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80 个结果
  • 简介: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确定的三个灵活履约机制之一。如何充分了解和有效的利用好这一机制,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我国已经建立CDM的管理机构,颁布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暂行办法”。CDM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认识。相信随着我国太阳能行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太阳能领域的CDM项目会逐渐增加。而CDM项目的实施又会进一步推动太阳能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太阳能行业 中国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 可持续发展 增加 扩大
  • 简介:1我国能源资源及供需状况1.1能源资源的特点和国际比较我国已探明总资源量8230亿tce,探明剩余可采总储量1390亿tce。剩余可采储量的保证程度煤炭80年、石油15年和天然气30年,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1/3和1/2。我国人均能源资源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力资源较为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缺乏,仍以煤为主要能源。

  • 标签: 世界平均水平 能源资源 石油 中国 剩余可采储量 保证程度
  • 简介:太阳能产品越米越多地应用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过多年的发展,太阳热水器建筑的结合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引起更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一种建筑完美结合的分体式太阳热水器的系统构件及安装情况。

  • 标签: 太阳热水器 安装部件 建筑美学 建筑设计 膨胀水箱 集热器
  • 简介:板式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型蜂窝板式换热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新型板式换热器内部蜂窝结构附近的速度场出现规律的周期性变化,流体湍流强度增加,Nu和阻力系数厂随焊孔直径和蜂窝直径的增加而增大,通过对蜂窝板在3000≤Re≤25000的数据结果进行关联,得到了蜂窝板流动换热的准则关系式,为蜂窝板式换热器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

  • 标签: 传热 阻力系数 蜂窝板 数值模拟
  • 简介:针对气体-颗粒微尺度流动传热过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所构建模型中气体处理为可压缩、变物性流体,并在颗粒表面采用速度滑移和温度跳跃边界条件以考虑气体稀薄效应。在数值模拟基础上,研究分析稀薄效应对颗粒与其周围气体流动换热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提出新的阻力系数传热努谢尔特数关联式。研究结果表明,气体稀薄效应将减小颗粒阻力系数,同时抑制颗粒与其周围气体的传热过程。

  • 标签: 微尺度流动与传热 气-粒两相流 数值模拟
  • 简介:以某型3000吨级船舶机舱为原型,根据对船舶机舱火灾蔓延规律的相似理论分析,建立了小尺度船舶火灾模拟实验舱的相似物理模型;确定了船舶机舱细水雾模拟的相似准则关系,并建立了模拟机舱细水雾灭火系统相似物理模型;依据IMO相关细水雾灭火系统有效性评估的实验场景设置和相似模型设计,采用FDS(4.0)对模拟实验舱内细水雾灭火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忽略热辐射作用的条件下,对细水雾灭火系统采用相似理论分析,并建立的相似缩比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原型舱室细水雾灭火过程规律.

  • 标签: 细水雾 相似 数值模拟 火焰抑制
  • 简介:建立了一个小规模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研究了微粒粒径、表面涂层类型、悬浮液温度等因素对微粒污垢沉积率的影响,得到了非常独特的实验结果。悬浮液温度在50℃时,微粒污垢沉积率最大。基于污垢附着机制对这一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理论上证实了在某一悬浮液温度微粒污垢沉积率最大,并进一步推导出了微粒污垢沉积率最大时的悬浮液温度换热面表面自由能之间的关系式。

  • 标签: 微粒污垢 沉积率 悬浮液温度 实验研究 理论分析
  • 简介:通过总结分析,构建真空法制取冰浆实验的总体布局,建立了可视化的真空法制取冰浆的实验台,研究了冰浆含冰率的影响因素。通过设置不同的水滴初温真空罐内初始压力,测定不同初始条件下的冰浆含冰率。实验结果显示:改变水滴初始温度时,含冰率保持不变;初始压力为170Pa时,含冰率为33.33%,初始压力为230Pa时,含冰率为6.01%,初始压力为380Pa时,未生成冰浆。实验表明,在其他外部条件保持一致时,真空罐内的初始压力越小,冰浆的含冰率越高。

  • 标签: 冰浆 真空 水滴
  • 简介:实验研究了水蒸气对丙烯在金属铁作用下还原NO的影响。研究了陶瓷管流动反应器在3001100℃时不同条件下水蒸气对脱硝效率的影响,采用XRD对反应后铁样品表面的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N2氛围条件下,水蒸气使NO的还原效率有所降低。在模拟烟气条件下,水蒸气使NO的还原效率增加,如ξ1=0.9,在1000℃时,烟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00%的水蒸气时,NO的还原效率为93.0%,而无水蒸气时NO的还原效率为85.5%。在湿烟气条件SO2对丙烯在金属铁表面还原NO的效率影响不大,可以忽略。在N2氛围,有水蒸气时,丙烷在金属铁表面还原NO的效率高于丙烯。但在模拟烟气条件下,有水蒸气时,丙烯在富燃料条件下在金属铁表面还原NO的效率高于丙烷,在富氧条件下则相反。

  • 标签: 烟气脱硝 丙烯 水蒸气
  • 简介:制约碳捕集技术发展的瓶颈之一在于能耗过高,而现有碳捕集能效分析的方法论适用模型并未从能源转换的共性机制层面揭示碳捕集理论能耗的"天花板"。因此,也较难像热力学经典概念热机、热泵及其衍生研究框架一样,从"理想现实之间的不可逆性"这一思考原点出发,探索节能降耗的新机制新途径。从碳捕集中能源转换的普遍特性出发,提出了热力学碳泵这一概念,首先对其在既有碳捕集研究体系中的辅助角色进行了论述,其后建立了基于热力学观点的模型并展开案例分析,最后既有混合气体分离模型进行了异同讨论,阐述了两者的互补性。对热力学在面向新型工业应用情景下的能效分析进行了可供参考的尝试。

  • 标签: 热力学 碳泵 碳捕集 能效
  • 简介:对受移动激光速间隙加热的工件中的非定常传热熔体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不同热源移动速度下熔池行为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当激光束移动速度比较高时形成的熔池浅而短,而移动速度比较较时形成的熔池深而长,所得工件代表点上材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以及加热或冷却速率,可以进一步用于研究被焊工件中的热应力或组织结构变化。

  • 标签: 熔池 数值模拟 非定常传热 焊接 表面处理 激光加热
  • 简介:为彻底解决稠油开采带来的废水问题,设计降膜蒸发的实验方案。建立传热系数的物理模型和实验测定的方案,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稠油废水在降膜蒸发浓缩过程中,传热系数和垢阻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稠油废水蒸发过程中,蒸发器的传热系数随着蒸发负荷的升高,变化比较小;蒸发器的垢阻受废水线速率和传热温差的影响比较大;传热系数的模型考虑到蒸发侧垢阻的影响是合理的。在选定好阻垢剂的前提下,宜将蒸发负荷控制在20L/(m2·h),线速率控制在1.5~2.0L/(m·s)。

  • 标签: 稠油废水 蒸发 传热系数 垢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