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自2010年7月28日在青海省同德县发现大片野生占柽柳林以来.已有包括“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网站和《科学时报》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了这一我国植物学界的重大发现。更有全国植物学界的十多位专家学者纷纷发邮件或电话询问.并表示震惊和强烈支持保护.

  • 标签: 保护 柳林 野生 世界 植物标本馆 专家学者
  • 简介:欧洲建成32家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建成20家世界地质公园,地质公园建设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第1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在北京召开,第2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在英国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召开,第3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于2008年6月22~26日在德国的奥斯纳布吕克市召开。

  • 标签: 第3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 奥斯纳布吕克 德国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
  • 简介:近日,应世界地质图委员会主席P.罗西的邀请,中国地调局地科院资源所裴荣富院士、梅燕雄研究员赴法国巴黎,参加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的世界地质图委员会全体会议。会上,他们汇报了国际合作编图项目“1:2500万世界海洋矿产资源图”的工作进展,并向外国专家展示了新编的“1:2500万世界海洋矿产资源图(草图)”。

  • 标签: 海洋矿产资源 国际合作 世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图集 编制
  • 简介:1WWOSC2014会议摘要1.1会议概况2014年8月16—21日,WM0大气科学委员会(CAS)世界天气研究计划(WWRP)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第1次世界天气开放科学大会(WWOSC:WorldWeatherOpeningScienceConference)。大会主题是无缝隙预报(SeamlessForecasting),会议包括WWRP的科学内容,以及与观测系统研究与可预报性试验(THOR—PEX)科学活动相关的议题。会议围绕主题,每天分为12个分会场,交叉安排大会特邀报告和专题讨论。

  • 标签: 科学委员会 世界 气开 WEATHER 可预报性 World
  • 简介:本章概述了美国地质调查所(USGS)对美国以外世界常规石油、天然气和天然气液(NGL)资源进行评价的五年研究成果。这些资源有可能在30年内(1995-2025)成为储量。本章也提供了有关石油能源的数量、质量和位置的资料。美国地质调查所着手进行这种世界油气评价研究。

  • 标签: 世界 资源 美国 石油能源 储量 USGS
  • 简介: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世园会)在西安举行。陕西省气象影视和宣传中心为切实做好西安世园会气象服务工作,以"融入世园,服务主题"为服务理念,围绕世园会气象服务需求,充分利用气象部门专业资源,策划了一系列既为

  • 标签: 气象服务工作 世界园艺博览会 节目策划 西安 服务理念 服务需求
  • 简介:全球一次石油需求将每年增长1.6%,即从2002年的7700万桶/日增长到2030年的1.21亿桶/日。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增长将继续保持最快。各地区的大部分石油需求增长都将来自运输部门。人们指望在当前十年的剩余年份非欧佩克国家能满足全球大部分的石油需求。但从更长的时间看,欧佩克的石油产量,尤其是中东欧佩克的产量将有更快增长。欧佩克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将从2002年的37%增长到2030年的53%,略高于1973年的历史最高水平。只要能获得必要的基础设施投资,全球石油产量就不会在这个预测期达到最高峰。为了弥补产量递减和满足需求增长,需要有新的产能。从2003年到2030年大约需要在石油行业投资3亿美元。因此,筹集资金将是一个重大挑战。石油公司的石油储量报告已经因一系列的大幅下调事件而受到了可靠性的质疑。储量的不确定性会削弱投资者的信心和减缓投资。目前急需各方共同努力达成共识,并进而使用能普遍接受的、透明的、统一的和综合性的油气储量报告系统。地区间的石油净贸易额将在预测期增加一倍以上,到2030年可超过6500万桶/日,超过全球石油产量的一半。已成为最大出口区的中东将有出口量的最大上升。因此,在石油输送必须通过的关键地点发生供应中断的风险也将增大。本展望有一个高油价预测设想,在此设想中整个预测期的国际能源署(IEA)平均原油进口价被设定为每桶35美元。按照这一设想,全球石油需求将在2030年减少15%。与基准方案相比,欧佩克在2003—2030年期间的累计石油收益将会减少约7500亿美元或7%。

  • 标签: 石油需求 基础设施投资 全球市场 石油产量 供需 世界
  • 简介:2011年10月24-28日,在美国丹佛召开了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开放科学会议(OpenScienceConference)。WCRP由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等主办。注册参会代表1990余人,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专家20多位。大

  • 标签: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 学会 世界气象组织 WCRP 委员会 海洋学
  • 简介:泥炭地是全球重要的有机碳库,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已有的对全球和各大洲泥炭地面积和泥炭储量估算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有机碳含量的数据,估算世界、各大洲和主要国家的泥炭地有机碳储量,得到如下结果:世界泥炭地有机碳储量为2381.34×10^8t。各大洲泥炭地有机碳储量分布不均,北美洲最为丰富,储量为1098.64×10^8t,占总储量的46.14%;其次是欧洲和亚洲,分别占总储量的27.41%和22.89%。由于各国对泥炭地的界定不一致,缺乏泥炭层厚度、泥炭容重等重要指标的基础数据,或者由于这些指标统计核算的口径不同,导致很难对泥炭地有机碳储量进行准确估算。最后分析了影响泥炭地有机碳储量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泥炭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泥炭地碳储存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泥炭 泥炭地 有机碳储量 世界 影响因素
  • 简介:世界共有877个大油气田,它们的最终可采储量都达到或超过了5亿桶油当量。据估算,这些大油气田要占全球油气总储量的67%,但分布明显集中在大约仪为30%的地球陆地上。本文提供的图件将显示这877个大油气田在27个重要地区的构造背景和沉积盆地的分布。这些地区有关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可简单地分为六类:(1)面向重要洋盆的被动大陆边缘(有304个大油气田);(2)大陆裂谷和上覆的坳陷或“牛头”盆地(有271个大油气田);(3)由两个大陆最终碰撞形成的碰撞边缘(有173个大油气田);(4)与地体增生、岛弧碰撞和/或浅部俯冲有关的碰撞边缘(有71个大油气田);走向滑动边缘(有50个大油气田);(6)未受重要岛弧或大陆碰撞影响的俯冲边缘(有8个大油气田)。对于具有多期发育史的盆地而言,本文试图识别对油气生成、运移和圈闭影响最大的单一大地构造事件或构造背景。我们的主要分类指标是大油气田形成时主导典型地层和构造特征的盆地类型。

  • 标签: 大地构造背景 大油气田 世界 被动大陆边缘 大陆碰撞 沉积盆地
  • 简介:矿产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保障和基本物质条件,发达国家控制着世界矿业的命脉.组成了超大的矿业垄断集团,各跨国矿业公司分矿种进行垄断,各国形成不同的资源战略。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矿产资源消耗的增长.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资源政策,形成特有的资源战略。

  • 标签: 矿业 资源战略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