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中职护理《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中职护理专业两个班的学生,教学时间段介于2021年9月至2021年12月间。随机分组,对照组纳入接受传统教学法的32名学生,观察组则纳入实施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32名学生。将两组的考核成绩进行比对。结果:理论知识考核、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中职护理《人体解剖》教学中应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 标签: 中职 护理 微课 翻转课堂 人体解剖学 教学
  • 简介:摘要:在中职卫校医学相关类课程教学中,解剖基础课程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的学科,在护理专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基础性医学课程。对于中职卫校的学生来说,由于是初次接触这门课程,专业性比较强,而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对这课程门即好奇又害怕,导致中职解剖课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基于这样现状,我们首先针对中职校学生情进行分析,针对中职校解剖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如下策略。

  • 标签: 中职解剖学 课堂教学 策略
  • 简介:摘要:解剖作为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不仅为学生提供解剖方面的专业知识,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进行德育教育。尤其是医学专业在教学中应重视德育教育。而且培养学生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理解事物的能力。解剖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在职业知识教学中应加强道德教育。强化职业意识,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

  • 标签: 中职 解剖学教学 德育渗透
  • 简介:【摘要】解剖课程主要是医学生成为合格医生的第一步。解剖的内容比较复杂多样,具有多种概念和专业术语。在对解剖进修的过程中,医学生们常会感到枯燥无味,并且内容具有抽象性特点,对于理论知识非常难记,无法掌握到其中的含义,以此使得学生们的主动学习能动性大大降低,整体的教学质量低下。因此,为有效提升解剖的教学质量,本文作者将结合自身经验,并翻阅较多的参考文献来完成对护理专业解剖教学问题探讨,分析教学质量提升的具体改进措施。

  • 标签: 护理专业 解剖学 教学质量 探索
  • 简介:摘要:作为医学影像专业的基础课程,《人体断层影像解剖》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借助对此门课程深入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辨别医学诊断图像。而将OBE教学理念引入其中,既能进一步提高实际的教学效率,还有利于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进而在该理念的加持下,来实现应用型人才的积极培养。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OBE教学理念来对《人体断层影像解剖》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和探讨,从而在确保教学效果的同时,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

  • 标签: OBE教学理念 人体断层影像解剖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教学思政教育是一门隐性的教学手段,在学校专业课教育中实施教学思政教育,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教学新理念、新方法。将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融入指导大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教学内容,并创新了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而实现了知识传递、评价导向与技能提高的有机整合效果。以人体解剖课程为例,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把思政教学内涵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了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过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混合式教育 人体解剖学 课程思政
  • 简介:摘要目的超声下观察头半棘肌平面(SCP)的解剖特点,为临床有效实施超声引导下SCP阻滞提供参考。方法健康成年志愿者30名(60侧)项区SCP的6个区域进行超声检查,重点检查与描述头半棘肌(SCA)、SCA深面间隙及间隙内结构的解剖特点。结果(1)项区寰椎后弓处横切超声图像显示SCA肌腹被一斜行筋膜分隔为内侧头和外侧头;在SCA-头下斜肌(OCI)间隙内可见第3枕神经(TON)和枕大神经(GON)被一筋膜分隔,二者之间常有枕静脉属支穿行,TON与GON间距为(12.9±0.6) mm。(2)项区枢椎椎弓板处横切超声图像显示SCA肌腹短轴与SCA-OCI间隙内结构特点同结果(1),TON与GON间距为(12.1±0.5) mm。(3)项区枢椎棘突旁纵切超声图像显示一附着于枢椎棘突末端的致密筋膜插入SCA肌腹内,将其分隔为上腹和下腹。(4)颞骨乳突下方颈2,3小关节处纵切超声图像显示SCA深面OCI-颈2,3小关节间隙内TON与GON之间未见明显分隔筋膜,两者间距为(8.0±0.5) mm。(5)项区颈4椎弓板处横切超声图像显示SCA-颈半棘肌间隙内可见颈深动、静脉穿行,未见颈4神经后支显示,SCA肌腹短轴特点同结果(1)。(6)项区颈5椎弓板处横切超声图像特点同结果(5),未见颈5神经后支显示。结论超声下SCP内富含分隔筋膜,SCA深面间隙内常有血管穿行,其解剖结构复杂且存在个体差异,掌握其超声解剖特点有助于安全、有效地实施超声引导SCP阻滞。

  • 标签: 超声检查 头半棘肌
  • 简介:摘要:通过对中职《解剖基础》课程思政开展必要性的分析,将思想教育的要素充分融入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中,使思政教育在有机渗透到《解剖基础》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而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标签: 课程思政 解剖学基础 教学 立德树人
  • 简介:摘要:股三角是解剖教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股血管穿刺插管、股神经阻滞麻醉、股疝手术的重要部位。随着血管穿刺插管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股动脉经皮穿刺插管因成功率高、导管偏转率低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股血管插管在为患者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存在风险。穿刺会对周围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因此,了解股三角的解剖结构及其临床应用非常重要。

  • 标签: 股三角 解剖学 临床应用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解剖鼻部Pitanguy韧带,为鼻整形中鼻唇畸形疾病相关应用提供解剖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4具甲醛固定尸体头颅标本,将其中的7具男性尸体和4具女性尸体进行大体解剖,沿着鼻背中线切开并进行逐层解剖,观察Pitanguy韧带起止点和周围组织,对其进行纵向切片并采取HE染色后观察组织结构;另外3具尸体标本剥除整个外鼻,进行水平切片和HE染色,观察组织结构。结果:Pitanguy韧带沿着鼻背中心线向下,处于鼻翼软骨内,止点为鼻小柱底部,走行于鼻翼两侧软骨处,可见Pitanguy韧和口轮匝肌和鼻中隔肌有联系。结论:经本解剖研究证实Pitanguy韧带存在,由于韧带和等肌纤维之间相互交织,在鼻整形中通过缩短或直接切断韧带能有效治疗部分鼻唇畸形疾病。

  • 标签: 鼻整形 Pitanguy韧带 解剖学
  • 简介:摘要随着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升高,随之开展的甲状腺手术也越来越多。甲状旁腺与甲状腺关系紧密复杂且位置多变、血供脆弱,其损伤所带来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成为了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甲状旁腺损伤或功能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解剖因素,包括形态、颜色、数量、位置和血供上的变异,也与术者操作技巧或能量器械的运用有关,而血供的破坏与组织的热损伤是主要原因。因此,熟练掌握甲状旁腺解剖位置与血供的分布规律、术中精细解剖防止甲状旁腺意外切除、合理运用能量器械防止甲状旁腺及血供的机械损伤和热损伤有利于增强甲状旁腺功能的保护,减少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

  • 标签: 甲状旁腺 解剖学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综述
  • 简介: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中职教育发生显著变化,无论是在办学规模还是教育质量都得到明显提升,进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大批的应用型人才。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应积极做好教学改革,以此为促进学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就以解剖为例,深入探究中职学校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期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中职学校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

  • 标签: 中职学校 解剖学基础 教学改革 探讨
  • 简介:摘要:中职卫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具有中等职业技能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但从中职卫校解剖教学现状来看,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专业技能不扎实,综合素质不过关等诸多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践行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多种综合素质培养。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素质教育下中职解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素质教育理念下中职解剖教学的策略。

  • 标签: 素质教育 中职卫校 解剖学教学
  • 简介:摘要:近些年,国家对于教育创新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要求学校在对学生知识、专业技能进行培养强化的同时,要对学生的思想、品质等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中职解剖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能够提升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建立良好的德育品质。基于此,本文对将思政元素融入中职解剖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研究。

  • 标签: 思政元素 中职解剖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系统解剖教学中多模态解剖联合案例式问题导向法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校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1]5、6班1[2]05名学生作为研究目标,其中5班列为传统班(52名学生),6班列为研究班(53名学生),其中传统班开展系统解剖常规教学,研究班开展多模态解剖联合案例式问题导向法教学,就两班学生考核成绩优良率、教学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班学生考核成绩优良率高于传统班,且各方面教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传统班,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系统解剖教学中采用多模态解剖联合案例式问题导向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成绩,改善教学满意度。

  • 标签: 系统解剖学教学 多模态解剖 案例式问题导向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系统解剖教学中多模态解剖联合案例式问题导向法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校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1]5、6班1[2]05名学生作为研究目标,其中5班列为传统班(52名学生),6班列为研究班(53名学生),其中传统班开展系统解剖常规教学,研究班开展多模态解剖联合案例式问题导向法教学,就两班学生考核成绩优良率、教学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班学生考核成绩优良率高于传统班,且各方面教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传统班,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系统解剖教学中采用多模态解剖联合案例式问题导向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成绩,改善教学满意度。

  • 标签: 系统解剖学教学 多模态解剖 案例式问题导向法
  • 简介:摘要:随着职业教育事业改革工作的日渐深入,在为中职护理专业解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指明发展方向、带来创新发展助力的同时,也对中职护理专业解剖课程教学活动提出更高要求。在此形势下,中职护理专业教师应当在解剖课程教学环节引入情境模式教学法,科学创设优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将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特定的情境当中,完成知识转化与知识迁移,显著提升解剖课程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分析在中职护理专业解剖课程教学环节创设教学情境的实践策略,供广大教育界同仁参考。

  • 标签: 职业教育 中职院校 护理专业 解剖学课程 教学策略分析
  • 简介:摘要:教学思政教育是一门隐性的教学手段,在学校专业课教育中实施教学思政教育,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教学新理念、新方法。将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融入指导大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教学内容,并创新了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而实现了知识传递、评价导向与技能提高的有机整合效果。以人体解剖课程为例,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把思政教学内涵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了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过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混合式教育 人体解剖学 课程思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单一足底入路或联合足背入路治疗足背软组织条件差、跖侧撕脱性骨折或多柱复杂的Lisfranc损伤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初步应用疗效。方法①收集新鲜成人足部标本6支,采用足底入路解剖标本,以明确足底入路的皮肤切口和放置钢板螺钉内固定的安全区域,并完成相应钢板、螺钉固定。②足底入路解剖研究明确后,对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3例足背皮肤挫伤严重坏死或跖骨基底撕脱性移位骨折的Lisfranc损伤患者采用足底入路治疗,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平均为51岁(34~68岁)。通过分析患者的复位效果、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中足评分、Maryland评分、Kofoed评分、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以评估初步疗效。结果①解剖显露范围:内侧可显露内侧柱(内至第1跖楔关节跖侧),外侧可显露中间柱(外至第3跖楔关节跖侧);可探查腓骨长肌肌腱、Lisfranc足底韧带及骨间韧带;模拟手术后X线片示钢板位置满意。②临床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1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0~1分(平均0.5分),AOFAS评分为85~92分(平均89分),Maryland评分为93~96分(平均95分),Kofoed评分为92~95分(平均94分)。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在明确解剖研究后,采用单一足底入路或联合足背入路治疗足背软组织条件差、跖侧撕脱性骨折或合并多柱复杂Lisfranc损伤安全、有效,初步疗效满意。

  • 标签: 解剖学,局部 骨折固定术,内 足底 跖趾关节 Lisfranc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