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病例摘要患者,女,49岁,住院号1051159,因"发现盆腔包块10+年,腹胀1+月"于2012年09月21日入院。患者自诉10+年前于常规妇检时发现盆腔包块,体积不大,月经无明显改变,10+年来无特殊不适。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就诊于"贵州省纳雍县人民医院",行盆腔CT平扫提示中下腹部占位性病变(大小约14.0×14.0×9.3cm)。入院查体生命征平稳。心脏无特殊,右下肺呼吸音稍低,全腹膨隆,包块上界平脐,移动性浊音(-)。专科情况外阴发育正常,已婚已产型,阴道通畅,宫颈光滑,无接触性出血,无举摆痛。子宫常大,前位,盆腹腔内扪及一平脐实性包块,直径大小约15cm,质韧,边界尚清,活动尚可。双侧附件扪诊不清。患者入院查胸片提示1、右侧胸腔中量积液2、肠淤积?盆腔CT增强提示1、腹腔内巨大占位,考虑子宫肌瘤可能性大,不排除卵巢来源可能2、盆腔积液。肿瘤标志物提示糖类抗原ca125>600.0U/ml。患者因述胸闷、气短,且胸片提示右侧胸腔中量积液,于2012年09月23日行胸腔引流穿刺,引出胸腔积液呈淡血性,先后两次将胸腔积液送脱落细胞学检查均未见恶性细胞,查胸水生化、胸水抗酸染色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于2012年09月28日在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盆腔包块及左侧附件切除术”术中见腹腔内淡血性腹水,取30ml送脱落细胞检查,吸尽腹水约200ml。探查盆、腹腔被一直径约20cm大小实性、质韧包块占据,包块呈类圆形,探查包块来源于左侧附件。完整切除左侧肿瘤及附件送冰冻,子宫及右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冰冻病理回示"左侧附件及盆腔肿瘤组织"平滑。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未见恶性细胞。按术前谈话及患者意愿行“筋膜外全子宫+右附件切除术”。术后患者胸闷、气短、腹胀症状较前明显缓解,复查胸片提示未见明显胸腔积液。术后常规病理结果回示(2012-11207)"左侧附件及盆腔肿瘤组织"平滑,部分区域富于细胞。(2012-11247)1、子宫腺肌症,宫内膜呈增生期改变;2、慢性宫颈炎伴纳氏囊肿形成,部分上皮及腺体鳞化,部分被覆鳞状上皮内见挖空样细胞,符合CINI改变。3、"右附件"卵巢见副中肾管囊肿形成,输卵管未见显著。术后12天患者康复出院。出院诊断左卵巢平滑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41岁。因“继发性、进行性痛经2年”入院。平素月经规则,7/25d,量中等,无痛经,末次月经2009年4月11日。患者2年前在外院因盆腔包块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考虑残角子宫遂行残角子宫切除术。术后即有痛经,

  • 标签: 平滑肌瘤 子宫静脉 误诊
  • 简介:【摘要】:患者,女,48岁,因“体检发现盆腔包块28天”入院。超声提示:1.子宫多发肌瘤;2.宫体右上方低回声团(阔韧带肌瘤?建议进一步检查)。后临床医生行开腹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中见子宫增大如孕80天大小,表面有多个质硬肿块凸起,双侧附件外观正常。切下全子宫后检查盆腔发现右侧膀胱壁触及一肿块。与患者授权者交流后予行膀胱壁肌瘤剔除术。病理诊断:①子宫肌壁间、浆膜下多发性平滑伴透明变性。②“膀胱壁”平滑,细胞生长活跃。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例肺淋巴管平滑病患者采取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病情好转出院。结论肺淋巴管平滑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可好转。

  • 标签: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护理
  • 简介:  胃平滑起源于胃的平滑组织,主要起自胃壁肌层,少量起自黏膜肌层或血管壁肌层,临床少见,资料表明约占胃肿瘤的1%,其诊断主要靠X线检查.现将我院X线诊断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胃平滑9例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例胃 平滑肌瘤 线诊断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女,47岁,孕2、产2。因发现盆腔肿物半年,于2001—12—03来我院求治。既往月经律规,末次月经2001—11—18。半年前偶然发现盆腔有一包块,约手拳大小,未在意。后包块逐渐增大,至入院时包块已充满中下腹部。腹部检查:中下腹部嘭隆。全部盆腔及中下腹部充满一实性肿物。上界至耻骨联合上29cm,质硬,活动较差,移动性浊音阴性。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已婚经产型。阴道通畅,阴道粘膜无充血,分泌物稍多,白色,无异味。宫颈光滑,无肥大。子宫及双附件触不清。B超示盆腔巨大实质性肿瘤,考虑来源于卵巢。CT

  • 标签: 右阔韧带巨大平滑肌瘤 病例 盆腔巨大肿物 双输卵管包膜囊肿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平滑的病理特点.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132例行子宫平滑患者均采取子宫全切术,并对子宫平滑的病理特点进行观察.结果90.9%为良性平滑,平滑肉瘤发病率仅为0.8%.8.3%特殊类型平滑介于良恶性之间,属于未确定恶性倾向的平滑肿瘤.结论子宫平滑在子宫体的良性肿瘤中最常见,一般类型的子宫平滑,病理诊断较容易,但要注意镜下平滑肉瘤与特殊型平滑的区别.同时,卵巢雌激素分泌与子宫平滑的出现存在一定的联系.

  • 标签: 子宫平滑肌瘤 雌激素 病理 子宫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产产妇同时行子宫平滑剔除术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30例妊娠合并子宫平滑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收治的只进行剖宫产产妇的25例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行子宫平滑剔除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术 子宫平滑肌瘤 剔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肾平滑的影像学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从而选择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6年12月4所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6例肾平滑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26~77岁.6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MRI平扫2例,其中1例同时行增强检查.结果6例共发现7个平滑病灶,肿瘤最大径2.5~7cm,平均5.3cm;其中5个位于右肾,2个位于左肾;5个位于肾脏边缘,1个位于肾实质内,1个位于肾盂.肿瘤呈圆形和椭圆形各3个,呈分叶状1个.CT平扫5个病灶呈高密度,2个呈等密度;1个病灶密度不均,肿块内见坏死、囊变,其它6个密度均匀.CT增强扫描7个病灶均表现出渐进性延迟强化的特点,其中6个呈均匀强化,1个强化不均.MRI平扫2例共检出3个病灶:2个信号均匀,其中1个呈T1WI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1个呈T1WI等信号、T2WI明显低信号;1个信号不均,T1WI、T2WI均呈高低混杂信号,T2WI上病灶周围可见低信号肿瘤包膜;2个瘤体内见斑点状钙化.MRI增强检查1个病灶呈均匀延迟强化.结论肾平滑的主要影像学特征为发生于肾脏边缘密度或信号均匀的软组织肿块,CT或MRI增强扫描呈均匀延迟强化特点;虽然确诊需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但熟悉其影像表现特点,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尽早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肾切除.

  • 标签: 肾肿瘤 平滑肌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仪在胃平滑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并经病理学检查、手术确诊为胃平滑的患者10例,对这10例患者治疗前的超声检查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胃平滑患者胃超声影像图的表现以及评价胃平滑的超声诊断意义。结果在10例胃平滑超声诊断中,有9例符合病理学诊断,诊断正确率为90%,误诊1例,误诊率为10%,是由于病灶较小,超声检查未被发现而导致的漏诊。结论对可疑胃平滑瘤病例,应用胃超声检查具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必要时结合胃镜、X线等手段密切观察,使胃平滑得到早期正确的诊断,对疾病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胃平滑肌瘤 胃超声诊断仪 运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右心系统子宫静脉平滑患者的发病特点、诊疗方式及预后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2009年1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长期随访评价预后。结果2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8.1±6.3)岁。患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14例既往有子宫肌瘤病史,12例已行子宫切除,5例既往流产史。20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一期手术15例,分期手术5例,心脏停跳下切除肿瘤10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1例。术后早期无死亡,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深静脉血栓2例、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中-大量胸腔积液1例和切口感染1例;术后3年死亡1例,死于肿瘤复发导致的循环衰竭,其余患者生活质量良好,心功能均为Ⅰ~Ⅱ级,无复发及转移。结论右心系统子宫静脉平滑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发现是诊疗的关键,手术切除疗效确切,可取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和中远期存活率。

  • 标签: 心脏肿瘤 静脉平滑肌瘤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平滑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74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肌瘤生长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子宫平滑可同时与子宫内膜增生、腺肌症、卵巢各种囊肿及多种良恶性疾病并存。结论子宫肌瘤发生部位与临床症状密切相关,可根据病情进行个性化治疗;对于特殊类型平滑应加强认识和术后的随访。

  • 标签: 子宫肿瘤 平滑肌肉瘤 病理学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