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2 个结果
  • 简介:由于各地质构造单元结晶基底软硬程度不同,反映在布格重力异常图和磁力△Ta异常图上差异明显.硬性地块布格图反映为区域性开阔平缓重力高区,磁力图也是宽缓磁力高区或磁场平静区;软性地带布格图反映为等异常线距较紧密,具明显走向重力低带,磁力图是磁场变化区或磁场剧烈变化区.硬性地块是寻找油、气有利地区,软性地带远不如硬性地块有利.

  • 标签: 区域重磁力场 油气地质 硬性地块 软性地带
  • 简介:据1991年初公布数字,中东阿拉伯板块地区可采储量:石油为882亿吨,天然气为37530亿立方米,占世界证实可采原油储量66.4%和天然气储量31.5%。此数字高于1987年公布石油可采储量535亿吨、天然气26210亿立方米,及分别占世界油、气储量57.6%和25.5%数字。原因是:伊朗和伊拉克石油储量增加了一倍;阿布扎比石油储量增加了两倍;沙特阿拉伯石油储量增加约100万桶;该地区其他国家储量有适量增加,且原不产油气国家也有一些新发现。核实增加量主要依赖于新发现油田或原有

  • 标签: 阿拉伯板块 中东地区 油气资源 可采储量
  • 简介:亚洲在全球LNG贸易中几乎占居支配地位。1980~1994年间,亚洲LNG贸易始终约占世界LNG贸易总额3/4。全球LNG贸易总额年均增长速度为7.8%,亚洲LNG贸易额年均增长速度约为8.4%,因而亚洲在全世界LNG贸易中所占份额,从1980年72.5%增至1994年77%还多。目前,91%以上亚洲LNG贸易是来自亚洲地区之内,大体呈区域性自足之势,只有日本从中东和北美进口少量LNG。全世界可分出亚洲、欧洲和美国3个截然不同LNG市场。日本占居亚洲LNG市场统治地位。进入亚洲市场可选择LNG来源示于表1,表中还列出了这些来源LNG估计价格。在亚洲通过长期合同销售LNG现行价格为每百万英热

  • 标签: 亚洲 液化天然气 LNG 贸易
  • 简介:通过对南海某油田岩心进行油基泥浆污染室内模拟试验,证实油基泥浆不但改变岩心润湿性,使其变成强亲油,而且还造成油基泥浆中固体颗粒对岩石孔隙堵塞,结果使油相有效渗透率和绝对渗透率大幅度下降。岩心被油基泥浆损害后,凭常规注水冲刷手段,渗透率很难恢复到原来水平。

  • 标签: 油基泥浆 岩心损害 油层保护 岩石表面润湿性 储层绝对渗透率 油相渗透率
  • 简介:从目前国内外已发现礁滩油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礁滩油藏具有的共同特征是原始地质储量大(多属大型油田级别),储层渗透率高(多属高渗储层级别)和连通性好底水油藏。此外,从油藏工程角度大体可分两类,即具有底水、高粘度原油低饱和礁滩油藏和具有底水、低粘度原油低饱和礁滩油藏。本文介绍利比亚Intisar'D'油藏是具有底水、低粘度原油低饱和礁滩油藏。该油藏采取顶部注气、中部采油和底部注水开发方式。实际采收率已达56%,用模型拟合12年实际生产动态研究之后,预测最终采收率可

  • 标签: 低饱和礁滩油藏 地质模式 顶部注气 气锥模拟 油田开发 中部采油
  • 简介:介绍了小井眼技术一种应用特例,即大井眼、小套管技术在坪北区块应用情况。主要从在坪北应用技术特点、相关配套技术情况、工艺适用性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简要介绍了小套管技术在坪北应用情况和取得经济效益。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该项技术建议。

  • 标签: 小套管技术 采油工艺 油层套管 钻井 测井技术 固井
  • 简介:本文根据南海莺歌海、琼东南、北部湾盆地以及珠三坳陷等4个地区150个油田水样分析数据,综合研究其中一些地化参数,发现各参数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文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明了总矿化度与密度及电阻率关系,重碳酸根、碳酸根与pH值关系,水型与含油关系,硫酸根与油藏之间关系普遍规律,总结出一些经验计算公式,可以用数学计算方法求出各参数值。因此,减少了繁杂测定过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通过研究各参数间关系,能够更好地了解含油气构造封闭程度及含油前景。

  • 标签: 油田水 地化指标 研究 水型 总矿化度
  • 简介:本文在国内首次模拟了野外露头埋藏史和地热史,并通过人工改变埋藏轨迹,预测了盆地内中侏罗统地下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西宁盆地现今出露中侏罗统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为0.59%,刚进入生油门限。模拟结果表明:地下同层位、同深度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为0.82%,达到了大量生油成熟阶段。

  • 标签: 盆地模拟 预测 含油气盆地 野外露头 烃源岩 埋藏史
  • 简介:美国加州Beta油田与我国辽东湾SZ36-1油田具有相似的特点。Beta油田具油稠(平均比重0.96)、埋深适中、含油井段长、储层疏松易出砂等特点。壳牌石油公司采用了防砂系统,电潜泵采油,注水保持压力以及多井槽、弯导管平台钻井等工艺措施,取得了较好效益、笔者通过Beta油田与SZ36-1油田对比,对开发SZ36-1油田试验区开发井网、完井工艺、采油方式以及钻井平台选型等,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工艺 Beta油田开发 SZ36-1油田开发 油气地质特征
  • 简介:油田注水开有能够增加原油产量和提高采收率。世界许多油田都是有用注水开采石油,我国水驱油田占87%。测井技术是探测水驱油田剩余油饱和度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本文论述水驱油田剩余油测井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标签: 水驱油田 剩余油 测井技术 发展趋势
  • 简介:由于70年代中期引入三维地震技术取得成功,使得人们一旦在钻井获得油气后,三维地震测量已成为圈定储层边缘最常用工具。除去三维地下成像技术优于常规二维方法外,该技术运用迅速增长还在于三维测量工作周期和成本降到最低限度。1988年,当Geco公司在使两艘地震船作业成为一体时,给海上三维地震勘探又新增加了一维。作业中这两艘地震船,每艘都装备了一对地震源和一对等浮电缆。这种作业模拟了一种使用四个震源测量技术,这四个震源依次点火将信号传向四根等浮电缆,可同时产生12个独有的共中心点(CMP)地下剖面。

  • 标签: 油气勘探 勘探效率 成本 海上三维地震勘探
  • 简介:以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周期性海平面升降控制旋回性地层沉积-为指导,根据地震、测井和古生物资料,对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及其围区早中新世-中中新世地层进行系统层序地层分析,认识到该区层序地层学特点取决于其特殊古地理位置。由于长期处于陆架坡折以下盆地环境,开平凹陷在低海面时期发育了低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下部盆底扇厚度大,分布广,圈闭条件好,且紧邻生油凹陷,具备优先捕获油气有利条件。应结合与之有关构造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开拓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新领域。

  • 标签: 开平凹陷 低位体系域 盆底扇 岩性圈闭 油气勘探意义
  • 简介:地层压力值是石油勘探与开发各项工作必须掌握基础数据之一,文中介绍了国际检测地层压力方法中存在问题,并概述了地层压力研究方法最新进展及其发展方向。

  • 标签: 地层压力 研究方法 进展 检测 油气勘探 油气开发
  • 简介:多次波剩余时差分析法是在CMP道集动校正基础上进行。根据工区多次波频率范围,要求多次波剩余正常时差必须遵循下列3个原则:(1)在最小炮检距处多次波剩余时差必须超过1/4甚至1/2氏频周期时间;(2)最大炮检距与最小炮检距之间多次波剩余时差之差必须大于一个低频周期时间;(3)最大炮检距与最小炮检距之间多次波剩余时差之差必须小于(n-4)倍高频周期时间。其中n为CMP道集覆盖次数。只要遵守上列3条原则,就可使多次波落入多次波叠加方向特性压制区内。文中应用了精确多次波剩余时差式,并用双曲线进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绘制出一套多次波叠加方向特性曲线。平均拟合误差小于十万分之一。根据这一方法,在一个目的层段存在严重多次波干涉地区进行地震采集试验,获得了压制多次波很好效果,并在该区找到了一些新含油圈闭。

  • 标签: 衰减多次波 剩余时差分析法 叠加方向特性 多次波谐波分量 地震勘探
  • 简介:1综合勘探1980年代以来,随着地震、遥感、重磁、化探、测井和钻井等方法不断完善,以及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综合勘探技术迅速发展。目前,国外采用综合勘探方法主要有应用遥感、重磁和化探等手段前期勘探组合;应用三维地震、测井、地球化学、数据库和计算机解释详查勘探组合;应用流体生产动态资料开发阶段研究组合。2油藏描述是以现代石油地质理论为基础,应用地震、测井、岩石试验、油藏工程及计算机技术描述油藏形状、岩性变化、物性参数,圈定含油气范围一项新技术。预探、评价和

  • 标签: 石油地质勘探 综合勘探 油藏描述 盆地模拟 资源评价 层序地层学
  • 简介:全世界石油资源量约有1/5分布在海上。在这些资源量中有4/5集中分布在特大油田内,其中海上油田储量与产量占了22%,且重油占有相当比例。据统计,不含极重油在内,全世界重油资源量约为950×10~8m~3、可采储量为70×10~8m~3,目前产量仅为

  • 标签: 国外 海上重油油田 开采 现状 分布特点
  • 简介:通过生产实践,针对海上油藏评价中存在几个值得注意问题,提出具体做法是:油藏评价应有规划按程序进行;利用二维地震详查和三维地震精查资料编制较精确构造图;突破三维地震特殊处理和解释关,确定储层分布状况;综合钻井、测井、测试(RFT、DST)、流体数据等资料确定油气、油水界面;进行DST延长测试提供油田开发方案基础资料;岩性(或断块)油藏评价;海上边际油藏开发要提高单井产能和降低工程和生产设施投入。如果能处理好上述问题,将会提高海上油藏评价工作水平。

  • 标签: 海上油藏评价 二维地震 三维地震 综合钻井 测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