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2017年8月21日-22日,全区促进草牧业发展现场观摩培训班暨草原工作座谈会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区12个盟市、2个计划单列市农牧业局分管局长、草原科科长、草原工作站站长、草原监督管理局局长及自治区农牧业厅厅属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培训

  • 标签: 呼伦贝尔市 现场观摩 牧业发展 培训班 草原 农牧业
  • 简介:准确测定灌木草地产草量的方法灌木、半灌木、小半灌木草地在我国五大牧区都有分布,且占有一定的面积,而对这些草场组的草地牧草产量的测定方法,有必要从数学的角度进行严格论证,使该草场组草地牧草产量测定工作做到精益求精,提高准确度。下面就说明其测定方法。首先...

  • 标签: 灌木草地 产草量 草地牧草 各三 平均半径 样方
  • 简介:本研究以山丹新麦草为材料,通过秋水仙素处理萌动种子、胚芽、二倍体植株幼苗染色体加倍研究,探讨了不同诱变材料的适宜处理浓度和时间,从而比较出最适宜的染色体加倍方法。结果显示:最好的加倍方法是用0.1%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体幼苗24h诱变率最高,为62.5%。

  • 标签: 山丹新麦草 秋水仙素 染色体加倍
  • 简介: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草业生产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2015年6月14—17日,内蒙古自治区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与种质鉴定试验培训班在呼伦贝尔市鄂温克自治旗巴彦托海镇召开。

  • 标签: 品种区域试验 内蒙古自治区 呼伦贝尔市 鉴定试验 培训班 种质
  • 简介:对山野豌豆几种种子发芽试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因采用的方法不同所得的效果也不同,用98%浓硫酸处理山野豌豆种20min,种子发芽率从28%提高到94%;采用60目砂纸磨破种皮与锉磨处理,种子发芽率由28%分别提高至48%与72%;热水处理效果不佳;低温与高温处理几乎无影响。

  • 标签: 山野豌豆 种子 发芽试验 研究方法
  • 简介:对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采用GB6439—86国家标准和GB6439—86替代法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但GB6439—86替代法具有取样量少,简便,易操作的优点。

  • 标签: 饲料 氯化物 测定 方法比较
  • 简介:为了加快草牧业发展进程,大力发展优质人工草地种植规模,提升草业科技工作者技术服务能力,以科技创新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实现草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内蒙古草原学会和内蒙古草原工作站于2017年6月28日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成功举办了"大麦复种燕麦技术现场培训暨内蒙古草原学会党建工作会议",来自全区各盟市、旗县近200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

  • 标签: 专业技术人员 内蒙古草原 乌兰察布市 现场培训 党建工作 学会
  • 简介:为切实加强草原征占用管理,进一步规范审核审批程序,强化现场查验工作,提升草原监理队伍业务能力,内蒙古草原监督管理局于11月初举办了2016年全区草原征占用管理培训班和草原征占用管理现场查验专家座谈会。

  • 标签: 内蒙古草原 管理局 内蒙古自治区 培训班 占用 呼和浩特
  • 简介:采用98%H2SO4浸泡种子不同时间(30min、45min和75min)、45℃温水浸泡48h后切割外壳、不同温度层积沙藏(5℃、15℃和5~15℃)以及5℃沙藏处理后45℃温水浸泡48h,98%H2S04浸泡种子45min等4种方法处理水枸子和灰构子2种构子属种子,旨在探索各处理对2种枸子种子萌发的影响及打破2种子休眠的方法和最优萌发条件。结果表明:1)98%H2SO4不同处理时间和45℃温水浸泡48h后切割外壳2种处理方法不能打破两种枸子种子的休眠。2)2种构子在不同温度层积沙藏处理下都发了芽,但发芽率低,其中5℃的沙藏温度下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相对较高。3)5℃沙藏处理后45℃温水浸泡48h,98%H2SO4浸泡种子45min处理下种子发芽率较高,解决了两种枸子种子的休眠问题,为最优萌发条件,在此处理下的两种构子种子的发芽势、活力指数、发芽指数与对照及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显著。

  • 标签: 水枸子 灰构子 种子萌发 处理
  • 简介:青海草地资源理论载畜量为1608.08×10^4羊单位。其中,天然草地载畜量为1282.84×10^4羊单位,人工草地载畜量为224.78×10^4羊单位,农作物秸秆载畜量为104.45×10^4羊单位,分别占理论载畜总量的79.77%、13.73%和6.50%。与全省2009年度存栏牲畜3020.05×10^4羊单位相比,超载1411.97×10^4羊单位,超载率87.81%,属重度超载,草地载畜压力指数为1.88。经畜、草平衡分析,青海牧区19个县共计需要减畜1183.26×10^4羊单位,减畜幅度为60.71%。

  • 标签: 草地 载畜量 计算方法 载畜压力
  • 简介:荒漠化发生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指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生态系统结构遭受破坏、功能过程受阻和演变发生异化的过程,其防治的根本措施是恢复和重建健康的生态系统.所以,景观生态学理念在荒漠化的研究和防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荒漠化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变化、荒漠化与生物多样性、荒漠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以及荒漠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论述了景观生态学理念在荒漠化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并重点分析了景观生态学关于景观格局变化的评价指标与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 标签: 景观生态学 生态学原理 荒漠化 理论分析
  • 简介: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物种数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线法和样地法两种取样方法,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物种数空间分布特点及其与不同取样方法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物种数在不同样方间的变化为4-17种/m^2。样线法取样时平均物种数为9-10种/m^2,空间变化的结构比随样线长度的增加整体呈减小的变化趋势,分形维数在样线长度为1500m时最小,采用样线法取样时样线长度应该在1500m-2000m比较适宜。样地法取样时平均物种数为11-12种/m2,样地法取样时结构比随样地面积的增加呈先增加后稳定的变化趋势,分形维数随样地面积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样地取样面积在6400m^2-8100m^2比较适宜。样地法取样会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获得荒漠草原物种数空间分布信息,更能够全面地反映荒漠草原物种数空间分布特点。

  • 标签: 荒漠草原 短花针茅 空间异质性 取样方法
  • 简介:害虫采食量和损失量的精确测定,是制定防治指标、评定防治效益的科学依据。特别是探讨提供新的害虫采食量的公式和草地损失量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应用新的公式和计算方法在青海蝗害区实测了主要蝗虫及其混合种群的采食量,得到了国内草地植保界专家及工作者的普遍认可。

  • 标签: 草地食叶性害虫 采食量 损失量 计算方法
  • 简介:1介绍许多模型方法已经描述了生长植物的牧草质量变化,在这些方法中,饲草是被在任意高度以整体性处理的,并且,饲草的质量特性(如:消化率、粗蛋白质浓度)是按经验与植株或环境因素(如:饲草的连续生长、生长温度)联系起来的,如此的模型有两个主要缺陷,首先,因为它的弱的机械性基础,模型不具有普遍性.

  • 标签: 动力模型 变化新方法 叶消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