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1859年9月16日出生于河南省项城的袁世凯,是个典型的“官二代”。他父亲袁保中系地方名绅,袁世凯自幼过继给叔父袁保庆为嗣子,袁保庆官至江南盐巡道。

  • 标签: 袁世凯 墓地 北洋 河南省
  • 简介:袁世凯死后,北京东厂胡同黎元洪宅邸,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这个人,就是段祺瑞。

  • 标签: 袁世凯 黎元洪 段祺瑞
  • 简介:袁世凯作为清末民初的风云人物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及进行的教育活动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堂,改革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推行实业教育和社会教育,后又掀起复古主义教育逆流,向封建传统教育让步、妥协。他以不同方式作用于清末民初的教育,已成为教育转型或波折变动中不可忘却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袁世凯 清末民初 新式学堂 教育改革 复古主义教育逆流
  • 简介:正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走向共和》,吸引了无数眼球。以往人们从银幕、荧屏上看到的袁世凯,大都是一个大腹便便、政治上野心勃勃的窃国大盗形象。此次由著名演员孙淳扮演的袁世凯,没有带主观色彩去任意臧否这个人物。实际上,袁世凯在政治上的蜕变是有一个过程的。

  • 标签: 袁世凯 《走向共和》 政治蜕变 妻妾
  • 简介:北洋罪魁袁世凯在位期间,为了毁灭窃国愚民,开历史倒车的罪证,曾两次进行了焚毁帝制档案的活动。第一次是在1915年12月21日,即在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颁布“洪宪”年号不到十天的时间里进行的。原来在称帝前,他为了黄梁美梦的早日实现,一方面陆续设置筹备帝制的御用机构;另一方面集中权力,指使心腹,假借民意,秘密通电各省代表,组织请愿,发函电,里递“推戴书”。1914年

  • 标签: 中华帝国 戴书 参政院 李宗一 地方官吏 治乱安危
  • 简介:袁世凯为人阴狠狡诈,善于投机。1901年6月,他的亲生母亲刘氏以85岁的高龄离世,袁世凯亲自护棺回河南项城,把母亲风风光光地葬进洪家洼墓地。可是,因举行的葬礼过于排场,袁世凯担心盗墓贼会打坟墓的主意。为了防止出现意外,他专门安排了一支部队日夜守护。尽管这样,他仍然感觉不保险。经过再三思索,他终于想出了一个足以骗过世人的妙计。

  • 标签: 袁世凯 亲生母亲 刘氏 墓地 葬礼 坟墓
  • 简介:<正>孙中山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其功勋和业绩堪称永垂不朽,已为世人所公认.然而,在孙中山反对袁世凯的斗争这一重大问题上,不少论著颇多微词或很少系统涉及.这不能不说是美中不足的地方.孙中山反对袁世凯的斗争,集中表现为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的资产阶级与反动的大地主大买办阶级之间革命与反动、共和与帝制的斗争;同时,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封建主义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这场斗争极其尖锐复杂,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对这一斗争加以分析和探讨,将有助于正确地认识辛亥革命发展的过程和本质,有助

  • 标签: 孙中山 袁世凯 袁氏 帝制 南京临时政府 革命党人
  • 简介:<正>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摧残新闻言论自由的手段变本加厉。上海新闻界为争取新闻言论自由的斗争,更加艰苦复杂。在斗争方式上除同盟会(包括国民党)报刊比较直接外,私营报刊一般都比较隐晦曲折。它们既反对袁世凯,又不敢公开对抗,于是便动脑筋想出各种巧妙招数,《申报》的表现就十分典型。1、借别人之口宣泄自己的心绪。袁世凯为欺骗社会,披着法制外衣摧残舆论,1914年1月首先抛出了《报纸条例》。对此,《申报》没有正面抨击,而是用阐明尊重舆论、维护民众民主权利的必要,来否定箝制舆论的做法。如提出:“报纸天职有闻必录,取缔过严非尊重舆论之道,故应取宽大主义”,还说“权势之辈以蹂

  • 标签: 反对袁世凯政府 《申报》 亚细亚 言论自由 控制舆论 辛亥革命
  • 简介:袁世凯在清末政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预备立宪的决策及其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清政府为谋求宪政改革派出五大臣出洋考察即出自袁世凯建言,经费筹措、随员选拔、炸弹案侦破,袁世凯无不参与其中,颇能助力其事。然而,袁世凯对戴鸿慈、端方考察团在吴樾炸弹案后关于立宪期限的调查不置可否,而对于考察团归抵上海后的立宪期限调查则积极支持,随后更是与考政大臣互为奥援,共同推动清廷颁布仿行宪政上谕。当设置责任内阁的主张失败尤其是被清廷开缺后,袁世凯对宪政改革之难有了新的体认,转而对宪政改革趋向保守。袁世凯之所以在宪政改革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政治态度,在于其既有通过政治革新实现国家富强的目的,又有借宪政改革在政治漩涡中维护权势的意图。双重目的性真实地反映了清末时期袁世凯对待宪政改革的态度,也从一个侧面凸显了清末变革时期政府高层官员的政治活动实态以及官场生存法则。

  • 标签: 清末 袁世凯 端方 宪政改革 五大臣出洋
  • 简介:由安阳师范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南开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共同发起的“辛亥革命与袁世凯”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2月9-12日在安阳召开。与会专家来自大陆的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东、贵州、四川、陕西、河北、河南、山东、黑龙江、吉林等17个省区和台湾。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辛亥革命 袁世凯 中国社会科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 简介:1982年《近代史研究》第1期发表过李永璞先生的《袁世凯做皇帝天数的订正》(以下简称李文),翌年该刊第1期又发表了郭天祥先生的《袁世凯做皇帝还是八十三天》(以下简称郭文).李文认为“102天说”和“82天说”“皆可成立”.但“以第一说为宜”、郭文认为“82天说”“不能成立”,“83天说”“并无错误”.并赞赏一些史家“称袁做了多少天‘皇帝梦’的说法”.此后,这一问题似乎无人再提.好象“袁世凯做了83天皇帝”(一说“83天皇帝梦”)已成定论.

  • 标签: 天皇帝 天说 《近代史研究》 李永璞 徐世昌 复辟帝制
  • 简介:袁世凯“开缺回籍养疴”三年是晚清史上的重大事件,但由于后来的一系列政治变化,袁世凯“开缺”的真实原因逐渐被遮蔽,“回籍”、“养疴”的真相也越来越模糊。其实,如果仔细排比新旧史料,重现当年历史场景,很容易发现传统说法具有很强的政治暗示,属于政敌或不明真相者有意无意的歪曲、抹黑。而袁世凯及其部属、友朋后来又因为“帝制自为”等因素,也不便为其辩诬,将错就错,铸就了人们所熟知的袁世凯形象。其实,袁世凯“开缺”没有那么多阴谋,他离开北京返回故里的故事更没有传统描述的那样扣人心弦。“养疴”期间,袁世凯并不是被禁锢,他一方面安心养病,操持实业,另一方面与朝野各界保持着必要的联系,这也为他后来的再度出山埋下了伏笔。

  • 标签: 袁世凯 开缺 回籍 养疴
  • 简介:1902年,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1859-1916),奉命调往直隶,接替不久前去世的李鸿章出任总督。直隶处于拱卫京师要地,直督历来为各省督抚之首,袁世凯这一升迁,用当下时尚的语言,可以说是其人生道路的一个重要“拐点”。

  • 标签: 袁世凯 天津 “拐点” 人生道路 李鸿章 直隶
  • 简介:袁世凯被炸案发生在1912年1月16日,具体时间是上午11点40分至12点之间,很可能是11点45分左右。投弹地点是东华门外东安门大街上的三顺茶叶店和祥宜坊肉铺。事前参与暗杀筹备会的人员至少有23人,其中严伯勋为史籍遗忘甚久,且多不知严伯勋与严元鼎、严岐峰为同一人。严氏与案发后被杀的张先培、黄之萌、杨禹昌共同承担投弹任务,并由其投出首弹。革命党人大约投掷了三颗(或两颗)炸弹,至少一颗爆炸。案发后被捕者甚多,姓名可考者23人,但严伯勋于乱中侥幸逃脱。

  • 标签: 袁世凯被炸 过程 严伯勋(元鼎 岐峰) 社会反应
  • 简介:清帝逊位,袁世凯代孙中山当上总统,本可以终其身.而袁要僭自称帝,造成袁氏家无下.结果国人指骂,众叛亲离,蔡锷首举护国义旗,声讨袁氏,各方群起响应.洪宪帝制,仅83天寿命告终.时笔者在农商部任参事职,兹将清末民初耳闻目睹关于袁世凯的事迹,经过回忆,贡为史料.

  • 标签: 知道袁世凯 袁世凯称帝
  • 简介:孙中山退位、袁世凯上台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这段历史,自民国以降,占主导地位的有袁世凯“窃取”说(陈旭麓:《中国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孙中山“让位”说(李新:《中华民国史》第一编下,中华书局,第491页)及孙中山“还位”说(陈一容:《孙中山“还位”辩证》,《史学月刊》1997年第3期)。我以为,单从某一方面某一立场来看,以上观点不无道理;但倘若把这一事件置之全局,则有说理不足之嫌。以下笔者试图将孙中山与袁世凯之间的这一“过节”置于当时的背景之下,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进入现场,从积极层面探寻孙中山退位、袁世凯上台与封建王朝灭亡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 标签: 孙中山 袁世凯 《中国近代史》 《中华民国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史学月刊》
  • 简介:袁世凯担任直隶总督之后,编练北洋新军的军费主要有以下来源:各省与海关摊派协拨占很大比重;压缩旧式军队军费供给新军需要;利用经营新式路矿企业的利润筹集军费;增加苛捐杂税以扩大军费来源;发行地方公债以筹集军费。

  • 标签: 袁世凯 北洋新军 军费来源
  • 简介:袁世凯逝世后,以北洋政府为主导的舆论,将袁塑造为"手创民国"的"功臣",对之极尽颂扬;而在南方革命党人的口诛笔伐之下,袁则完全为"叛国违法"的"元恶"。两种截然相反的评述,反映了民国时期两种政治势力对政局稳定和政治改良的不同考量。在此过程中,"袁世凯"已非单纯层面上的"民国第一任正式大总统"或者举国征讨的"逆贼",而已然演变为一种凝聚人心、激励斗志的政治符号。

  • 标签: 舆论评价 北洋政府 革命党 袁世凯
  • 简介:袁世凯野心勃勃地想当皇帝,可是还要假惺惺地造成一种被逼无奈的架式,于是只能伪造和强奸民意,其中一招就是贿买当时名人的文章制造舆论。梁启超绝不骑墙,严复软硬不吃,王闿运架不住三十万元的润笔费诱惑,投其所好,写下了一百五十字的劝进电。

  • 标签: 袁世凯 梁启超 严复 君主立宪派 皇帝 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