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目前社会上对人工养蟾蜍采蟾衣取蟾酥炒得火热,笔者有六年养蟾采天然蟾衣、取蟾酥经验,觉得一些媒体和少数养殖场家宣传上与实际有距离也有误区,现简要澄清如下管见:  误区一:《本草纲目》上有蟾衣药用价值介绍。  纵观《本草纲目》,既没有“蟾衣”两字,也根本不见蟾衣介绍。可见这是现代人口语加到古人李时珍头上,未免太牵强附会,当是无知?这也实在是一种现代谎言,真令人可笑可气又可叹。不可否认其中包含个别别有用心的经营者误导消费者。  不过,近代医学著作如《中草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中华医药全典》等书中论述了蟾衣的药用价值及有效范围。而近年开倡专用蟾衣治肿瘤的浙江海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段绿化医师依

  • 标签: 采蟾衣 养蟾蜍 蟾酥 天然蟾衣 《本草纲目》 药用价值
  • 简介:患者男性,37岁,1998年4月6日,将4只林蛙,1只蟾蜍清炖后食用。食用时因汤味苦将蟾蜍挑出,然后林蛙和汤一并食用。30分钟后,剧烈腹痛,频繁呕吐,口唇麻术,四肢抽搐而急诊入院,查体:T:36℃,P:34次/分,BP:80/60mmHg,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末梢

  • 标签: 心律失常 蟾蜍 食用 中毒 查体 呼吸急促
  • 简介:1852年,Stannius在脊椎动物胚胎管状心不同区域作结扎实验中证实(在静脉窦与心房之间作第一结扎,在心房与心室之间作第二结扎),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具有自动节律性,且各部分自律性高低不同,以静脉窦的自律性最高。正常心脏每次搏动都是从静脉窦发出,依次传到心房和心室,引起整个心脏的兴奋和收缩。静脉窦是心脏起搏点。当静脉窦的兴奋传导阻断时,静脉窦以外的其它自律细胞的自律性就会显现出来。这一经典实验阐明了心脏不同部位的自律性和心脏内兴奋传导顺序。目前,医学院校生理学实验中的蟾蜍心脏起搏点分析实验便是模仿以上斯化结扎法在蟾蜍心脏的相应部位进行结扎后,用以阻断心脏内兴奋的传导,来分析蟾蜍心脏起搏点的部位和心脏

  • 标签: 蟾蜍心脏 静脉窦 自律性恢复 起搏点 实验方法 心房
  • 简介:本文同步记录了蟾蜍在体心脏的心肌电周期与心肌机械周期活动,初步研究了二者之间的时间关系。结果表明,心房兴奋0.05秒后出现心室机械收缩,心室兴奋0.06秒后出现心室机械收缩。此外,应用肾上腺素的正性变力、变时和变传导作用,对该法进行验证,获得了一定的阳性结果支持。

  • 标签: 心脏 心肌电周期 心动周期
  • 简介:生物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学生物学各门课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科特点,大力提倡演示实验的创造性运用。对于那些追求提高教学效果,有志于进行教学改革的教师,演示实验的发掘,更是首选的课题。我们在初三《生理卫生》“骨胳肌”一节的实习教学过程中自制实验装置,设计各种演示实验,运用演示实验辅助课堂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下面我们对此作简要介绍。

  • 标签: 教学意义 教学改革 实习教学过程 中学生物学 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 简介:2007年3月-2011年9月,对黄山地区人工养殖蟾蜍发生的主要疾害进行了调查,发现主要有腐皮病、红腿病、烂鳃病、胃肠炎、白内障、水霉病、气泡病等病害,车轮虫、舌杯虫和水蛭寄生虫害以及蛇、水虿、鸟等敌害。初步掌握了这些疾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流行特点以及敌害种类,并对以上疾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 标签: 蟾蜍 疾害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蟾蜍酊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63位患神经性皮炎伴有明显瘙痒症状的患者为样本,随机分为两组,为治疗组给予蟾蜍酊外涂,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后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在对神经性皮炎患者瘙痒症状、皮损控制情况、是否伴有因抓挠引发的继发感染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蟾蜍酊对神经性皮炎伴明显瘙痒症状的患者有明显止痒、皮损控制及避免继发皮肤感染等有重要作用,且安全有效,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神经性皮炎 蟾蜍酊 蟾皮
  • 简介:本文利用Na+、K+作用于离体蟾蜍心脏形成实验性心肌失常,观察在此情况下人参茎叶提取物对心肌收缩的影响.

  • 标签: 人参 茎叶 提取物 蟾蜍 心肌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祖师麻对离体蛙心心率和心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蛙心灌流法,在保持蛙心管总液体剂量为1.0ml不变的情况下,分别以不同浓度的祖师麻对离体蛙心脏进行灌流,经BL-410生物记录系统记录心率和心肌收缩力。结果不同浓度祖师麻对(离体蟾蜍心脏心率影响不明显(P>0.05),低、中浓度祖师麻明显增加心肌收缩力(P>0.05),而高浓度祖师麻使心肌收缩力降低(P>0.05)。结论低、中浓度祖师麻使心肌收缩力加强,高浓度祖师麻使心肌收缩力降低,对心率无明显影响。

  • 标签: 祖师麻 离体蛙心 心肌收缩力 心率
  • 简介:采用标准水生生物毒性检测法研究不同农药(醚菌酯、世清-苯醚甲环唑及其联合)的浓度和pH值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在极端酸性(pH=3.0)或碱性(pH=11.0)条件下,所有农药的不同浓度实验组的死亡率均达100%。醚菌酯在pH=9.0和pH=10.0时,各浓度实验组蝌蚪的死亡率均<10%;在pH=5.0和pH=7.0时,均表现为中等毒性。世清-苯醚甲环唑在pH=5.0、7.0和9.0时,均表现为低毒性。2种农药的联合作用在pH=5.0、7.0和9.0时也表现为低毒性。重复测量检验法(RepeatedmeasuresANOVA)统计结果表明,农药浓度、pH值、染毒时间及其相互作用对中华大蟾蜍蝌蚪死亡率的影响均极为显著。研究结果为农药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农药 PH 急性毒性 中华大蟾蜍
  • 简介:青蛙和蟾蜍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们每天都在一起打打闹闹,每天都会想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主意。有时候他们也会闹闹别扭,变着法子捉弄对方。青蛙说:“亲爱的蟾蜍,我很高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蟾蜍说:“青蛙,我真高兴有你这么一个勇敢的朋友。”同学们,你和好朋友间一定有更有趣的故事吧?

  • 标签: 朋友 蟾蜍 青蛙 征文启事 故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葛根煎剂对离体蟾蜍心脏心率和心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进的斯氏蛙心插管法,在保持总剂量为1.0ml的情况下,分别以不同浓度葛根煎剂对离体蛙心脏进行灌流,经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心肌的收缩活动。结果灌流低浓度葛根煎剂(0.2ml、0.4ml)时心率和心肌收缩力下降,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浓度葛根煎剂(0.6ml、0.8ml、1.0ml)使心肌收缩迅速受到抑制,心率和心肌收缩力下降影响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定浓度范围内,浓度越大抑制越强烈,具有剂量依赖性,但超过一定浓度,剂量依赖性明显下降甚至消失。结论一定剂量范围内葛根煎剂对心脏有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作用,但超过一定浓度并未加强作用。

  • 标签: 葛根煎剂 心率 心肌收缩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辣椒碱对离体蟾蜍心脏心率和心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进的斯氏蛙心插管法,在保持总剂量为1.0ml的情况下,分别以不同浓度辣椒碱对离体蛙心脏进行灌流,经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心肌的收缩活动。结果灌流低浓度辣椒碱(50μg/ml、70μg/ml)时心率和心肌收缩力下降,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浓度辣椒碱(80μg/ml、120μg/ml)使心肌收缩迅速受到抑制,心率和心肌收缩力下降影响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浓度越大抑制越强烈,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一定剂量范围内辣椒碱对心脏有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作用。

  • 标签:
  • 简介:利用TEM对利血平耗竭递质、未耗竭递质的肾上腺匀浆作用的蜍蟾心肌细胞及正常蟾蜍心肌细胞结构变化进行了比较观察。在利血平耗竭递质组蟾蜍心肌细胞中,线粒体多呈条状,基质电子密度高,基本属于凝聚性线粒体。同时,递质耗竭组的心肌细胞中糖元分布明显增多,指示心肌细胞代谢明显减弱。值得注意的是:三组间细胞间连接的超微结构差异显著。利血平耗竭递质组心肌细

  • 标签: 心肌细胞 超微结构 细胞间连接 药理机制 电子密度 胞饮小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蒜液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收缩特性的影响。方法将标本按常规方法制备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并在肌肉端和神经端分别结扎一根棉线备用,分别浸泡于0.0004g/L、0.0008g/L、0.0016g/L浓度的大蒜液,浸润5min后测量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的阈强度、收缩幅度、收缩时间,并计算收缩速率。结果经10%的大蒜液浸泡后,腓肠肌的阈强度有所减小。经20%,40%的大蒜液浸泡后,随着大蒜液浓度的增加,阈强度增大,腓肠肌收缩幅度减小、收缩速率明显降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蒜液降坐骨神经腓肠肌兴奋性,抑制其收缩,并具有剂量依赖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七对离体蟾蜍心脏心率和心肌收缩力的影响以及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离体蛙心灌流法,分为正常对照组、低、中、高浓度的三七组、异丙肾上腺素组和异丙肾上腺素+三七溶液组,采用BL-410生物记录系统观察心肌收缩幅度和频率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三七可降低离体蟾蜍心脏心肌收缩力(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低浓度三七降低心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高浓度三七增加心率(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蛙心灌流液中加入异丙肾上腺素,心肌收缩幅度明显加强(P<0.05),加入0.085g/ml三七溶液,心肌收缩幅度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三七明显抑制蟾蜍心肌收缩力,而对蟾蜍心率有双向调节作用,低浓度可降低心率,高浓度增加心率,其对心脏作用的影响机制可能与β受体作用有关。

  • 标签: 三七离体蟾蜍心脏心肌收缩力心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川芎嗪对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制备好的神经干置于任氏液中浸泡20min(作为对照组),随机分为川芎嗪5mg、10mg和15mg三个实验组,各组又分别浸泡5、10、15、20、25、30min6个时间点。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定神经干动作电位的正相波时程、幅度和传导速度。结果经不同浓度川芎嗪液处理后,神经干动作电位正相波时程延长、传导速度减慢、幅度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川芎嗪液浓度增高,抑制作用越明显(P<0.01)。结论川芎嗪可能通过抑制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产生和传导发挥镇痛作用。

  • 标签: 川芎嗪 蟾蜍 坐骨神经干 动作电位
  • 简介:为评价水域环境中Zn^2+对两栖动物的毒性影响,本研究以中华大蟾蜍(Bufogargarizans)蝌蚪为试验材料,对G26期蝌蚪进行了0、10、50、100和500μg·L^-1Zn^2+的慢性水体暴露直至蝌蚪发育至变态高峰期(G42期)。分别于暴露15d和30d后取样测定蝌蚪全长、体长、体重和发育分期各指标;此外,分析了Zn^2+慢性水体暴露对变态率、变态高峰期(G42)蝌蚪的全长、体长、体重、后肢长和骨骼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露15d时,各浓度Zn^2+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生长发育均未造成显著影响,而持续暴露30d后,500μg·L^-1Zn^2+处理组蝌蚪的生长发育受到显著抑制;各浓度Zn^2+慢性暴露均导致中华大蟾蜍蝌蚪变态率的下降,其中500μg·L^-1Zn^2+处理组的变态率最低;500μg·L^-1Zn^2+慢性暴露导致G42期中华大蟾蜍蝌蚪的形态指标(全长、体长、后肢长)和骨化程度均受到显著抑制。研究表明,水环境中高浓度锌对中华大蟾蜍幼体的生长发育和变态具有潜在的危害,水域锌污染所引发的毒理效应予以重视。

  • 标签: ZN^2+ 中华大蟾蜍 蝌蚪 生长发育 变态
  • 简介:实验通过建立运动终板阻断以及运动终板阻断后横断大腿皮肤、肌肉神经、血管与小腿的联系的蟾蜍动物模型,重复“疲劳——休息——疲劳——针刺”。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针刺对促进力竭的蟾蜍腓肠肌收缩能力恢复的作用,其机理有别于神经生理学上的镇痛机制,存在着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的外周机制。

  • 标签: 运动终板 收缩能力 恢复 疲劳
  • 简介:利用蟾蜍离体心脏灌流法,先用正常任氏液灌流,后用含不同浓度MgCl2的任氏液灌流,观察了不同浓度MgCl2溶液对蟾蜍心肌收缩力和心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0mmol/L的MgCl2溶液显著增强心肌的收缩力(P<0.05),而对心率无明显影响;2.0mmol/L的MgCl2溶液显著增强心肌的收缩力(P<0.05),却使心率极显著减慢(P<0.01);5.0mmol/L的MgCl2溶液对心肌收缩力和心率的影响均不显著;10.0mmol/L的MgCl2溶液使心肌收缩力减弱显著(P<0.05),对心率的影响不显著;15.0mmol/L的MgCl2溶液不仅极显著减弱心肌的收缩力(P<0.01),也显著减慢心率(P<0.05).这些结果表明,细胞外液中低浓度的镁离子增强蟾蜍心肌的收缩力,但高浓度镁离子降低心肌的收缩力.

  • 标签: 镁离子 蟾蜍 离体心脏灌流 心肌收缩力 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