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泪道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的疗效与护理。方法855例(1170眼)婴幼儿泪囊炎患儿按照月龄分为3组,均行泪道冲洗(必要时增加泪道)治疗,讨论各年龄组成功率和该治疗护理要点。结果708例患儿经一次治疗能达到治愈效果,141例需行二次治疗,6例治疗无效。经分析发现,月龄越小,一次治疗成功率越高。泪道一次性成功治愈A组316例(100%);B组295例1次治愈236例(80%),2次治愈59例(20%);C组244例1次治愈156例(64%),2次治愈82例(34%),疗效较差6例(2%)。结论早期行泪道治疗婴幼儿泪囊炎是安全有效,小月龄患儿治疗效果更佳。

  • 标签: 婴幼儿泪囊炎 泪道探通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泪道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2020年4月到2021年6月,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新生儿泪囊炎患者进行研究,基于单双数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加压泪道冲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泪道治疗,获取两组疗效,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结果:观察组有47例一次性治疗成功,对照组有36例一次性治疗成功,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有2例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术后有9例发生并发症,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泪囊炎采用泪道治疗,一次性治疗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泪囊炎 泪道探通术 加压泪道冲洗法 一次性治疗成功率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泪道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200例(221眼)新生儿泪囊炎均在表面麻醉下,采用冲洗时泪道探针在直视下从上泪点插入后泪道,行术前、中和术后护理,随访3个月。结果:221眼中治愈195眼,治愈率88.24%;1-12个月患儿治愈率优于13-24个月患儿。结论:用冲洗式泪道探针行泪道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满意,操作简单,损伤小,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 标签: 泪道探通术 新生儿泪囊炎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泪道冲洗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新生儿泪囊炎患儿100例(140只眼)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首选泪囊加压按摩法、泪道冲洗法治疗,无效者予以泪道法治疗,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泪囊加压按摩法的治愈率为26.0%,泪道冲洗法的治愈率为30%,而泪道法的治愈率最高,达到98.5%,优于泪囊加压按摩法和泪道冲洗法。结论泪囊区加压按摩法和泪道冲洗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简单、易行、有效,对治疗无效的患儿采用泪道能够提高新生儿泪囊炎的治愈率。

  • 标签: []新生儿 泪囊炎 泪道冲洗探通术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行泪道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76例新生儿泪囊炎采用泪道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病例中,仅2例失败,余74例均获治愈。结论新生儿泪囊炎行泪道,方法简单,疗程短,治愈率高。术后随访3个月,无一例粘连复发。泪道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较好方法。

  • 标签: 新生儿 泪囊炎 泪道探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泪道激光通联合置管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与配合。方法对我科收治578例行泪道激光通联合置管术后3月取除留置管,门诊随访6—12月以上泪道阻塞患者观察其疗效。结果接受治疗578例患者,溢泪消失者363例,溢泪好转者132例,无效者83例,总有效率为85.64%。结论泪道激光通联合置管可提高泪道阻塞治疗的成功率。

  • 标签: 泪道阻塞 激光探通术 泪道再通管置管术 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泪道阻塞治疗中联用典必殊眼膏、泪道的效果。方法:泪道阻塞患者取样84例,皆为2019.12-2021.03入院,随机分为参照组( 泪道,n=43)和联合组(典必殊眼膏+泪道治疗,n=41),比较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结果:联合组97.56%总有效率,比81.40%的参照组高,不良反应率7.32%,比参照组25.58%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泪道阻塞治疗中联用典必殊眼膏、泪道可减少不良反应,提升临床疗效,值得借鉴。

  • 标签: 有效率影响 治疗方式 典必殊眼膏
  • 简介:【摘要】探讨泪道联合典必殊药膏治疗泪道阻塞的应用效果以及有效率。选取2021年5月2022年4月在本院住院的70例泪道阻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35例。对照组采用泪道,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典必殊眼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泪道联合典必殊眼膏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较为理想,对不良反应控制良好。

  • 标签: 泪道探通术 典必殊眼膏 泪道堵塞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泪道对新生儿泪囊炎进行治疗的应用效果,并讨论护理心得。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患有泪囊炎的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患儿。对照组患者采用泪道加压冲洗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泪道作为治疗方案;治疗后采用相同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痊愈率。结果对照组患儿痊愈人数为28(56.00%),而实验组患儿痊愈人数为46(92.00%),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痊愈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在试验结束后均采用泪道进行治疗并痊愈。结论采用泪道对新生儿泪囊炎进行治疗,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案,同时其治疗方式温和,不会对新生儿泪道造成损伤,是治疗泪囊炎的有效方案;配合早期正确挤压按摩泪囊区进行护理,从而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泪道探通术 泪囊炎 护理心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泪道在婴幼儿泪囊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以2021年8月-2023年5月在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诊断为婴幼儿泪囊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30例患者,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泪道治疗+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每次1滴,每日4次;对照组: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每次1滴,每日4次,配合泪囊区按摩治疗。对各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泪囊炎治疗期间,应用泪道,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整体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

  • 标签: 泪道探通术 婴幼儿泪囊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泪道联合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泪道联合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治疗时,泪道联合人工鼻泪管植入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泪道探通术 人工鼻泪管植入术 慢性泪囊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儿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泪道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寮步医院2009年至2018年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1~11个月龄),行泪道手术后发生并发症者124眼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共772眼泪道中12眼(1.55%)发生假道,112眼(14.51%)发生泪点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随月龄增加而增加,3月龄以下患儿无出血发生。操作者熟练程度与假道的发生有关(χ2=12.00,P=0.001),与出血的发生无关(χ2=0.562,P=0.453),并发症与感染无关(P>0.05)。结论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在2~3个月龄时行泪道手术并发症少,规范操作、技术熟练,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阻塞,鼻泪管,先天,婴儿 探通术,泪道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泪道通联合新型硅胶泪道引流管治疗泪道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78眼)泪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采取泪道通联合新型硅胶泪道引流管治疗。结果全部患者的植管在位,无眼睑肿胀、分泌物增增多等炎症反应,其中痊愈68眼,好转9眼,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结论泪道通联合新型硅胶泪道引流管治疗泪道疾病的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泪道探通 新型硅胶泪道引流管 泪道阻塞 泪道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新生儿泪囊炎表面麻醉下行泪道的临床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时间为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样本数据为我院时间段内收录 82例新生泪囊炎患儿,所有患儿在入院后均行表面麻醉下的泪道,总结临床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结果 最终对比结果表明,护理后患儿治愈率以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结论 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表面麻醉下行泪道的新生泪囊炎患儿中,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儿家属更加满意医院带来的护理服务。

  • 标签: 表面麻醉 新生儿 泪囊炎 泪道探通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表面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下小儿泪道的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经保守治疗无效的6~12月龄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152例(164眼),分为表面麻醉组96例(103眼)和静吸复合麻醉组56例(61眼),表面麻醉组采用盐酸奥布卡因滴注,静吸复合麻醉组采用静吸复合喉罩麻醉。分别行泪道,术后常规冲洗。统计两组患儿泪道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表面麻醉组103眼,治愈94眼,治愈率91.26%(94/103);静吸复合麻醉组61眼,治愈56眼,治愈率91.80%(56/61),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6)。表面麻醉组中出血、术后溢泪及假道形成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静吸复合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眼睑蜂窝织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8)。表面麻醉组中呛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静吸复合麻醉组,术后烦躁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静吸复合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吸复合麻醉组中出现短暂气道痉挛1例,苏醒延迟1例,术后呕吐2例,予及时对应处理后,预后均良好。结论静吸复合麻醉下泪道更为安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泪器阻塞 泪道探通术 麻醉,静脉 麻醉,吸入 表面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泪道结合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期2021年1月-2023年12月,筛取性泪囊炎患者600例作为观察对象,利用双色球法分组,共两组,每组300例患者,分别应用泪道结合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观察组)与泪道治疗(对照组),研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泪道结合人工鼻泪管植入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明确,价值显著。

  • 标签: 泪道探通术 人工鼻泪管植入术 慢性泪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泪道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新生儿泪囊炎患者,所有患儿均接受泪道进行治疗,手术后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干预。分析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全部40例患儿均获得痊愈,成功率得到100%,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泪道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效果好,对于临床中2周保守治疗无效的泪囊炎患儿应早期接受泪道进行治疗,联合抗生素滴眼液能够达到很高的疗效。

  • 标签: 泪道探通术 新生儿泪囊炎 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3种药物在泪道应用中的治疗效果。方法113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采用潇莱威眼液、玻璃酸钠、金霉素眼膏进行泪道灌注,观察3种药物在泪道内停留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3组病例的药物停留时间比较,金霉素眼膏组平均3.3d,潇莱威眼液组平均2.9d,玻璃酸钠组平均2.7d,经方差检验,F:9.43,P〈0.05;3组的疗效经卡方检验,z=4.029,P〉O.05。结论金霉素眼膏具有消炎不易排泄的特点,在鼻泪管内停留时间长,有助于炎症吸收、阻止黏连。

  • 标签: 泪器 泪道探通 金霉素眼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