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环境、经济以及社会的协调发展受到了土壤侵蚀的严重制约,基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土壤侵蚀正是影响环境的主要问题。本文对目前土壤侵蚀过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且对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在水土保持效益以及水土流失的调控作用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总结。

  • 标签: 环境问题 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 简介:摘要以新疆为例,应用GIS技术对水利部TM影遥影像进行栅格处理,得到研究区域中水力、风力及冻融侵蚀数据,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侵蚀的不同程度等级例表。然后分别对以上三种侵蚀采用主导因素法,计算出三种侵蚀在研究区域的面积及与总侵蚀面积的百分比,最后对区域内侵蚀分布情况进行地域分析。研究表明,风力侵蚀在新疆最为严重,同时还存在着两种侵蚀共同作用的区域。

  • 标签:
  • 简介:摘要:水土壤是生命的基础,它支撑着农业、生态系统和生命的存在。土壤侵蚀会导致肥沃土壤的流失、水质污染、生物多样性损失和生态系统破坏。保护土壤充满营养、稳定和可持续,对于粮食安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植被毯、土工格室和被毯与土工格室联合处理措施是常用的水土保持措施,它们在减轻土壤侵蚀、保护地表覆盖和促进生态恢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处理措施不仅在保护地表覆盖和减缓水流速度方面具有植被毯的优势,还在坡面稳定性和土壤保持方面发挥了土工格室的作用。被毯与土工格室联合处理措施能够协同作用,达到更好的水土保持效果。

  • 标签: 水土保持 土壤侵蚀 影响
  • 简介:摘要:土壤侵蚀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壤退化、肥力下降,还加剧了洪涝灾害的风险,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显著减少了土壤侵蚀的发生,对提升土壤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然而,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水土保持措施效果存在差异,需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 标签: 水土保持措施 土壤侵蚀 影响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干旱地区土壤侵蚀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人工林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工程手段,在干旱地区土壤侵蚀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人工林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工林在干旱地区土壤侵蚀控制中的角色,为保护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 标签: 人工林 干旱地区 土壤侵蚀 影响分析 生态环境
  • 简介:摘要:水利工程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土壤侵蚀和河道治理问题一直是制约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研究土壤侵蚀与河道治理问题,旨在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总结了当前土壤侵蚀与河道治理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在于缺乏系统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未来研究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跨学科的合作,推动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水利工程 土壤侵蚀 河道治理
  • 简介:区域土壤侵蚀量估算是土壤侵蚀调查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利用抽样调查数据定量估算区域土壤侵蚀状况,以2011年第1次全国水利普查中的水力侵蚀抽样调查资料为基础,利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估算2011年辽宁省的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地形、水土保持措施等侵蚀因子及侵蚀量,在此基础上对全省的水力侵蚀强度进行分级和面积统计,并与抽样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全省各土壤侵蚀因子的估算结果与抽样调查结果较为接近;土壤水蚀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每年全省约85%的土地处于微度侵蚀(〈1000t/km2),而强度侵蚀(〉5000t/km2)面积仅占2%;抽样调查得到的独立工矿用地、果园、旱地和其他土地的侵蚀模数较估算得出的侵蚀模数大,而在草地、其他林地等土地利用类型上抽样调查得到的侵蚀模数却较估算得出的侵蚀模数小,主要原因可能是省域和抽样单元计算地形因子的DEM数据精度不同。总体上,该研究为如何利用抽样调查数据估算全国土壤侵蚀状况提供参考。

  • 标签: 抽样调查资料 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 GIS应用 区域土壤侵蚀 辽宁省
  • 简介:土壤侵蚀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土地退化问题之一。正确预测人工开采引发的人为加速土壤侵蚀,可为生态脆弱煤矿区的生态恢复和重建提供依据。文章采用遥感技术,结合实地调绘、统计分析、历史类比等方法,针对乌东矿区采煤沉陷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沉陷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矿区内土壤侵蚀的强度,其中强度侵蚀和中度侵蚀面积增加迅速,轻度侵蚀面积显著减少,无侵蚀和微度侵蚀面积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减少。

  • 标签: 采煤沉陷 土壤侵蚀 遥感影像 侵蚀强度 侵蚀面积
  • 简介:本文以长汀县为研究区域,应用SPOT卫星数据对长汀县水土流失进行动态遥感监测研究,掌握2000~2003年这3年来长汀县的水土流失变化情况和治理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福建省水蚀区土壤侵蚀遥感监测的新方法,为实施《水土保持法》定期监测公告服务。

  • 标签: 水蚀区 土壤侵蚀 遥感 监测技术
  • 简介:土壤侵蚀定量研究一直是土壤侵蚀学科的热点和难点问题,GIS在我国土壤侵蚀定量研究已有20年之久,回顾和总结过去的研究成果对于今后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GIS在我国土壤侵蚀信息管理、土壤侵蚀测报和土壤侵蚀模型等定量化研究中应用的现状与进展,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GIS在我国土壤侵蚀定量研究和应用工作中的展望。

  • 标签: GIS 土壤侵蚀 定量研究
  • 简介:为研究石漠化喀斯特皆伐迹地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侵蚀的量、变化规律和发生机理,在贵州省普定县设置喀斯特石漠化皆伐样地,采用测钎法(均匀布点)径流场法2种方法,对该样地恢复过程中土壤侵蚀进行持续的监测,对比2种监测方法的结果及以确定其适用性。结果显示:在皆伐后的4年半恢复过程中,测钎法结果显示总体呈侵蚀趋势,累积侵蚀深度达1.46cm(折合侵蚀模数为2066.7t/(km2·a));自然恢复1年内土壤侵蚀量波动较大,在1年之后则波动减小(除2015年4月(约恢复3年)),3.5年后趋于稳定;径流场法得出的侵蚀模数为0.78t/(km2·a),与测钎法得出的土壤侵蚀结果相差巨大,分析认为这可能是由喀斯特特殊的地表岩土结构和2种监测方法具有不同的观测侧重点及性质共同造成的,2种方法观测结果不具有普遍的可比性(如喀斯特特殊地表、地下状况等不可比),测钎法由于能通过原位监测土壤蠕滑及地下漏失而更适用于该地区。此研究对喀斯特石漠化皆伐迹地的土壤侵蚀量和变化规律有一些认识,但是对于其影响因素还只限于推测,有待开展进一步的研究确认。

  • 标签: 喀斯特石漠化 皆伐 土壤侵蚀 测钎法 径流场 贵州
  • 简介:摘要本文以广河县为研究对象,以2013年LANDSAT的TM影像、地形数据、土壤资料等数据为基础,采用美国土壤保持局修订后的RUSLE模型,结合遥感技术对广河县土壤侵蚀变化做定量研究。

  • 标签: RUSLE模型 广河县 土壤侵蚀
  • 简介:摘要:水利工程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土壤侵蚀和河道治理问题一直是制约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研究土壤侵蚀与河道治理问题,旨在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总结了当前土壤侵蚀与河道治理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在于缺乏系统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未来研究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跨学科的合作,推动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水利工程 土壤侵蚀 河道治理
  • 简介:利用国情监测成果,分析了2010~2014年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土地利用类型方式转变对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面积在波动中呈减少趋势;中度侵蚀至剧烈侵蚀面积呈上升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流域的侵蚀状况加剧。土壤侵蚀较严重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和裸地。

  • 标签: 土地利用变化 土壤侵蚀 土壤保持量
  • 简介: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非点源污染和土壤侵蚀对水资源的影响。通过对非点源污染和土壤侵蚀的机制与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揭示了它们对水资源的负面影响,包括水质恶化、水量减少和水生态系统受损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包括加强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建设人工湿地等措施,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 标签: 非点源污染 土壤侵蚀 水资源 水质恶化 可持续利用
  • 简介:以小流域为研究尺度,选取云蒙湖流域为研究区,以TM遥感影像和DEM为数据源,在RS和GIS支持下,以最新的全国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为模型基础,得到研究区1986年和2010年2个时段的土壤侵蚀强度及分布数据,分析土壤侵蚀时空格局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1986—2010年,土壤侵蚀强度呈减小趋势,变化面积比例为29.47%,主要以中度、强烈、极强烈侵蚀等级面积向轻度、微度等级及相邻较低侵蚀等级面积转化为主。2)通过将研究区划分为88个小流域的研究表明,25年来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指数降低趋势明显,76%的小流域侵蚀强度指数减少10%以上;侵蚀加强的有5个小流域,增加幅度最大者为6.23%,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和西南部地区。3)影响因素的岭回归分析表明,坡度因子始终是影响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的最主要因素,但影响程度逐渐降低,贡献率由1986年的85.36%下降到2010年的80.79%;土地利用结构对侵蚀格局的影响逐渐增强,2010年贡献率达到19.21%;因此当植被覆盖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流域内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是制约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土壤侵蚀强度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岭回归 云蒙湖流域
  • 简介:将研究区域分成30m×30m的网格,依据土壤侵蚀监测模型,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获取土壤侵蚀方程中的各侵蚀因子栅格专题图,进而计算出惠州市的土壤侵蚀总量,通过对惠州市土壤侵蚀的定量实验研究.实现对惠州市土壤侵蚀强度分级评价,为惠州市水土保持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土壤侵蚀监测模型
  • 简介:述评悬线式、针头式、管网式、喷头式4种降雨模拟器的特性及其应用现状与前景。悬线式和针头式降雨模拟器具有降雨强度下限低、均匀性好等优点,但在模拟降雨时,控制面积小,雨滴粒径偏大而且单一,所以应用渐少。管网式与喷头式降雨模拟器所产生的雨滴粒径与能量分布与天然降雨更为接近,广泛应用于土壤侵蚀试验研究中。目前,智能化、自动化、大型化的降雨模拟大厅不断涌现,同时根据雨滴发生基本原理搭建的手控、简易的降雨模拟器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 标签: 降雨模拟器 土壤侵蚀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