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光照对纤维周围双固化树脂粘接效果的影响。方法选用2011年5-11月佛山市向阳口腔医院就诊患者拔除的新鲜完整单根管牙40颗,随机等分为非光照组和光照组。两组牙齿均在截去牙冠后行根管预备,充填,然后植入纤维,并使用Bisco全酸蚀粘接系统对纤维进行粘接,非光照组仅进行化学固化,光照组在化学固化的基础上再使用QHL75光固化灯照射40s。分别测量两组牙齿根尖段、根中段和根管口段的显微硬度和粘接强度。结果显微硬度:光照组牙齿根管口段的显微硬度明显高于根中段和根尖段及非光照组各段(P〈0.05),而光照组根中段和根尖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粘接强度:光照组牙齿根管口段的粘接强度高于根中段和根尖段及非光照组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根中段和根尖段的粘接强度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照有助于加强Bisco全酸蚀粘接剂的聚合程度,从而有助于纤维固位。

  • 标签: 纤维桩 显微硬度 聚合 粘接剂
  • 简介:目的:探讨插销式分体桩冠修复重度磨耗后牙的制作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60颗重度磨耗后牙采用插销式分体桩冠进行修复,即根管预备取印模后分别制作插销式分体及另一部分桩冠、玻璃离子粘固,完成修复。结果:60颗修复体均固位良好,边缘密合,咀嚼功能良好,牙周健康,患者满意。结论:对于黯龈距过低(〈3mm)的重度磨耗后牙采用插销式分体桩冠修复的方法,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插销式分体桩 重度磨耗 桩冠
  • 简介:老年患者残冠、残根的保存修复,是老年临床修复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增龄性、病理性变化,老年人残冠残根具有鲜明的特点,传统的钢丝或成品修复,难以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作者自1997年开始应用铸造核冠修复技术,根据牙根的解剖特点设计核,修复老年患者的残根、残冠,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人 残冠 残根 桩核技术
  • 简介:目的:观察牙体缺损至龈下的残根及牙周组织三种处理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刀切除牙龈、冠延长术和根牵引术分别对4颗、24颗和10颗已做过完善根管治疗的患牙进行修复前处理,做核冠修复后进行1~6年随访.结果:切牙龈组预后效果最差,做根牵引术组病人的满意率最高.结论:临床上在适应证范围内应尽量先做根牵引术再做核冠修复.

  • 标签: 牙体缺损至龈下 桩核冠修复 牙龈切除 冠延长术 根牵引术
  • 简介:目的:通过与粘接系统粘接纤维的临床操作时间、3年内的临床存留率进行比较,自粘接树脂用于纤维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诊就诊的100个前牙纤维核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个修复体,实验组采用自酸蚀自粘接树脂(EMBRACECORE)粘结纤维并形成树脂核,对照组采用自酸蚀粘接系统(DCBond和DCCore)进行树脂粘接并形成树脂核,记录两组的临床操作时间,并追踪1年、2年、3年的临床存留率。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操作时间为87.38±8.21sec,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25.56±10.04sec;实验组和对照组在1年、2年、3年的临床存留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粘接树脂用于纤维粘接临床操作简便、用时较短,临床存留率与采用自酸蚀粘接系统相似,可成为临床常规应用的操作方法。

  • 标签: 纤维桩 自酸蚀自粘接树脂 自粘接粘结系统
  • 简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有更高的需求,他们要求尽可能保留口腔内固有的牙齿.冠根折患牙的保留及修复越来越受到重视.冠根折前牙一般由外伤引起,后牙一般由牙合创伤引起.牙周储备力(牙周潜力)[1]是这种修复方法的生理基础,正常人健康牙牙周储存力为所能支持力的1倍.因此理论上讲健康牙冠折或一定深度的根折都可以修复.

  • 标签: 根折 全冠修复术 牙周术 冠折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快速成型制造(rapidprototypingandmanufacturing,RPM)技术制作个体化核的可行性,以期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CT影像为数据源,通过Mimics10.0软件处理,建立残冠/残根数字模型;通过Geomagic9.0软件构建核体三维数字模型(库);应用反求软件得到残冠/残根点云数据,对核体及根部进行曲面设计,借助CAD软件对曲面模型进行实体化操作及工艺结构设计,将其轮廓数据转换为快速成型系统中的轮廓数据,快速成型制造出个体化核,通过测量核的边缘浮出量和适合性检测其可行性。结果:RPM制作的所有核均可精密就位,效果满意。制作核边缘浮出量(45.95±8.09)μm;适合性:在根管口处分别为(79.33±9.69)μm,在根管中部分别为(80.68±10.74)μm,在根管底部分别为(82.05±11.46)μm。结论:RPM技术可用于制作个体化核的设计和制造,为个体化修复开辟了新的途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残冠 残根 桩核 个体化 快速成型 反求工程
  • 简介:目的:观察根管壁缺损模式对预成玻璃纤维修复体疲劳强度的影响。方法:收集18颗离体上中切牙,均分为3组。截冠后将根管壁预备为重度、中度、轻度3种不同的缺损模式,用玻璃纤维修复样本后测试其疲劳强度和残余抗折强度。结果:轻度缺损组疲劳强度最高,重度缺损组次之,中度缺损组疲劳强度最低(P<0.05)。轻度缺损组的残余抗折强度为383.80±138.94N。结论:根管壁缺损模式对预成玻璃纤维修复体的抗疲劳强度有一定影响。颈部根管壁薄弱会降低玻璃纤维修复体的疲劳强度。

  • 标签: 玻璃纤维桩 粘接性树脂水门汀 根管壁缺损 疲劳强度 咀嚼循环
  • 简介:目的评价硅橡胶加预成胶针精密印模法间接制作铸造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广东省深圳牙科医疗中心门诊289例患者的400颗经完善根管治疗的前牙及前磨牙残根、残冠,随机分成试验组(248颗)和对照组(152颗),规范制备根管根面。试验组通过根管内注入硅橡胶并插入预成胶针制取根管根面精确印模,技工室完成铸造核。对照组常规以嵌体蜡加金属丝制取根管根面印模并完成核铸造。临床试戴,检查核的就位性、密合性、固位性。结果试验组242颗临床检查为优秀(97.6%),对照组136颗临床检查为优秀(89.5%),两组修复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硅橡胶加预成胶针精密印模法间接制作铸造核,精密度高,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硅橡胶印模材料 铸造桩核 预成胶针
  • 简介:目的评价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采用纤维及全瓷冠修复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28例患者,共33颗磨牙残冠根采用纤维及全瓷冠修复。于修复体黏固后1周、1个月及6~24个月复查,评价修复体完整性,边缘适合度,牙周组织健康状况及根尖周健康状况。结果93.9%的修复体保持完整。有2颗修复体发生崩瓷或折裂,为咬硬物所致。所有修复体边缘适合性良好.色泽稳定,牙龈状况良好。纤维及树脂核无松动、折裂、缝隙等。x线片未见根尖异常,未见根折或折。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条件下,将纤维及全瓷冠用于磨牙残根残冠修复能够取得良好的近期临床效果。

  • 标签: 纤维桩 全瓷冠 磨牙 残冠根
  • 简介:目的:比较三种不同粘接系统的树脂水门汀与纤维的剪切粘接强度。方法:将30颗完善根管治疗后的离体牙分成三组(n=10),分别使用全酸蚀(One-StepPlus/Duolink,OD),自酸蚀(ParaCoreAutomix,PA),自粘接(RelyXTMUnicem,RU)三种粘接系统的树脂水门汀粘接玻璃纤维进行修复,经水浴冷热循环5000次后,采用微推出法比较这三种树脂水门汀与纤维的剪切粘接强度,并在电镜下观察粘接界面的破坏模式。结果:OD组(10.50±2.97MPa)与RU组(9.58±2.36MPa)的剪切粘接强度明显大于PA组(8.43±2.79MPa)(P〈0.05);OD组与RU组的剪切粘接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粘接界面的破坏模式之间无差别(P〉0.05)。结论:不同粘接系统的树脂水门汀对纤维的剪切粘接强度有影响,全酸蚀系统的剪切粘接强度最大,全酸蚀系统的剪切粘接强度最小。

  • 标签: 树脂水门汀 纤维桩 剪切粘接强度
  • 简介:儿童修复治疗所面临的主要是患儿的配合问题,缩短椅旁工作时间的修复技术对儿童牙科的临床治疗将是极其有利的。作者介绍了一种应用复合树脂和透明成形冠套修复一名3岁患儿的经过根管治疗的上颌乳切牙的方法.其优点是应用单独一种修复材料来改善美观修复效果并可缩短椅旁操作时间和节约费用。

  • 标签: 复合树脂 前牙缺损 成形 透明 复乳 儿童牙科
  • 简介:目的:研究硫酸钡改性纤维与3种树脂核材料的微拉伸粘接强度。方法:自研制硫酸钡改性玻璃纤维(JFiber-post,JFP)与商品纤维(DTLightpost,LP)各12根,随机分成3组。周分别用2种双固化树脂ClearfilDCcore(CD),RebildaDC(RD)与光固化树脂/粘接剂:Z100Restorative/AdperPrompt(ZR)进行充填。低速锯沿纤维外周平行片切,再垂直粘接面片切成1±0.1mm2的柱状试件用于微拉伸强度测试,并对断裂面进行光镜及扫面电镜观察。结果:两种纤维与3种核材料的粘接强度相近。JFP-ZR组粘接强度为7.481±1.607MPa显著高于LP-ZR组5.848±2.114MPa(P〈0.05)。结论:硫酸钡改性纤维与树脂核的微拉伸粘接强度与商品纤维相当,满足临床需要。

  • 标签: 纤维桩 硫酸钡 微拉伸粘接强度 树脂核材料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用4种核系统修复根管治疗牙齿的抗折力情况及其失败方式。材料与方法将40例完好的离体人上前牙随机分为4组,每组中的牙齿均进行根管治疗,并选用4种核系统之一修复:铸造螺纹平行核、预成螺纹平行和复合树脂核、碳纤维强化(CFC)和复合树脂核、陶瓷和复合树脂核。制作金属全冠并粘固于牙齿上。每个标本都在与牙齿长轴成45。方向上加压力载荷,直至标本折裂。记录折裂载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标本折裂的方式。结果4组间折裂载荷没有显著差异。采用陶瓷和复合树脂核修复的标本中有较多的严重折裂发生。结论根管治疗牙用以上4种核系统修复后的抗折力情况在临床上是可以接受的。各组中均发现有牙齿折裂情况。

  • 标签: 桩核系统 修复 根管治疗 前牙 抗折力 折裂方式
  • 简介:目的:评价侧向加载条件下,不同牙体剩余量对纤维复合树脂核全冠修复体抗折性能的影响。方法:将正畸拔除的单根前磨牙分为5组(0mm组、1mm组、2mm组、3mm组和对照组),离体牙行纤维复合树脂核金属烤瓷全冠修复,使用速率为1mm/min的45°角侧向加载;结果:0mm组的荷载力值(600.94±83.30N)和1mm组的荷载力值(665.46±58.81N)小于2mm组(949.94±74.80N)、3mm组(1004.52±93.99N)和对照组(1026.87±79.59N),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纤维复合树脂核全冠修复体,随着牙体剩余量的增加,修复体的抗折能力也增加,因此,临床上要尽可能保留较多的牙体组织,使修复效果更好。

  • 标签: 残根 牙体剩余量 纤维桩 侧向加载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核系统修复对不同程度磨牙缺损的抗折性能影响,为临床选择核系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2—6月在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外科门诊因牙周病拔除的完整人上颌第一恒磨牙30颗,随机分为3组,每组10颗。分别制备成轻、中、重度牙体缺损模型。各组再分别使用玻璃纤维+树脂核(FPC)+金属全冠修复和铸造镍铬核(CPC)+金属全冠修复,各5例。在电子万能力学试验机上进行静态压力加载,直至牙体断裂,记录折裂时的载荷值及折裂模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组样本折裂时的载荷值为轻度缺损组〉中度缺损组〉重度缺损组;3组应用CPC修复系统折裂时的载荷值均大于应用FPC修复系统者。3种缺损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PC或CPC修复轻度牙体缺损的折裂载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中、重度牙体缺损,应用FPC与应用CPC修复的折裂载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FPC修复系统的样本折裂后86.67%(13/15)可再修复,而应用CPC修复系统的样本折裂后仅有20%(3/15)可再修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体缺损的加重可导致抗折性能下降;磨牙轻度牙体缺损时,推荐选择玻璃纤维核冠修复;中、重度牙体缺损时,推荐选择铸造金属核冠修复;玻璃纤维核冠更利于折裂后再修复。

  • 标签: 牙体缺损 折裂载荷 折裂模式 磨牙
  • 简介:目的评价即刻腔预备后采用AH-plus、Cortisomol及氧化锌丁香油湖剂3种根管封闭剂的根尖封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9月于周口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因正畸拔除的健康上颌单根管牙齿60颗,以ProTaper手用镍钛根管锉逐步深入法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20颗。分别用AH-plus糊剂、Cortisomol糊剂、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侧向加压法进行根管充填,根充后即刻腔预备,染料渗透法测量根尖微渗漏距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氧化锌丁香油组、Cortisomol组和AH-plus组微渗漏长度分别为(1.731±0.162)mm、(1.316±0.115)mm、(1.238±0.156)mm,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1174,P〈0.01);氧化锌丁香油组的微渗漏值高于AH-plus组(q=14.924)和Cortisomol组(q=1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H-plus组与Cortisomo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2.364,P〉0.05)。结论即刻腔预备后AH-plus和Cortisomol糊剂的根尖封闭能力优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AH-plus和Cortisomol糊剂的根尖封闭能力无差异,是较理想的根管封闭剂。

  • 标签: 即刻桩腔预备 根管封闭剂 根尖封闭 微渗漏
  • 简介:目的:本研究的目的为评估不同直径的铸造纯钛和玻璃纤维对根管治疗后牙齿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50颗新近拔除的上颌中切牙,根管治疗后将样本完全随机分为5组(n=10):A组:1.35mm铸造纯钛;B组:1.5mm铸造纯钛;C组:1.375mm预成玻璃纤维;D组1.5mm预成玻璃纤维;E组:树脂修复。采用万能材料测试机对样本的抗折强度进行测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断裂模式分析。结果:5组样本的抗折强度如下:A组404.22±73.92N,B组488.17±78.68N,C组280.32±45.23N,D组317.53±50.87N,E组222.76±38.67N。其中C组与D组组问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铸造纯钛主要表现为不可修复的根中或根尖损伤,而预成玻璃纤维主要表现为可修复的根颈部损伤或折。结论:铸造纯钛核修复上颌中切牙表现为较高的抗折强度,可承受较大载荷,而玻璃纤维核修复对牙根的破坏小,有利于患牙的再治疗。

  • 标签: 铸造桩 纤维桩 直径 抗折强度
  • 简介:目的:液体转移法评价道预备对4种根管充填材料根管充填后微渗漏的影响。方法:32颗人上颌前牙截冠后统一工作长度为16ram,样本随机分组为Endoln~thasone组、AH—Plus组、Vitapex组和国产组,每组8个样本。根据充填材料不同进行根管预备及根管充填。一周后液体转移法测量道预备前根管微渗漏。道预备后,再测量根管微渗漏。实验数值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取α=0.05。结果:Endom6thasone组、AH-Plus组的道预备前和道预备后无统计学差别。Vitapex组、国产组的道预备后微渗漏下降,与道预备前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道预备不影响Endom6thasone、AH—Plus根管充填后的微渗漏;道预备使Vitapex、国产充填剂根管充填后的微渗漏下降。

  • 标签: 液体转移法 桩道预备 根管微渗漏 根管充填剂
  • 简介:随着口腔修复技术及理念的发展,龈下残根的保存修复技术越来越受到临床口腔医生重视。在桩冠,覆盖义齿,套筒冠等的修复中,存留牙通过一核一冠修复,恢复或部分恢复牙体外形,从而起着很重要的固位及修复外形作用。龈下残冠残根的保存治疗方法很多,其治疗的关键是其固位及抗力形的设计。作者通过牙冠延长术,重建龈下生物学宽度,保存龈下残冠残根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牙冠延长术 保存修复 残根 桩核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