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军队肺结核人中开展延伸服务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80例肺结核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伸护理模式,通过电话回访和军队卫生所(队)干预搭建平台,为出院后的肺结核患者继续实施护理6个月。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在出院后2个月、4个月、6个月服药依从性,结核防治知识知晓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伸护理服务为军队肺结核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护理,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同时有利于军队官兵更好掌握肺结核的相关知识,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

  • 标签: 延伸护理 军队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人心理问题的有效护理措施,旨在通过心理护理方法,提高护理的作用的效果。方法将实施常规护理的38例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针对心理问题,采取特殊护理方法的38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自信心与治愈率情况。结果心理护理对于肺结核患者的自信心恢复与治疗效果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于不同心理问题的患者,运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起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能够有效提升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结论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消除肺结核患者可能感受到的歧视心理,对于提高患者自信心和治愈率,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 标签: 肺结核 心理问题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方法 对我院 2015 年 8 月~ 2016 年 8 月收治的 69 例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9 例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如下:胃肠道反应 37 例( 53.62% ), 17 例( 24.64% )肝功能损害, 8 例( 11.59% )过敏反应, 7 例( 10.14% )神经系统反应,在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均明显缓解。结论 结核患者如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的调整药量及治疗方案,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使不良反应得到缓解。

  • 标签: 结核病 抗结核治疗 不良反应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社区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肺结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的患者有效率为80.48%;观察组有效率为92.68%。并且观察组患者的SDS、SAS分值以及生活质量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 肺结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耐多药肺结核人的成因,探讨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3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对所有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个案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初治14例(38.9%),复治22例(61.1%),其中23例为肺结核发现延迟(63.9%),25例未按照规定行程进行治疗(69.4%),29例(80.6%)为化疗方案选择不合理,18例(50.0%)未接受规则化疗。结论临床诊断不及时、患者客观原因以及化疗方案选择不合理、中断治疗、欠缺痨病常识是导致患者出现耐药肺结核的主要原因,临床方面应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系统全面、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以降低耐多药肺结核发生率。

  • 标签: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肺结核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检测结果分析及防治对策进行探究。方法对于肺结核患者的痰液进行检查并鉴定其结核菌种,将结核分枝杆菌使用药物敏感性对其实施检测耐药性,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此次探究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性别对于肺结核的病理构成无显著意义,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肺结核男性患者多以青壮年为主,患病人数的不同年龄层有明显差异,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女性肺结核患者多以老龄人为主,年龄层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培养的菌种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则以新发患者为主,该病例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进行治疗的肺结核患者的耐药了较高,对比不同的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率均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率情况较高,要及时进行对耐药肺结核的防治措施,并在最短时间内出台治疗耐药肺结核患者的相关医疗政策。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性 肺结核
  • 简介:目的探讨给予复治肺结核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复治肺结核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3HRZE/6HRE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痰菌转阴率、不良反应及肺部病变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肺部病变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7.1%,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痰菌转阴率为71.4%,低于观察组的9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5.7%,与观察组的14.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复治肺结核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痰菌转阴率及病灶吸收率,改善病情,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较为安全。

  • 标签: 胸腺肽 抗结核药 复治涂阳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滨州市2016年肺结核患者流行学分布状况及特征差异,为确定结核控制的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2016年滨州市7个县区报告的结核控制工作季报表资料分析,探索滨州市肺结核人登记状况及性别、年龄、职业等分布特征。结果男女肺结核人性别比为1.871;青少年组(15-25岁)男女性别数相近,中老年组(45~75岁)男性发病数远多于女性;农民发病数远高于其他职业。结论男性是肺结核患者的主要人群,尤其是45-75岁组男性;农民是肺结核的高发人群;应进一步加强对这一人群的结核控制工作。

  • 标签: 结核/肺 流行病 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肺结核患者并发糖尿对疗效和治疗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肺结核并发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6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抗肺结核治疗方案,此外,实验组实施进一步的降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转归情况及2月末痰菌阴转率。结果实验组临床治愈率仅为71.7%,对照组临床治愈率达到83.3%,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2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68.3%和85.0%,两组之间差别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并发糖尿对患者治疗转归和疗效影响明显,临床治愈率和2月末痰菌阴转率均显著降低,因此,对就诊患者应加强筛查工作,及早发现与治疗糖尿,从而提高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涂阳肺结核 糖尿病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肺结核患者结核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水平,为开展结核预防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督导随访的肺结核患者中选出100例纳入研究领域,应用中国结核控制中心设计的结核知识结构式调查问卷进行有关结核知识的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中,患者的结核预防结核传播知识得分为(25.56±4.56)分;不同年龄、学历、病程的患者对结核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居住地、学历的患者对结核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查结果发现,目前我院大部分患者对结核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程度不够,不同学历、病程、年龄的患者对结核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不同,医院应当根据患者的学历、病程、年龄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结核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

  • 标签: 肺结核 传播 预防 认识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肺结核患者结核传播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以及统计学方法对肺结核患者结核传播知识的认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当前结核患者对预防结核传播的知识认知现状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不同年龄、学历以及病程患者对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存在差异性。结论医务人员需要加强结核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控制结核为目标的专业性健康教育,可以促使公众了解结核的防治知识,提高肺结核治愈率,有效减少传染源,控制疫情。

  • 标签: 肺结核患者 结核病传播知识 认知
  • 简介:摘要本研究主要就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在对肺结核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一般治疗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其疗效不明显,而采用针对性方式进行放射治疗,则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患者进行护理,以便于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在对肺结核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本研究中的临床护理方式以及观察组的治疗方式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 标签: 肺结核 临床护理 临床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结核患者的痰涂片和痰培养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肺结核的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患者600例,其中200例为疑似肺结核,另外400例患者确诊为肺结核,对每个患者的痰涂片和痰培养进行检测,查看抗酸杆菌的阳性率,并查看痰培养和痰涂片的阳性率。结果经过实验研究对比,患者的痰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痰涂片阳性率(P<0.05),但是在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中,痰涂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痰培养的阳性率(P<0.05)。结论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痰涂片阳性率,而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痰涂片阳性率显著高于痰培养阳性率;痰培养的抗酸杆菌经过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痰涂片的抗酸杆菌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较低。

  • 标签: 肺结核病 痰涂片 痰培养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痰涂片及痰分离培养抗酸杆菌情况,研究肺结核患者痰涂片与罗氏培养阳性率的差别,为确诊和治疗控制结核提供科学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6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结核定点门诊登记的疑似肺结核人795例和期间确诊登记化疗的肺结核人253例,共计1048例分别对每例就诊者进行痰涂片和培养检测。结果1048例就诊者中查出抗酸杆菌阳性77例,总阳性率为7.34%(77/1048);其中痰培养阳性(培)61例,痰涂片阳性32例,阳性率分别为5.82%和3.05%.培阳高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期间253例肺结核治疗者16例,培4例,阳性率分别6.32%(16/253)和1.58%(4/253),阳高于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可疑肺结核者痰培阳高于,而确诊化疗的肺结核阳高于培,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测特异性高而敏感性低,分离培养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

  • 标签: 肺结核 痰检 痰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超声电导药物经皮透入治疗复治肺结核的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期间60例复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超导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及护理,超导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通过超声电导仪在患者病灶部位局部靶位透入抗结核药物,给予相应的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超导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超声导入治疗复治肺结核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根据病情程度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复治涂阳肺结核药物超声导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86例复治肺结核患者(2015年5月12日-2016年5月12日),分为A组与B组两组,其中A组单纯给予抗结核化疗方案,B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两组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比较两组治疗第2、3、6个月的阴转率无明显差异,P>0.05,B组治疗第9个月的阴转率达到90.70%,相比A组明显较高,P<0.05;A组与B组病灶吸收率分别为76.74%与93.02%,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复治肺结核患者采取左氧氟沙星+抗结核化疗方案的效果显著,药物安全有效,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肺结核 左氧氟沙星 抗结核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对结核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现状。方法本中心结核门诊 2014.3~2015. 9接受治疗的 86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肺结核患者对结核相关预防知识的认知现状。结果 男性与女性在结核相关预防知识知晓率上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X2=0.558、 P=0.455);不同文化程度者在结核预防知识知晓率上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X2=6.986、 P=0.008)。结论 当前肺结核患者对结核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现状总体较差,应不断加强对肺结核患者有关结核预防知识的宣教力度。当前肺结核患者对结核相关知识的认知来源主要为医务人员,其他获得途径仍需进一步强化。

  • 标签: 肺结核 结核病 预防传播知识 认知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