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转炉渣中的氧化亚铁含量直接影响钢水收得率、钢水的质量和钢铁料消耗,研究前陕钢龙钢终渣氧化亚铁控制在15%左右。本文对陕钢龙钢炼钢厂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找出终渣氧化亚铁含量的变化规律,找到与终渣氧化亚铁含量影响的关键因素,将终渣氧化亚铁控制在10%~14%,降低终渣氧化性,提高钢水质量,提高钢水收得率,降低炉衬侵蚀,降低钢铁料消耗,降低钢铁料成本。

  • 标签: 氧化亚铁 终渣 转炉 钢铁料消耗
  • 简介:采用静态暗箱采样一气相色谱/化学发光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晋南地区盐碱地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裸地土壤夏、秋季(2008年6-10月)的甲烷(CH4)、二氧化碳(C02)、氧化亚氮(N20)和一氧化氮(NO)交换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期内,秸秆全还田(Fs)、秸秆一半还田(Hs)和秸秆不还田(Ns)处理土壤一大气间CH4、C02、N2O和NO平均交换通量分别为-0.8±2.7、-1.4±2-3、-6.5±1.8ug(C)·m^2·h^-1(CH4),267.1±23.1、212.0±17.8、188.5±13.6mg(C)·m^2·h^-1(CO2),20.7±3.0、16.3±2.3、14.7±1.7μg(N)·m^2·h^-1(N2O),3.9±0.5、3.4±0.5、3.0±0.4μg(N)·m^2·h^-1(NO)。交换通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灌溉、降雨和温度变化是影响该趋势的主要因素。相对于NS处理,FS和HS处理降低了累积CH4吸收量(66%和59%),增加了累积CO,(42%和12%)、N,O(41%和9%)和NO(30%和13%)排放量,因此,秸秆还田促进了农田土壤总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得到FS和HS处理小麦秸秆的CO2、N2O、NO排放系数分别为73.4%士1.6%和43.3%士1.0%(CO2)、0.37%士0.01%和0.17%士0.00%(N2O)、0.06%士0.00%和0.05%±0.00%(NO),FS处理的排放系数显著高于HS处理,且均低于同一实验地种植玉米、施肥农田的小麦秸秆排放系数(N20和NO排放系数分别为2.32%和0.42%)。可见,在采用排放因子方法估算还田秸秆CO2、N20和NO排放量时,应考虑秸秆还田量、农作物种植和施肥因素的影响。

  • 标签: 秸秆 裸地 温室气体 累积排放量 排放系数
  • 简介:用室内干土培养法对闽江口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湿地土壤甲烷产生与氧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30℃培养条件下,培养5d与培养12d、19d的湿地土壤甲烷产生率具有显著差异(n=8,P〈0.05),而培养12d与培养19d的湿地土壤甲烷产生率差异不显著(n=8,P〉0.05),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湿地土壤甲烷产生率逐渐减小;②不同土层平均甲烷产生率范围为0.0282~0.1233μg/(g·d),0~5cm土层的甲烷产生率最高,与其他土层的甲烷产生率具有显著差异(n=3,P〈0.05),其他土层问的甲烷产生率差异不显著;③在30℃下培养19d后,湿地土壤甲烷产生受到抑制,将培养温度升高至35℃,其甲烷产生率未发生明显变化,而随后葡萄糖的添加,明显地促进了湿地土壤甲烷的产生;④湿地土壤甲烷的产生能力与土壤pH、Eh和全氮显著相关(n=8,P〈0.05),与盐度也存在相关关系,与有机碳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⑤30℃培养条件下,0~10cm土层甲烷氧化能力最强,且甲烷氧化能力与甲烷产生能力密切相关。

  • 标签: 芦苇湿地 土壤 甲烷产生 甲烷氧化
  • 简介:摘要:高浓度钻井废水组分十分复杂, 废液中主要含有有有机物、悬浮物、重金属、油类物质等,其中有机物的含量远远高于标准值。同时,由于钻井作业地点现场条件复杂,钻井所产生的大部分废水,就地临时存放于简易贮水池中, 并且分布广泛,大大增加了处理难度。目前,国内外钻井废水的大多数处理方法主要以物理、化学、生物方法为主。传统技术处理方法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排放标准。

  • 标签: 高浓度钻井废水 混凝 -催化氧化处理
  • 简介:摘要:在废蚀刻液回收工艺中采用酸性蚀刻废液与强碱高温下合成的氧化铜已得到广泛工艺生产,但得到的产品粒度细,压滤、洗涤工序耗时长、难度大,最终产品含水率高铜含量在50%以下,Cl-、NH3-N难于洗涤。为了提高氧化铜产品粒度,使其易滤过洗涤,降低氧化铜杂质含量,提高氧化铜产品品质。本工艺实验探索一种用碳酸钠与氢氧化钠协同合成氧化铜新方法。

  • 标签: 酸性蚀刻废液 合成 氧化铜 工艺方法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采用回转窑回收湿法炼锌中的锌,转窑尾气改造前采用传统钙法脱硫工艺处理,存在以下问题:脱硫效果差、排放尾气不能达到《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副产品石膏渣难处置,造成二次污染;脱硫系统易堵难清,开工率低。为达到环保要求,经多方考证,根据回转窑的烟气参数以及稳定情况,并结合脱硫剂的来源、供给、品质和杂质情况,决定采用氧化锌-酸解法组合式两段脱硫工艺取代原来的钙法脱硫工艺,脱硫剂采用自产氧化锌烟尘或焙砂,产出的二氧化硫返回硫酸系统制酸,含硫酸锌的酸解液返电锌系统综合回收锌。新系统投产后,运行稳定,排放尾气指标优于《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修改单限值标准要求。

  • 标签: 脱硫剂 金属氧化物 常温
  • 简介:为了避免大气继续升温,可以向地下注入二氧化碳。这项任务是困难的,但是是值得做的。在威廉莎士比亚时代吸入的每百万个分子中就有280个是二氧化碳分子。如今,在我们的每次呼吸中每百万分子含有380个二氧化碳分子,其份量每年增加2个分子。大家都知道,二氧化碳火气浓度上升的后果将会如何:人类在地球范同内将进行无法操纵的实验。众所周知,二氧化碳促使大气增温,这样首先会引起海平面升高和水酸度增加。问题在于,全球气候因此会如何变化,

  • 标签: 二氧化碳分子 下注 工艺 大气增温 海平面升高 莎士比亚
  • 简介:摘要:伴随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湿法烟气脱硫技术逐步在各大生产厂家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前企业生产的角度出发,我国在对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方面的应用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了能够让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能够更好的发展,一定要注意对湿法烟气脱硫氧化空气量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相应的策略将其解决,以便更好的保证脱硫装置的安全运行,与环保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 标签: 湿法烟气脱硫氧化 原因 处理
  • 简介:摘要:果蔬清洗废水有机污染负荷不高,该类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泥沙、蔬菜残渣、果蔬碎块、果皮等悬浮固体,还具有可生化性好的特点。针对此类废水,采用机械格栅+调节池+初沉池+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砂滤工艺处理此类废水。本文介绍了该工艺的各主要处理单元,并对运行情况进行了评价。洗菜废水经过该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一级综合排放标准。

  • 标签: 洗菜废水 机械格栅 水解酸化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
  • 简介:摘要工业迅速发展,离不开工业炉窑的使用,氮氧化物排放不断增加,已经严重影响到环境与健康,那么,减少工业炉窑氮氧化物排放势在必行,通过对氮氧化物产生的原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对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意义重大。。

  • 标签: 氮氧化物 工业炉窑 燃烧器。
  • 简介:摘要:近年来,二氧化碳压裂法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水压裂法已被广泛地用于国外和国外的非传统石油资源的开采。二氧化碳压裂工艺主要有二氧化碳泡沫和二氧化碳干压裂化两种工艺,对于非传统油藏(尤其是低压、低渗透、水锁、水敏伤害)的工艺改进具有重要作用。为解决二氧化碳压裂增产问题,本文综述了二氧化碳压裂技术的原理、施工工艺、压裂液体系、设备要求等,并对当前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做了简要的介绍,以期为相关人员(或工程)提供参考。

  • 标签: 二氧化碳 压裂增产
  • 简介:摘要:基于对氧化铝陶瓷及其金属化基片成型工艺的分析,进一步对氧化铝陶瓷基片脱脂工艺进行探讨,并通过实验分析湿氢气气氛对脱脂的影响,对于今后钨金属化氧化铝陶瓷基片脱脂工艺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钨金属化,氧化铝,陶瓷基片,脱脂
  • 简介:1原理二氧化碳和甲烷的不同吸附特征可以用于封存二氧化碳并且提高不可开采煤层中甲烷气体回采率。在5-8个大气压力下,一吨煤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30-35立方米。使用适当的压力,每摩尔甲烷可以置换二氧化碳气体1.5到5或6摩尔。利用上述提到的文献资料计算出二氧化碳的封存量。

  • 标签: 二氧化碳气体 深部煤层 封存 德国 甲烷气体 大气压力
  • 简介:—个国际科研小组日前开发出一种新方法,能够对海洋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进行较精确的测量,并据此绘制出二氧化碳分布图,这一成果将有助开发预测气候变化的新方式。

  • 标签: 二氧化碳浓度 海洋 测量 气候变化 分布图 开发
  • 简介:摘要: 氧化铝工艺的优化设计已经逐步在国内氧化铝行业中得到应用,也成为了企业降本增效的必要条件和措施。如何降低新建和已有氧化铝厂的生产能耗和成本,工艺优化设计将成为关键因素,也将成为未来氧化铝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 标签: 氧化铝厂生产系统 节能降耗措施
  • 简介:氧化碳地质储存计划2007年6月,昆士兰州政府批准了此项研究工作,开发并示范这种新型碳减排技术,与煤炭工业共同投资开展该项研究,在昆士兰州开展并推广了该项技术。政府和煤炭工业企业共投入9亿美元组建煤净化资金,其中政府投入3亿美元,煤炭工业投入6亿美元。

  • 标签: 二氧化碳 昆士兰州 储存 地质 煤炭工业 政府投入
  • 简介:2010年1月l1日,道达尔集团在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脉(湖公社)开辟了欧洲第一个工业试验中心,从事主要温室气体—CO2的捕获、输送和储存。预计,采用最新技术可以比较有效地应对全球变暖。24个月,40000辆汽车排放近120000吨二氧化碳,这是未来两年在法国东南部湖公社的新试验中心计划消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 标签: 二氧化碳排放量 最新技术 储存 捕获 试验中心 温室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