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对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的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22年1月杭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接受CRRT的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90 d内患者生存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60例和死亡组30例,记录其年龄、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白蛋白(ALB)等临床基线资料。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接受CRRT的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外周静脉血中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计算SII;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接受CRRT的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死亡患者SII与临床基线资料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比较SII、SOFA评分、APACHEII对接受CRRT的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Kaplan-Meier曲线描述患者生存变化情况;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接受CRRT的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90 d死亡的因素。结果死亡组SII(2636.74)、C反应蛋白(CRP)[(92.45±29.74)mg/L]、SOFA评分(12.83±3.24)、APACHEII(28.30±7.51)高于生存组[(341.92)、(50.24±16.13)mg/L、(10.00±3.12)、(25.13±6.87)],ALB[(2.50±0.53)g/dl]低于生存组[(2.79±0.61)g/dl](P<0.05)。接受CRRT的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死亡患者SII与CRP、SOFA评分、APACHEII呈显著正相关,与ALB呈显著负相关(P<0.05)。SII、SOFA评分、APACHEII预测接受CRRT的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6、0.827、0.736,其中SII预测AUC大于SOFA评分、APACHEII(P<0.05)。高SII组(23/46,50.00%)接受CRRT的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90 d生存率低于低SII组(37/44,84.09%)(P<0.05)。SII是接受CRRT的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9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II能较好地预测接受CRRT的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90 d死亡风险,辅助临床评估短期预后。

  • 标签: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治疗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IgG)阳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复发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1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多发性硬化及相关疾病患者数据登记系统中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5年及以上的AQP4-IgG阳性NMOSD患者资料,分析治疗期间有复发患者和无复发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复发因素差异。结果共纳入AQP4-IgG阳性NMOSD患者112例,其中女性105例(93.8%);发病年龄(34.9±11.3)岁;发病年龄≥50岁(晚发型)患者13例(11.6%);病程为8.1(6.6,11.4)年。64例(57.1%)患者出现复发。与无复发组相比,复发组中晚发型患者比例较低[分别为4/64(6.3%)和9/48(18.8%),χ²=4.18,P=0.041]。复发组治疗前年复发率[分别为1.07(0.36,2.25)次/年和0.34(0,1.11)次/年,Z=2.92,P=0.003]、复发患者比例[分别为54/64(84.4%)和33/48(68.8%),χ²=3.86,P=0.049]均显著高于无复发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晚发型患者相较于早发型患者复发风险下降(HR=0.26,95%CI 0.10~0.73,P=0.010),治疗前年复发率高者治疗期间的复发风险显著升高(HR=1.55,95%CI 1.26~1.91,P<0.001)。结论发病年龄<50岁或开始治疗前复发频繁的AQP4-IgG阳性NMOSD患者接受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的复发风险较高,可能需要启动高效治疗。

  • 标签: 视神经脊髓炎 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 免疫抑制剂 复发 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结缔组织病(CTD)合并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LETM)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方法选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和风湿免疫科住院的40例合并LETM的CTD患者,根据是否出现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将患者分为CTD-LETM-NMOSD者和CTD-LETM-非NMOSD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征、自身抗体、影像学表现、治疗、预后和转归,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疾病复发率。结果40例患者中,系统性红斑狼疮24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16例。CTD-LETM-NMOSD者28例(70.0%),CTD-LETM-非NMOSD者12例(30.0%)。CTD-LETM-NMOSD者抗SSA抗体阳性率(75.0% 比 5/12,P<0.05)、抗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AQP4-IgG)阳性率(89.3% 比 0,P<0.05)显著高于CTD-LETM-非NMOSD者。两者间CTD类型、CTD病程、脊髓炎首发比例、抗Sm抗体、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SB抗体、抗核糖体核蛋白P抗体、抗磷脂抗体、脑脊液特异性寡克隆区带及影像学特点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曲线显示,CTD-LETM-NMOSD者疾病复发率高于CTD-LETM-非NMOSD者[75.0%(21/28)比 3/12,P<0.01]。结论CTD合并LETM可分为两个亚型,即NMOSD和非NMOSD,前者抗SSA抗体、抗AQP4抗体阳性率及复发率均高于后者,提示其发病机制可能存在差异,前者可能是CTD与NMOSD共病,而后者可能是CTD继发神经系统损害。

  • 标签: 结缔组织病 脊髓炎,横贯性 视神经脊髓炎 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 抗SSA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模式在儿童保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保门诊接受保健服务的200例儿童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给予传统儿童保健服务护理,观察组100例采用FCC模式的儿童保健服务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下的儿童保健服务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了解程度为(79.0 ± 6.6)分、儿童诊疗依从性为98.0%(98/100)、保健服务效果为95.0%(95/100)、护理满意度为96.0%(96/100),对照组分别为(65.0 ± 5.8)分、88.0%(88/100)、80.0%(80/100)、80.0%(80/100), 2组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5.934、χ2值为7.68、16.50、12.12,均P<0.05);对2组儿童进行神经心理发育评分测评,观察组大运动评分为(90.9 ± 6.2)分、精细动作评分为(86.8 ± 7.2)分、适应能力评分为(96.5 ± 6.5)分、语言评分为(89.2 ± 2.5)分、社交行为评分为(88.3 ± 2.5)分,对照组分别为(88.2 ± 6.0)、(84.0 ± 6.0)、(94.0 ± 4.8)、(87.9 ± 3.0)、(87.0 ± 2.5)分,2组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253~3.329,均P<0.05)。结论儿童保健工作中实施FCC模式,可提高儿童家长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以及儿童诊疗依从率。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儿童保健 诊疗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的效果。方法选取不孕不育患者100例,随机将这100例不孕不育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输卵管通液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不孕不育患者经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其治疗的显效率为46.00%、总有效率为76.00%;常规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治疗的显效率为30.00%、总有效率为64.00%。2组不孕不育患者在治疗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不孕不育患者在宫腔镜下接受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的效果较好,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不孕不育 宫腔镜 输卵管插管通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面部烧伤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对100例头面部烧伤患者给予及时合理的诊治和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创面护理和康复护理等精心的护理。结果本组100例头面部烧伤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头面部烧伤患者及时合理的治疗,配合护理人员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创面护理等综合措施可提高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烧伤 面部 头部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