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普通肝素间断静脉滴注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并与常规治疗、巴曲酶、低分子肝素进行对比。方法将入院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半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普通肝素组,巴曲酶组,低分子肝素组,每组200例;记录在该患入院时,入院后第一周,及出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值;记录每个患者的牛津郡社区脑卒中规划分型;仅对于普通肝素及巴曲酶两组进行凝血象监测。结果(1)第一周及出院时评分差值比较:普通肝素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评分差值巴曲酶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疗效比较(按疗效等级):普通肝素组与常规治疗组及低分子肝素组相比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素组与巴曲酶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各治疗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常规治疗组4%,普通肝素组11.5%,巴曲酶组13.5%,低分子肝素组9%,几乎均为尿隐血及牙龈出血事件,其中常规治疗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肝素组与巴曲酶组组间AVIT值比较及Fbg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各梗死类型间评分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6)各梗死类型问疗效比较:腔隙性梗死(LACI)与全前循环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后循环梗死(POC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ACI与POC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CI与PA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CI与PO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各梗死类型间出血倾向比较:TACI与PACI、POCI、LAC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CI与LACI比较有统计学意义;(8)男女间评分差值、疗效、出血倾向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内使用普通肝素间断静脉滴注较低分子肝素及常规活血类药物有更好的疗效,有助神�

  • 标签: 脑梗死 普通肝素 巴曲酶 低分子肝素
  • 简介:目的探讨普通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剂量和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研究发病6h~14d的急性期患者126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四组:A组用普通肝素钠以25U/min的速度用微电脑输液泵持续泵入;B组用普通肝素钠12500U,将其加入到0.9%氯化钠溶液500ml内,1次/d静脉点滴;C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2次/d;D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和丹参注射液30ml,1次/d静脉点滴.分别观察3周后四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死率、不良终点事件,6个月后随访其日常生活质量(ADL).结果(1)四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6%、86.69%、85.02%和76.33%,A组与B、C、D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四组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1.95%、4.87%、3.26%和7.33%,A组与B、C、D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静脉内使用肝素的615例(A+B组)患者中仅3例发生脑出血;(4)6个月后随访,四组ADL评分分别为(89.27±8.56)、(72.57±9.77)、(71.66±9.37)和(51.57±6.35),A组与B、C、D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普通肝素微量持续静脉泵入可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增加治愈好转率,提高远期生活质量,比低分子肝素和常规扩血管活血类药物有更好的疗效,而普通肝素(1次/d)静脉滴注远不能达到此效果.

  • 标签: 普通肝素 抗凝治疗 急性脑梗死 疗效
  • 简介:目的比较自体骨瓣、普通钛网和预塑二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1年3月行颅骨修补术3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自体骨瓣修补168例、普通钛网122例和预塑二维钛网45例。结果普通钛网组单侧颅骨缺损修补时间(92.5min)和预塑二维钛网组(85min)较自体骨瓣组(65min)明显延长(P〈0.05)。三组之间术后并发症如头皮下感染、材料外露、再手术取出材料、癫痫、颅内血肿和皮下积液等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自体骨瓣组术后外观缺陷率最高,普通钛网组次之,预塑二维钛网组最低,三组之间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自体骨瓣、普通钛网和预塑二维钛网等材料与颅骨成形术后感染、癫痫、颅内出血等无明显相关性;额颞颅骨缺损首选预塑二维钛网,非额颞颅骨缺损修补应首选自体骨瓣;普通钛网逐渐淘汰,但可使用于颅骨缺损急诊一期修补。

  • 标签: 颅骨缺损 修补术 自体骨瓣 钛网
  • 简介:目的:调查衡阳市高校教师急救知识掌握情况和急救态度现状,为制定高校教师急救知识技能的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3-5月选取220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参加调查的人中仅25.5%的教师参加过急救培训;医学与非医学专业背景教师的急救知识正确率在抢救黄金时间、CPR按压位置、CPR按压频率、CPR按压与通气比、止血、判断脊柱外伤、搬抬脊柱外伤病人、固定骨折病人、气管异物阻塞、玻璃入眼、鱼刺卡喉、烫伤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专业背景教师救助陌生人的意愿明显高于非医学专业背景教师(P<0.05)。结论:高校教师院前急救知识状况不容乐观,要在转变公众急救观念的基础上从自救互救技能层面加强对高校教师作为“第一反应人”的急救知识普及和培训。

  • 标签: 高校教师 急救知识 急救意愿 第一反应人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高校学生睡眠情况和传统中医药疗法、现代医学疗法和其他补充替代医学疗法在高校学生中的可及性、可接受度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及自制问卷对500名北京市高校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2.1%的高校学生表示需要改善睡眠质量。睡眠质量不佳主要体现在:睡眠时间不足、深睡眠时间不足、日间易犯困。学习成绩与SRSS总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专业与助眠方式的选择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同助眠方式接受度最高的是补充替代医学疗法(49.5%),中医药助眠方法接受度较高(12.3%),其中,对于传统中医药疗法,70.4%表示愿意了解和尝试,66.5%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中医药文化知识的大学校园普及。结论:北京市高等院校学生睡眠质量问题应该引起重视,传统中医药改善睡眠疗法具有较高接受度,应加大中医药文化知识在大学校园中的普及度。

  • 标签: 高校学生 SRSS 睡眠质量 中医药疗法 流行性调查
  • 简介:目的调查与研究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人格特质状况。方法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测试量表。对405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情绪的稳定性高于平均值22分;②在男女之间。文科与理科之间和大一与大二之间均有显着性差异.结论.心理教育应该考虑到性别,文理科及年级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 标签: 民办高校大学生 理科 文科 心理教育 健康人格 人格特质
  • 简介:目的:寻找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自信心的主要因素。方法:利用UPI和PEI量表对大学新生进行测试,分析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自信水平及二者的相关。结果:UPI总分与PEI总分各因子分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男生的总心理健康水平、自信水平要显著优于女生;独生子女在心理健康和自信心方面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各个方面的自信随专业满意度提高而见优。家庭经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显著影响(0.01<P<0.05);父母有激烈冲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学生的心境负面影响最大,单亲对学生学业表现自信影响最大;父母文化程度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接近正线性关系。结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自信心成正相关,学生的性别、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父母的婚姻质量、父母的文化程度及影响自信心水平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高校新生 心理健康 自信心 相关研究 大学生
  • 简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封其一生的成长和发展作用非常巨大。但目前我们的心理教育大都是教师说教式的,关注的对象大多是心理发展有问题的学生,为了使更多的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我们在工作中探讨了将团体心理辅导纳入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预防与保健为主,治疗为辅。

  • 标签: 团体心理辅导 心理教育 大学新生 心理素质