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2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直接沉淀法合成纳米氧化镁的诸因素对粒径和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表面活性剂TX-10的条件下,最佳反应物浓度MgCl2为1.2mol/L、NH3·H2O为0.2mol/L。反应温度为45℃。反应配比MgCl2∶NH3·H2O为1∶10,表面活性剂量为1.5‰和反应时间为25min时,得到的纳米氧化镁分散性好、收率高、粒径小且均匀。

  • 标签: 纳米粒子 氧化镁 正交实验 合成条件
  • 简介:以氯化镁和氨水为原料。进行各种工艺条件的试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入各种分散剂获得过滤、洗涤性能良好的氢氧化镁沉淀,并加一定的CaCl2作为添加剂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收率。根据试验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制备出纯度高、成本低的纳米氢氧化镁.

  • 标签: 成本 纳米氢氧化镁 合成方法 制备方法
  • 简介:纳米粉体是指粒径为1~100nm的微小固体颗粒,随着物质的超细化,其表面原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块状材料所不具有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使纳米粉体与常规颗粒材料相比较具有一系列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纳米TiO2由于其在精细陶瓷,屏蔽紫外线、半导体材料、光催化材料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倍受人们关注,已成为超细无机粉体合成的一个热点。

  • 标签: 纳米级 二氧化钛 制备 气相法 液相法
  • 简介:本发明提供的纳米金红石型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其工艺过程是:先将四氯化钛和水混合,再加入无机碱水溶液,然后提取沉淀物,进行洗涤。最后加入分散剂,干燥。消除了目前的纳米金红石型氧化钛的制备方法不是设备投资高,就是操作费用高,使产品的广泛应用受到阻碍。提供了一种设备投资低、工艺简单、原料低廉的纳米金红石型氧化钛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纳米金红石型氧化钛的制备方法不需经过高温煅烧和使用品型转化剂,且粉体表面密度比现有其它工艺制备的粉体小(现有方法制得的纳米金红石型氧化钛比重一般为0.15g/cm。左右)。

  • 标签: 制备方法 金红石型 氧化钛 纳米 工艺过程 碱水溶液
  • 简介:纳米氧化锌作为一种功能材料,有着许多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价值,对它的研究也得到高度重视。本文对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和应用研究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述,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标签: 纳米氧化锌 制备 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
  • 简介:氧化锌纳米结构具有长带状单晶的旋转形状,这一特质已经被美国亚特兰大的乔治亚技术学院发现,这种材料具有压电和静电极化特性,因此可以用于小型传感系统和微系统方面。这种结构可以只有几毫米长,宽度为10~60nm,厚度为5~20nm。

  • 标签: 氧化锌 结构特点 应用 纳米结构 亚特兰大 极化特性
  • 简介:2006年10月20日.山东盛大集团为其独资设立的陕西咸阳海泽纳米材料公司举行项目一期投产暨二期开工典礼.标志着国内首创、国际领先膜分散微结构反应器制备纳米碳酸钙技术首次在我国实现工业化生产.该公司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大的纳米碳酸钙生产基地。

  • 标签: 纳米碳酸钙 膜分散 投产 生产线 工业化生产 国内首创
  • 简介:2009年11月29日,年产30万t纳米碳酸钙生产线及配套项目在柳城县六塘工业集中区奠基。作为广东嘉维化工第三生产基地的柳城30万t纳米碳酸钙生产线及配套工程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6亿元人民币,实现利税近3000万元,可安排500多人就业。

  • 标签: 纳米碳酸钙 广西 配套工程 生产基地 生产线 集中区
  • 简介:用于PVC原位聚合改性的纳米碳酸钙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PVC凝胶化及其对制品力学性能的影响;取向PVC纤维的表征及性质;多孔渗透性聚合物;用氢醌促进PVC脱氯化氢的光敏作用,以改进光性能及电性能;

  • 标签: 力学性能 材料 纳米碳酸钙 PVC 聚合改性 光敏作用
  • 简介:碳酸钙颗粒形态及对PVC制品性能影响的研究;消光PVC树脂的开发及应用;PVC塑溶胶的结构特性;优化聚合物黏附性的表面活化体系;化学发光技术辅助确定稳定的PVC体系配方

  • 标签: 性能影响 PVC制品 材料 PVC塑溶胶 PVC树脂 颗粒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