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4 个结果
  • 简介:以收获马铃薯块茎后的马铃薯茎叶为原料,以甲酸为添加剂进行青贮饲料调制试验,以期实现其饲料化利用。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在3个含水量水平(75%、65%、55%)的马铃薯茎叶分别添加梯度为0.5%、1.0%、1.5%的甲酸(FA)进行青贮,室温青贮45d后,测定其理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甲酸添加量的增加,青贮料的感官指标呈向好趋势,添加量1.5%时,均为1级优良,发酵效果最佳;化学指标中,pH值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升高,乙酸含量显著(P〈0.05)降低,丁酸不产出或较少产生;NH3-N/TN的含量显著(P〈0.05)下降;CP、WSC明显上升。

  • 标签: 马铃茎叶 青贮 甲酸
  • 简介:叶面喷施微肥对红豆草根系的影响陈宝书(甘肃农业大学)牧草正常生长发育,需要氮、磷、钾、钙、硫等大量元素,还需要多种微量营养元素。目前研究和使用得较多的微量元素有硼、钼、锰、锌、铁、铜等,它们在作物体中的含量仅占作物干重的千分之几至十万分之几,所起的生...

  • 标签: 微肥 作物体 大量元素 微量营养元素 红豆草 生长发育
  • 简介:新疆草地退化现象严重,已成为制约草地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通过建立一套草地退化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相关分析方法,得出草地退化的最主要因素是草地放牧率,牧民的超载放牧行为是导致草地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为制定保护草地政策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

  • 标签: 新疆 草地退化 关联度分析
  • 简介:本研究以“红衣少女”香石竹组培苗为材料,通过根尖压片实验对“红衣少女”香石竹染色体计数方法进行探索,确定“红衣少女”香石竹染色体制片的最佳技术参数,从而对其倍进行鉴定。本实验结果表明:以早上8:30用8-羟基喹啉处理1.5h为最佳,酸解时间以6—8min为宜。染色体压片结果显示:“红衣少女”香石竹染色体数为27条,鉴定其为3倍体。

  • 标签: “红衣少女”香石竹 染色体 倍性分析
  • 简介:本试验以18种禾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处理下不同禾草的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变化的对比。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则呈先上升后下降变化趋势,因此,运用隶属函数对不同禾草抗旱进行评价分析,得出抗旱强弱次序为:羊草〉高羊茅〉碱茅〉赖草〉紫羊茅〉蒙农杂种冰草〉蒙古冰草〉新麦草〉披碱草〉大青山早熟禾〉草地早熟禾〉长芒草〉狼尾草〉少叶早熟禾〉老芒麦〉羊茅〉芨芨草〉狗尾草。

  • 标签: 禾本科牧草 抗旱性 评价
  • 简介:通过应用“狼毒净”除草剂进行防除狼毒试验,结果表明,使用1050ml/hm2剂量防除狼毒,防效达到了94%以上,草地牧草产量明显增加,增产率为15.24%。因此,适宜作为防除草地狼毒的有效药剂推广使用。

  • 标签: “狼毒净” 狼毒 防控 防效 牧草产量
  • 简介:采用“3414”最优设计试验方案,在土默特左旗地区研究了施肥对中苜2号(紫花苜蓿)品种茎叶比和干鲜比的影响。结果表明,14个处理组合中,P2K2N0是试验获得茎叶比最小的组合,为1.236,P2K3N2是实验获得干鲜比最大的组合,为0.354;苜蓿的茎叶比随着氮肥的添加而增大,较高水平施氮量显著提高苜蓿茎叶比(P〈0.05),氮肥对苜蓿干鲜比没有显著影响;单施磷肥能够显著降低苜蓿茎叶比(P〈0.05),对其干鲜比没有显著影响;钾肥对苜蓿茎叶比的变化作用不明显,但过量钾肥可以提高苜蓿干鲜比;氮钾肥混施能显著改变苜蓿茎叶比(P〈0.05),磷钾肥混施能显著改变苜蓿干鲜比(P〈0.05)。因此,今后在土默特左旗地区种植苜蓿应不施或少施氮肥,适量增加磷肥和钾肥。

  • 标签: 中苜2号 茎叶比 干鲜比
  • 简介:化学干燥剂能够加速饲草的干燥,减轻由于植物细胞、人类活动和天气等因素所引起的营养损失。本论文以苜蓿干草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不同干燥剂对不同处理苜蓿干草干燥速率的影响。利用苜蓿草,采用3种化学处理(对照、2%和3%的干燥剂)及四种物理处理(对照、压扁、切短、切断压扁)的有重复设计,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自然晒制苜蓿干草干燥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不同浓度干燥剂处理样品,对苜蓿干草干燥速率的影响不同:对于只做切短处理的苜蓿样品喷洒浓度为3%碳酸钾溶液效果最好,而对于压扁处理的苜蓿样品喷洒浓度为2%的碳酸氢钠效果最好。

  • 标签: 苜蓿干草 干燥剂 干燥速率
  • 简介:通过气象因素对乌丹蒿(ArtemisiawudanicaLiouetW.Wang)花粉水平及垂直方向传粉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乌丹蒿花粉粒在24h内,在12∶00时至14∶00时,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的传播花粉粒数量最多,花粉粒总量可达732粒。这一时段的气温为29.9℃,相对湿度为39%,风速为0.9米/秒。在24h内乌丹蒿传粉效率与气温、风速等气象因素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

  • 标签: 传粉 花粉粒 气象因素 乌丹蒿
  • 简介:本研究以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放牧强度下群落及不同植物功能群生物量和主要物种种群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除多年生根茎禾草外,各功能群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放牧胁迫下,不同植物功能群之间存在一定的补偿效应,重度放牧不利于草地生物量及物种多样的维持。植物群落结构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由以羊草(Leymuschinensis)为建群种,贝加尔针茅(Stipabaicalensi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squarrosa)和寸草苔(Carexdispalata)为优势种,过渡到以羊草为绝对优势物种。

  • 标签: 草甸草原 放牧强度 功能群 优势种
  • 简介:本文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4个浓度梯度的保水剂(1∶1000、3∶1000、5∶1000、7∶1000)添加对榆、黑麦草、波斯菊、紫花苜蓿、红豆草的出苗、生长高度以及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5∶1000实验组的黑麦草、红豆草、紫花苜蓿分别比对照延迟了2d、6d、6d,1∶1000、3∶1000实验组的出苗情况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2)保水剂添加可以提高土壤表层含水率,添加保水剂实验组的土壤含水率分别是对照的1.78、4.07、10.10、12.38倍;(3)1∶1000、3∶1000浓度的保水剂添加增加了黑麦草、波斯菊、紫花苜蓿的存活天数。

  • 标签: 保水剂 出苗情况 抗旱性 土壤含水率
  • 简介:本研究选择不同海拔高度未退化的矮生嵩草草甸草地上的莎草科、禾本科、豆科功能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功能群植物重要值与海拔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海拔高度的逐渐升高,莎草科功能群的重要值总体上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禾本科功能群中大部分植物种的重要值随海拔的逐渐升高而增大;豆科植物功能群的重要值随海拔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

  • 标签: 功能群 海拔 重要值
  • 简介:本研究选择荒漠草原区退化草地类型不同年限封育的样地共18个,分别在封育围栏内、外设置样方,于2011年、2012年对其封育效果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荒漠草原退化、沙化草地经过1—7年围封后的效果调查显示:封育草地草群平均高度、总盖度、单位面积鲜草、干草产量相比未围封草地(对照)都有不同程度增加,草群中优良牧草种类也有增加的趋势。

  • 标签: 荒漠草原 封育措施 恢复效果
  • 简介:本项目以科尔沁草原退化天然打草场为研究对象,共选择样地400亩,进行了围封,并分别对退化打草场进行了未施肥(对照)、施肥5kg/亩、施肥10kg/亩和施肥15kg/亩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对退化沙地草地植被生长特征及生物量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打草场施肥两年,施肥15kg/亩的草群自然高度、植被盖度、干草产量和优势植物干重,以及土壤营养成分均比对照、施肥5kg/亩和施肥10kg/亩效果显著,说明施肥有利于科尔沁地区退化打草场的培育改良.

  • 标签: 天然打草场 围封 施肥
  • 简介:在不同恒温和变温处理下,研究赖草(Leymussecalinus)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赖草种子的千粒重为2.788g,较低温度萌发速率较慢.15/25℃变温条件下发芽率最高可达63.25%;芽长和根长分别达到最长,为2.65cm和1.29cm;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达到最高,为赖草种子最适宜的萌发温度.

  • 标签: 赖草 种子 萌发 温度
  • 简介:以优异早熟禾(PoapratensisLcv.Merit)品种为研究对象,公园早熟禾(P.pratensisLcv.Park)和冷地早熟禾(P.pratensiskeng)对照品种,对优异早熟禾主要抗旱性能的4项指标:相对含水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于成坪期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优异早熟禾与对照品种相比。叶片相对含水量最低(83.66%)、丙二醛含量相对最低(0.0028μmol/g);而游离脯氨酸(82.74μg/g)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最高(4.64%),与其他品种间差异极显著。优异早熟禾抗旱性能显著高于对照品种,是一个抗旱、适宜高海拔地区建植的草坪草种。

  • 标签: 优异早熟禾 抗旱 相对含水量 脯氨酸 丙二醛 可溶性糖
  • 简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进行了7个饲用燕麦品种的引种试验。通过对各品种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农艺性状和营养价值的比较分析,探讨适宜呼和浩特地区的饲用栽培品种。结果如下:白燕7号、蒙燕1号、Leggett、草莜1号在抽穗期时均达到了其自身生育期中的干重峰值,而且粗蛋白含量也较高。蒙燕1号在乳熟期的地上生物量干重达到其整个生育期的峰值。蒙燕1号和Morgan种子产量高于其他品种。

  • 标签: 燕麦 品种比较 地上生物量 营养价值
  • 简介:以辣椒茎叶为原料,分别添加甲酸、绿汁发酵液、玉米粉、马铃薯渣,袋装青贮45d后分析其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辣椒茎叶直接青贮其发酵品质较差;各添加剂处理改善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pH值、乙酸、氨态氮、ADF和NDF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丁酸较少产生,乳酸、可溶性糖和粗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1.5%甲酸处理组的pH值降幅最大;5%绿汁发酵液处理组的乳酸含量最高,为2.94%;100%玉米粉处理组的可溶性糖含量在所有处理组中最高;30%马铃薯渣处理组的干物质含量为41.6%,在所有处理组中最高;甲酸处理的辣椒茎叶青贮效果最佳.

  • 标签: 辣椒茎叶 青贮 添加剂 发酵品质
  • 简介:该实验通过对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句生态系统实验站地区,连续放牧、间隔放牧和未放牧三种放牧类型的草地土壤中全氮含量的测定,初步得出土壤全氮含量不仅受土壤类型、气候等的影响,更受放牧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隔放牧类型的土壤全氮含量最高,为土壤肥力评价及合理放牧等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高寒草甸 放牧类型 全氮含量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刈割时间、水分含量、切短长度及青贮密度4个不同青贮条件对天然牧草青贮品质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天然牧草青贮的条件.通过设计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将天然牧草青贮30天后,测定其pH值、有机酸和氨态氮含量,采用费氏(Flieg)评分法,利用乳酸、乙酸、丁酸为基础进行评分,对草甸草原天然牧草的发酵品质情况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天然牧草青贮发酵品质存在差异,对天然牧草青贮品质造成影响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刈割时间〉含水量〉切短长度〉青贮密度.最终确定草甸草原天然牧草青贮最适条件是含水量为60~70%,刈割时间为7月下旬,切短长度为1~3cm,密度为450~500kg·m-3,该工艺水平下天然牧草青贮的发酵品质最佳.

  • 标签: 天然牧草 青贮条件 正交试验 发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