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对地表水净化工艺原水与滤后水进行静态试验,分析了影响液氯消毒副产三卤甲烷形成的相关因素,以及三卤甲烷与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用于指导今后的三卤甲烷生成控制工作,减少三卤甲烷生成量,保证安全供水。

  • 标签: 地表水净化工艺 消毒副产物 滤后水 三卤甲烷
  • 简介:摘要:臭氧化过程会伴随有溴酸盐生成,在此现象的基础上,本文从三个阶段,即预处理原水、控制溴酸盐形成、以及一旦形成后如何进行消除三个部分来探讨日常生活中如何将饮用水进行简单净化。已有实验表明,控制水中含有的微生物生成并改善电导率、通入氨、加入不同种类的消毒产品、加入活性炭吸附材料等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几种净水方法,实践效果良好。供水相关企业或部门可以选择适当的生产方式,合理拓展企业规模,尝试降低运行成本,实现水中物质的状态平衡。

  • 标签: 饮用水 臭氧消毒副产物 溴酸盐 控制技术
  • 简介:由广州吉必盛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与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请的多晶硅副产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日前正式获得国家“十一五”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重点项目立项。据介绍,利用多晶硅生产所产生的副产四氯化硅生产气相白炭黑,是这个副产的最佳出路。

  • 标签: 副产物利用 多晶硅 新材料技术领域 企业 863计划 “十一五”
  • 简介:摘要卤乙醛类消毒副产是饮用水中新发现的消毒副产,位居饮用水中消毒副产总量第三,其生成与水中天然有机物和卤化物水平、饮用水处理工艺和消毒剂类型有关。新近研究显示卤乙醛类消毒副产比饮用水中受控的三卤甲烷类消毒副产和卤乙酸类消毒副产有更强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目前仅有少数国家和地区对饮用水中检出率高的三氯乙醛设定了限值,但日益积累的证据表明非受控的卤乙醛类消毒副产对人群健康的潜在风险更高。本文综述了当前饮用水中卤乙醛类消毒副产的生成与转化、细胞毒性、遗传毒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卤乙醛类消毒副产毒理学研究应关注的问题,以支撑科学的饮用水卫生标准研制。

  • 标签: 饮用水 消毒 毒性作用 卤乙醛
  • 简介:目的采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水源地水及自来水厂出水中5种消毒副产和6种常见阴离子的浓度。方法选用IonPacAS19色谱柱,在8~35mmol/LKOH淋洗液梯度淋洗,流速1.0ml/min、电流量87mA、进样量150μl的色谱条件下,抑制型电导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5种消毒副产和6种常见阴离子可以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线性相关系数r≥0.9974,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40%~5.81%之间,平均回收率在80.9%~104.7%之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线性良好,可以同时准确地测定水中5种消毒副产和6种常见阴离子。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消毒副产物 梯度淋洗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江湖河岸工农业的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水体污染物总量持续上升,水质状况不断下降,饮用水的安全性风险不断增大。主流常规制水工艺已不能完全保证制水厂出水的安全达标。近年来,各地制水厂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逐渐升级改造,在常规处理工艺基础上根据各地原水水质特点,增加深度处理工艺,确保出厂水水质全面稳定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保护群众的饮水安全和生命健康,其中最广泛使用的是在过滤工艺后消毒工艺前增加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该工艺不仅具有技术经济优势,还能有效降低卤代消毒副产的前体物,有效提高出厂水水质。故此,在使用液氯消毒的前提下,对比常规处理工艺和深度处理工艺出水的卤代消毒副产的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自来水常规处理 深度处理工艺 消毒副产物
  • 简介:摘要:为保证人们饮用水的安全,出厂前给生活饮用水消毒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目前,国内制水厂主要使用氯作为消毒剂,但氯消毒制剂会在消毒过程中与水中的某些有机物作用生成三卤甲烷、卤乙酸等卤代消毒副产,其中大部分是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三致物,这项发现在20世纪70年代荷兰鹿特丹的自来水厂及美国环境保护署对80个城市饮用水的调查研究中就得到了证实。20世纪初研发的制水工艺主要由混凝、沉淀、过滤、消毒4个工艺组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制水厂的主流生产工艺,为人类饮用水做出了极大贡献。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江湖河岸工农业的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水体污染物总量持续上升,水质状况不断下降,水的安全性堪忧。主流常规制水工艺压力增大,已不能完全保证制水厂出水的安全达标。

  • 标签: 自来水 常规处理 深度处理 消毒副产物
  • 简介:摘要: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资源的有效利用已成为一项迫切的挑战,有机硅单体作为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医药等领域的重要化工原料,在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问题日益凸显,这些副产的排放不仅导致资源浪费,还对环境造成潜在的污染和危害,开发和实施有机硅单体副产再资源化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本文简单讨论有机硅单体副产的特性分析,深入探讨有机硅单体副产再资源化工艺,以供参考。

  • 标签: 有机硅 单体副产物 再资源化工艺
  • 简介:[摘要]:自来水处理工艺常用常规处理工艺和深度处理工艺两种,不同的处理工艺出水消毒副产不同,本文简要分析自来水常规处理工艺、深度处理工艺及两种出水消毒副产对比情况,以供参考。

  • 标签: []自来水 消毒 常规处理 深度处理 副产物
  • 简介:采用HPLC法,以二次蒸馏水为流动相,用SUGARSC1011(Shodex公司)色谱柱为固定相,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192nm。在70℃温度条件下,分离乙醇脱水制乙烯工艺探索中所生成的副产乙醛、乙醚、丙酮和未完全反应的乙醇等液体组分,准确测定这些组分的含量,且探讨此方法的精密度、线性关系和回收率。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紫外检测器 乙醇脱水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的排放量日益增多,焚烧法处理生活垃圾比重不断加大,处理技术逐渐成熟,但如何有效妥善处理其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及渗滤液处理副产,是国内渗滤液处理的一大难题。文章介绍了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特性、几种常见的渗滤液处理技术及处理后副产处置技术,并分析了几种处置方式的优缺点,结合焚烧厂渗滤液处理实践经验,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技术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焚烧厂 渗滤液 副产物 处理技术
  • 简介:摘要异戊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是制造异戊酸、合成香料、维生素E的中间体。传统的制备方法是由异戊醇氧化得到,该工艺存在设备腐蚀严重、环境污染大、副产多等缺点。异丁烯氢甲酰化反应副产对反应的影响,近年来得到广泛研究,基于此,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异丁烯 氢甲酰化 异戊醇 异戊酸 异丁烷
  • 简介:建立了重铬酸钾测定粗甘油中甲醇含量的方法,研究了H+浓度、加热时间对实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浓度为11.04mol·L-1,加热回流25min,甲醇可被重铬酸钾定量的氧化成二氧化碳,用硫酸亚铁铵滴定过量的重铬酸钾。加标回收率在97.3%—102.5%,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低于2%。

  • 标签: 粗甘油 甲醇 重铬酸钾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多晶硅产业开始蓬勃发展,然而在多晶硅生产过程中,其副产四氯化硅的污染问题却日渐严重。科学利用四氯化硅,降低环境污染已经发展成为多晶硅生产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四个方面对四氯化硅的利用途径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多晶硅 副产物 四氯化硅 利用
  • 简介:摘要:海水淡化作为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的技术,以其不受时空气候影响、水质好和供水稳定的特点,在近年来被大力推广,是解决水资源短缺这一全球问题的可行性方案。在海水淡化流程中,脱盐工艺是将水分为产物流(淡水)和副产流(浓盐水)。尽管海水淡化可以产生淡水来满足沿海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但随之产生的浓盐水成为新的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 标签: 海水淡化 副产物 浓盐处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开始暴露出来,其中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问题尤为突出,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经济发展的质量,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决。本文以酿酒业为例,通过对利用白酒酿造过程中产生的酒糟制成生物颗粒燃料的相关探究,希望对减少酿酒业中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所帮助。

  • 标签: 白酒 酒糟 生物颗粒燃料
  • 简介:摘要:以乙醇发酵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微生物发酵型饲料.采用了田口实验方法,对配方中四个主要因子:麸皮、湿糟、糖浆和菌种接种量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利用Minitab软件进行了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在不同条件下,麦芽糖和麦芽糖对麦芽糖的影响程度依次为:麦芽糖、麦芽、麦芽和菌苗。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确定了最佳的发酵剂组成:生糠550g,湿糟250g,糖浆250g,菌种接种比例为5%,在此情况下,其发酵剂的评价值可达到58.72。

  • 标签: 微生物饲料 田口实验 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