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中温热处理对2种高碳素体不锈钢430和Cr21显微组织和抗拉强度的影响,热处理温度分别为700℃、800℃、900℃。对于430来说,通过中温热处理可以使马氏体脆性降低,其中700℃处理后其抗拉强度最高。而Cr21可以通过中温热处理控制其碳化物的析出来改变其力学性能。在800℃处理后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通过对冲击断口的扫描电镜分析发现,中温热处理不仅提高了430不锈钢的抗拉强度,而且其韧性也有一定提高。对于Cr21来说,虽然热处理提高了其抗拉强度,但是断口仍具有一定的脆性特征。

  • 标签: 热处理 铁素体不锈钢 显微组织 抗拉强度
  • 简介:日本东北大学原子分子材料科学高等研究机构山中幸仁副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和该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及东北学院大学合作,共同开发了利用气体喷雾法的软磁性非晶合金纳米线(直径100nm-3μm)的低成本批量生产技术。并用这种纳米线试制了磁传感元件。测试结果显示,该元件具有电阻值随外加磁场变化而变化的磁阻效应。

  • 标签: 日本东北大学 金纳米线 软磁性 磁传感器 试制 钴铁
  • 简介:以硝酸为原料,三乙二醇(TEG)为溶剂,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γ-Fe2O3纳米粒子,通过X射线衍射fXRD)、差热-热重分析、N2吸附-脱附(BET)和磁性分析(VSM)等测试手段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并考察了硝酸浓度和反应时间对γ-Fe2O3晶粒尺寸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在TEG中高温热分解后能够产生γ-Fe2O3纳米粒子,并且随着硝酸浓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γ-Fe2O3纳米粒子的晶粒尺寸和饱和磁化强度都有增大的趋势。

  • 标签: 硝酸铁 热分解法 γ-Fe2O3纳米粒子
  • 简介:以TiCl4为钛源,SAMs为模板,Fe(NO3)3·9H2O为源,采用自组装方法于低温液相反应体系中分别成功地制备出大面积二维结构纳米的纯净和掺Ⅱ0:薄膜,通过拉曼光谱、高分辨透射电镜、荧光发射光谱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紫外光和可见光下纳米薄膜对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过程以及紫外光下对甲苯的降解效率,探讨了掺后对TiO2: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方法不需要高温煅烧即可得到高催化活性的以金红石为主的掺二氧化钛纳米薄膜。

  • 标签: 铁掺杂 纳米TIO2薄膜 光催化
  • 简介:在降低铝电解电耗工作的诸多方案中,降低系统各部位欧姆电阻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硬性方法,它与工艺参数、电解工人的操作水平基本不存在关联性,简单易行,无副作用,不需固定资产投资,成本及投入产出比极低。当系统欧姆电阻降低之后,选择降低电耗的技术路线有两条:一是直接降低电解槽设定电压;二是不降低槽电压而使极距自然提高,从而提高电效、降低电耗。两条路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标签: 铝冶炼 利润 降压 压降 铁碳 固定资产投资
  • 简介:铁磁性微晶玻璃由于具有磁性和生物活性,可以用作磁感应热疗的热种子材料。采用SiO2-Na2O-CaO-P2O5-Fe2O3五元系统,通过共沉淀-熔融法和熔融法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备铁磁性微晶玻璃,利用XRD确定其晶相并计算晶体的晶格常数和晶粒尺寸,并通过VSM表征样品的磁性能。结果表明,玻璃液在自然冷却的过程中就形成了大量的磁铁矿,不经过热处理过程即可制得具有磁铁矿唯一晶相的铁磁性微晶玻璃并具有生物活性。共沉淀-熔融法制备的样品磁性更强。

  • 标签: 共沉淀-熔融法 熔融法 铁磁性微晶玻璃 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