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50年前,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被特赦,这之后,他的生活里总有北京民警的身影。上户口1959年12月9日,溥仪结束了14年的监狱生活,特赦回京,住在五妹"五格格"金韫馨的家里。第二天,他就在五妹的催促下,到北京市民政局报到。民政局的同志说:"你应该先给自己报上北京市的户口,这样就好安排工作了。"第三天,溥仪在五妹夫万嘉熙

  • 标签: 溥仪特赦
  • 简介:清晨,早早地就醒了。望望窗外,晨曦初现,窗前有一缕缕白色的雾气摇曳,连绵不止地向上飘移。空气分外清新,伴着悠悠山风,夹着清凉的露气,似宽谷中静静流淌的溪水一样清澈滋润,让人周身舒爽。这是我们湖北文学界的十几位朋友来五峰河参加全省首次生态文学笔会,住进森林山庄的第一个黎明。感觉和城里空调房间的那种全然不同,——在斗室内呼出的、吸进的,是自个儿在循环往复,身子凉快肺里不甚干净;这里是人和大自然交流,随便吸一口都是没有污染的真品,“心胸如洗”用在此时此地,才算地道。

  • 标签: 清新 文学界 生态文学 黎明 大自然 感觉
  • 简介:一解聘就像英国的剑桥座落在风景秀丽的乡间一样,秦川腹地这座教人稼穑的稷山大学,也建在远离城市的一个小镇旁,绕出学校的围墙便看得见渭河两岸错落有致的村舍和庄稼。暮春里一个雨过天晴草木清新的傍晚,金梦天博士踱出校门到田野里去散步。

  • 标签: 博士后 渭河 秦川 田野 实验室 学校
  • 简介:这是评论家兴安与深圳文化学者胡野秋在"深圳晚8点"的一次文学对话。该文是根据速记整理,经过作者审阅,标题为兴安所加。对话回顾了兴安90年代以来所主张和参与的几个文学事件,并重点比较了"60"、"70"和"80"作家的写作特点和问题,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他对"80"作家的分析尤其让人关注。

  • 标签: 90年代以来 文学对话 “70后” “80后” 作家 写作
  • 简介:出身、"×零"这两个词放在一起讲,也许有点意思。先说出身,大概与"×零"沾边的人,对这个词的重要性都没有体会,"70"、"80",凡是爱以"×零"自称的人,都没有"出身"体会。所以,也可以把如今活在世上的中国人分成"被出身"和"不讲出身"的两种人。我们一来到这个世界,就开始填写各种不同的表格。从能够填写表格起,表格上的栏目就有: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出身、民族……出生与出

  • 标签: 这个世界 填写表格 出生日期 商业时代 占山为王 红五类
  • 简介:文学史上的代际划分,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文学史上所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文学"往往是以朝代为基础对强势文类的一种区分,如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而关于世代,中国传统时间观念中又有六十年一个甲子、三十年风水轮流转或者二十年一个轮回之说;而当代文学中的"70"、"80"划分则是以十年为一个阶段进行的概括。这种种提法各有利弊,即便是在其内部也未必能全然自洽,尤其是"70"、"80"作家的归档,其实更多是媒体上的一

  • 标签: 风水轮流转 明清小说 代际 当代文学 唐诗宋词 时间观念
  • 简介:一直到十八岁,去大学住读之前,我都住在徐汇区的一处棚户区里。那十八年,我从来没有与我的邻居们说过话。我无法具体说出,他们都长什么模样。我常常站在玻璃窗后面看他们进进出出。有一次,左边邻居家最小的儿子突然抬起头,瞥了我一眼,我几乎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那目光忽的从我脸上一扫而过,吓得我往后退了一步,腰撞到了写字台边上。

  • 标签: 窗日子
  • 简介:走到十字路口中央时,看到地上四面八方都是自己的影子。停下来转头一个个影子去看,影子熟悉又冷清的铺在初冬深夜的地面,寂静无声。

  • 标签: 散文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后知后觉》
  • 简介:在归州过端午今年端午节,是在归州过的。归州是一页古朴的楚辞。在归州过端午,应该是这个民间节日的最佳选择地。因为,归州与端午有相同的历史遗传基因,有一条难解难分的血脉。爱国诗人屈原就诞生在这里。屈原故里的归州古城,位于香溪河东端西陵峡西头的长江北岸。古城东五里,有一个回水沱,便是传说中神鱼将屈原遗体驮回故乡秭归,于此泊岸的屈原沱。从上游撞破夔门呼啸直下的长江,流经此地时,所有江涛都不敢扬头而过,都要在此回漩

  • 标签: 屈原 后河 端午节 爱国诗人 故乡 鸽子
  • 简介:  小魏是我们小区的清洁工,一个正儿八经的老实人,见人总喜欢笑出一口浅浅的牙白,尽管这笑里多少有些讨好的成分.听说他在这里干活没有一分钱工资,他的报酬就是小区里所有的垃圾.……

  • 标签: 帮助尴尬
  • 简介:时至今日,我们似乎对文学上的"80"已经形成共识,那就是他们被认定为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从事写作的青年群体。由于时间所限,"80"的发展期其实很短,计约十年的时间。在白烨先生所主编的《中国文情报告》中,作为焦点现象与热点事件,"80"曾被两次提

  • 标签:
  • 简介:八〇后作家是文坛持续发酵的一个话题。韩寒、郭敬明在本世纪初带来的旋风冲击了文坛的很多领域,如今他们在影视圈里去折腾了,而新一代的八〇后作家悄然生长。他们以不同于韩寒、郭敬明的行事方式在文坛低调地展示着自己的实力,马金莲、于一爽、甫跃辉、周李立、王威廉、孙频、朱个、文珍、宋小词、张怡微、陈幻、马小淘、郑小驴、蔡东、陈崇正、霍艳、手指、小昌等人,以各自不同的风格出现在大大小小的刊物上,渐渐成为文坛的主力军。

  • 标签: 郭敬明 文坛 甫跃辉 主力军 作家 韩寒
  • 简介:一次偶然的机会,集中阅读了一批“70”作家的短篇小说,明显感觉到“70”作为一个代际的写作群体,有着自己的审美和思维的共性,也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主流的小说叙述语言,我们万万不可低估了他们的实力。同时,我也非常喜欢他们的言说方式,为此,我为这些短篇小说一一写了点评,这是一个“50”对“70”的点评。

  • 标签: “70后” 短篇小说 叙述语言 言说方式
  • 简介:1宗涛见到孙颖第一眼便喜欢上了她,那种一见钟情怦然心动的喜欢,不过,也仅仅是喜欢而已,就像喜欢一幅画、一件艺术品一样,宗涛明白自己对她仅限于这种喜欢,宗涛已经结婚,儿子也五岁多了,他坚信自己是个负责任的男人。当然,这不能禁止他心里或感官上喜欢美丽的女孩,他毕竟是个正常的男人。没有权利得到,但是驻足欣赏一番总是可以的。那天是天悦置业公司的邱总请客,他们代理了宗涛新开发的一个楼盘的销售。宗涛来到海天海鲜酒楼的贵宾6房间,邱总一干人已在此恭候多时。邱总年龄跟宗涛相仿,三十五六岁,人精瘦,极干练,他热烈地迎接着宋

  • 标签: 孙颖 姜明 一个女孩子 生下来 顺风顺水 爬起来
  • 简介:90年代的中国文坛,特别是近年来,你言说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言说良知和苦难;你批评谁都可以,就是不能批评王朔和王蒙;你倡导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倡导理想、道德和人文精神,否则你就冒了天下之大不韪,否则你就会被当代的批评家和后作家们戴上一顶顶大帽子:什么反对改革开放,否定市

  • 标签: 后现代 后新时期 前现代 后批评 中国文坛 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