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洛克私有财产学说是由私有财产的逻辑起点(自然状态)、产生源泉(人类劳动)、占有限度(自我享用)这“三位一体”构成.它的现代意蕴相应地表现为:政治学的现代意蕴——政治统治的合法不再源于“授命于天”,而是源于劳动生产的合理性;哲学的现代意蕴——人的必然与自由不再是根本对立的,而是内在统一于劳动;伦理学的现代意蕴——人类贪欲具有生产效能,不再是道德谴责的对象,反而成为合理性存在.

  • 标签: 私有财产 人类劳动 现代性意蕴
  • 简介:作为后马克思主义阵营的理论家,鲍曼流动的现代消费社会思想从另一视角对西方消费世界进行了一番新的阐释,他以批判的言辞分析了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弊端.鲍曼消费社会理论的批判指向主要有:以批判视角认知流动的现代消费社会;以批判思维揭露消费活动的虚假性、操控和诱惑;以批判口吻预测消费社会导致的灾难后果——消费主义的新隐忧和新危机.

  • 标签: 鲍曼 流动的现代性消费社会 消费者 批判
  • 简介:杰里米·边沁是现代英美法理学的先驱,他开创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后来发展成为现代西方三大法学流派之一。人们一谈到边沁的法哲学,马上会想到他的招牌式理论即"功利主义"理论,但除此之外。边沁法哲学还有另一个重要维度即"逻辑"维度,这一维度常常为人们所忽略。为什么边沁如此重视"功利"与"逻辑"呢?这是由边沁法哲学的现代特点决定的——边沁试图使得法律更具有理性特点。为此,他诉诸了"功利"与"逻辑"这两大工具,他试图通过前者保障法律的内容具有科学,借助后者保证法律的表现形式具有现代。最终,边沁部分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但同时,过度形式化的法律也遭到了人们的猛烈批判,边沁法哲学陷入了现代的"迷思"之中。

  • 标签: 功利 逻辑 现代性 边沁法哲学 意愿的逻辑
  • 简介:在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社会封闭的状态被打破,人们逐渐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但是,由于现代放弃了超越的终极价值层面,认为人类只是理性逻辑的工具,使得人们只顾追逐利益,而失去了超越的社会思想和批判精神.乌托邦作为人类历史的产物,具有批判、反思与期望精神,对人们理解历史和塑造历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引导着人们发现现实的缺陷,表达出了一种要帮助人类从困境中解脱出来的欲望.要实现人的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前现代与乌托邦之间开辟一条能够实现人类发展的道路,使人类从困境中解放出来.

  • 标签: 前现代性 乌托邦 人的困境 展望
  • 简介:拉萨是全球著名宗教城市之一,集“传统与现代”、“开发与保护”、“民族与国家”等现代命题于一体。本文以《西藏日报》、《西藏商报》两家媒体对拉萨城市交通、住房、休闲生活城市空间的报道为例,发现拉萨媒体建构起了民族与国家、传统与现代相和谐的政治和文化图景。本文认为,拉萨媒体需要肩负的责任是培育公民意识的形成,以及让城市中不同信仰、不同利益群体在现代的维度下走得更加良性。

  • 标签: 拉萨 空间生产 现代性
  • 简介:“解放生产力”与“解放生产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使命的双重诉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历史过程,又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反思现代基础上求索现代的发展道路,它不仅将成功的实践凝练为现代的理论,而且指向现实的批判与改造,并通过制度构建与文化改造推进中国人的自由与解放,进一步实践现代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现代性
  • 简介:城市化的全球推进使这个世界成为一种城市社会,现代在如此情景中展开,从而使得现代发展成为一种城市现代。在城市现代语境下,人的主体性向纵深发展,也遭遇了深刻的危机。文化不仅是一种研究对象,更是一种研究视野。文化性、主体性、城市的互动,是理解城市现代的本质和问题的重要框架。在具体的历史进程中,主体-文化-城市的三元统一,不仅表现为成就、成果型关联,也表现为问题、危机关联。城市现代文化危机在本质上是一种与空间生产相关联的主体性扩张过度、运用失范的危机。虽然问题重重,但改变与修复的机会仍然存在。回归现实与微观,重新确认主体的有限、公共本质,重新确认城市的多样、公共本质,重新确认文化的神圣、公共本性,重新确认自然的本体、公共本性,对化解城市现代的深层危机具有基础意义。

  • 标签: 城市现代性 城市社会 文化性 现实性
  • 简介:立足于现代艺术语境返观八大山人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思想,可以发现八大山人的现代艺术特征。西方现代绘画如象征主义、表现绘画、抽象绘画等,其艺术主张和表现手法都可在八大山人的艺术中找到相对应的内涵与特征。八大山人的艺术具有跨越时空的艺术价值,对现当代的中国绘画艺术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八大山人 现代性 象征 表现 抽象
  • 简介:《启蒙辩证法》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它将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归罪于理性形而上学,而不是资本主义价值增值逻辑。启蒙理性向工具理性蜕化的历史进程见证生态文明发展理路。相比马克思的资本现代批判,工具理性批判理论并没有立足于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因此未能为社会指出一条实现自然解放和人类自由的有效路径。尽管如此,《启蒙辩证法》中许多关于生态发展的真知灼见,仍然可以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启示。

  • 标签: 现代性 理性 资本 生态文明
  • 简介:小说《伤逝》以第一人称作为叙述人称,用倒叙结构中的对比诗化结构表现出了鲁迅充满现代悖论的婚恋观与女性观。作为在传统与现代转型之间的年轻一代知识分子,涓生在反叛传统之时,仍然难以彻底告别传统女性观的影响。鲁迅不是在道德层面上批判涓生之罪,而是在生存要义的前提下,呈现出了爱情的脆弱本质。

  • 标签: 《伤逝》 现代性 男性视角 女性观
  • 简介: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初期,1853年爆发的上海小刀会起义对上海的城市化、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天地会支派的上海小刀会,具有传统会党特性,同时由于特殊的时代、地域背景,如西方入侵、上海通商、闽粤移民大量进入上海和太平天国运动等因素,上海小刀会及其起义发散着浓厚的现代因素(讲洋文、吃西餐、穿皮鞋现象的背后,是与洋人的特殊关系)。小刀会起义对上海造成了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最终使得商业、海关与租界获得飞速发展,上海也得以在现代化轨道上加速前行。传统观点认为,随着商埠开辟,外力入侵,清朝沉沦,这是一出国家悲剧。但从“大历史”角度来看,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随之骤然提速,尽管西方人主观上未必存有善意,且其推动的现代化确实存在许多问题,我们要探寻的是客观意义,即西方工业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启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 标签: 上海 小刀会 叛乱 现代性
  • 简介:冯式春晚的典型意义在于从既定的意识形态中寻求到了一条释放的道路,这就是玩世主义.玩世主义深刻的表现了当代中国的时代困境和审美难题,又迎合着当代艺术的最主要的潮流.玩世主义终是未来中国文化潮流的大趋势.对当下的中国群众而言,需要树立尊重玩世主义的合法,并认识到玩世主义春晚的必然结局,冯式春晚的最大意义在于改变了中国春晚的单一意义,引领春晚迈向新的玩世空间.

  • 标签: 春晚 文化创意 玩世主义 审美
  • 简介:在本雅明看来,巴黎拱廊街作为资本主义现代神话的缩影,是一个辩证的现代意象,它不仅真实地反映着资本主义商品世界的虚幻和拜物教本质,而且隐藏着整个社会集体的乌托邦理想和人们革命救赎的共同诉求。

  • 标签: 本雅明 巴黎拱廊街 现代性批判 商品拜物教 乌托邦理想
  • 简介:成都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回族聚居城市,在过千万的人口总数中只有大约2万回族,集中居住在武侯区、金牛区、青白江区和都江堰市等地。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成都的回族经历了从聚族而居到散落城市各地的过程,现代社会人口流动的增加,使得外地穆斯林因经商、工作或求学等原因来到成都。这些变化对成都本地穆斯林的传统节日有何影响?论文根据2012年古尔邦节前后在成都土桥清真寺的调查,以近20年成都市的城市发展为背景,试图解答伊斯兰传统节日如何在现代都市中“生存”,探讨现代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如何影响了传统节日的组织,现代商品经济又如何影响了传统节日饮食和服饰的选择。

  • 标签: 古尔邦节 成都回族 现代性 传统节日
  • 简介:在与“上海”有关的“十七年”电影创作中,存在着一种明显的“现代”的“分裂”与“暧昧”,它通过“新旧对比”、“速度呈现”、“社会主义白话景观”等表现出来,展现了一种‘‘现代’’的新困境和别样表述方式:借用、挪移以及化异。

  • 标签: 城市想象 现代性 新旧对比 速度 社会主义白话景观
  • 简介:考察吴文英的词作,离不开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宏大历史语境。对吴文英词进行现代化的解读颇多,叶嘉莹先生提出的“时空杂糅”与“感性修辞”两大主要特点并非吴文英词所独有,也不是西方现代诗歌所独有的。事实上,英美意象诗派与中国传统诗歌在意象使用、意境追求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

  • 标签: 吴文英词 现代性 英美意象诗派
  • 简介:12月18-19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美国价值与哲学研究理事会、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西方道德哲学通史研究”课题组、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现代天主教神哲思想研究”课题组联合主办。来自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及中国国内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近30人参加会议。会议以“中国视角的道德与责任”、“西方视角的道德与责任”、“道德、责任及全球化”、“道德与责任”为主要议题,就当前世界面临的种种价值问题、当代伦理道德面临的现代危机以及如何进行当代视域下的价值重建进行了讨论。

  • 标签: 现代性危机 道德危机 价值重建 国际学术研讨会 “985工程” 西方道德哲学
  • 简介:"思无邪"是孔子对于《诗经》诗品的总体概括。孔子的意见有其所本,他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在极为实用的现实动机基础上依据个人的经验对文本所进行的一种主体"误读"。在承袭孔子意见时,后世解读者对于"思无邪"往往进行了进一步的道德化处理,将其和"诗言志"或"文以载道"并置并确立为文学批评的基本标准,从而于批评的内部制约了中国文学可能的新变。传统文论进行现代转换,以今天的眼光观审,孔子的"思无邪"认知最起码有如下三点可作当下思想资源:一是宽容精神;二是节制要求;三是创造强调。

  • 标签: 孔子 诗无邪 道德化 现代转换
  • 简介:《丰乳肥臀》是莫言小说创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部作品,自问世起就受到评论界的持续关注。从社会效应的褒贬之争到创作本土化与西方现代派相交融的张力之辩,再到原型批评、女性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新历史主义、解构主义等各类方法的文本细读,作品的意义在众声喧哗中得以不断延伸。

  • 标签: 《丰乳肥臀》 结构主义 现代性 隐忧 魔幻现实主义 小说创作
  • 简介:故事梗概:1944年秋,"二战"末期,中国抗日战场,日军密谋"斩马行动",派遣重兵围堵八路军高级将领马德瑞。铁血警卫连接上级命令护送身负重伤的马德瑞首长转移,在鲁西南杏山岭过河时遭遇日军伏击,殊死抵抗,无奈敌众我寡被困绝境,最后几乎全军覆没,只有连长王树等十余名战士成功突围。战斗报告称首长马德瑞葬身于流弹,遗体下落不明。

  • 标签: 主旋律影片 影片分析 现代性 类型化 近距离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