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7 个结果
  • 简介:北极对我国气候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多年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气科院”)坚持参与北极黄河站考察及北冰洋考察,布设气象和大气化学观测仪器,实地采集相关样品,并进行了大量有关研究。2018年是国际极地预报年(YOPP)的集中观测特别年,气科院专门设立了基本科研业务项目“极地预报年中国北极大气探测行动计划”专项,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实施YOPP特别观测期的北极大气探空计划。

  • 标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极科学考察 海洋环境预报 观测仪器 大气化学 大气探测
  • 简介:1概况2018年9月14-17日,欧洲科学史学会(ESHS:EuropeanSocietyfortheHistoryofScience)2年一次的国际学术会议在英国伦敦大学举办。伦敦大学是一个由十几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组成的大学联盟(被称为“公立联盟制大学”),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公立大学系统之一。

  • 标签: 科学史学会 会议总结 欧洲 伦敦大学 国际学术会议 机构组成
  • 简介:2007年12月30日,杰出的瑞典气候学家博尔特·伯林(BertBolin)教授在斯德哥尔摩与世长辞,享年82岁。博尔特·伯林首先是一个科学家,作为世界气候研究领域的先驱,他不仅在推动气候研究的国际发展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最早认识到日益增加的温室气体将造成严重后果的人之一。同时,他还是一个游走于气候学界与社会政治领域之间的出色的“政治家”,

  • 标签: 科学事业 斯德哥尔摩 气候学 世界气候 温室气体 政治家
  • 简介:2008年是第4次国际极地年实施的第2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选派的张东启、逯昌贵、汤洁、丁明虎等10人参加了中国第24、25次南极考察队,分别在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和南极冰盖DOME—A地区考察;逯昌贵、汤洁、窦挺峰参加了中国第3次北极北冰洋考察;马永锋参加了中国黄河站北极考察。

  • 标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科学考察 极地 大气 北极考察 南极考察队
  • 简介:目标管理是管理工作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目的是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佳的发展状态。合理的、有针对性的目标考核项目设置是实现目标管理科学化的重要前提,搞好目标考核项目的设置,首先要把握好被管理对象的工作性质特点,要突出重点任务。对于常规工作,应侧重对与原来不一样、有变化的、有改进发展的部分进行目标管理。

  • 标签: 管理科学化 项目设置 项目内容 理水 管理工作 目标管理
  • 简介:新的研究显示,南大洋比世界上任何其他海洋存储的热量都要多。这项由塔斯马尼亚南极气候与生态系统合作研究中心进行的研究发现:如果照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到2030年南大洋的二氧化碳水平会对某些贝类动物产生

  • 标签: 南大洋 科学家 变暖 塔斯马尼亚 生态系统 贝类动物
  • 简介:兴安盟气象局新一届班子认真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按照自治区气象局的工作部署,结合本盟的实际,规范管理,锐意改革,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基础业务工作创建盟以来最好水平,其它各项工作亦呈现勃勃生机。通过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领导班子把群众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对历史遗留的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认真清理分析,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予以逐步解决。其次,建章立制,用制度规范机关工作。先后出台了《盟局工作规则》、《机关工作制度》、《出勤考核办法》等,使懒、散、乱的状况一去不复返。第三,从领导自身做起,不搞特殊化,清正廉

  • 标签: 气象局 三个代表 经济效益 改革 创新
  • 简介:过去20年来,随着观测手段的改善、气候模式的进步以及分析方法的提升,人类对气候变化事实、原因和未来趋势的认识水平不断深化,进一步确认全球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人类活动是20世纪中叶以来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未来气候系统仍将继续变暖。IPCC评估报告极大地促进了气候变化自然科学的进展,并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 标签: IPCC 自然科学 认知 发展
  • 简介:翻开现代气象科学发展史,人们很容易发现20世纪前半叶,是传统气象学的经验学派、理论学派和气象预报实践学派之间相互融合、借鉴,并最终以数值天气预报成功为标志,走向成熟并构建了地球科学中的重要学科——大气科学。这半个世纪的重要过程,是以世纪初1903年挪威物理学家V·皮叶克尼斯(VilhelmBjerknes)提出天气预报问题不过是一组控制大气动力和热力过程的物理方程的初值问题,天气预报就是这一数学方程组的解的观点开始,

  • 标签: 大气科学 数值天气预报 科学发展史 气象预报 地球科学 物理学家
  • 简介:陕西省气象科学数据集包含的资料为1951—2005年的基本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数据文件(A0文件)。共整理了陕西99个台站的气压、气温、水汽压、相对湿度、降水量、蒸发量、风、日照时数、雷暴、沙尘暴、雾、扬沙、浮尘等要素资料。对A0文件全部进行了格式检查,并对检查出的错误逐一改正。

  • 标签: 气象科学 陕西省 数据集 质量控制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数据文件
  • 简介:《黄帝内经》将气象学中的风、寒、暑、湿、燥、火(热)6种气象现象的太过、不及或非时之候而影响人体病变的发生,又将人体疾病症候状况分成上述6种类似气象现象的类型统称“六淫”。前者为外感疾病病因分类,后者为症候分类。于是,“六淫”就有了双重含义。对“六淫”的科学含义及其定量标准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六淫 定量标准 气象 疾病
  • 简介:气象事业关系国计民生,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是政府服务的重要内容,气象信息是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浙江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气象事业的发展,把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气象现代化等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谋划,认真贯彻实施“一法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各项要求。2010年以来,全省上下积极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大力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气象事业步入依法、科学的发展轨道。

  • 标签: 气象事业 科学发展 法制环境 气象防灾减灾 气象现代化 气象服务
  • 简介:2017年8月27至9月1日,由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下设的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IAPSO)、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协会(IAMAS)、国际地磁学和高空物理学协会(IAGA)共同举办的“lAPSO-IAMAS-IAGA2017年联合科学大会”在南非的开普敦召开。本次大会设3个分会场,聚焦于地球科学领域的海洋、气象、地磁学3个重要学科的最新进展交流.

  • 标签: 科学协会 地球物理学 海洋物理 大地测量 地球科学 气象学
  • 简介: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基础研究的主要机构,不但参与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一系列政策的制定,而且为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从科学基金研究项目资助的4个层次(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重大项目)上,对1986-2007年大气科学学科受资助的项目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近22a来NSFC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资助项目达506项,资助金额达24304.3万元,这从一个侧面说明NSFC对气候变化研究的关注和支持。最后,对今后NSFC为满足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需要在气候变化研究方面将作的进一步投入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科学基金 大气科学 气候变化
  • 简介:2008年新年刚过,借助气象局长会的召开,气象软科学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全体会。会议回顾过去,展望十七大召开后的新形势,描绘了今年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框架。气象软科学研究前辈马鹤年同志,也是气象软科学委员会顾问参加了会议,很多气象局以外的委员专程参加了会议,使得会议成为集中了气象界各机构、几代软科学专家共谋大计的平台。

  • 标签: 科学委员会 科学研究 气象局 应用 工作框架 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