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北京老城街区是北京老城推进优化的一类不可或缺的资源,作为北京老城的悠久文化,其展现了北京老城的文化古韵,是北京老城悠久文化的一类延展,是一笔伟大的文化财富。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打造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和人居环境一流的首都功能核心区引领下,北京老城街区更新工作亟待解决。老城街区的现状已不满足当下居民生活需求,老城区内建筑形成年代不同、形态各异。在保护老城风貌的基础上对建筑立面进行改造挑战较大。以尊重历史、准确分类、合理改造、适当创新、公平统一的设计策略。形成“和而不同”的街区形象。保留原有历史建筑机理形态,追寻北京文化记忆。形成历史风貌与现代生活融合的北京老城街区。

  • 标签: 老城街区更新 建筑立面改造 改造策略 改造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女性乳腺癌与职业危险因素的关系,为制定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6至12月,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调查方法,选取北京市8家医疗机构,以调查医疗机构确诊的乳腺癌患者(495人)为病例组,以相同医疗机构非乳腺癌患者(478人)为对照组。采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学基本特征、职业危险因素和应对方式(包含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用χ2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asso回归筛选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将筛选出的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中大专及以上占49.64%(483/973);体重指数以18.4~23.9 kg/m2为主(占48.82%,475/973);婚姻状态以已婚为主(占84.48%,822/973)。与无夜间轮班作业史者比较,有夜间轮班作业史者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70,95%CI:1.25~2.30,P<0.05);与工作姿势为大多数坐着、有时站立者比较,大多数站立、有时坐着者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01,95%CI:1.40~2.90,P<0.05)。结论职业危险因素中夜间轮班作业、工作姿势与女性乳腺癌发病有关,建立良好的作息规律,同时避免久站等措施可以预防和减少乳腺癌的发生。

  • 标签: 乳腺癌 职业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 北京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影响下北京市2021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法定传染病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2021年法定传染病发病进行分析,采用R 4.1.2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采用ArcGIS 10.8软件进行地图绘制。结果北京市2021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90.51/10万,比2020年下降了43.29%,比2017-2019年的年均发病率下降了71.45%。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肺结核和梅毒。从传播途径来看,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占北京市发病总数的50.15%(31 898/63 601)。从病原体来看,以病毒类传染病为主,占北京市发病总数的59.63%(25 259/42 356)。北京市法定传染病的实验室诊断率由2017-2019年的年均16.47%(36 289/220 371)提高至2021年的35.36%(22 490/63 601),其中寄生虫类传染病实验室诊断率为83.33%。肠道传染病高发地区为平谷区、密云区和丰台区;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以延庆区、门头沟区、房山区和大兴区为主。结论2021年北京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的实验室诊断率有所上升,不同病种间实验室诊断率差异性较大,有必要提高病例实验室诊断率。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呈不同的地区分布特点,不同地区在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时应有所侧重。

  • 标签: 法定传染病 发病率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胃癌高风险人群接受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够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将促进中国胃癌筛查的同质性和规范性,提高胃癌筛查的效果。中国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的委托与指导,由国家癌症中心发起,联合多学科专家,整合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同时考虑中国国情和胃癌筛查的实际经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指南制定原则和方法,针对胃癌筛查过程中的筛查人群、技术、流程等给出了基于证据的推荐,旨在保证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效果,为中国的胃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胃肿瘤 筛查 早诊早治 指南 中国
  • 简介:摘要:在水资源缺乏的背景之下,北京市郊区中小河道在水环境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围绕着海淀区和顺义区中小河道展开了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构建水污染防治体系、多措并举、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等多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尤其强调在无水河道中要注重河道和园林绿化之间的协调,并且构建长效机制使水污染治理效果得以持续,同时也给河道治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生态治河 中小河道 水环境 长效管理
  • 简介:摘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过程中,北京市逐步探索出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的城市更新路径,并将老旧楼宇改造作为城市更新的一项重要任务。本研究基于北京现行城市更新制度体系,梳理出允许功能转换、多种供地方式、加大资金支持、压缩审批流程、明确责任主体等老旧楼宇改造支持政策,并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出城市综合体、产业园区、新零售空间三类楼宇改造活化策略,以期为其他城市科学有序开展老旧楼宇改造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城市更新,城市更新行动,老旧楼宇,北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北京地区介入放射诊疗资源分布和放射防护状况,规范介入放射诊疗行为并促进放射防护监管措施的落实。方法以北京地区开展介入放射诊疗工作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调查对象,设计专门的调查表并成立市区两级调查组,逐级调查各区域截至2020年底介入放射工作基本情况和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情况,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对指标参数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截至2020年底,北京地区开展介入放射工作的医疗机构93家,800 mA(含)以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236台;开展介入放射学手术135 593例,年介入手术量在1 000例以上的40家,10~1 000例的41家;介入放射工作人员3 539人,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者为99.0%,职业健康检查、个人剂量监测和放射防护培训通过率分别为96.9%、99.5%和95.8%;配置的工作人员防护用品3 532件,其中98.9%的机构配备了分体式铅衣或一体式铅衣,但6.5%的机构未配置铅防护眼镜、54.9%的机构未配置铅防护手套。结论北京地区介入放射诊疗防护状况和防护管理总体较好,但应结合介入放射诊疗资源分布的现况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强化人员的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放射防护培训和防护用品的配置与使用。

  • 标签: 北京地区 介入放射学 放射诊疗 放射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院前急救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为降低院前急救护士离职率、稳定院前急救护理队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北京市2所急救中心的院前急救护士为调查对象,于2019年9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主要人口学特征、工作量、医患关系、职业认同、职业倦怠以及离职意愿。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秩和检验及Kappa一致性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40份,其中141人(41.5%)表示偶尔考虑离职,40人(11.7%)表示经常考虑离职,职业认同得分为(33.29±6.00)分,职业倦怠得分为(63.70±14.90)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工作单位、健康自评状况、职业认同水平、职业倦怠水平、工作年限、工作量、医患关系以及职称晋升压力的护士离职意愿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倦怠水平、平均每班次出车次数、健康自评状况与离职意愿呈正相关,职业认同水平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P<0.05)。结论北京市院前急救护士离职意愿较高,建议相关部门建立合理排班制度并增加岗位人员配置;建立院前急救护士分流政策与职称晋升制度,并设立岗位风险特殊津贴;培养医疗救护员承担患者转运和搬抬工作,以降低院前急救护士的离职意愿。

  • 标签: 卫生人力 院前急救 护士 离职意愿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北京地区人群发生胆囊结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2016年11月至2020年9月,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胆道门诊初次就诊北京本地患者(户籍在北京时间≥12个月)为调查对象,设计《饮食习惯与胆囊结石发病率的相关性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胆囊结石情况,代谢指标(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史、女性生育次数、女性绝经情况、女性绝经者绝经时长、体质量下降史),饮食指标(饮食荤素搭配情况、每月摄取咖啡次数、每月饮酒次数、每月摄取油腻饮食次数、每周不吃早餐次数、不吃早餐的平均隔夜禁食时间、每周不吃晚餐次数、不吃晚餐的平均隔夜禁食时间),胆囊结石家族史,生活习惯(每月熬夜次数、熬夜时的平均隔夜禁食时间、每天久坐时间、每周体育锻炼评分)。观察指标:(1)问卷调查结果。(2)影响胆囊结石发生因素。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1 036份,收回完整问卷1 004份。1 004例完成问卷调查的患者中,男329例、女675例;年龄为(44±12)岁;BMI为(24±3)kg/m2。1 004例患者中,有胆囊结石史659例,无胆囊结石史345例。(2)影响胆囊结石发生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史、体质量下降史、每月摄取咖啡次数、每月摄取油腻饮食次数、胆囊结石家族史、每天久坐时间是影响1 004例问卷调查患者发生胆囊结石的相关因素(比值比=1.03,2.26,1.74,1.01,1.01,2.22,1.06,95%可信区间为1.02~1.05,1.09~5.18,1.22~2.53,1.00~1.03,1.00~1.01,1.60~3.11,1.01~1.11,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史、体质量下降史、每月摄取油腻饮食次数、胆囊结石家族史、每天久坐时间是1 004例问卷调查患者发生胆囊结石的独立影响因素(比值比=1.03,2.26,1.82,1.01,2.22,1.06,95%可信区间为1.02~1.05,1.11~5.13,1.28~2.62,1.00~1.02,1.60~3.09,1.01~1.12,P<0.05)。结论年龄、糖尿病史、体质量下降史、每月摄取油腻饮食次数、胆囊结石家族史、每天久坐时间是北京地区人群发生胆囊结石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胆道疾病 结石 影响因素 饮食习惯 生活习惯
  • 简介:摘要:铁路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城市及辐射区域范围交通活动的核心地域,其功能、结构、空间与布局的特殊性使得研究和解决高大复合空间的防火设计问题有很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以北京朝阳站为例,针对高架候车厅进行分析研究,合理地提出防火设计策略,运用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将消防安全工程学、火灾科学、建筑学等多门学科综合运用,归纳出铁路综合交通枢纽高大复合空间的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和消防安全策略,为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性能化防火设计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前景。

  • 标签: 性能化防火设计 铁路综合交通枢纽 高架候车厅 消防安全。
  • 简介:摘要:面对后疫情时代的考验,国家形象的构建已然变成重点。构建国家形象的方式日益多样,其中媒体手段更是各国构建国家形象的必要途径。北京冬奥会是一场全球性的体育赛事,吸引了世界各国以及媒体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为理论基础,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新闻报道为语料,分析新闻报道中明示或隐含的意义,探究新闻话语塑造了什么样的国家形象,怎样使民众获得对国家以及对运动员的信任感和荣誉感等等。

  • 标签: 评价理论 体育新闻报道 国家形象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明确辖区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做好老年高危人群及患病人群的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工作,也希望可为日后本辖区慢病管理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对本辖区2021年度参加65岁以上老年体检的6117例老年体检结果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组老人在血压、心电图异常、不同体重指数这三项指标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脂异常、血糖异常、脂肪肝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升高的女性患者略高于男性,心电图异常和体重指升高则是男性群体略高于女性;不同年龄组老人血压升高、血脂异常、血糖异常、心电图异常、脂肪肝以及BMI异常等六项异常指标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标签: 老年人 健康体检 社区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医保高血压患者门诊就医机构选择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推动高血压慢性病的分级诊疗、引导患者基层就诊提供依据。方法提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库中所有门诊高血压患者就医数据,分析患者的主要人口学特征、患者门诊就医机构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高血压患者284.21万例,其中39.03%仅在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就医,5.16%仅在二级医疗机构门诊就医,17.34%仅在三级医疗机构门诊就医,其余38.47%在两种及以上类别的医疗机构门诊就医。影响北京市医保高血压患者门诊就医选择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医保类型、居住地、中草药使用、中成药使用、多重用药、门诊化验检查需求。结论目前北京市医保高血压患者基层就诊格局已初步形成,但影响患者门诊就医机构选择的因素较多。未来应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拓展家庭医生签约覆盖面,引导患者基层就诊。

  • 标签: 高血压 患者 医疗保险 门诊就医选择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属医院研究型病房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为研究型医院建设探索路径。方法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22家北京市属医院研究型病房的床位和人员配置、承担项目、审查效率情况及面临的问题。结果82%(18/22)的市属医院探索开展研究型病房建设,27%(6/22)为北京市示范性研究型病房建设单位。2020年,研究型病房建设总体表现为临床研究资源投入增加,临床研究能力提升,服务北京企业能力提升,审查效率提高,临床研究(含临床试验)入组率降低。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投入、人员和信息化方面。结论北京市属医院研究型病房建设呈稳定发展态势,但仍存在缺少临床研究人才,绩效激励、保障有待加强等问题。未来应加强临床研究人才培养,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加速临床研究信息系统建设等,进一步医院临床研究能力与水平,为研究型医院建设积累经验。

  • 标签: 医院,公立 研究型病房 策略 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改不断深入,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公立医院积极探索组建不同形式的医院集团,在集团化运营模式上进行了很多有益尝试,积累了大量经验。笔者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集团化建设实践为例,从管理模式、治理结构、资源共享、同质化管理等方面,探讨公立医院集团化建设的有效实施路径。该集团通过打造紧密型院区、紧密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半紧密型托管分院的管理模式,不断凝练学科建设发展路径,推动医、教、研、管全面融合与发展,在扩大医院辐射力和影响力、促进分级诊疗落实方面走出了一条扎实有效的路径,为推动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医院,公立 集团化 管理模式 建设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在北京市现有防控措施下的传播力,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2022年3月7-25日报告的78例具有明确传播链的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信息,分别采用Gamma和Weibull分布拟合潜伏期和序列间隔时间,使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算法估计实时再生数(Rt)。结果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潜伏期M(Q1,Q3)为4.0(3.0,6.0)d,序列间隔时间3.0(2.0,5.0)d,序列间隔时间在未完成和已完成全程疫苗接种感染者中M(Q1,Q3)分别为2.0(1.0,4.0)d和4.0(2.0,6.0)d(Z=-2.12,P=0.034),儿童和成年人感染者分别为2.0(1.5,3.0)d和4.0(2.0,6.0)d(Z=-2.02,P=0.0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本轮疫情Rt初始值为4.98(95%CI:2.22~9.04)。结论与既往Delta变异株相比,北京市Omicron变异株的传播力较强,应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关注儿童易感人群。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Omicron变异株 序列间隔 实时再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