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21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为我国对东盟的基础设施投资提供了新的机遇。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通过对东盟各国能源、交通以及通讯等基础设施行业的现状和需求进行分析,为我国对其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提出了推进海上基础设施投资,完善评估和监管机制,充分利用新融资渠道并以差异性投资规避投资风险等对策建议。

  • 标签: 东盟 基础设施投资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简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在该倡议的落实过程中,民意是否相通,已经成为重要的促进或是制约因素。为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落实"21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大力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促进双方民众之间的彼此沟通,进而有效落实该倡议建设的重要途径。为此,应充分发挥中国文化在东南亚地区的历史影响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以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心态在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继续学习和汲取对方文化中的长处和精华,强化和深化民众间的相互了解和彼此理解。在具体实践中,应继续重视和发挥东南亚华侨华人的桥梁作用。同时,我们也必须充分认识到东南亚地区各国的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现实,增强与这些国家的其他民族,尤其是主体民族的文化交流工作。

  • 标签: 中国 东南亚国家 文化交流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简介:自从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海上丝绸之路冶(合称“一带一路冶)倡议后,一带一路已经是中国国内外的一个不断受到关注的热点和话题.这篇论文主要探讨的是,马来西亚作为21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沿线国,对“21海上丝绸之路”这个倡议有何观点,以及讨论一些目前已经实施的计划.论文首先就马来西亚作为海洋国家的战略定位作一个基本的阐述;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中马关系的发展;第三部分则集中讨论马来西亚各界人士对“21海上丝绸之路”的观点;第四部分介绍目前中马两国就“21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展开的合作计划.

  • 标签: 一带一路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马关系 现实主义
  • 简介:迎接21的挑战──广州市长黎子流谈广州发展大思路(四)建造21的大磁场记者:广州市的目标、规划的确很令人振奋,但是,最重要的是巨额投入怎么解决?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需要多大投入?有没有算一笔收入?市长:根据我市改革开放前10年GDP增长率与投...

  • 标签: 发展大思路 21世纪的挑战 广州 利用外资 深化改革开放 市场经济条件
  • 简介:建设21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国内改革、谋求外部和平发展的大战略,迅速引起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印度和东盟的深切关注。对此,印度小心谨慎终未加入,东盟在支持之下亦存担忧。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压力下,印度和东盟对21海上丝绸之路的认知显得尤为重要。积极处理好中国与印度、东盟各国的关系,增强互信,是推进21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 标签: 中国 印度 东盟 海上丝绸之路
  • 简介:本文聚焦于20初期的爪哇排华运动,考察了华人资本主义发展与近代印尼民族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指出这次排华骚乱是印尼民族资产阶级对华人资本主义扩张的一种自发反应,近代爪哇华人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华人商业文化与伊斯兰宗教文化、华人资本与印尼民族资本之间的文化冲突与商业竞争是导致这次排华骚乱的一个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我们在谴责与抨击印尼民族资产阶级针对华人的狭隘民族主义和野蛮排华暴力的同时,也应该思考这次排华骚乱所带来的历史教训,反省华人资本主义扩张进程中的商业道德,并思考在多元社会里华人资本主义发展所依托的商业文化应如何与其根植的社会环境相适应,以促进多元族群社会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 标签: 印尼排华骚乱 华人资本主义 伊斯兰民族主义
  • 简介:17宗教分裂运动是大牧首尼康在宗教礼仪方面进行的一些改革所引起的分裂运动。冲突双方分别为以尼康为首的改革派和以大司祭阿瓦库姆为首的旧礼仪派。分裂运动产生的原因有宗教原因、社会原因和政治原因。这场运动对俄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 标签: 宗教改革 文化冲突 俄国
  • 简介:18中国的手工业、工艺品、园林建筑、戏剧小说、哲学伦理等,向西方世界展示了东方文明的风采,赢得西欧人的青睐,在欧洲引起了中国文化热。由于中国产品不断涌进西欧市场,且物美价廉,对文化的传播发挥了巨大作用。19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建立,中国自然经济停滞不前,使得文化格局发生变化

  • 标签: 18世纪 欧洲 中国 文化 经济
  • 简介:望加锡港作为印度尼西亚的重要贸易港口,在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华人早在16建城之前已在望加锡开展贸易活动,之后在望加锡的经济政治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主要结合华人在望加锡的一系列活动梳理了16~17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控制前后,望加锡港由早期建立到不断发展的过程,侧面说明华人对望加锡乃至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 标签: 望加锡 发展 华人 活动
  • 简介:17中叶正值中国历史上的明清鼎革时期,大批抗清失败、复明无望的明朝遗臣和军民,或因耻事异族,或恐遭清军杀戮,或因战乱无以为生,相继逃离中国本土,流寓海外,其中很大一部分移居到当时的越南南方。这一时期移居到越南南方的华人移民及其后裔对越南历史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十分必要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回顾并梳理了中外学术界对17~19越南南方华人的研究状况,希望能够与从事这一历史时期越南南方华人研究的学者同仁们一起探讨新的研究思路与角度,能够为越南华侨华人问题研究领域增添更为丰富的内涵。

  • 标签: 越南 华侨华人 研究状况
  • 简介:中国提出的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将为中国一东盟合作提供重要动力和契机,有助于推进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合作。不过,南海争端的现实难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21海上丝绸之路的海路通道建设。因此,通过中南半岛的互联互通建设,构筑从中国西南内陆出发进入印度洋的陆路通道,很可能成为建设21海上丝绸之路的优先选择。对中国而言,以中泰关系为战略支点,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南半岛次区域合作,而且有助于增强东盟国家对华合作的积极性与自信心。

  • 标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泰关系 战略支点
  • 简介:21以来,中柬两国领导人频繁互访,经贸关系发展迅猛,而2013年“21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出台后双边关系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髙度.本文以三位(投资FDI+贸易Trade+援助Aid)一体(外交)的中柬关系为主轴,讨论中柬关系在“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前、后的范式转换,考察如果中国能适当地规避、降低其中的相关政策与道德风险,中柬关系可能将逐步从“恩庇-侍从”的援助国-受援国的交往模式,逐步转变为互利共赢、相互依存的“发展命运共同体”.

  • 标签: 柬埔寨 海上丝绸之路 对外援助 中柬关系
  • 简介:俄国极东北地区地处遥远边疆,经济开发较晚,至20初经济发展仍然落后。原始渔猎和养鹿业是该地区土著居民主要经济生活方式,几乎没有工业。19下半叶起,外国企业家、商人的滥捕盗猎行为和经济渗透破坏了该地区原有经济平衡,且愈演愈烈。沙皇政府试图改变极东北地区困境,着手开发其经济,改善其交通运输环境,但收效甚微。20初,极东北地区吸引了各领域研究者们的关注。俄国和国外极地研究者们在极东北陆地和周边海域开展自然生物、地质地理、水文测绘和矿产资源勘探等调查研究工作,形成对极东北地区初步的、较为全面的科学认识。

  • 标签: 俄国 极东北地区 科学考察
  • 简介:19,现代印刷出版业在北印度虽然已有发展,但写本作为文化记忆的一种传统物质载体仍旧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其前印刷时代的活力。这一时期,北印度印地语写本的制作、流通与保存联系着从统治者到民间文化精英的诸多社会群体,覆盖了北印度的广阔地域。不过,随着印度社会的结构性变迁,社会记忆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写本逐渐退出了新一代文化精英的日常阅读活动,成为学术研究的对象,并在印地语文学史学科建立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 标签: 印地语写本 印刷史 书籍史
  • 简介:按照洛特曼的文化对话机制,当两种异质文化接触和交流时,接受者接受外来文化通常要经过五个阶段。而且,要使对话能够进行,需要具备一系列条件。18从彼得大帝开始俄罗斯拉开了与西方文化广泛交流的序幕,这个时期是俄罗斯接受外来文化的第一阶段。到了19反法战争的胜利使俄罗斯人的民族意识和个人意识空前觉醒,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年代是文化发展的大好契机,俄罗斯民族抓住了这一契机,贵族精英阶层进行了深刻的文化反思进而达到实践的文化自觉,促成了19俄罗斯文化的高涨,迎来了俄罗斯文化的黄金时代。这是俄罗斯接受外来文化的中间阶段,也是关键阶段。从此,俄罗斯文化开始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洛特曼所说的文化接受的最后一个阶段。

  • 标签: 俄罗斯 文化 Ю.М.洛特曼
  • 简介:今年5月,俄中两国首脑在莫斯科会晤并签订了一系列旨在进一步发展两国经贸合作和睦邻友好关系的协议,决定把两国经贸关系提高到21所要求的水平.落实这些协议将给两国人民带来实际利益.

  • 标签: 俄中 经贸合作 目标
  • 简介:21第二个十年来临之际,中国的东北亚周边安全环境进入动荡和调整的新时期。由于朝鲜领导人更替,地区各国之间的政治互信脆弱,东北亚政治安全环境趋于敏感;由于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争端升温,朝鲜半岛军事对抗事件频现,美、日、韩进行系列军演,东北亚军事安全环境趋于紧张;由于东北亚各国经济继续保持恢复势头,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加速,东北亚经济安全环境趋于积极。鉴于东北亚安全环境对于中国和平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东北亚外交仍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中之重”。在21第二个十年,中国的东北亚外交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中国的东北亚外交要以地缘经济合作为切入点推动地缘政治正向发展。其次,中国要以六方会谈机制化为基础推动东北亚安全机制的构建。未来六方会谈机制化在组织体制、组织成员、惩戒机制等方面要有新的思路。最后,中国要推动中国倡导的多边制度与美国主导的双边同盟在东北亚的兼容共存。

  • 标签: 中国安全环境 东北亚安全 中国东北亚外交
  • 简介:中东地区是伊斯兰世界的中心,东南亚地处伊斯兰世界的边缘。中东地区作为伊斯兰教的中心,一直盛产各种伊斯兰思潮:瓦哈比运动、伊斯兰现代主义、伊斯兰民族主义等,并通过朝觐和留学等方式向东南亚伊斯兰社会传播,激发了东南亚的帕特里运动、伊斯兰现代主义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 标签: 伊斯兰思潮 伊斯兰现代主义 伊斯兰民族主义 中东 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