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①了解颅脑损伤病人脑部微循环及全身微循环的变化并总结其规律.②观察颅内高压与脑部微循环的相关性.方法在发病早期、治疗中、恢复期三个阶段对5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双眼球结膜及甲襞微循环进行观察.结果颅脑损伤后病人的球结膜及甲襞微循环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并有一定的规律性.结论颅内压增高与BCM异常呈正相关,BCM障碍可作为判断颅脑损伤患者伤情及预后的指标.

  • 标签: 颅脑损伤 微循环 球结膜 甲襞
  • 简介:血浆中主要血脂成份有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及游离脂肪酸和微量的类固醇激素及脂溶性维生素。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摄入体内脂类物质增加已是不争的事实,脂类物质对微循环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我们用多功能显微镜诊断仪,对高血脂病人的活细胞进行了观察分析,仅就细胞形态学的角度来说明如下。

  • 标签: 脂类物质 微循环 血浆 高血脂 细胞形态学
  • 简介:消风散是临床治疗皮肤病的经典处方。笔者自1998-05~1999-10,用消风散治疗慢性湿疹患者32例,并对其甲襞微循环情况作了治疗前、后的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 标签: 消风散 慢性湿疹 微循环
  • 简介:摘要维持大循环灌注是脓毒症复苏过程中重要目标之一,但临床过程中,大循环-微循环失耦联状态并不少见,即大循环已处于稳态,但微循环仍存在障碍。若不能及早识别干预失耦联状态,往往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等不良事件发生。因此,如何合理地监测微循环在脓毒症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对脓毒症中微循环障碍的发生、发展以及监测方法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脓毒症 微循环 大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丙烯明胶(Embosphere)微球与聚乙烯醇(PVA)颗粒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宫颈局部微循环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于洛阳市中心医院行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mbosphere微球组(35例)和PVA颗粒组(3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子宫体积、瘤体体积、宫颈局部微循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3、6个月,临床治疗有效率、子宫体积、瘤体体积比较,P>0.05。Embosphere微球组治疗后宫颈局部微血管管径、毛细血管管径小于PVA颗粒组(P<0.05);Embosphere微球组治疗后血流灌注量少于PVA颗粒组(P<0.05);Embosphere微球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43%)低于PVA颗粒组(31.43%),P<0.05。结论Embosphere微球与PVA颗粒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相当,但Embosphere微球可以缩小患者宫颈局部微血管、毛细血管管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标签: 子宫 三丙烯明胶微球 聚乙烯醇颗粒 栓塞 子宫肌瘤
  • 简介:目的探讨肾组织微循环变化在IgA肾病(IgAN)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55例IgAN肾穿标本的PASM-Masson染色片,用图像分析仪分别测定其中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毛细血管内血浆平均吸光度,红细胞面积密度,以及毛细血管床面积密度。结果在IgAN病变各期,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毛细血管内血浆吸光度和红细胞面积密度均显著升高,毛细血管床面积密度均明显降低。结论肾单位毛细血管内血浆蛋白和红细胞淤积,毛细血管床减少等病变存在于IgAN的整个过程,是IgAN持续进展的重要因素。

  • 标签: IGA肾病 微循环 图像分析
  • 简介:当前,国内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快速往前推进,而以往的城市管理理念、发展的整体速度,城市管理方法以及城市扩张的速度都已经很难满足时代发展的整体需求,由此引入全新的理论体系以及管理方式来促进城市的发展已经迫在眉睫。近些年以来,全世界都开始进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在此时代当中很多的管理以及工作的模式都已经得到了彻底的改变。文章希望在交通管理的不同领域、群体以及层面当中更好的引入互联网以及大数据两大技术,力求能够更好的满足不同范畴之内微循环的整体要求,努力营造出良好的整体交通环境。

  • 标签: 交通 微循环 互联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脓毒症患儿舌下微循环指标特征,分析其在脓毒症患儿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脓毒症(脓毒症组)及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对照组)患儿纳入研究。脓毒症组患儿在入院0、6、24 h采集大循环指标,使用旁流暗视野成像技术采集舌下微循环指标。对照组在入院后采集大循环指标,在镇静后拟行气管镜检查时采集舌下微循环指标。选择De Backer指数(DBs)、变异指数(HI)、小血管变异指数(HIs)、灌注血管比例(PPV)、小血管灌注血管比例(PPVs)、总血管密度(TVD)、灌注血管密度(PVD)、灌注小血管密度(PVDs)作为舌下微循环评价指标。对比两组大循环微循环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对照组患儿年龄与微循环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71例患儿的资料,包括10例脓毒症及61例CAP患儿。61例CAP患儿中与脓毒症组处于相同年龄范围的9例患儿(2~48个月)为对照组A,进行两组间的指标分析。脓毒症组0 h PPV、PPVs低于对照组A,DBs、HI、HIs、TVD高于对照组A(P<0.05);6 h的HI仍高于对照组A,PPV、PPVs较0 h升高,但PPVs仍低于对照组A(P<0.05),HI、HIs较0 h无改善(P>0.05);24 h HI、PPV、PPVs较0 h改善(P<0.05),与对照组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HIs改善不明显(P>0.05)。对照组HI、HIs分别与年龄存在中等及弱程度的负相关性(r=-0.420,P=0.001;r=-0.387,P=0.002)。结论HI、HIs、PPV、PPVs等指标是反映脓毒症患儿微循环障碍的敏感指标,液体复苏治疗可改善脓毒症患儿的舌下微循环指标,但脓毒症患儿舌下微循环的改善要晚于大循环的恢复。CAP患儿的HI、HIs与月龄存在负相关性。

  • 标签: 脓毒症 舌下微循环 旁流暗视野 社区获得性肺炎 儿童
  • 简介: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步伐的逐年加快,传统的城市管理方式、方法与城市扩张、发展的速度相比已经明显落后,依靠以往的管理经验来应对日新月异的新问题已很难找到对策和参考,亟需引入新的理论体系和管理方法。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近年在各行各业快速发展,颠覆了很多传统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方法。本文通过在交通管理的不同层面、不同群体、不同领域中引入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以满足不同范畴内的微循环需求,进而在多方面达到交通资源的供需平衡,形成和谐的整体交通环境。

  • 标签: 交通 微循环 互联网
  • 简介:摘要: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最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冠脉微循环的受损情况,近些年来,我国在医疗行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由此冠脉微循环的重要性也是得到了医疗领域的高度认知,所以要必要着重探究急性心肌梗塞后冠脉微循环障碍相关检测手段和相关治疗方法,本文则是在此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究。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微循环 治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瘫儿童在针灸治疗下,其脑微循环改善效果。方法:在本院儿科2020年6月份到2022年8月份收治的脑瘫儿中选出58例,以看护人意愿分组,均有29例患儿,观察组采取针灸疗法,对照组以单一基础性治疗为主,比较有效治疗率与脑微循环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有效治疗率分别可达到96.55%、72.41%;脑微循环指标VA(28.69±5.35)cm/s、(23.63±2.15)cm/s;BA(39.67±3.55)cm/s、(31.57±2.12)cm/s;MCA(59.57±3.24)cm/s、(50.27±3.55)cm/s;ACA(48.97±2.15)cm/s、(43.26±2.52)cm/s,观察组居高,组间数据比对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30/0.000)。结论:脑瘫儿的脑微循环能在针灸治疗下得以充分改善,针灸疗法具有可行性。

  • 标签: 脑瘫儿童 脑微循环 针灸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阐述了交通微循环概念及分类,提出优化目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微循环路网交通组织优化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问题为使道路饱和度较小、车辆绕行时间最短、交通运行效率最高;下层问题采用TransCAD软件中的用户均衡分配模型来表述车辆的路径选择行为。该模型可缓解城市干路的交通压力,提高街区可达性,提升路网的整体运行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交通微循环 双层规划模型 交通组织优化 用户均衡交通分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切痂植皮术、削痂植皮术对Ⅲ°关节烧伤患者局部微循环及创面美容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Ⅲ°关节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4例(42个关节)行切痂植皮术的患者作为切痂组,36例(48个关节)行削痂植皮术的患者作为削痂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植皮成活率、创面修复时间)和术后情况(关节畸形、耐磨情况)。比较两组开包后10 d红细胞聚集情况、血管清晰程度及血流灌注量。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创面美容度。结果切痂组与削痂组植皮成活率[88.24%(30/34)比94.44%(34/36)]、创面修复时间[(16.57±5.69)d比(15.62±6.32)d]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削痂组关节畸形率、不耐磨率低于切痂组[10.42%(5/48)比26.19%(11/42),8.33%(4/48)比33.33%(14/42)],P<0.05。削痂组关节红细胞无聚集率、血管清晰率及血流灌注量高于切痂组[91.67%(44/48)比66.67%(28/42),89.58%(43/48)比69.05%(29/42),(0.87±0.12)mV比(0.74±0.10)mV],P<0.05。术后3个月,削痂组关节创面美容度优于切痂组(P<0.05)。结论削痂植皮术相较切痂植皮术能够更好的保存关节功能,改善微循环,创面美容度更好。

  • 标签: 植皮 切痂 削痂 Ⅲ°关节烧伤 微循环 创面美容度
  • 简介:本文对蛙肠系膜微循环中毛细血管网和微动脉分支中的血流摆动现象以及微静脉中的血流变化做了较为详细的观察和描述,并在局部应用微量的肾上腺素和组织胺,初步分析了血流摆动现象的机制。

  • 标签: 微循环 血流摆动 血管运动
  • 简介:摘要皮瓣移植技术在创面修复、功能重建和体表器官再造领域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由于其术后发生的血管危象直接影响到皮瓣移植成功率,皮瓣移植术后微循环的监测方法应运而生。但术后监测方法在临床的应用情况仍然备受争议,尤其是侵入性辅助监测技术,然而国内尚未见对其进行系统报道。本文旨在总结其优点和缺点,为临床一线显微外科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皮瓣移植术 血管危象 微循环监测 侵入性
  • 简介: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交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快捷、便利的城市交通网络对于发挥城市中心作用,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仅就泰城道路交通系统中的微循环系统做了调研并稍作浅析,旨在就如何疏通城市“毛细血管”,建立道路微循环系统,缓解交通压力,完善交通网络提一点粗浅的意见,希望能为促使泰城交通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城市品位与特色建设得以不断提升尽一点绵薄之力。

  • 标签: 泰安交通 微循环系统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