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航天相关神经眼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可能的发生机制,为该综合征的防治提供思路和参考。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资料引用 引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40篇。资料综合 航天相关神经眼综合征最初被称为视觉损害及颅内压综合征,最早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2011年提出,2017年更名为航天相关神经眼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包括视力改变、视盘水肿、眼球后极部扁平、视神经鞘扩张、脉络膜皱褶及视网膜棉絮斑等。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包括颅内压增高及脑脊液回流障碍、视神经鞘内流体平衡与球阀效应、一碳单位代谢异常等假说。结论深入了解航天相关神经眼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特征及发生机制,从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为航天飞行提供保障。

  • 标签: 航天医学 屈光不正 视乳头水肿 颅内高压 神经眼综合征
  • 简介:本文结合本院多次载人航天航天员海上应急卫勤保障的经验,探讨执行任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保障航天员安全,圆满完成后续的卫勤保障任务提供重要的经验。

  • 标签: 载人航天 航天员 卫勤保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进程的逐步推进以及国家越来越重视药品监管工作,各药品生产企业也都在积极探索信息化在药品监管中的应用途径,以便能够转换药品的电子监管、远程监管模式为智慧监管,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来进一步提高药品监管效率。但是,就当前药品生产智慧监管系统的应用看来,在物料流转、视频监控以及生产信息的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立足于实施药品生产智慧监管工作的重要意义,围绕具体的监管实践措施展开如下探讨。

  • 标签: 信息化系统 智慧监管 药品生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Varian公司TrueBeam系列加速机器性能检查(MPC)系统的可靠性、精确度与稳定性。方法装机完成后通过验收数据与第1次MPC运行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MPC结果可靠性;通过人为引入误差的方法验证MPC结果在图像引导放疗应用中的精确度。收集2019—2020年间60组MPC部分结果求,比较各指标稳定性差异。结果MPC获得的设备误差参数均低于验收获得的误差参数,两者数据差异最大仅为2mm且占阈值比<20%。MPC对辐射和成像位置偏移的感应精度较高,r值均>90%;其中治疗床Vertical方向对位移精度感应较差,r值<73.7%。对于此次验证指标稳定性最好的为治疗床角度方向,标准差均≤0.01,其余各指标稳定性差异不大。结论MPC可以作为图像引导放疗常规质量保证的一种验证工具,对于辐射、成像等中心的验证精度优于机架、准直和治疗床的机械精度。

  • 标签: 机器性能检查 可靠性 精确度 稳定性
  • 简介:摘要: 现阶段,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成果,积累了大量经验,同时彰显了中国实力,促进了我国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目标的实现。在航天事业发展的同时,宇航员的安全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航天飞行时间延长对人体的影响;其次探讨了航天飞行期间可能引发的医学问题及对策。

  • 标签: 航天飞行 人体生理变化 医学问题 分析
  • 简介:摘要: 现阶段,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成果,积累了大量经验,同时彰显了中国实力,促进了我国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目标的实现。在航天事业发展的同时,宇航员的安全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航天飞行时间延长对人体的影响;其次探讨了航天飞行期间可能引发的医学问题及对策。

  • 标签: 航天飞行 人体生理变化 医学问题 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航天中心医院门诊处方的质量和用药情况,提高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的门诊处方共计1400张,依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进行处方点评。结果:我院2012年门诊处方平均金额为266.76元,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26,抗菌药物、注射剂、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率依次为10.1%、13%、56%;不合理处方133张,占总处方数的9.5%,不合理处方主要以用药不适宜多见,占不合理处方数的84.21%。结论: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医院除了需要加强处方点评工作外,还需采取多项干预和整改措施。

  • 标签: 处方点评 管理规范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总结载人航天史上曾经发生的主要问题以及我国自2003年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任务以来主着陆场航天员医疗保障的经验,重点分析自神舟十二号开始的空间站建造期间的技术状态和返回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伤病救治预案,确保航天员安全。方法总结国外航天史上航天员发生意外伤害的教训,尤其是空间站阶段,结合我国载人航天航天员医疗保障经验,针对空间站任务飞船在轨时间长、主着陆场调整的任务特点,提出系列的组织、预案以及救治方案。结果在原有舱前急救、直升机ICU综合救护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急救程序,制定了不同复杂地形情况下的救治预案及航天员的快速救治和后送原则。结论空间站任务医疗救护的综合救援方案、直升机救护平台的构建以及组织实施,可以保障空间站任务航天员各种情况返回的有效救治。

  • 标签: 空间站 航天员 救护飞机 急救医疗服务
  • 简介:2016年12月9—11日,由全军航空航天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航空航天医学分会联合主办,空军总医院承办的“第十一次全军航空航天医学学术会议暨第十次全国航空航天医学学术会议”在空军总医院成功举行。本次会议以“传承、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是一场国内最高等级的航空航天医学学术盛会。

  • 标签: 航空航天医学 医学专业委员会 空军总医院 中华医学会 会议 学术
  • 简介:美国《航空航天环境医学》(ASEM)杂志是航空医学工作者重要的专业杂志之一,它在各国航空医学界拥有一大批的读者群,该刊对于我们了解航空医学界学术动向、了解国外同行的工作重点、与国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等都极为有用。

  • 标签: 航空医学 环境医学 杂志 工作者 学术交流 读者群
  • 简介:目的探讨模拟中长期飞船舱内失重及噪声复合因素对大鼠听力及内耳淋巴液容积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2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失重+噪声组)12只,对照组10只。分别于暴露前、暴露后2周、4周、8周检测其双耳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阈值,并进行内耳MRI扫描,通过专用软件对内耳淋巴液容积进行计算。结果1.实验组动物ABR阈值在暴露4周时开始与实验前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且8周时ABR阈值与实验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2.实验组动物双耳内耳淋巴液容积在暴露2周时与暴露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暴露4周时与暴露前开始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在暴露8周时与暴露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动物内尔淋巴液容积在实验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模拟中长期飞船舱内失重和噪声复合因素可造成SD大鼠听觉电生理的损伤,且会导致大鼠内耳淋巴液容积增大。

  • 标签: 模拟失重 噪声 听性脑干反应 内耳淋巴液容积
  • 简介:摘要目的就我区通过妇幼卫生数据管理系统软件进行数据管理的实践与成果,探讨妇幼卫生保健机构开展信息数据管理信息化的工作模式。方法加强信息共享,提高妇幼卫生数据管理系统软件使用率;加大妇幼卫生信息的投入力度,提升妇幼信息管理的层次。结果提高妇幼卫生工作效率,加强妇幼卫生信息部门与临床科室联系;调动妇幼卫生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及时保质完成信息报表统计工作。结论提高妇幼卫生信息部门的统计效率,加快实现妇幼卫生信息社会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步伐,达到全区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化管理的目的,顺应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

  • 标签: 信息化 系统软件 经济效益
  • 简介:摘要如何实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诊断、达标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长期预后仍是我国风湿免疫科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2020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以循证医学为依据,接轨国际理念,结合我国国情,在诊断、病情评估及治疗等方面为风湿免疫科医师提供了规范诊治建议,以整体提高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治水平。

  • 标签: 红斑狼疮,系统性 诊断 达标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放水是煤矿瓦斯抽放系统不可缺少的放水装置,负压自动放水结构主要由进水管、压力平衡管、浮漂、外筒、导向管、密封球、阀座等组成,根据其安装场所可分为正压放水、负压放水,负压放水根据操作方式可分为负压手动放水、负压自动放水;根据用途又分为负压自动放水、负压排渣放水、负压气阀式放水等。目前国内抽采管网系统中所安装的自动放水、手工放水的形式大多存在一个关键的缺点就是不能彻底、有效的将管路内淤泥、积水清除。

  • 标签: 放水器 除渣器 抽采管路 创新
  • 简介:摘要变压保护装置是地铁供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保障地铁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作用。而基于变压当中绕组、绝缘以及引线等常见的故障问题,为了保证变压自身的安全与稳定,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结合变压保护装置积极研究解决故障问题的有效对策,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地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从而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行。

  • 标签: 地铁供电系统 变压器保护 故障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