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脯氨酰顺反异构1(Pin1)及其抑制胡桃醌(Juglone)对肺动脉高压(PAH)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目表法分配原则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PAH组、Juglone组,每组8只。野百合碱建立大鼠PAH模型。Juglone组在造模14 d后开始给予Juglone干预,4周后测定右心室收缩压(RVSP),处死动物并取材,计算右心肥厚指数(RVHI)。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血管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in1在PAH中的表达;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及S期激酶相关蛋白(Skp2)/p27通路蛋白的表达。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PAH组大鼠体重低于Con组[(303.11±20.41) g比(418.83±26.77) g,q=12.912,P<0.01],而RVSP及RVHI则高于Con组[(39.83±2.31) mmHg、(40.49±3.12)%比(17.03±2.12) mmHg、(23.52±1.61)%,q=28.291、16.105,P<0.01];Juglone组大鼠体重高于PAH组[(349.73±21.96) g比(303.11±20.41) g,q=5.204,P<0.01],RVSP及RVHI则低于PAH组[(26.89±1.92) mmHg、(31.40±3.76)%比(39.83±2.31) mmHg、(40.49±3.12)%,q=16.063、8.637,P<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PAH组Pin1表达高于Con组[(8.39±0.19)%比(3.32±0.26)%,t=13.000,P<0.01]。HE染色结果显示,PAH组肺小动脉管壁增厚,Juglone干预后肺小动脉壁厚度减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on组α-SMA和Pin1的表达低于PAH组(1.02±0.04、1.00±0.07比2.21±0.07、3.37±0.04,t=14.976、27.427,P<0.01)。PAH组p-AMPK表达低于Con组(0.52±0.02比1.00±0.04,F=25.771,P<0.01),Juglone组p-AMPK表达高于PAH组(0.65±0.04比0.52±0.02,F=6.972,P<0.01);PAH组Skp2表达高于Con组(4.05±0.12比1.00±0.07,F=51.213,P<0.01),Juglone组Skp2表达低于PAH组(2.91±0.08比4.05±0.12,F=19.093,P<0.01);PAH组p27表达低于Con组(0.55±0.03比1.00±0.02,F=28.937,P<0.01),Juglone组p27表达高于PAH组(0.75±0.03比0.55±0.03,F=13.051,P<0.01)。结论Pin1在PAH肺组织中过表达,并参与肺血管重构过程。Pin1抑制胡桃醌通过激活AMPK从而调控Skp2/p27信号通路抑制肺血管重构。

  • 标签: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 胡桃醌 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重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酪氨酸羟化缺陷病(THD)患儿的临床特征,从而对本病进行早期识别、优化治疗并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就诊且确诊为THD的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姓名、性别、年龄、发病年龄、就诊年龄、确诊年龄、临床表现、头颅影像学、酪氨酸羟化基因变异、治疗随访等结果,依据Willemsen方法进行分型,总结其临床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9例THD患儿中男性5例,女性4例,发病年龄为新生儿期至2岁6个月(中位年龄3个月),确诊病程为4个月至5年7个月(中位病程9个月),其中A型THD患儿6例,B型THD患儿3例;7例患儿首发症状为运动发育迟缓,其余临床表现包括运动减少8例,四肢肌张力障碍5例,躯干肌张力低4例,吞咽/构音障碍4例,动眼危象4例,震颤3例,肌强直3例,表情僵硬3例,眼睑下垂2例,过度流涎/出汗2例,昼夜波动2例,肌阵挛1例,肌张力障碍持续状态1例。7例患儿头颅磁共振成像正常,2例非特异性异常(1例髓鞘化落后,1例双侧脑室扩大、白质减少)。对患儿进行基因检测共发现8个酪氨酸羟化变异,分别为4个错义变异,2个移码变异,1个剪切变异,1个无义变异,其中3个变异既往未见报道[c.1505_1518dup(p.R507Afs*23)、c.1128_1138del(p.Q377Gfs*12)、c.1058A>G(p.H353R)]。所有患儿均服用多巴丝肼片,A型THD患儿起始剂量及维持剂量分别为1.7~8.3 mg·kg-¹·d-¹及4.5~20.0 mg·kg-¹·d-¹;B型THD患儿起始剂量及维持剂量分别为1.7~12.5 mg·kg-¹·d-¹及4.6~12.0 mg·kg-¹·d-¹;A型THD患儿中4例有异动症,通过下调左旋多巴剂量或延缓加量,异动症均缓解。B型THD患儿中1例有异动症,未处理自行缓解。结论THD虽临床表现多样,但1岁以内首发症状多为运动发育迟缓,临床表现以运动减少、躯干肌张力低、四肢肌张力障碍多见。推荐THD患儿(无论临床分型)在1.0~5.0 mg·kg-¹·d-¹范围内按便于分割的最小剂量起始,维持剂量可根据患儿个体化反应进行调整。本病异动症发生率不低,通过下调用药起始剂量、延缓加量速度多数可以中止。

  • 标签: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酪氨酸羟化酶缺陷病 异动症
  • 简介:摘要半胱氨酸蛋白抑制C是由有核细胞产生的蛋白抑制,随着医学上对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C的深入研究,发现其不仅在肾脏疾病方面有临床价值,而且在肝脏疾病、糖尿病、肿瘤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旨在研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C的测定方法及临床应用。

  • 标签: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测定方法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7α-羟化缺陷症(17OHD)是由编码17α-羟化(P450c17)的CYP17A1基因突变所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合成障碍的一种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高血压、低钾血症、性发育异常等为其主要表现,由于该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临床上误诊率和漏诊率高。结合目前最新的研究证据,介绍17OHD的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可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

  • 标签: 17α-羟化酶缺陷症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高血压 低钾血症
  • 简介:近年来在肿瘤的治疗与诊断中端粒成为研究的热点。端粒在85%以上的肿瘤细胞中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因此端粒是一种良好的肿瘤标志物。而对端粒抑制也成为治疗肿瘤的一种新的方法。本文综述近年来端粒活性的检测方法以及端粒抑制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端粒梅 端拉酶活性 检测方法 端粒酶抑制剂
  • 简介: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有结构,正常情况下随细胞分裂而缩短。端粒长度是决定细胞增殖能力和寿命的分子标志。端粒是存在于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中的一种转录。它能以自身的RNA成分为模板,合成端粒染色体末端的结构,维持染色体的动态平衡。端粒是目前最为广谱的肿瘤分子标志物。针对端粒抑制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肿瘤治疗的理想靶点是既能筛选出肿瘤生长所必须,而在正常细胞中又不存在的物质或表达状态。目前针对抑制端粒活性的肿瘤治疗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并有可能直接导致肿瘤治疗的突破。

  • 标签: 肿瘤治疗 端粒酶抑制剂 染色体 分子标志 细胞增殖能力 新靶点
  • 简介:氨酸激酶抑制(TKI)(替尼类)为一类能抑制氨酸激酶活性的化合物,它通过抑制蛋白质酪氨酸残基磷酸化,阻断下游信号通路的传导,从而抑制表达位置的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起到抗肿瘤的功效。本文通过对替尼类抗肿瘤药物的平均分子量、氢键、极性表面积和可旋转键数等变量进行类药性分析和相关性研究,得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范围,以便更好地应用于替尼类抗肿瘤药物的设计研发中。

  • 标签: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替尼类 抗肿瘤药物 类药性
  • 简介: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的进展与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采用国内外专业文献进行综述与评估。结果及结论:蛋白酪氨酸激酶是一类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蛋白质,近年来其进展迅速,上市和临床应用广泛,其抑制肿瘤细胞的损伤修复、可使肿瘤细胞分裂阻滞。成为研发高效、低毒、特异性强的新型抗癌药的重要方向。

  • 标签: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肿瘤 进展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肺结核临床诊断的临床检验指标,血清脯氨肽酶(prolidase,PLD)。方法测定66例肺结核患者、86例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和48例健康体验合格者血清脯氨肽酶(prolidase,PLD)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评价。结果肺结核患者组血清PLD活性水平高于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PLD活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5,血清PLD活性的最优截断点约为999U/L,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6.4%和85.1%。结论通过ROC曲线评价,本研究认为PLD活性检测可作为结核鉴别诊断的有益补充,对鉴别肺结核和其他肺部疾病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 标签: 脯氨酸肽酶 结核 ROC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缺氧对软骨细胞体外培养时的失分化过程的影响,探讨胶原蛋白脯氨酰4-羟化(collagen prolyl 4-hydroxylases,C-P4Hs)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对软骨细胞进行不同浓度的COCl2处理,筛选用于缺氧诱导的最佳COCl2浓度为100 μmol/L后,将小鼠肋软骨细胞分为:常氧组、缺氧组,分别检测第3代0.5-72 h及1、3、5、7代于72 h的各项指标。使用CCK8法及细胞计数测定增殖率,RT-qPCR、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IF-1α、P4Hα1、P4Hα2和Col-II的动态变化。结果肋软骨细胞在不同浓度COCl2条件下培养48 h,100 μmol/L的COCl2组增殖率最高,呈典型的铺路石状;当COCl2浓度>150 μmol/L时,增殖率(P<0.05)降低。常氧与缺氧下诱导肋软骨细胞0-72 h,RT-qPCR显示缺氧组P4Hα2、ColⅡmRNA表达升高(P>0.05)。免疫荧光显示缺氧下HIF-1α与P4Hα2累积于胞核内,P4Hα2逐渐由胞核进入胞浆中。Western-blot显示缺氧组HIF-1α、P4Hα2蛋白表达(P<0.05)增高。缺氧组ColⅡ蛋白表达(P<0.05)在诱导后期增高。常氧与缺氧下培养肋软骨细胞1-7代,CCK8与细胞计数结果显示缺氧组各代细胞增值率及细胞数均增高(P<0.05),且传至6-7代时仍有增殖的潜力。RT-qPCR显示缺氧组各代细胞中P4Hα2、ColⅡ的mRNΑ均增高(P<0.05)。Western-blot显示,缺氧组各代HIF-1α、P4Hα2、ColⅡ蛋白表达(P<0.05)均增高。结论通过缺氧诱导高表达HIF-1α,从而使P4Hα2表达增高,可加速ColⅡ在软骨细胞内翻译后修饰过程,增加ColⅡ的合成和累积。缺氧条件下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率增高、失分化过程延缓可能与P4Hα2有关。

  • 标签: 缺氧 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 胶原Ⅱ型 软骨细胞
  • 简介: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危害人类健康,破坏家庭,威胁社会。2004年全世界艾滋病感染人数又创新高,中国目前的形势也不容乐观。HIV(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人免疫缺陷病毒)蛋白抑制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迅速成为治疗艾滋病的主要药物。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近期关于HIV蛋白抑制的文献资料,对HIV蛋白抑制目前运用的现状和临床评价进行综述。

  • 标签: HIV蛋白酶抑制药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综述
  • 简介:摘要细胞冷冻保存应用广泛,但冷冻会损伤细胞导致代谢紊乱,而冷冻保护剂可缓解该过程。脯氨是一种渗透性冷冻保护剂,可快速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与细胞内水氢键结合抑制低温下冰晶形成,同时可与细胞内水结合减少细胞内水流失,保护细胞内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保护细胞膜。脯氨可提高植物、动物及人类体细胞冷冻复苏后存活率。在生殖细胞冷冻中,研究表明脯氨可用于卵母细胞冷冻,可提高小鼠卵母细胞冷冻后存活率及保护线粒体功能,但其对于精子的冷冻效果报道尚不一致。脯氨冷冻保护剂涉及多种细胞类型且冷冻效果较强,其未来可能更广泛应用于低温生物学领域。本文总结了脯氨作为天然小分子冷冻保护剂的应用研究进展,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生殖细胞冻存的低温生物学机制,为改良生育力冷冻保存技术提供参考。

  • 标签: 脯氨酸 冷冻保护剂 卵母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本论文探讨了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糜活性与羟脯氨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0例慢性肝炎患者,行肝组织活检,按肝纤维化分期分组,肝组织中糜活性检测采用ELISA法,肝组织羟脯氨含量测定采用胃酸解法。结果①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糜浓度升高,且纤维化分期高的(S3,S4)患者,其肝组织中糜浓度分别明显高于纤维化分期低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纤维化分期高的(S3+S4)患者,其肝组织中糜浓度明显高于纤维化分期低的(S1+S2)患者,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糜活性与肝组织HYP含量呈正相关性,r=0.672,P<0.01。结论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糜活性与肝纤维化关系密切。

  • 标签: 慢性肝炎 糜酶 羟脯氨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C(Cysc-C)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临床价值。方法对75例正常者和87例糖尿病进行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C测定。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C明显高于健康者,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检测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C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程度灵敏指标,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可靠依据。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 简介: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广谱半胱氨酸蛋白抑制(ZVAD)是否可以保护耳蜗毛细胞免受噪声损害。方法选取三月龄健康小鼠,分为无噪声暴露组(DMSO)、单纯噪声暴露组(DMSO±Noise)及噪音±zVAD(zVAD±N0ise)组。依照动物体重计算,按照1.5mg/kg,噪音±ZVAD动物经腹腔注射ZVAD五次,其余组动物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DMSO作为对照。动物经噪声暴露后,于噪声暴露后一小时处死取耳蜗基底膜铺片,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照片,检测活性半胱氨酸蛋白8(caspase8)和caspase9的表达,或于噪声暴露后两周行听力检测,观察ZVAD对噪声所致耳聋的影响。结果噪音暴露后耳蜗外毛细胞中活性caspase8和caspase9的表达明显增强,腹腔注射ZVAD可明显抑制两种活性caspase的表达增强。同时对于噪声引起的小鼠听力下降(ABR阈移16KHz:52.5±6.1dB和32KHz:51.8±6.9dB),腹腔注射ZVAD有一定的保护作用(ABR阈移16KHz:37.3±9.8dB和32KHz:39.5±10.5dB),ABR检测注射ZVAD的噪音暴露小鼠18KHz及32KHz听力阈移均较单纯噪音暴露组明显减小(P〈0.05)。结论ZVAD对噪声所致小鼠听力下降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噪声性聋 半胱氨酸蛋白酶 细胞凋亡 毛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