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5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涕灭威(ALD)、残杀威(BAY)、呋喃丹(CAR)、灭多威(MET)和抗蚜威(PIR)为研究对象,应用均匀设计射线法设计五元混合物体系共6条射线(U1,U2,…,U6),应用基于发光菌青海弧菌Q67的微板毒性分析法(MTA)系统地考察了5种农药及其混合物的毒性,以浓度加和(CA)为参考模型分析混合物毒性相互作用(协同或拮抗作用)。结果表明,Logti和Weibull函数能较好地拟合5种氨基甲酸酯农药及其混合物对发光菌Q67的浓度-效应数据(R^2〉0.99,RMSE〈0.032);以EC50的负对数值pEC50为毒性指标,5种农药的毒性顺序为BAY(pEC50=2.87)〉CAR(pEC50=2.67)〉ALD(pEC50=2.00)〉MET(pEC50=1.99)〉PIR(pEC50=1.79);依据CA,五元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6条混合物射线中,有2条呈加和作用,4条呈拮抗作用,其中U2和U4在整条浓度-效应曲线上呈现了明显的拮抗作用,而U3和U6的弱拮抗作用分别发生在混合物浓度的中高浓度区和中低浓度区;五元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混合物的毒性与组分灭多威(MET)的浓度比呈良好的负相关关系(r=-0.9238),且线性模型对混合物毒性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 标签: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青海弧菌 毒性特点 拮抗作用 线性模型
  • 简介:在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属于2A级致癌物,一种天然产物。由于氨基甲酸形成路径各不相同,急需要做好检测以及控制工作,科学控制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含量,提高发酵食品安全性。因此,本文客观分析了氨基甲酸,探讨了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的检测方法与控制。

  • 标签: 发酵食品 氨基甲酸乙酯 检测 质控
  • 简介:摘要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中毒发生率近年来逐渐增高,抗胆碱能药物为其特效解毒药。2020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1例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中毒患者,以头晕、呕吐、视物不清为主要临床表现,应用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谵妄。本文对该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人们对长托宁治疗农药中毒的不良反应的认识。

  • 标签: 中毒 盐酸戊乙奎醚 氨基酸酸酯类杀虫剂 谵妄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灭虫威是国内外广泛大量使用的高效杀虫剂,对部分地下水和地表水已经造成了一定污染。本文开发了一种经济实用、能够同时检测水中灭虫威及其5种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能够优化固相萃取浓缩方法,减弱基质干扰的影响,提高回收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实现灭虫威及其代谢产物的有效分离及准确定量。本分析方法基于固相萃取方法实现了水体中灭虫威及其五种代谢产物的富集和净化,建立了HPLC/DAD同时检测水体中灭虫威及其代谢产物的方法。方法采用较为便宜的Envi-carb C18 SPE柱进行浓缩、净化,最终通过HPLC对水体中灭虫威及其代谢物进行检测,回收率均在70%~120%之间;本发明方法可快速实现水体中残留灭虫威及其代谢产物的浓缩及净化,能够同时测定多个水样,操作步骤简单省时,并具有较低的检出限(0.2 μg/L)

  • 标签: 农药 灭虫威 降解产物 同步检测
  • 简介:氨基甲酸是发酵食品天然产生的1种2A级致癌物。建立以氨基甲酸脱氨酶为基础的生物清除方法,在食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单因素比较方法,通过测定比酶活,对氨基甲酸脱氨酶的发酵条件和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氨基甲酸的最适发酵条件是:以15.0g/L麦芽糖为碳源,5.0g/LNH4Cl+5.0g/L酵母膏为氮源,7.5g/L氨基甲酸,培养温度28℃,起始pH5.5。培养菌株枯草芽孢杆菌ZJ0930h后,氨基甲酸脱氨酶的比酶活达到最大值18.86U/mL。经盐析、离子交换和膜浓缩后,氨基甲酸脱氨酶的纯化倍数达到174,冷冻干燥的酶粉比活力为32186U/g。氨基甲酸脱氨酶的最适催化温度45℃,最适反应pH4.0。该酶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在酸性环境的催化活力和稳定性较好,适当浓度的Zn2+和Mg2+对酶活有显著促进作用。菌株ZJ09所产氨基甲酸脱氨酶具有良好的催化能力,易于发酵制备,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的食品用酶,具有广泛的产业化应用前景。

  • 标签: 氨基甲酸乙酯 脱氨酶 发酵条件优化 酶学性质
  • 简介:同时固定乙酸胆碱酶(AChE)及胆碱氧化酶(ChOx)于组装在丝网印刷电极表面的Fe3O4/Au纳米复合微粒上,构建了一类新颖的快速测定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双酶传感器(AChE-ChOx/Fe3O4/AuSPCEs)。该双酶传感器电流响应在乙酸胆碱浓度为0.5~12.5mmol/L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8)。其对克百威(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和敌敌畏(有机磷类农药)的检测范围在0.05~1.00μg/mL之间均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77),检测下限均可达0.01μg/mL。应用于实际样品白菜的添加回收率在95%~110%之间,与传统的生化法相比具有良好相关性。此外该传感器成本低、制备容易、可抛弃,有望用于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磷类农药的现场大规模筛测。

  • 标签: Fe3O4/Au纳米微粒 纳米 乙酸胆碱酯酶 胆碱氧化酶 氨基甲酸酯
  • 简介:目的:研究对-氨基甲酸-4’去甲表鬼臼(4-p-amino-benzoincacid-4’-demethylepipodophyllotoxinester,PDE)的体外抗氧化与抗肿瘤活性。方法:体外对SGC-7901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用MTT比色法,体内抗肿瘤活性用动物移植瘤法。用TBA法测大鼠肝自发性,Fe^2+-抗坏血酸诱发的心、肝、肾组织匀浆丙二醛(MDA)生成,分光光度法测H2O2诱导的红细胞溶血。结果:PDE剂量依赖性地抑制SGC-7901细胞生长,作用48hIC50为84.7(51.7-138.9)mg/L,在体内PDE10、20mg/kg对S180和H22肿瘤的抑制率分别为25.2%、46.5%和22.9%、39.3%。PDE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大鼠肝组织自发性MDA生成,IC50为22.7(16.9-30.4)mg/L,也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Fe^2+-AA诱导的大鼠心、肝、肾组织匀浆MDA生成,IC50分别为30.3(13.9-66.1)、29.9(20.9-42.7)和13.3(1.8-96.9)mg/L。PDE对H2O2诱导的大鼠红细胞溶血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0、80mg/L的抑制率分别为26.8%和100.2%。结论:PDE有明显抗氧化及抗肿瘤作用,二者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对-氨基苯甲酸-4’去甲表鬼臼酯 抗氧化 抗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戊巴比妥钠,水合氯醛,氨基甲酸三种常用动物实验麻醉药对小白鼠的麻醉效果比较分析。方法采购实验动物健康小白鼠200只,每只体重约50g,使用市售戊巴比妥钠,水合氯醛,氨基甲酸三种麻醉药对小白鼠分组、分批不同剂量注射麻醉,观察记录麻醉后的各种数据。结果氨基甲酸,水合氯醛,戊巴比妥钠三种常用动物实验麻醉药对小白鼠的麻醉效果不同。其麻醉致死量、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对动物实验成功与否起关键作用,采用正确的麻醉剂量是动物实验成功的先决条件。

  • 标签: 动物实验 药物麻醉 小白鼠
  • 简介:以取代2-溴吡啶和羟基苯硼酸为原料,经Suzuki偶联和亲核取代两步反应合成了9个未见报道的含取代2-苯基吡啶基团的甲氧基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其结构均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ESI-MS)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500mg/L下,部分化合物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cinnabarinus的致死率达100%,具有作为杀螨剂先导结构的潜力。

  • 标签: 取代2-苯基吡啶 甲氧基氨基甲酸酯 合成 杀螨活性
  • 简介:摘要:苯甲酸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碱洗除酸工艺,得到低酸值的苯甲酸经过结晶纯化后得到高品质的苯甲酸。碱洗除酸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碱洗水,如果不能回收利用,则只能作为有机废水处理,费用较高,且浪费资源。为了减少处理成本,需要找到合理的工艺将碱洗水回收利用,变废为宝。由于碱洗水的主要成分为苯甲酸钠,但颜色偏深。考虑将碱洗水氧化脱色、吸附达到初步处理,然后将碱洗水浓缩结晶得到得到苯甲酸钠,评价其指标和应用领域。

  • 标签: 苯甲酸苄酯 氧化 脱色
  • 简介:以研究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产品的组成结构出发,采用液质联用仪分析了溶解性存在差异的两个样品。寻找到了影响有机钼在润滑油中溶解性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溶解性优异的样品中存在链长更长的碳十三有机钼,并通过液相色谱获得了不同链长有机钼的组成;二是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中的硫桥被氧桥所取代,导致了分子的极性增大,油溶性变差。

  • 标签: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 油溶性 液质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