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患者术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变化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方法70例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依随访结果分为A组(良性反弹组,32例),B组(生化复发组,12例),C组(疗效稳定组,26例)。比较三组PSA的变化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结果A组复查血PSA降至最低值后开始升高时间发生在术后(16.5±1.3)个月,且65.6%(21/32)出现于14~27周;B组复查血PSA降至最低值后开始升高时间发生在术后(29.7±2.2)个月;C组复查血PSA降至最低值时后长期保持稳定。治疗时患者年龄是良性反弹的危险因素(OR=0.802,P=0.0025〈0.01)。结论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术后监测血PSA变化有助于临床对治疗效果的评估。

  • 标签: 前列腺癌 125I粒子植入 前列腺特异抗原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125I放射性粒子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但其具有放射性,易对周围人群造成伤害。作者通过对125I放射性粒子防护必要性、防护标准、防护原则及防护措施进行了总结,强调了医护人员应通过增强防护意识,增大与放射源的距离,采用屏蔽措施及缩短接触时间等措施来确保医护人员安全。

  • 标签: 125I放射性粒子 防护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椎体成形结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溶骨性脊柱转移瘤患者,均在CT引导下行椎体成形结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应用TPS制定粒子植入计划,保持粒了距脊髓1.0cm以上。经椎弓根注入骨水泥0.5-6cm。CT扫描证实骨水泥无渗漏至椎管内。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椎体成形结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经过2-48个月的随访观察,显效32例,有效23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1.7%。平均术后1-7天疼痛缓解,2个月复查,60例中106个病灶中局部控制74部位;有效控制21部位,进展11部位,总有效率89.6%。无放射性损伤和神经损伤。有8例骨水泥渗漏。随访24个月以上的患者中椎体塌陷的病变部位有增多现象。结论椎体成形结合放射性粒子治疗脊柱转移瘤,进一步加强了对肿瘤的杀灭作用,同时又增强脊柱的稳定,临床效果优于单一的治疗方法,安全、并发症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CT引导 椎体成形 放射性粒子 脊柱转移瘤
  • 简介:肺癌病人接近80%确诊时已属晚期,无手术的机会[1],而肺癌病人发病以70岁以上居多,常不能耐受手术治疗。因此125I粒子近距离内照射疗法将会对大部分中晚期肺癌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2]。我科2008年8月—2010年3月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粒子125I治疗晚期肺癌23例,

  • 标签: 中晚期肺癌 经皮穿刺植入 放射性粒子 手术治疗 CT引导 125I粒子
  • 简介:肺癌的生物特性十分复杂,恶性程度高,只依靠某一种方法难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因此,当代的肺癌治疗方案强调外科、放射治疗(放疗)、化学治疗(化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近年来开展的肺癌术后残瘤组织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我院自2001年起开展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进行肺癌术后残瘤组织间放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护理介绍如下.

  • 标签: 肺癌 术后 残瘤组织 放射性粒子植入 放射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 5月— 2019年 10月, 将40 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 20 例(常规护理);观察组 20 例(临床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评分差异显著( P< 0.0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00 %、 5.00 %( P< 0.05)。 结论:通过对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放射性粒子植入 恶性肿瘤 临床护理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经胃镜植入放射性粒子行组织内放疗治疗晚期胃癌的可行性。方法在胃镜直视下对23例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胃癌患者进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首先用胃镜确定肿瘤的大小、生长部位,B超胃造影测出肿瘤区域胃壁的厚度。根据肿瘤的体积大小计算出需要植入粒子的数量。将^125I粒子源装入粒子枪内,进行高压灭菌,通过胃镜活检孔插入,^125I粒子专用注射针.直接刺入肿瘤组织内,将^125I粒子植入。术后进行胃镜、CT及彩超等的复查、随访。结果23例患者每例植入^125I粒子的数量8~15枚不等。接受手术1~3次。植入术均安全完成。^125I粒子植入1周后5例出现上腹部饥饿性痛伴呕血、黑便,12例感乏力,3个月后19例自觉症状消失,食欲增加,体重增加2~5kg。血液生化检查未见异常。CT、彩超复查7例腹膜后肿大淋巴结消失,6例肿大的胰头较前明显缩小,肝、肺转移无明显变化,生存时间最长已超过32个月。结论胃镜直视下植入放射性粒子进行组织内放疗治疗晚期胃癌效果可靠、并发症少,能够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胃癌 胃镜 125I粒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肝癌的护理。方法总结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22例肝癌患者的相关护理学。

  • 标签: 125I粒子植入 肝癌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放射性碘 125 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手术护理配合的护理程序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 22 例晚肺癌患者直视或 CT 、 B 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按照治疗计划将放射性碘 125 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肺癌,术后配合相应的护理。进行实例的观察与护理,制定一套完善的护理程序。结果 22 例患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放射性碘 125 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手术加上相应的护理,患者的恢复速度更快。

  • 标签: 碘 125 粒子 植入 体外高频热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5月—2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围手术期特殊护理与常规护理在碘-125(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癌中的效果差异,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更为有效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某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接受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100名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名)和对照组(50名)。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术前准备、术后生命体征监测等基础护理措施。对照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特殊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干预、疼痛管理、放射性防护措施的加强,以及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的预防性护理等。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评估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研究数据显示,对照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观察组。具体而言,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5±1.5)天,短于观察组的(10.2±2.1)天;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5/5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24%(12/50)。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92.5±5.8)分,显著高于观察组的(80.3±7.2)分。结论:在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癌的围手术期中,实施特殊护理策略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特殊护理策略,以优化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肝癌治疗 125I粒子植入 围手术期 特殊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缓释化疗粒子联合125I粒子植入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共37例晚期肺癌、肝癌、胰腺癌、鼻咽癌及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根据术前CT或MRI检查所见肿瘤大小、形态,应用肿瘤治疗计划系统制定125I粒子和缓释化疗粒子治疗计划,并确定穿刺途径,在CT定位引导下植入缓释化疗粒子和125I粒子,在术后第1、3、6、12个月进行CT随访检查,对肿瘤的大小、密度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肿瘤体积缩小,密度降低,病灶无或轻度强化;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第6个月时有效率83.78%,生存率为100%;术后第12个月有效率为70.27%,生存率为78.38%.结论:CT定位经皮穿刺缓释化疗粒子联合125I粒子植入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中具有方便、安全、疗效高的特点,对治疗晚期肿瘤有着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肿瘤 继发原发性 放射性同位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2例前列腺癌患者行粒子植入,经直肠B超引导,计算机确定治疗计划,经会阴穿刺植入前列腺125I放射粒子。结果全组手术顺利,平均植入125I放射粒子46粒,平均手术时间68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5d。术后完整随访资料102例,随访时间为术后3个月~5年不等,平均PSA由12.50ng/ml降至0.18ng/ml;9例术后生化复发,经全激素阻断治疗后渐下降到0.15ng/ml以下,无1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微创的治疗前列腺癌的方法。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125I放射粒子 治疗
  • 简介:摘要近年来,125I粒子植入在各种恶性肿瘤治疗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应用前景广泛,是1种有效的近距离放射治疗手段,随着超声、CT、MR、内窥镜及三维(3D)打印技术的发展,其临床应用进展快速。该文就其实现方式、临床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 标签: 肿瘤 近距离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既往我国放射性粒子植入护理及防护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查询200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的有关放射性粒子植入护理与防护文献,应用NoteExpress 3.2软件文献去重,Excel 2019软件绘制图表,提取文献发表年份、发表期刊、被引频次、研究类型、疾病分布、地区分布、研究机构、基金资助情况等进行归类,应用CiteSpace 5.8.R1软件分析高频关键词。结果最终纳入文献659篇,其中护理类文章572篇,防护类79篇,防护和护理类8篇。2011年发文量最多,江苏、广东、山东、北京发文量最多。其中实验性研究占6.98%,基金资助项目占6.68%,合著率为65.40%。研究病种涉及多系统肿瘤,单病种文献以肺癌、肝癌、前列腺癌居多。2015—2016年辐射防护成为研究热点,近5年延续性护理关注度较高。结论近20年我国放射性粒子植入护理及防护研究文献质量偏低,应加强地区间的合作及开展多中心研究。延续性护理应结合患者需求,发挥网络平台优势,关注防护教育在内的多维度护理结局。创新方面可引用新的护理理念和方法,开发人工智能及探索新的防护材料,以期在原有研究基础上进行创新和突破,加速我国放射性粒子植入护理及防护工作的发展步伐。

  • 标签: 护理 文献计量学 放射性粒子植入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32例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例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1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患者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中,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肝癌患者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1例复发性恶性肿瘤患者,男22例,女9例,年龄19岁-76岁,平均51岁,其中脑胶质瘤1例,鼻咽癌4例,鼻窦癌2例,口咽癌2例,食道癌3例,肺癌5例,乳腺癌1例,肝癌4例,直肠癌3例,宫颈癌1例,骨肉瘤3例,纤维肉瘤2例,31例共36个病灶。在CT或B超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肿瘤病灶内,采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设计布源,将放射性活度为23.31MBq-29.97MBq的125I粒子按10mm层间距植入。结果:31例36个病灶,完全缓解(CR)8个,部分缓解18个,总有效率72.2%。术中11例出现少量渗血;术后出现胸背痛1例,1例出现少量气胸(肺压缩小于30%),保守治疗后恢复;食道气道瘘1例。结论:125I粒子植入作为常规放化疗治疗复发性恶性肿瘤的一种补充治疗手段,局部控制率高,创伤小,安全性好。

  • 标签: 恶性肿瘤 复发性 125↑I粒子 介入性 近距离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碘 125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我院肿瘤科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月之间收治 10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碘 125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依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 50例,常规模式护理)和实验组( 50例,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为 88.0%,护理满意度为 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0.0%和 76.0%,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在碘 125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护理有效性和满意度的提升,因而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碘 125放射粒子植入术 恶性肿瘤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