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建立了一种碱熔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直接分析稀土荧光中微量杂质元素(非稀土杂质和稀土杂质元素)的新方法。采用Na2CO3-H3BO3混合熔剂对样品进行分解,熔块由HNO3(2+3)提取后定容,优化了最佳的熔融温度和熔样时间。用ICP—MS标准曲线法直接测定。方法的检出限非稀土元素为0.007-0.952μg/g,稀土元素为0.001-0.057μg/g,相对标准偏差(RsD)〈12%。方法预处理简单、检出限低、重现性好,为高纯稀土荧光成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手段。

  • 标签: 碱熔样 稀土荧光粉 杂质元素 ICP-MS
  • 简介:摘要随着国内外白光LED用荧光的研究进展,利用黄色、红色和黄绿色3种荧光混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大功率平面发光LED光源,深入研究了黄色、红色和黄绿色3种荧光分别对大功率白光LED光源的发光效率、显色指数以及色温的影响规律。

  • 标签: 荧光粉配比 发光特性 白光LED
  • 简介:首次用微波加热法成功制备了YBO3:Eu^3+荧光,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仪对产物的晶相、形貌和粒度进行表征,用光致发射光谱(PL)对产物的发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为单一六方结构的YBO3,形貌完整,粒度分布均匀,D50=1.84μm,PL谱呈现Eu^3+的特征发射峰,最强峰为593nm的红色发射峰。

  • 标签: YBO_3:Eu~3+荧光粉 微波法 光致发射光谱
  • 简介:对新一代白光LED用硅酸盐荧光进行了研制。该硅酸盐荧光的物理、化学性能优异,特别适用于紫外芯片或者蓝光芯片作为激发光源制作LED。由于适应芯片的波段范围宽,特别适合白光LED的规模化生产。实现了白光LED发光“中国创造”。

  • 标签: LED 白光 硅酸盐
  • 简介:采用凝胶-燃烧法合成了LiY(MoO4)2:Dy3+黄色荧光,借助XRD、FE-SEM、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发光特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得LiY(MoO4)2:Dy3+样品为四方白钨矿型结构,平均粒径为600nm左右;样品的发射光谱由位于488nm较强的蓝光发射、575nm很强的黄光发射和663nm较弱的红光发射组成,CIE1931色坐标为(0.3999,0.4448),位于黄光区;Dy3+最佳掺杂量为x=0.050mol;柠檬酸的最佳加入量为n(NO3-)/n(C6H8O7)=4.5。

  • 标签: 白光LED 黄色荧光粉 凝胶-燃烧法 LiY(MoO4)2:Dy3+
  • 简介:白色发光二极管(WLED)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概述了目前国内外WLED用蓝色荧光的研究进展,介绍了WLED用蓝色荧光的基质材料、制备方法、发光中心和掺杂离子等对WLED用蓝色荧光发光性能的影响,展望了该类荧光材料的发展研究趋势和应用前景。

  • 标签: 白光LED 蓝色荧光粉 发射光谱
  • 简介:尽可能减少和控制用汞县是荧光灯工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主要通过在荧光灯玻管内肇涂覆惰性氧化物保护膜、制备品体结晶完整的荧光、良好的涂层来解决。以防止汞与玻璃内表面的钠起反应、防止荧光表面吸附的氧与求起反应,达到减少汞的消耗和改善荧光灯的寿命。

  • 标签: 低汞 保护膜 良好的涂层 改善晶体
  • 简介: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YAG:Ce3+黄色荧光,基于Stober法的包覆技术对YAG:Ce3+进行了SiO_2包覆实验,研究了表面包覆对荧光发光特性的影响;并系统探讨了YAG:Ce3+@SiO_2荧光的耐高温高湿性能.研究表明,通过改进包覆工艺实现了形貌均匀的YAG:Ce3+@SiO2核-壳荧光;当包覆粒径在100nm左右时,体表面缺陷改善,发光强度相对于YAG:Ce3+荧光提高了34%;设计并实现了高温高湿实验,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与YAG:Ce3+荧光对比,YAG:Ce3+@SiO2荧光在180℃时的发光强度衰减减小了4%,同时在180℃对应的湿度条件下,发光光谱强度衰减减小了8%.这表明,表面改性技术有效地改善了荧光的热稳定性和耐湿性,将有效促进蓝光芯片激发黄光荧光的白光LED在室外大功率照明中的应用.

  • 标签: 白光LED YAG:Ce3+@SiO2荧光粉 表面改性 光衰 热稳定性
  • 简介:激光白光光源在固体照明方面的应用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由于激光二极管与发光二极管性质的不同,使得激光白光光源亟待解决的问题仍右许多.简述了国内外激光白光的研究进展,从激光二极管的性质出发阐述了实现激光白光照明的基木原理和关键技术,通过实验研究了提高激光白光照明效率的可行性.

  • 标签: 激光白光 照明 光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荧光迹法在感染性地巾及布巾分类管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工作的保洁人员76名为研究对象,取隔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较多的病区科室作为研究现场,采用单盲的形式,将荧光撒在传染病、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患者的床单元区域的物体表面和地面,待保洁人员清洁环境并将使用过的地巾布巾收集后,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收集后的地巾布巾。比较荧光迹法使用前、使用后保洁人员在感染性地巾及布巾正确分类的依从性。结果 荧光迹法使用后保洁人员在感染性地巾及布巾正确分类的依从性为96.05%(73/76),明显高于使用前的35.53%(2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性地巾及布巾分类管控中使用荧光迹法可有效提高正确分类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荧光粉迹法 保洁人员 感染性地巾布巾 分类管控
  • 简介: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得Eu^3+掺杂的Lu2MoO6荧光,通过X射线衍射(XRD)及激发、发射光谱和衰减寿命等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和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制备的荧光均为单斜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样品在可见光谱范围内能够被近紫外光有效地吸收,该吸收来自Mo^6+–O^2-吸收带。在掺杂10%Eu^3+的情况下,发光最强。详细地研究最佳临界距离Rc和能量机制。Lu2MoO6:Eu^3+红色荧光是一种可应用于近紫外激发白光LED用的新型红色荧光

  • 标签: Lu2MoO6:Eu3+ 发光性质 红色荧光粉
  • 简介:以化学沉淀法制备单相的铕离子掺杂硼铝酸盐红色荧光YAl3(BO3)4:Eu3+,考察了焙烧温度、掺铕量等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对荧光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以尿素为沉淀剂,900℃焙烧沉淀前驱体可得到单相荧光YAl3(BO3)4:Eu3+,反应温度比传统高温固相法降低了300℃;沉淀法制备的荧光粒径分布范围小,无团聚现象,粒径约300nm.掺铕量为10%(物质的量比)时发光强度最大.在260nIn的紫外光激发下,Eu3+的5D0→F72的电偶极跃迁最强,发射光为618nm的红光.

  • 标签: 稀土 发光性 沉淀法 荧光粉 YAl3(BO3)4
  • 简介:研究了氧化铝颗粒形貌、晶粒尺寸及激活离子Eu^2+浓度对蓝色荧光BAM的VUV-vis发光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如何提高185nmVUV紫外线的能量利用率及BAM抗VUV辐射光衰性能。

  • 标签: 稀土 氧化铝 荧光粉 VUV 发光
  • 简介:以硝酸锶、七钼酸铵、氧化镨为原料,采用低温燃烧法合成白光发光二极管(whitelightemittingdiode,简称WLED),用新型红色荧光SrMoO4:Pr3+,并研究其光谱性质。结果表明,SrMoO4:Pr3+激发光谱中Pr3+在449nm处有一最强3H4->3P0激发峰,其激发范围与蓝光LED芯片相匹配,能被蓝光有效激发;发射光谱在644nm处有最强峰,属于Pr3+的3P0->3F2跃迁,发红光,说明SrMoO4:Pr3+荧光是1种潜在的白光LED用蓝光激发的红色荧光。同时还研究了燃烧温度、尿素用量、稀土Pr3+掺杂量对荧光发光强度的影响,得出制备SrMoO4:Pr3+的最佳条件为:燃烧温度600℃,尿素用量为理论尿素用量的3倍,稀土Pr3+离子掺杂摩尔分数为2%。

  • 标签: 光致发光粉 低温燃烧法 红色荧光粉 SrMoO4:Pr^3+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合成2CaO-MgO-2SiO2∶Ce^3+,Tb^3+绿色荧光,研究发现在Ce^3+和Tb^3+共激活的2CaO-MgO-SiO2荧光中,Ce^3+能很有效地把能量传递给Tb^3+,从而使Tb^3+的发射大大加强。Ce^3+和Tb^3+之间的能量传递初步判断为以电多极子相互作用为主的共振能量传递。

  • 标签: 绿色荧光粉 溶胶凝胶法 光谱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