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采用TG-DTG-DSC联用技术对木质颗粒和玉米秸秆颗粒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实验,考察了在不同含氧气氛中两种生物质的可燃特性、着火特性、燃烧稳定性、燃尽特性及综合燃烧特性的影响,计算了燃烧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随着氧体积分数的增大,两种生物质的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降低,燃烧稳定性判别指数、可燃指数和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增大;木质颗粒的着火温度和前期燃尽指数高于玉米秸秆,后期燃尽指数低于玉米秸秆,木质颗粒比玉米秸秆颗粒更难热分解,氧气体积分数对玉米秸秆颗粒燃烧特性影响要大于木质颗粒;生物质在低温阶段的活化能要大于高温阶段的活化能,两阶段的活化能随着氧气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减小。

  • 标签: 氧气体积分数 生物质 燃烧特性 动力学
  • 简介:将纳米碳球粒子添加于树脂中制成纳米碳球涂料,观察该涂料的微观形貌,测量其涂层厚度和涂层发射率以探究纳米碳球涂料的强化辐射散热机理;在自然散热条件下,通过在某款LED散热器表面涂覆纳米碳球涂料,与表面无涂层、涂覆黑漆和黑色阳极氧化处理的同款散热器进行LED器件热阻、结温和光通量测试实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纳米碳球涂料有良好的辐射散热特性,在常温下平均发射率约为0.95,具有应用前景。

  • 标签: 纳米碳球涂料 LED散热器 结温 辐射散热特性
  • 简介:利用加压热天平结合X衍射分析仪来研究压力对煤灰熔融特性的影响。受加压热天平温度的限制,只研究1100℃以下压力的影响。利用X衍射分析仪分析不同压力、不同温度下煤灰中的矿物质成分,根据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矿物质对灰熔融特性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压力和不同气氛下矿物质的变化和新生成矿物质对灰熔融影响。结果显示:CO2气氛下压力对煤灰矿物质的生成影响不大;N2及H2O气氛下压力具有促进煤灰低温矿物质向高温矿物质转化的作用。

  • 标签: 加压热天平 X射线衍射分析 灰熔融特性
  • 简介: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的方法分析空气标准Otto循环,由数值计算给出了存在传热损失和工质变比热时循环功率与压缩比、效率与压缩比以及功率和效率的特性关系,并分析了传热损失和工质变比热对循环性能的影响特点.通过分析可知传热和变比热特性对Otto循环性能有较大影响,所以在实际循环分析中应该予以考虑.

  • 标签: 有限时间热力学 Otto循环 性能优化 传热损失 工质变比热 压缩比
  • 简介:采用RNGk-ε模型对某600MW机组低压排汽通道内流动特性进行了三维数值研究,研究了排汽通道内流场分布并提出三种不同的导流方案对排汽通道内的流场进行优化改造。研究结果表明:排汽缸上部通道中气流呈漩涡流动,通道内排汽压力损失增加;在喉部出口截面每1/4区域内都有一个漩涡,相邻的两个漩涡之间流场分布不同;加装导流装置能够有效破坏流场中的漩涡结构,改善通道内的流场分布;在机组变负荷运行时,不同的优化方案同样适用;低负荷运行时,三种不同方案压力损失数值变化不大,方案三中喉部加装四块导流板时喉部出口流场均匀最好。

  • 标签: 汽轮机 凝汽器喉部 导流装置 数值模拟 流场均匀性
  • 简介:实验选用外径为4mm、内径为2mm的铜质脉动热管研究了氧化石墨烯对以去离子水和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为工质的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实验分别采用加有少量氧化石墨烯的去离子水溶液(简称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和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简称氧化石墨烯乙醇溶液),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均为0.03%。实验发现:氧化石墨烯对以去离子水为工质的脉动热管传热性能具有强化作用,对以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为工质的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较差,但都和脉动热管的加热功率密切相关。对于以去离子水为工质的脉动热管,在加热功率低于20W时,氧化石墨烯对脉动热管的强化作用较弱;当加热功率在30-60W时,氧化石墨烯对脉动热管的强化作用较强,达3.71%-11.33%,且强化作用随加热功率的增大呈逐渐增强趋势;但随着功率继续增大,氧化石墨烯的强化作用逐渐减弱,当加热功率达到80W后,热管传热性能减弱,原因可能是氧化石墨烯颗粒出现了沉降现象。

  • 标签: 脉动热管 氧化石墨烯 强化传热 沉降
  • 简介: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膜电极反应过程特性,进行简化的载Pt活性炭纤维(Pt—ACF)多孔材料氢氧催化反应模拟实验。实验中利用微CT、红外测温仪和CCD对装入塑料圆管的Pt—ACF催化多孔层在不同反应时段下的内外水形态进行可视化实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Pt—ACF略微润湿时,氢氧催化反应的反应率很高;当Pt—ACF局部含水后.下一时段平均反应率会降低,且Pt—ACF内部含水量与平均反应率呈负相关;Pt—ACF周围的水蒸气也会反应产生影响

  • 标签: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膜电极 Pt活性炭纤维 氢氧催化反应 水态演化
  • 简介:针对影响600MW机组厂用电率的主要因素,对蒸汽压力(亚临界、超临界)、煤质(烟煤、褐煤等)、系统(制粉系统、烟风系统)以及锅炉辅机型式等对厂用电率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结论是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择600MW机组系统及锅炉主要辅助设备,以降低厂用电率。

  • 标签: 600MW机组 厂用电率
  • 简介:在一水平圆形加热表面上通过实验考察了饱和池核沸腾和过冷池核沸腾时CaCO3垢的生成对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饱和池核沸腾和过冷池核沸腾的初始阶段沸腾传热系数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达到一个最大值后稳定降低的趋势,而且在初始阶段出现了负污垢热阻现象.在相同操作条件下,过冷池核沸腾传热系数明显低于饱和池核沸腾传热系数.在分析污垢的生成和生长影响表面活化中心的基础上,对污垢的形成对沸腾传热的影响进行了机理分析.

  • 标签: CaCO3垢 池核 沸腾传热 表面活化中心 机理分析 碳酸钙
  • 简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高度、直径和间距分别为15.0mm、φ0.1mm和0.5mm的型号1纯铜丝针肋散热器的散热和流动阻力特性,并与相同材料、相同高度,直径和间距分别为≠1.0mm和5.0mm的型号2在相同边界条件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前者散热性能高6%,但是后者通过增加丝径和扩大间距进行结构优化,针体总质量没有发生改变,而阻力损失从624.06Pa大幅降低到33.74Pa,并且在工艺上也容易实现。另外,由于两种针肋的针体在13.0~15.0mm高度上温度分布基本没有变化,可以适当降低高度,节省材料。

  • 标签: 针肋散热器 风冷 散热量 流动阻力 数值模拟
  • 简介:应用热力学理论对工程上常见的汽液相变过程机理进行不可逆分析,首次采用化学势-压力(μ-p)图来描述汽液相变过程,研究实施过程的必要热力学条件、过程进行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变过程中两相间的化学势差△μ是过程的一个重要的广义热力学驱动力,相变换热过程是在化学势差△μ和温差△T共同作用下并结合流体的对流运动来实现的.另外,从化学势的角度导出汽液相变过程中汽泡临界半径的计算式.

  • 标签: 化学势 相变 非平衡热力学 传热学
  • 简介:7月份,在第四届“中国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召开之际,诺集团副总裁、诺瑞特总经理申文明一行专程到岳普湖,回访无电户使用力诺瑞特太阳能户用系统的情况。村民听说诺负责人要来了,很早就赶到村头迎候。

  • 标签: 系统使用 新疆喀什 太阳能 回访 户用 电视
  • 简介:基于流体计算软件FLUENT,针对水冷板式换热器构建了三维的物理模型,选择标准k-ε湍流模型,模拟了实际换热过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两者结果基本吻合。对换热器内部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发现在压降允许的范围内,通过适当减小槽道截面的水力直径可以提高换热效率和热源面的温度均匀

  • 标签: 水冷板式换热器 结构优化 数值模拟
  • 简介:运用流固耦合方法建模,应用FLUENT计算软件平台对填充有多孔介质的T型连接方形管道内冷热流体横向射流混合过程的流动和热传递进行大涡模拟,采用了Smagorinsky-Lilly亚格子模型,获得了瞬时速度和温度分布。结果表明,填充多孔介质能够有效减少T型连接管道中冷热流体横向射流混合的温度和速度波动。固体骨架的导热率较高加速了冷热流体之间的热量传递,使得混合区流体温度相对均一。当主管混合区底部为冷流体而上部为热流体时,增大温差即增大Ri,浮升力对流动和传热的影响并不明显。

  • 标签: 多孔介质 横向射流 热波动 流固耦合 大涡模拟
  • 简介:数值研究了不同重力场下液池内耦合热-溶质毛细对流流动特性,模型中考虑了热毛细效应和溶质毛细效应相当这一特殊情况。计算结果显示,当重力加速度较大时液池内存在周期迁移的对流涡,而当重力加速度较小时,液池内的对流涡迁移消失,因而重力加速度能够促使热-溶质毛细对流失稳。随着重力加速的减小,监测点的温度和浓度振荡幅度减小。常重力条件下自由表面速度分布受浮力对流控制;微重力条件下,自由表面的速度分布基本一致,随着重力加速度减小自由表面速度略微减小。

  • 标签: 热毛细对流 溶质毛细对流 重力 双扩散 水平温度梯度
  • 简介:利用传热模拟计算,研究了地源热泵(GSHP)地能利用中群井系统初态因素对温变特性的影响规律.探讨地下初始温度、井群基本构造尺寸等对地下土壤温度场分布的影响.指出土壤初始温度是决定土壤源热泵运行的重要因素,初始温度提高1倍,系统运行时间和输出总热量增加约24倍.小井径对负荷因素影响更加敏感,相同的热负荷下,热流密度高,温度场变化剧烈.对于大井径而言,温度场变化相对平缓,但更易于发生井间传热交互影响.初态因素是强化地能利用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此合理布置大区域群井意义重大.

  • 标签: 地下 土壤源热泵 地源热泵 传热 重大 土壤温度场
  • 简介:采用Realizablek-ε湍流模型和离散颗粒随机轨道模型,对东方电厂某300MW四角切圆锅炉炉内的气固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不同负荷的数值研究。采用非交错网格的SIMPLE差分格式对流场进行求解,得出不同工况下的速度场和颗粒质量浓度场分布,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工况二速度场和颗粒质量浓度场分布较为合理。

  • 标签: 切圆锅炉 负荷 气固两相流 数值研究
  • 简介:通过CFD计算流体软件FLUENT,分别对支管无附加结构及支管有附加结构直管、渐扩管、减缩管四种结构的T型管内冷热流体混合过程进行了大涡模拟,获得了管道内部的瞬时温度。将各结构温度云图与速度矢量图、无量纲时均温度及无量纲均方根温度进行了对比。数值结果表明,附加结构的添加使管内流体流型由冲击射流变为偏转射流,显著减小了T型管壁上的温度波动;缩管结构的无量纲均方根值比其他附加结构更小,表明缩管结构更适合用以减小管壁的温度波动。

  • 标签: T型管道 混合 热波动 大涡模拟
  • 简介:本文通过计算,分析了高压加热器疏水对凝结水泵容量选择的影响,可供工程设计参考,并为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的修改提供一些数据。

  • 标签: 容量 加热器 疏水 凝结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