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铁路工程在施工方面具有较多的特殊性,例如施工时间较长、投资较大、无法预测的因素过多等。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自身的经济利益,将工程风险降到最低,在工程开工前,铁路承包商会为工程进行相关的投保工作,以此将施工中的意外风险进行及时的转移。本文结合实例针对我国铁路在施工阶段的相关保险索赔问题进行探讨,对现今保险索赔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建议与解决方案,最大程度上对承包方的经济利益进行保障。

  • 标签: 铁路工程 保险 索赔 风险 问题 承包商
  • 简介:摘 要 农业生产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农作物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的防治是保障农作物产量的关键,只有加强这两方面技术的研发,才能稳定农业经济的发展。基于此,从品种选择、轮作整地、确定播种时间、加强水肥管理和合理密植6方面介绍农作物栽培技术,并介绍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病虫害防治技术。

  • 标签: 农作物 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技术
  • 简介:引言当前我国正积极筹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一旦加入,中国的一些农产品将受到国外农产品的严重冲击.在这种形势下,除了依靠政府制定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稳定农民收入的政策外,生产者还应更加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达到生态、经济、社会和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中的应用 作物种植 区划中的
  • 简介:摘要:为促进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探究农作物栽培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实现农作物的科学种植。在种植工作中,需要做好病虫害的监测工作,灵活采取生物技术、物理技术,实现农作物的科学种植,保证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 标签: 农作物科学种植 病虫害防治技术 探讨
  • 简介:摘要: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然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问题却越加严重,尤其是酸雨的形成,是目前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酸雨对人们的生活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农作物的危害 极 其大, 因此必须要针对酸雨的特点以及对农作物的危害,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此来降低酸雨对农作物的危害。本文主要是对酸雨气候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酸雨对农作物的危害,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 标签: 酸雨 形成原因 农作物 危害 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以分析工程项目中潜伏的风险为基础,做出工程风险的处置安排。工程风险与工程保险是紧密相连的,工程保险发展的内在原因和需求是工程风险,同时又是工程风险的有效分散途径之一。

  • 标签: 风险源 工程风险管理 工程保险
  • 简介:摘要: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中资企业的海外承包业务发展迅速。与国内项目相比,国际项目的风险更高,更复杂。一旦发生风险,它们将给我们的承包商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保险是承包商转移风险的有效途径。通过合理地向保险公司投保,承包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保险的采购与管理,从而确保企业的经济利益。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国际工程保险采购与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 标签: 国际工程 保险采购 管理
  • 简介:水分短缺是作物生长中最大的限制因子,土壤干旱胁迫使植物的长势、生理机制、激素水平等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亏缺能明显抑制作物根系和地上部生长,显著降低作物的生物量、产量和收获指数。禾谷类作物小麦(Triticumaestivum)在灌浆期遇到水分胁迫时,会引起光合速率降低、灌浆时间缩短、灌浆速率下降、植株老化提前,但是它能增加营养组织到籽粒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再代谢。土壤水分和植物激素共同调控作物的灌浆过程,当遇到土壤干旱时,作物叶片、花、籽粒发育过程中植物生长调节剂ABA浓度明显增加,且ABA、乙烯、ACC等的浓度随着干旱程度而变化。植物对干旱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植物生理、形态上的改变,比如植株结构、干物质积累、植物组织渗透势、气孔导度等的变化。土壤干旱不利于植物生长,但有利于胁迫临界点的产生,这就有可能利用土壤干旱条件下在灌浆较慢时诱导整个植株衰老和更好地进行碳代谢来提高籽粒产量,如果在作物灌浆后期适度控制土壤干旱可以增加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有助于农业生产中的节水,这对于发展可持续农业是迫切需要的。

  • 标签: 土壤干旱 作物 生长 产量 影响 适应措施
  • 简介:基于中国西北地区42个气象站1956~2011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估算该地区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分析西北地区ET0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别对ET0进行突变检验、周期变化和主要影响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ET0存在明显的月和季节变化,ET0自夏季、春季、秋季和冬季依次减少;(2)近56a来,西北地区年均ET0呈明显减少趋势,且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差异,春、夏、秋季ET0均呈显著减小趋势,且夏季减少率最大,而冬季则呈平缓的增加趋势;(3)ET0减小幅度最大的地区位于哈密—和田的东北—西南向一带;(4)1956~2011年,春、夏、秋、冬季及全年平均ET0分别在1984、1986、1981、1995与1980年前后发生了一次减小的突变,且年均ET0存在2~3a显著震荡周期和准6a的震荡周期;(5)ET0与2m风速、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相对湿度和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其中与平均气温的相关性较弱,可见平均气温、相对湿度的升高与日照时数、2m风速的下降导致西北地区ET0的减小,同时考虑日照时数、平均气温、风速和相对湿度4个气象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均方根误差最小,表明西北地区ET0的变化是上述多种气象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 标签: 气候变化 PENMAN-MONTEITH公式 参考作物蒸散量 西北地区
  • 简介:摘要:在农村经济发展中, 农作物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如何使其丰产丰收,除了科学种植,合理施肥,还需要合理的水利灌溉。目前,农村小型水利灌溉都是通过水渠从水库中取水,然后经过水渠与配套的建筑工程向田间的农作物供水。因此,只有建设合理的水利系统工程,才能及时满足农作物的需水量,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 标签: 水利工程 农作物 质量管理
  • 简介:作物冠层和空气温度的差值为基础,构建指标监测农田作物水分状况,在过去40a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简要论述了以冠气温差为基础的3个指标(胁迫积温、作物水分胁迫指数经验模型和理论模型)发展历程后,着重介绍了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WSI)经验模型在计算及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认为CWSI经验模型在目前的使用中存在基线计算方法不统一、基线建立所受环境因素过多、不同地区推广存在区域适用性以及CWSI经验模型应用具有单一性等问题。CWSI经验模型计算简便,如何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改进,对该指标的标准化和推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冠气温差 作物水分胁迫指数 经验模型
  • 简介:利用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气温资料,通过5种气候模式,对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的气温变化特点,以及未来50a的变化趋势作了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气候明显变暖,在1881—2001年120a间哈尔滨年平均气温上升了1.4℃,全省1981—2000年较1951—1980年间平均气温上升近1.0℃。数值模拟结果显示,2030年和2050年的气温将分别升高1.9℃和2.4℃,到2050年≥10℃积温带将北移约5个纬距。气候变暖对水稻、玉米、大豆和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很大,除大豆增产外,其他作物产量均有所降低。因此,必须进行作物结构调整才能逐步适应气候变化,获得增产。

  • 标签: 气候变暖 作物产量 影响 种植结构调整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农艺工程在作物种植过程中的应用与效益评价。本文分析了农艺工程在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优化农业生产过程等方面的应用效果,并对其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农艺工程在作物种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农艺工程 作物种植 应用 效益评价
  • 简介:摘要近年,人们进一步意识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以电力企业为例,其养老保险的发展与不断完善,尽管深化了电力企业职工队伍建设,但是电力企业养老保险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养老金待遇呈下降趋势,已经引起了退休职工的强烈不满。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力企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完善基本养老保险的基本对策。

  • 标签: 电力企业 养老保险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建设方针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近年来,国家对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的限制逐渐减少,经营和服务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与此同时,5G和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为施工企业保险经纪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创新空间,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保险经纪公司创造了机遇,也带来的不小的挑战,为了适应现代化的服务需求,保险经纪公司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施工企业保险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进而提升保险经纪服务的价值。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保险经纪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对施工企业潜在的风险识别,对风险进行量化,制定预防措施和应对措施,帮助提升施工企业实体经济运行的稳定性等方面,保险经纪服务的专业性和快捷性是决定服务是否优质的重要判断指标。

  • 标签: 施工企业 保险经纪 服务价值
  • 简介:利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农业气象观测站点春小麦、冬小麦、胡麻、燕麦、马铃薯、扁豆等主要作物农田土壤含水量实测资料,采用EOF、小波等方法分析研究该区域农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期干旱是这一地区土壤水分的基本状态,土壤水分垂直分布以递减为主,深层湿度小于浅层,夏季小于其它季节,秋季得以恢复;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的差异与不同作物关系密切,作物对土壤水分耗费存在明显时空差异。

  • 标签: 黄土高原 农作物 土壤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