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生的健康史,观察新生的症状、体征,为新生缺氧缺血病患儿制定护理措施,减轻痛苦,减少后遗症和病死率。方法根据临床资料及诊断依据,对勐腊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5月到儿科住院治疗的58例新生缺氧缺血病患儿进行保暖、吸氧、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等护理措施。结论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是新生缺氧缺血治愈的关键。

  • 标签: 新生儿 护理 缺氧缺血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新生缺氧缺血的超声诊断。方法根据新生颅脑检查超声表现进行诊断。结论脑水肿时超声影像变化是实质回声增强,轻时局限于脑室周围白质,重时高回声范围扩大,波及皮质下、皮质,甚至可以弥漫于双侧半球,包括丘脑、基底核区域。实质回声越强,提示神经元损伤越重。虽然回声的强度可通过灰度测定予以定量,但通常是定性描述,以脉络丛的回声强度作为参照物,当回声强度低于脉络丛,水肿可恢复的可能性较大,而异常的高回声与脉络丛等同时,脑水肿完全恢复的可能性较小,预示有可能遗留结构的异常。

  • 标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超声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前,新生缺氧缺血在临床上无有效的药物和特殊方法。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重视支持及对症治疗,并与脑细胞营养性药物配合使用,会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对于病变持续时间长者我们给予多个疗程的脑细胞营养性药物,并尽早开始康复治疗以改善预后,减少后遗症。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治疗
  • 简介:(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儿科云南临沧677000)摘要新生缺氧缺血(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hy,HIE)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的胎儿和新生的脑损伤[1],是新生常见的严重疾病,它常常是造成新生早期死亡及小儿智力及躯体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112-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缺氧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46例新生缺氧缺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本组探讨护理总有效率为86.95%(40/46),后遗症发生率为4.34%(2/46),死亡率为2.17%(1/46)。结论积极合理而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新生缺氧缺血综合治疗的关键性环节。做好早期治疗和护理,减少脑损伤,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护理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生缺氧缺血(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 HIE)是导致新生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几年,随着临床对 HIE的研究,除传统方法外,高压氧、低温、神经干细胞移植等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为 HIE的治疗和改善预后开辟了新的途径。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 脑病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缺氧缺血的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在我院2021年9月~2022年3月间,收治的新生缺氧缺血病患儿共48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用编号的方式,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常规组与实验组。其中,对前者落实优质护理,后者额外采取干预,并比对疗效。结果:在效果、满意度上,实验组都更优。结论 :落实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增强疗效,改善预后情况,并提高家属满意度,具备临床使用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了102例新生缺氧缺血的病情观察和护理经验。从患儿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反应,肌张力和卤门等方面进行观察;从置暖箱保暖、合理氧疗、科学喂养、控制惊厥、预防感染等方面进行护理,结果治愈98例。

  • 标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低温对新生缺氧缺血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2010.01~2010.12大庆龙南医院新生科收治的20例新生缺氧缺血病患儿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低温组在生后12h内给予全身亚低温治疗,维持肛温在(34.0±0.5)℃左右,持续72h,对照组在监护下维持肛温在(37.0±0.5)℃,两组急性期及恢复期其余治疗措施相同。通过对两组患儿不同时期神经学评分、新生神经行为测定及婴幼儿智能运动发育检测等来评价亚低温治疗新生缺氧缺血的远近期疗效。结果(1)神经学评分两组患儿在治疗前神经学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低温组在治疗12h、24h、48h、72h及80h的神经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神经行为测定两组患儿分别在生后7d、14d和28d做NBNA检测,14d和28d的NBNA测定。低温组测定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3)婴幼儿CDCC智能发育评估3个月、6个月时,低温组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全身亚低温治疗对新生缺氧缺血有明显的近期和远期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脑缺氧 脑缺血 亚低温 新生儿
  • 简介:摘要对收治的122例符合缺氧缺血新生,经过降低颅内压、镇静、抗惊厥、止血治疗并给予吸氧、保暖、营养、维持酸碱及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

  • 标签: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新生家属的心理护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月—2015年12月接收因新生缺氧缺血新生科治疗患儿102例,对患儿家长采取交谈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焦虑93例,抑郁28例,消沉15例,情绪不稳定29例。我们对102例患儿家长通过高效、完美的护理手段,找出了患儿家长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关注患儿及家长的利益和需求,营造人性化服务环境,满足患儿家长的合理需要,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论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和心理支持,使其积极的配合治疗护理有利于对患儿的康复。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理念,既是规范人性化、优质化护理服务原则,又是提高护士素养和品格的途径。

  • 标签: 缺氧 缺血 脑病新生儿 家属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新生缺氧缺血(HI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滨州市中医医院诊治的60例HIE患儿为观察组,另抽取同期行MRI检测的60例足月出生的非HIE患儿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MRI扫描,测量内囊前肢和后肢、额叶白质、半卵圆中心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ADC值诊断HIE的价值,通过Kappa一致性检验比较MRI分度与临床分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60例HIE患儿经MRI诊断白质损伤50例,皮质损伤31例,基底节-丘脑损伤25例,脑干损伤22例。观察组内囊前肢和后肢、额叶白质、半卵圆中心的ADC值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内囊前肢、内囊后肢、额叶白质、半卵圆中心ADC值诊断HI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8、0.768、0.752、0.791 (P<0.05)。MRI分度与临床分度的Kappa值为0.732,漏诊率为5.00%(3/60),误诊率为11.67%(7/60),有较好的诊断一致性。结论MRI对新生HIE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且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效能较高。

  • 标签: 缺氧缺血性脑病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