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引起啤酒混浊的主要物质是多酚和蛋白质,为了减少啤酒混浊的出现,需要减少蛋白质和多酚的含量,以提高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本文主要通过凝胶柱分离、考马斯亮蓝结合及红外光谱检测,研究啤酒中蛋白质的分子量及分布情况;同时对添加硅胶等吸附剂后的啤酒蛋白质含量进行检测,比较吸附剂的吸附效果。

  • 标签: 啤酒 蛋白质 吸附 硅胶
  • 简介:白质、总氮的检测虽有不同的分析方法,但都涉及到样品消化与蒸馏过程。现以使用蛋白质测定仪进行消化、蒸馏这两个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与同行交流。

  • 标签: 蛋白质测定仪 检测过程 蒸馏过程 样品消化
  • 简介:白质混浊是啤酒经常发生的质量问题,每年都造成大量的损失成本.我厂质检处负责原辅料、包装物进厂及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监督,降低啤酒蛋白质混浊损失率是质检处的主要工作之一,我们针对这方面开展了质量管理活动.

  • 标签: 啤酒蛋白质 开展质量 活动降低
  • 简介:考马斯亮蓝法是将蛋白质浓度和染料与标准蛋白如牛血清白蛋白和γ-球蛋白等产生的颜色变化相关联,但这些标准蛋白和啤酒中的蛋白质并不直接关联。考马斯亮蓝染料复合物与凝胶过滤分离出的啤酒中高分子量氮成分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对大多数啤酒来说是很好的线性相关。对于高分子氮来说,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啤酒中的蛋白质比凯氏定氮法更准确。

  • 标签: 考马斯亮蓝G-250 染色 蛋白质
  • 简介:建立了啤酒中混浊活性蛋白质的提取制备方法和基于高效凝胶过滤色谱的蛋白质分析方法,对混浊活性蛋白进行了系统的分子量分布特点及定量分析,并将其应用在了啤酒非生物稳定性及啤酒样品分析领域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解决了混浊活性蛋白分子量及含量难以测定的问题,对啤酒生产蛋白质分子量的控制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果表明混浊活性蛋白的分布区间为23.4-150.0kDa、5.7-23.4kDa、1.0-5.7kDa和05-1.0kDa啤酒样品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分子量包括4.8kDa,2.4kDa,3.9kDa和128.8kDa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03%-2.0%,不需混浊活性蛋白提取制备过程中的透析除盐处理,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最后应用该方法对啤酒稳定剂硅胶、酿造单宁和脯氨酸蛋白酶的作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硅胶主要去除0.5-1.0kDa,酿造单宁去除32.0-55.0kDa,而脯氨酸蛋白酶主要去除51.6-1500kDa部分蛋白质.

  • 标签: 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HPGFC) 定量分析 啤酒 混浊活性蛋白 非生物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