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福建泉州市中山路整治和保护项目,日前荣获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泉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海上丝绸之路东端起点,在城市发展1300多年的历程中,沉积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位于古城中心的中山路,就是外来建筑文化与泉州

  • 标签: 泉州市 亚太地区 项目 城市发展 福建 海上丝绸之路
  • 简介:以行政区域为记述内容的空间范围是地方志的一个基本特征。历代修志都把区域建置内容列为志书之首,以框定志书记述内容的空间范围。新编志书继承了这一历史传统,在省志中都把区域建置内容放在比较突出的位置上。新编省志的《区域建置志》所要记述的内容含量大,范围广,既要写出自身的

  • 标签: 修志 编写原则 区域特征 日本帝国主义 建置沿革 文字记述
  • 简介:清代陕西社仓仓谷最主要的来源是用部分耗羡银采买,因此其设立之初规模就比较大,分布也非常广,但由于地理等因素的限制,分布并不均衡,而且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地区的社仓发展、衰落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 标签: 社仓 限制 设立 清代 衰落 因素
  • 简介: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过程的实证分析表明,1978-1990年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表现为σ趋同,在1990-1999年期间则没有出现σ趋同,却表现为分异.与此相对应,1978-1990年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也发生了β趋同,趋同的速度在2.2%以上.这个速度与国外学者关于β趋同速度在2%左右的结论相接近.但是,1990-1999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β趋同系数却为正值,表明这个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并没有出现β趋同,而是出现了分异.就1978-1999年的总体情况看,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着β趋同,不过β趋同的速度很小,只略高于0.9%.在1978-1999年期间,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着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国家的区域政策还必须根据变化了的区域经济格局,采取有针对性的分区调控措施,才能够有效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标签: 区域经济增长 趋同 分异 Σ趋同 Β趋同 俱乐部趋同
  • 简介:新疆近年来公开发行的史志书刊中,涉及到1954年建立的自治地方及其建立时间时,常出现错误,主要是对自治地方的称谓和建立的时间、以及乡、区级自治地方不列为自治地方以后的称谓问题上。一、称谓混淆、时间不准。新疆1954年建立了相当于县级的自治州6个,相当于专区

  • 标签: 自治地方 史志 回族乡 建立时间 乌苏县 焉耆回族自治县
  • 简介:新疆草原文化是古代新疆草原游牧民族创造的一种游牧文化,其活动区域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的地区。本文试图从新疆草原文化形成的过程入手,探讨新疆草原文化系统的内涵、基本特征、草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 标签: 新疆草原文化 石人 岩画 地理环境
  • 简介:本文指出:秦汉魏晋之际'东南有天子气'谶言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实际上是这一时期东南与西北地区对立斗争的过程。文章从两大区域之间的地理文化、民俗文化、神秘文化及政治文化四个方面论述了这一对立斗争的社会文化根源,从而为秦汉区域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

  • 标签: 天子气 文化区 东南地区 魏晋之际 西北地区 诸侯王
  • 简介:区域差异历来是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区域发展理论研究的主要课题.江西省受周边强经济中心的影响,经济区位边缘化趋势明显.近年来江西省突破原来农业大省的发展思路,致力引进发达地区和国外的技术和资金,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目前江西省内部地区差异较1990年明显扩大,而且表现出各地区相对波动较大的特征.本文采用偏离-份额模型,对江西1990-2001年间11年来的发展状况分两个阶段进行分析,探讨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结构特征,将江西划分为4种发展类型.江西省各地区区位条件的变化是其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驱动因素.

  • 标签: 江西省 区域经济发展 空间差异 偏高—份额模型
  • 简介:本文对区域城镇人口系统地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及分析内容、影响因素及作用形式和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过程进行了阐述。笔者认为,区域城镇人口系统地域空间结构包括地域结构和空间场结构两大方面;影响其状态特征及其演变的根本因素是系统的自然环境资源的空间分布;其发展,是依各城镇核心圈、基础圈自然资源及所吸引集聚于城镇内部的社会经济资源的丰厚程度,而推动各结构圈层不断向外扩张,择优位的竞争过程。

  • 标签: 地域空间结构 影响因素 城市域 竞争发展
  • 简介:渤海是我国最大的内海,也是全球11个典型的封闭海之一。由于黄河、海河、辽河和滦河等多条大河流人渤海,带来许多营养物质,因而水质肥沃,加以海湾深度较浅,地势平坦,适宜养殖的范围广,是发展海洋农牧化的良好基地。渤海其它海洋资源也相当丰富,素以三大池(鱼池、盐池、油池)著称于世。但过去在开发渤海过程中,没有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盲目开发,导致近年来一些珍贵的鱼类绝迹,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物多样化发生变化,渔业资源衰退。

  • 标签: 环渤海区域 海洋经济发展 战略选择 中国 海洋资源 渔业
  • 简介:今年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五周年纪念日。五年来,我国在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自治地方的经济、文化、教育等项事业日益繁荣,团结进步事业稳步发展。本刊特陆续刊出辽宁省及其他民族自治地方近年来的发展建设情况,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五周年。

  • 标签: 《民族区域自治法》 自治县 少数民族干部 民族自治地方 全面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 简介:土家族地区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前后经历了半个世纪,在此过程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土家族成份的确认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初步实施;第二阶段是土家族民族成份大规模的恢复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普遍建立;第三阶段是土家族杂散居区民族成份的继续恢复和土家族民族乡的建立.土家族民族区域自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长期性、曲折性、复杂性特征,在我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过程中极富典型性和代表性,其成功经验不仅对今后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有启示作用,对其他国家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同样有借鉴作用.

  • 标签: 土家族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工作 管理机制
  • 简介:<正>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的伟大创举和实践。

  • 标签: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自治区 自治州 藏族 青海 民族自治地方
  • 简介:论左右江区域文化──“粤西文化”研究之二莫金山(广西民族学院)从历史上看,一个民族或区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首先都与大江巨河的分布流向有关。广西地区也一样。这里山高石多,衍沃之地大多集中在江河两岸,因而其文明的产生发展也是与江河流域紧密相联的。关于这个...

  • 标签: 左右江 区域文化 粤西文化 土司制度 桂西南 壮族人
  • 简介:<正>本文仅从西安市的角度描述一下区域现代化进程与其郊县、陕西省和西北地区密切相关在某些方面的进展情况。中国面临的根本问题之一就是扩大经济活动基地从而扩大产品和利润的分布面。人们普遍认为,扩大国家经济基地的任务要比提高东部早期建立的工业中心生产力的任务重要的多。显然,中国最高层领导意识到资源丰富地区和资源贫乏地区的差别,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别以及社会各阶层的差别。这些差别必须缩小。而且通过发展,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别,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差别是完全能够被有效地缩小的。因此,中国现代化政

  • 标签: 西北地区 中国现代化 地区经济发展 现代化进程 西安 发达地区
  • 简介:国内外实践证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国家政策的投入。区域政策是为了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资源空间配置,调整地区间经济社会的非均衡发展,对某一特定地区实施的特殊政策。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政策投入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 标签: 西部大开发 中国 地方经济 宏观政策
  • 简介:有关黄帝的历史事迹及其神话传说,大多显系后人将出自黄帝主族及其支族的糅合为一体了.本文试图根据"黄帝四妃"与"黄帝之子十二姓"的所在区域,来离析这些历史事迹及神话传说,并推测出其产生之地,从而判断它们是出自黄帝主族还是其支族.

  • 标签: 黄帝族 神话传说 迁徙路线 民族文化
  • 简介:广东地处岭南,濒临南海,自古以来,海上交通发达,是中国对外交往的海上门户。自张九龄开凿大庚岭后,广东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日趋重要,现保留的大量珍贵的碑刻就是最好的证明。碑刻是一笔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有着非常丰富的史料价值和历史内涵。其内容广泛,包括重大的历史事件、行政命令、经济措施、人物传记、著名诗赋等,反映了历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珍贵的“石刻档案”,常能匡正或补充官修正史和方志的缺点和不足。

  • 标签: 广东 碑刻 区域史 简评 海上交通 对外交往
  • 简介:20世纪30-40年代,宛西地区发生了一场在“三自主义”指导下的区域性现代化实验,这场以追求“丰及足食、安居乐业”为目标的实验。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基础之上,由于地理环境的独特和地方精英的努力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于理论的局限和对封建土地制度的容忍,得不到广大贫苦群众的拥护与路途夭折。

  • 标签: 20世纪30-40年代 河南 宛西地区 区域性现代化 宛西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