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62年Bowen开发出第一个牙色材料复合树脂,随着无机填料的不断改进,复合树脂的性能日趋完善,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复合树脂与牙体间的密合度是影响修复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密合度低则易形成边缘微渗漏,进而导致复合树脂充填后的继发龋、充填物松动、脱落等不良后果.

  • 标签: 复合树脂类 牙科粘固剂 密合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合树脂边缘微渗漏的不同影响因素开展体外研究。方法以2017年1月~3月选取120个新鲜离体磨牙作为研究对象,均制备邻牙合面洞,按照不同材料及粘结系统分成实验1~3组,各40个,其中,实验1组填充材料为3M自酸蚀粘结剂+3MZ250复合树脂,实验2组为自酸蚀粘结剂+3M流动树脂垫底+3MZ250复合树脂,实验3组为3MP90粘结系统+3MP90复合树脂,对比各组染料渗透情况。结果实验3组微渗漏均数显著低于其他组别(P<0.05),实验1组和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实验表明,P90复合树脂充填微渗漏小,自酸蚀粘结剂对于复合树脂微渗漏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复合树脂 微渗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光固化复合树脂在临床口腔美容中的修复作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90例需要进行口腔美容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甲组30例为氟斑牙患者,乙组30例为牙齿形态畸形患者,丙组30例为牙体缺损患者,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对三组患者进行口腔美容修复。结果甲组的总有效率90%,乙组的总有效率73.3%,丙组的总有效率76.7%。甲组的总有效率优于乙组和丙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丙组和乙组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可比性(p,0.05)。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对口腔进行美容修复,临床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光固化复合树脂 口腔美容 修复
  • 简介:复合树脂粘接修复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许多传统观念发生了彻底改变。本文讨论了后牙复合树脂粘接修复中的几个临床关键问题,回顾了近年来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 标签: 后牙 复合树脂 聚合收缩 粘接
  • 简介:目的:比较可流动复合树脂复合体充填楔状缺损的初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7例136颗楔状缺损患牙随机分为4组,分别使用可流动复合树脂(Aeliteflo)、复合体(DractAP)进行充填,2种材料又按照楔缺是否备洞分为两个亚组。于修复后6个月、12个月用改良USPHS系统评价其临床疗效。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结果进行分析(ο=0.05)。结果:随访6个月时,边缘密合性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在6个月、12个月评价时4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12个月4组问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流动复合树脂复合体不论是否备洞充填均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楔状缺损 牙科材料 复合树脂 同期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随着粘接技术的迅猛发展,复合树脂也在不断发展革新,目前已经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认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复合树脂自身机械性能和耐磨性不足以及聚合收缩等问题,加上临床医师操作技术等因素,常常发生复合树脂粘接失败,特别是前牙更容易发生充填树脂脱落。本文就前牙光固化复合树脂粘结的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 标签: 光固化复合树脂 前牙 粘接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光固化复合树脂应用于前牙美容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对86例患者的312颗前牙做美容修复诊治,并进行临床观察随访,总结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结果取得满意疗效,经3年以上随访,成功率为98.4%。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是一种较理想的前牙充填及修复材料,值得在美容牙科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光固化复合树脂 前牙 美容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以及失败原因。方法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术治疗50例牙齿楔状缺损患者,观察术后1年治疗成功率,分析治疗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牙齿楔状缺损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塑形容易、色泽自然逼真等优点,50例患者有46例手术成功,成功率为92.00%,3例修复体脱落,1例继发牙髓炎,失败原因主要是术后患者使用不当。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牙齿楔状缺损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楔状缺损 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术 临床效果 失败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冠缺损修复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在本院接受牙冠缺损修的患者75例参与研究,所有患者均利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进行修复,观察修复效果。结果修复优良率为92.5%。结论牙冠缺损利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进行修复,稳定性高,操作简单,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 牙冠缺损 修复
  • 简介:目的评价传统纤维支架设计和改良纤维支架设计的嵌体固定桥(Inlayfixedpartialdentures,IFPD)12~48个月期间的临床情况。材料与方法41个玻璃纤维强化复合树脂嵌体固定桥共分为2组:第一组仅以单向纤维制作支架,共19例;第二组在单向纤维支架的基础上以网状纤维对桥体区进行了改良制作。对修复体作如下评价:颜色匹配性、边缘变色、继发龋、表面纹理、边缘适合性、折裂和术后敏感等情况。结果第一组中有3例分别于3个月、4个月和8个月的时候出现桥体区表层树脂与纤维支架部分分层形式的折裂,折裂率为16%;第二组中有一例在46个月后出现基牙固位体表层树脂的折裂,折裂率为5%。但两组的折裂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嵌体固定桥在颜色匹配、边缘染色、继发龋、表面纹理、边缘适合性、折裂、术后敏感指标中达到理想的比例很高。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基线检查与最后复查的颜色匹配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别。结论改良设计的嵌体固定桥较传统设计折裂率低,但没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纤维强化 复合树脂 嵌体固定桥 纤维支架 光固化树脂
  • 简介:尽管后牙直接复合树脂修复材料和技术发展已很成熟,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牙△面磨损速率高,边缘易破损,疗效易受操作者技术的影响。为了延长修复体的使用寿命,通常需要对修复体进行细修整和抛光。尽管修整和抛光的优点很多,但也有缺点,如更易发生边缘破损和耐磨性差: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尝试寻找一种解决的办法。本文对几例临床病例采用了一种修复体不用或少用器械修整的技术。如必需对修复体修整,修整后须用一种特殊的树脂类表面封闭剂处理,可提高修复体修整后的表面强度和边缘密合性。另外,与传统技术相比该项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改善牙牙合面解剖形态。

  • 标签: 复合树脂修复体 临床病例 修整 后牙 抛光 边缘密合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临床口腔美容修复中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的有效性。方法:将本院2021年期间收治的50例牙体畸形及缺损患者设为参照组,将同期收治的50例氟斑牙患者设为研究组,对两组牙科患者均实施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口腔修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修复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氟斑牙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参照组牙体畸形及缺损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口腔美容修复治疗中给予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均较高,临床中应结合牙科患者疾病具体类型实施相应的治疗,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口腔咀嚼功能,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光固化复合树脂 口腔疾病 美容修复 有效性
  • 简介:摘要:树脂是牙体修复的主要材料。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及修复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可用于直接充填、具有流动性的新型复合树脂问世。但临床医师对新一代的流动复合树脂尚了解不多。为使临床医师能够正确理解并掌握新一代流动树脂的临床应用,笔者对流动复合树脂的发展进行回顾,对新一代流动树脂的原理及特性进行简要阐述并探讨此医疗技术于牙体修复中的应用。

  • 标签: 牙体修复 树脂充填 聚合收缩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口腔美容患者修复中实施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实验样本均来自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修复的口腔美容(60例)患者,随机做有效分组处理,一组为实施常规修复的常规组,另一组为实施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实验组,两组各有患者30例。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修复总有效率(96.66%)较常规组(73.33%)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实施在口腔美容患者的修复中,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

  • 标签: 光固化复合树脂 临床 口腔美容 修复 探究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6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167例后牙牙体缺损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84例)与观察组(8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牙牙体缺损采取复合树脂充填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修复后牙牙体缺损情况,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复合树脂充填 玻璃离子水门汀 后牙牙体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固复合树脂临床口腔美容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64例口腔美容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口腔损伤的原因将其分成两组,即牙体缺损或者畸形患者32例为对照组,氟斑牙患者32例为观察组,均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修复治疗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组患者脱落率为6.25%,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脱落率为21.88%,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3%。结论在口腔美容修复治疗过程中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因此非常值得临床治疗进行推广。

  • 标签: 光固化复合树脂 口腔美容 牙体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复合树脂对后牙进行美学修复充填观察其临床美学效果及应用前景。方法选取93例102颗龋齿采用美学复合树脂多色分层充填术,后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6、12、18、24、32个月进行复查。参考美国公共卫生服务标准评价体系(VSPHS)标准;2001年Dietschi首次提出依据牙体解剖层次分层修复(layeringtechniques)的理念,即应用复合树脂模仿釉质—牙本质自然层颜色特征进行多色分层修复(multishaderestorationtechnique)。对其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追踪评价和总结。结果充填体1周、1、6、12、18、24、32个月的成功率分别为100%、100%、100%、100%、99%、97%、97%。结论复合树脂美学修复及美学效果好,治疗快捷、价格合理、患者接受,令人满意。

  • 标签: 美学修复 复合树脂 分层堆塑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前牙牙冠折断患者进行资料分析,探讨前牙冠折的治疗方式。方法患者10岁,男性,于2016年8月因前牙外伤致牙冠部分折断,两小时后来我院就诊。对患者进行术前检查,显示双侧上颌中切牙牙冠折断,冠中1/3处的冠折,可见新鲜牙髓暴露,叩痛,探痛,牙龈颜色正常,牙无松动,X线片显示双侧上颌中切牙无根充物,根尖未见暗影,未见根折影像。结果修复后患者牙冠外形恢复,形态逼真,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追踪观察,患者在此期间均无临床不适症状,牙周组织健康,无窦道、牙周袋形成,可行使正常的功能,树脂边缘无变色现象,其颜色与牙体组织颜色接近,树脂部分未见缺损脱落,患者较为满意。结论外伤恒前牙冠折采取光固化复合树脂直接修复治疗效果较佳,是一种较好的过渡性修复方法,具有加大样本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 标签: 牙冠折断 光固化复合树脂 直接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