧重于基本生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实际技能的培养,以及团队协作和沟通的培训。未来,医学教育者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并培养具备全面临床素养的医学专业人才。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麻醉围手术期病人生理监测指标的临床指导与教学。通过分析生理监测在不同麻醉阶段的应用,以及在特定情境下的重要性,本研究强调了生理监测在手术安全和患者康复中的关键作用。在医学教育中,生理监测教学需要侧重于基本生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实际技能的培养,以及团队协作和沟通的培训。未来,医学教育者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并培养具备全面临床素养的医学专业人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妇产科教学活动中应用联合教学法(标准化病人+案例讨论)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1至2023.6在本院妇产科参与教学活动的50名医学生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抽样法分组,观察组(25名,标准化病人+案例讨论),常规组(25名,传统带教模式)。对比两组医学生教学成绩与医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医学生的理论考核、实习操作成绩均比常规组高,且医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在妇产科教学中通过标准化病人与案例讨论联合教育模式能够提高医学生的教学成绩,学生对教育模式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

  • 标签: 妇产科 标准化病人 案例讨论 教学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标准化病人(SP)在高职护理操作“硬技能”与人文关怀“软技能”双向发展融合并重培养教学模式。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将178名护生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78人,对照组100人。实验组采取干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模式,对实验组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和与对照组横向比较观察护生“双技能”提升效果。结果两组护生在干预教学模式实施后操作技能与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明显提升。结论校院合作创新实施可操作、可推广的标准化病人(SP)在高职护理“双技能”融合并重培养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护生护理操作技能和人文关怀能力。

  • 标签: 标准化病人(SP)护理&ldquo 双技能&rdquo 人文关怀品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标准化病人(SP)在高职护理操作“硬技能”与人文关怀“软技能”双向发展融合并重培养教学模式。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将178名护生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78人,对照组100人。实验组采取干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模式,对实验组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和与对照组横向比较观察护生“双技能”提升效果。结果两组护生在干预教学模式实施后操作技能与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明显提升。结论校院合作创新实施可操作、可推广的标准化病人(SP)在高职护理“双技能”融合并重培养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护生护理操作技能和人文关怀能力。

  • 标签: 标准化病人(SP)护理&ldquo 双技能&rdquo 人文关怀品质
  • 简介:为探讨心肺、腹电子标准化病人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在诊断学实训课中的优势,我院将88名临床专业学生随机分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训,然后进行临床实践技能操作考核,同时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电子标准化病人教学实训平台的实验组学生操作技能的规范性、完整性、流畅性高于对照组,体现电子标准化病人教学平台的优势。电子标准化病人教学体系能提高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弥补临床教学中资源匮乏,成为临床教学发展的新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电子标准化病人 诊断学 教学
  • 简介:摘要:虚拟仿真技术在临床技能教学中创造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训练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全面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临床实践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讨论临床技能教学中虚拟仿真资源的建设要点、虚拟仿真平台的建设要点及虚拟仿真平台运行管理的建设要点,为医学院校在临床技能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提供参考。

  • 标签: 临床技能 虚拟仿真 实践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学模拟教育结合标准化病人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 2019年 2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接收的临床医学生 中,随机抽取 160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 80例,参照组 80例。研究组进行医学模拟教育结合标准化病人的临床见习教学 ,参照组实施常规临床见习教学 ,两组临床医学生 在教学 后进行临床综合素质的评价 ,并比较教学的 效果。结果:对比两组临床医学生考试成绩的调查情况,研究组临床医学生的考试成绩 得分低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比两组临床医学生教学满意度的调查情况,研究组临床医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得分高 于参照组 ,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医学模拟教育结合标准化病人 对临床医学生 的妇产科见习教学的 教育效果有积极的作用,值得 更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医学模拟教育 标准化病人 妇产科 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集中在首因效应层面探索门诊病人评价医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医院满意度。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出来相关因素。结果:等待就诊时间,就诊顺序,隐私性等因素在很大程度影响患者就诊第一印象,通过提高就诊过程的高效率,高品质使医院满意度提升。结论:使门诊病人就诊时产生正性首因效应,有助于提高医院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英国病人》中,人物的文化身份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小说中主人公阿尔马希不断遭受到身份问题的冲击。文本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入手,运用“流放”与“寻根”理论来剖析这种“流放”状态给阿尔马希带来的失落感,并探讨主人公“寻根”的过程。

  • 标签: 后殖民理论 文化身份 流放 寻根
  • 简介:摘要:目前,经济发展迅速,我国的互联网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创新。当前“互联网+”背景下,传统课堂模式受到了极大考验,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此视角下引入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P)又称模拟病人,是指经过系统训练,能恒定、逼真地复制临床真实情况的病人或正常人,经过培训,SP能准确表现病人临床症状、体征和(或)病史,恒定、逼真地复制真实临床情景,发挥扮演病人、充当评估者和教学指导者3种功能。通过“互联网+”SP培训,让SP参与到基础护理学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更容易将理论融入实践当中,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学生的临床护理评估能力和护理操作能力,减少护患纠纷和护理事故的发生。

  • 标签: “互联网+”标准化病人 基础护理学课程 探索应用
  • 简介:日前,在中国的大江南北,掀起了一场"养血热潮",有年过花甲的老人,还有三四十岁的中年人,甚至还有身强力壮的青年人,而最着急,也最积极的就是已经病发冠心病、脑中风和三高症的老人,他们确信这个"养血热潮"是救治心脑血管病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这是"中国心脑血管病之父",8代御医传人,连汝安教授用60年临床总结出来的"真理",那么"养血"真的能根治心脑血管病,不复发吗?带着疑问,我们采访当事人--连汝安专家。连汝安是谁?问:各大媒体(包括网络)上说您是御医后代,世代中医,真的如此吗?连教授:确实如此,我的祖先是明代御医连成玉,我是第8代传人,连家自古是中医世家,至今有400多年,媒体上的信息很准确。

  • 标签: 心脑血管病 汝安 养血 中医世家 最后一根稻草 临床总结
  • 简介:摘要:以《休克病人的护理》教学设计为例,介绍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专业课程的方法与步骤。

  • 标签: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思政元素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诊断学实训行业也逐渐融入新鲜的血液即电子标准化病人。电子标准化病人的概念推广及应用,让越来越多的医学工作者已经意识到电子标准化病人在我国诊断学实训中的优势,并且在诊断学实训领域有意识地展开推广,但实际的应用现状还是存在一定问题,导致电子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未达到最好的效果。基于电子标准化病人,通过诊断学实训教学,提升医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能力,构建丰富、繁复、便捷和安全的电子临床情境,增强医学生的诊断学实训教学效果,以此达到逐步提高临床综合思维能力的目的。因此,本文根据电子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予以分析。

  • 标签: 电子标准化病人 诊断学实训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在多年的医学实践过程中笔者根据相关资料的发现现如今大多数的外科手术会病人的伤口引发感染,故此一直以来许多的医学家都在寻求一个目的就是积极的减轻外科手术病人出现的二次感染。该论文是笔者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的去医院有针对性与相关医生进行对接,从外科手术200人中进行探究实验,其中发现有18人出现切口感染。于是笔者就根据相关的医学经验积极的根据患者的住院时间、年龄、切口类型、手术性质等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探索,积极的从中找出相关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笔者发现到年龄小的青少年和高龄人在患者住院期间切口容易发生高概率的感染,并且出现的问题比较的严重,相对于来书比较的复杂。故此,笔者在研究过程中深刻的发现到要想解决普外科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俩解决当下比较复杂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外科手术后更好的回复身体,以此达到更好的效果。

  • 标签: 二次传染 预防和相关对策 切口感染 出现的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教师标准化病人联合案例教学法提高护患沟通技能的效果。方法 选择健康职业学院12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对照组运用传统课堂讲解加上经典案例讨论的方式开展对护患沟通技能的培训。实验组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运用教师标准化病人联合案例教学法开展对护士的培训。通过SEGUE量表对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评估。结果 实验组SEGUE量表评分比另一组高,主要体现在准备、信息收集、信息提供以及理解病人这几方面。结论 通过教师标准化病人与案例教学法的联合运用,可大幅度的增强护生的沟通能力,值得将此方式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标准化病人 案例教学 护患沟通
  • 简介:摘要:科研是促进护理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科研探究护理现象的本质,发现护理活动规律,为护理决策提供可靠、有价值的证据。截止2015年底,我国注册护士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为14.6%,其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护士数量较少,所以本科护士成为护理科研的主要力量,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护理学科发展的未来。我国高校在提高护理学本科生(以下简称“护生”)科研能力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护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对策。

  • 标签: 标准化病人 社区护理学 实践教学 护理本科生 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