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9 个结果
  • 简介:唐现之是广西乡村教育、师范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在解放前的半个世纪里,他心怀教育救国思想,为广西教育献计献策,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创办了桂林师范学校,为桂林文化城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从民本思想、爱国主义、民主办学、仁爱教育等方面对唐现之办教育的思想进行初步探析。

  • 标签: 抗战时期 唐现之 广西 办学思想
  • 简介:商品域又称行画,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艺术品复制的方法,是欧美文化消费品之一,消费比例较大,市场需求大量高级画工。为填补这项教育专业的空白,高师应及时开设商品画专业,适应现今文化、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本文仅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对高师开设商品画专业的市场定位、办学条件办学模式进行分析.对高师教育服务经济建设、培养专业人才进行了有益探讨。

  • 标签: 商品画 专业设置 市场定位 办学模式
  • 简介:本文对八十多年来校读法作为一种治学方法的形成过程和学者们对这个名称的使用理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探讨,认为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多同文献学、校勘学混同与重合,六十年代初彭铎发表《古籍校读法》,对校读法的概念、具体进行的方法、涉及的范围作了论述,七十年代末彭先生又发表《古籍校读法与语法学习》,对校读法的作用等作了深入的论述。彭铎继承陈钟凡、孙德谦之说而加以发展,确定了校读法的基本形式,使校读法作为一种学习与研究古文献、古汉语的方法同校勘学、文献学相辅相成,鼎足而三。

  • 标签: 陈钟凡 校读法 彭铎 《古籍校读法》 《古籍校读与语法学习》 《文言文校读》
  • 简介:李经方(1855--1934年),字伯行,号端甫,李鸿章六弟李昭庆之子,同治元年(1862年)过继给李鸿章为嗣。一生跟随李鸿章从事洋务、外交等活动,深得李鸿章喜爱。甲午战争后,因随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谈判,并参与签下《马关条约》,割让台湾而遭国人唾骂。他既饱读经书,又习得英文,一生出使多国,深谙当时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是清末被外国列强熟知的中国少数外交家之一。

  • 标签: 办学思想 新式学堂 创办人 安徽 晚清 《马关条约》
  • 简介:1807年9月,英国伦敦传道会牧师马礼逊经过了辗转奔波之后,登陆广州,开启了基督教新教在广州传教之序幕。以后各国差会不断派遣传教士来华,企图使中国国民皈依基督教。经历了不断的挫折之后,传教士们意识到要使“天朝大国”的老百姓接受基督教就必先改造其思想,于是他们选择了办学作为传教

  • 标签: 民国时期 基督教 广州市 教育事业
  • 简介:<正>东吴政权建立初年,距汉末农民大起义不远,孙权亲身体受到人民力量的强大,故建立政权后,在经济上不得不实行某些让步措施,让人民休养生息,同时东吴政权建立后要想得到巩固与发展,也必须依靠雄厚的经济力量作支持,所以才奖励人民开发荒地,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在政治上,政权建立初期也此较清明,能选拔贤才充任将吏。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巩固,因此东吴才能割据江东与曹魏、蜀汉成鼎峙之势。孙权在位三十年,至公元二五二年病死。以后在位诸帝中都昏庸懦弱,权奸孙峻、孙淋乘此相继专揽朝政,营私舞弊。到东吴末代皇帝孙皓接位后,更是残暴荒淫,对人民不顾死活剥削,以致社会矛盾激化,各地起义烽起,加之外部司马氏西晋又日趋强大,东吴政权在内外因素的夹击中很快走向崩溃。东吴政权灭亡的原因具体说来是什么呢?究竟

  • 标签: 政权 起义 社会矛盾 三十年 黄河流域 司马氏
  • 简介:SULDE:成吉思汗祭典的基本观念[俄]T.Д.斯克林尼柯娃本文将讨论欧洲传统中被称作Charisma(超凡力量)的神的属性。“超凡力量”是赋予特殊物品和人物的一种天生恩典(divinegrace—gratiainfusa),它是巫师、预言家、军事领...

  • 标签: 成吉思汗 札木合 黑白条纹 崇拜对象 祭典 彼岸世界
  • 简介:儒家思想的基本问题[韩国]赵骏河一、绪言人出生后,在一生活动中,从大的方面看无非有三种关系:人与神(天),人与人,人与物质(地)。人与神的关系属于宗教的领域,人与物质的关系属于科学技术的范围,而人与人的关系则属于伦理道德的范畴。在古代原始社会,人们对...

  • 标签: 儒家思想 《论语》 《诗经》 伦理道德 皋陶谟 人的本性
  • 简介:2000版《嘉兴年鉴》由专文、百科、资料、二次文献四大部分组成。“专文”部分5万字,设“特载”篇,收录专文6篇;“百科”部分62.6万字,设29个篇目,含227个分目、1263个条目;“资料”部分9.3万字,设“大事记”、“嘉兴概貌”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等篇目内容;“二次文献”部分设“文件选编”、“中英文目录”、“索引”等内容。

  • 标签: 篇目 年鉴 资料 大事记 嘉兴 条目
  • 简介:也论确定中国大古都的条件徐建春中国古都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以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为首的一批古都专家创立的。自1983年秋在西安成立中国古都学会以来,在史念海会长的带领下,这门学科蓬勃发展,不仅出版了大量的论著,每年举行一次全国乃至国际性的学...

  • 标签: 中国古都学 陈桥驿 中国七大古都 中国历史 文艺复兴 "大"古都
  • 简介:关于马一浮(1883--1967)思想的定位及其特色,学界历来见仁见智,评说不一。主流的意见认为马一浮是“理学大师”或“理学家”,其中又分近程朱、近陆王、调和程朱陆王三种意见。自上世纪80年代现代新儒学思潮走向国际以来,论者大都承认马一浮为现代新儒家的第一代思想家,但在分析其派别归属时,则又有所谓新理学(程朱学)、新心学(陆王学)、新经学(直接孔孟)、文化哲学之分。

  • 标签: 马一浮 现代新儒学 现代新儒家 80年代 文化哲学 理学家
  • 简介:佛教产生在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五世纪的印度。当时印度是奴隶社会。全印度并不统一,经济发展也很不平衡。在恒河和阎牟那河流域一带,由于铁器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及商业的繁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比较大的城市,如王舍城、吠舍离、波罗奈等。以城

  • 标签: 阎牟那河 王舍城 吠舍离 商业的繁荣 波罗奈 公元前六世纪
  • 简介:<正>目前国内出版的近3000种年鉴,大多数都实行条目化设计,尤其是地方综合性年鉴,几乎是清一色的条目化年鉴;国外出版的年鉴,多数也实行条目化设计。为什么?这主要是因为年鉴是资料性工具书,它的实用性要求其所提供的信息资料十分简明扼要而又方便检索。条目恰好是能同时挑起

  • 标签: 编写原则 实用性要求 资料性工具书 内容要素 地方综合性 文章篇幅
  • 简介:广西地方志著述从比较正式的图经算起,是从唐代开始出现的.就正规体例的方志而言,则始于宋代.1949年以前历代编纂的方志总量,可考者大约有汇集的321种佚志,加上现存的250种方志(含山水志、寺庙志),合计571种.在现存的广西250部旧志中,明代约12种,清代约145种,民国约93种.主要存藏于广西图书馆、广西桂林图书馆和广西通志馆.

  • 标签: 广西图书馆 旧志整理 基本情况 地方志 广西通志馆 桂林图书馆
  • 简介:<正>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并不是伴随中国穆斯林先民们进入中国开始的,而是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中遇到危机,或者是说在逐渐衰弱的时期出现的,时间上大约是在明代中叶以后。在此之前的唐宋时期,中国入所了解的伊斯兰教,只能借助于杜环《经行记》、周去非《岭外代答》、朱彧《萍洲可谈》、赵汝适《诸蕃志》、岳珂《程史》等见闻录式的介绍中,其内容与后来人们所了解的伊斯兰教相去甚远,文字表述多与佛教术语相连。如杜环把阿訇每星期五(主麻日)讲“瓦尔兹”,称为“登高座为众说法”;郑所南、方信孺把每天五次召唤穆斯林做礼拜站在唤醒楼上喊的“邦克”,记述为“登楼上,大声叫佛不绝”,“夷人率以五鼓登其绝顶,叫佛号”;岳珂也把清真寺记为“有堂焉,以祀名,如中国之

  • 标签: 中国伊斯兰教 研究史 回教 清真寺 中国穆斯林 碑文
  • 简介:采取异地办学,是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事业的一项特殊的举措,基本遵循重点扶持西藏和新疆教育,兼顾全国民族地区教育的原则。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党和国家逐步加大了民族教育异地办学的经济投资和政策倾斜,稳步扩大异地办学的规模,加快异地办学的发展速度。本文试图在叙述少数民族教育异地办学的几种形式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问题作些分析。敬请有关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 标签: 少数民族教育 异地办学 20世纪80年代中期 民族教育事业 基础教育事业 民族地区教育
  • 简介:陈列内容设计是一个以文字和展品为载体的创作活动,这个创作含有多个设计要素,需要一环扣一环的完成.研究探讨这些要素的构成及其规则,对指导设计实践、提高陈列水平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 标签: 内容设计 陈列 基本要素 规则 工作实践 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